唐河公安民警杜恆:國慶安保、疫情防控,他把“退休”的日子一推再推

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 劉振偉 通訊員 左文峰

“G234唐河湖陽檢查站卡點口罩88個、防護服44套、提高免疫力的中藥劑22箱……”2月17日,正值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41週年紀念日,曾經參加這場戰爭、已經退休的唐河縣公安局原後勤科長杜恆正在為各個一線卡點派發防護用品,乾的熱火朝天,且如數家珍。

殊不知,他應該於2019年10月份退休,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國慶安保的關鍵時期,他說“參加完大慶安保,站完最後一班崗,我這個復員退伍軍人、公安民警就可以圓滿回家休養了。”然而,當他準備脫下警服時,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感染不期而至,面對艱鉅的防疫任務和生命的考驗,他依然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把退休休息時間再一次推遲,“對越自我反擊戰,我在一線,抗擊非典,我在一線。這次疫情,我那能不在一線?況且後勤保障,我熟悉,能發揮餘熱,等疫情退了,我在休吧。”

唐河公安民警杜恒:国庆安保、疫情防控,他把“退休”的日子一推再推

奔跑:保障跑到防疫工作最前面

“必須跑在最前面,把最好的防護給一線民警。”唐河與湖北省田挨田、土挨土,經濟社會交流密切,杜恆深知,防控疫情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必須跑在病毒前面,把病毒與人民群眾隔離。而對於平時作為機關科室的後勤保障部門來說,快速購置、科學發放防護用品,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

1月22日晚上,縣委政府部署在全縣設立7個疫情防控卡點後,杜恆協助教導員李航鵬和後勤部門同事連夜籌備物資,趕在隊伍集結出發進駐卡點前,一次性防護口罩、簡單生活用品等生活用品、防護裝置,全部配發到一線民警、輔警手中。

“不敢停、不能停,不能讓一線的民警‘赤膊上陣’。”杜恆每天都是這樣要求自己,因為他深知,與病毒鬥爭甚至比戰爭更危險,因為病毒看不見、摸不著,甚至還有潛伏期。忙碌、奔跑的背後,杜恆和同事確保了防護措施、一日三餐、車輛保障、物資儲備等工作有條不紊。期間,他為了爭取時間,就拖著疲憊的身子搬運物品、分發物品,確保卡點建成之前,一切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全部到位。

細心:防疫和生活物資事無鉅細

隨著疫情的蔓延、病毒的肆虐,卡點部署情況伴隨疫情形勢而調整,從7個疫情防控檢查站卡點、到15個疫情防控檢查站卡點,再到25個疫情防控檢查站卡點。

接收防護用品、協調防護用品、每天發放防護用品、防護用品庫存多少、每個卡點(派出所)發放多少、儲備多少……面對卡點越來越多、防護措施越來越嚴的情況,杜恆和後勤部門因疫而動、按需而動。每個卡點多少人、需要口罩多少個、防護服多少套,甚至食宿問題……如此繁複的工作,杜恆都是一絲不苟、事無鉅細,第一時間安排到位,解除一線民(輔)警後顧之憂。

同時,杜恆還著眼整體防疫需求,未雨綢繆,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措施,動用一切資源,儲備了足夠的防疫物資,為防疫持久戰、攻堅戰奠定了堅實防護保障。

關愛:讓一線民警戰鬥力倍增

“很多在一線的民警,年齡基本和我的孩子差不多。看著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我能不心疼嗎?”杜恆還從工作和生活細節出發,關心和關愛一線民警、輔警。

工作中,他及時為一線卡點及時發放抗病毒口服液和艾條,並協調理髮師在一線卡點和集中辦公場所上門服務,親自把關內部食堂的食材購買、清洗、烹飪、餐具消毒等環節,精心搭配、豐富食堂菜品種類,讓民警工作放心、生活舒心。

其實,從小生活在苦難環境中的杜恆一直勤儉節約,這是唯一一次難得的“奢侈”。杜恆出生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吃不飽、穿不暖,上學時又趕上了特殊的政治時期,當兵又趕上了戰爭,物質的匱乏讓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在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中,他一噸水、一度電、一滴油地節儉,總說“一切來之不易,多點節約,就多為子孫節約資源。”

同時,杜恆還及時將企業或者群眾捐贈的麵包、牛奶等愛心物資等保障物資進行科學管理、登記調配和公示明細,並及時根據警力需求、卡點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分配到位、送到一線、送到崗位,送到一線民(輔)警心裡,鼓舞隊伍士氣。

“我是軍人,也是警察,在國家有難、群眾有難的時候必須衝鋒。”杜恆說,等到疫情結束,只想靜靜地享受生活,欣賞生活的美景,看著人民幸福安康、國家繁榮昌盛,一切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