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人鼓吹养儿不要图防老,老了让自己自生自灭,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萧瑟荒野


首先,“鼓吹”这两字,一听就让人不爽、不舒服!请问,啥叫鼓吹?请注意,“养儿不图防老”,这不是鼓吹,而是事实!这是天下的父母之心,这是年长的父母们的仁心与大爱。

第二,请别忘了,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时间坐标,许许多多的父母只要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了能力(体力、心力、财力和自理能力),大多数的父母谁愿意给自己的儿女们增加负担添麻烦?尽管是毫无富裕可言,即便是省吃俭用,也都是为着儿女们着想,更不图儿女为自己养老送终。

③当下的社会,很多很多年长的父母们,还真想自生自灭,自得其乐。可惜啊,有几多父母能真正做到?假若不反被儿女们“麻烦”,那就是一种福份啰!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父母们都可以“自生自灭”了,那便是父母们真正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银河道士


今天已经月底了,村里人都在门口点火了干,早上起来大伙把村道卫生都打扫了一遍,由于武汉的疫情封村封路,不出屋不串门,憋了一个月今天好不容易凑到一起,就好像大伙放个风一样,有些人就开始串串门,在一起谝谝闲话,都是些婆婆辈的人了,说的最多的还是媳妇坐月子生孩子的事,就听这个婆婆说,我的大儿媳妇是刨腹产,花钱是小主要是她受罪,肚子上拉那么大一个口子,要疼一礼拜,要是顺产的话就只疼一阵子,你说娃一生出来就跟好人一样的。就听年纪稍长的这个婆婆说,生头一胎有些疼,到第二天好生的很,我老二就是我自己在家生的,也没有人管,自己生自己包裹的,春的婆婆以前生几个娃那去过医院,自己在炕上生娃,那个时候人穷,也没有卫生纸,平时上厕所都是用的书纸。这还是有娃上学有书纸,有些家里连一张报纸都找不到,春她婆婆生娃跟前也没有人,自己生下来孩子,用炕洞的灰放在身下把血水吸干,洗洗手又去烧锅给自己烧饭,没有婆婆伺候,她不干不行啊,公公啥啥都不会,他不会烧锅你不烧饭你就饿着,娃还要吃奶。她一边说着用手比划着,用手捧东西的样子,拘一拘灰放在身子下面,流下的血水就渗透了。你看看人家现在重孙子都有了。身体还是那么结实。我有些不信,看见过牛下牛娃子,人们用掀产些灰吸干流出来的血水。人生孩子也用灰渗血水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看看你还不信,这是真人真事你还不信。看着她极力的想要证明她说的是真实的事情,眼睛也瞪起来了,脸也随着身子扭向一边又转回头看着我。直到我也有些惊讶的说,几个孩子都是她自己生的,她才又坐直了身子缓和了一下。可不是是啥嘛。咱还说咱可怜,那个时候的人比起咱们更可怜。


圣人花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古训,但是现在应该重新思考了。我个人认为养儿育女是自己血脉的传承,生命的延续,不应该有功利性,如果把自己的养老寄希望于子女,也是一种道德绑架,我已经54岁了,一双儿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儿子的婚房和女儿的嫁妆都是准备好的,我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只有不啃老就行了,我是不需要他们给我养老的,身边现实的例子太多了,父母养育了七八个子女,最后无依无靠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随处可见,自己养老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女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大家都轻松,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不要相互干涉……


月是故乡明zzf


古话说养儿防老,如果你有这个想法的开始就已经输得一塌糊涂了。我兄姐三个连我一起四子妹,哥姐都已是为人之祖了。一五年,老娘因眩晕症摔伤致手臂骨折,我一个人担负伺候老人的职责,个中苦楚只有我才清楚,兄姐他们虽有心而力不足。当时,我就领悟出我们这辈人只能靠自己养老了。一个独生子女,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如果还奢望他们来养老,他们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社会工作中已不堪重负了还能有能力伺候你?哈哈!我看还是算了吧!他们能过正常的日子就很高兴了!省省吧!


香如故41998887


我就是这么想的,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我爸49岁有的我这个唯一的女儿,我特别没有安全感,外表乐观内心自卑又厌世,不断有人重复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孝顺你爸爸,仿佛我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仅仅是孝顺父亲,我记事起做过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无意的讨好别人,迎合父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就想他过的比我幸福比我肆意,不要吃我吃过的苦,受我受到的委屈,他就是他,他是完整的自己,我们之间就是一段相互陪伴。


电火花104926084


我的想法是养儿不求养老,做父母的要用心抚育。两代人是靠感情维系的,你养得好教育的好,儿女自然就会感恩会为你养老。我有两个儿子我从来不想让他们养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了健康自理不拖累他们,但我知道当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为我养老。


用户1909917001267


这样说的估计大多是男人,或者骄傲有钱的女人,孩子大抵也是婆婆妈妈带大的。

我必定要靠孩子的,孩子是我费尽心血养大的

现在她十来岁我就天天说 老了要跟着她,我退休金够雇保姆,但是她得看着,都要靠孩子,靠她!


美文0378


什么心理?比较务实的心理。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老人这么想就对了,孩子们生活压力这么大,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辅导班、上大学、找工作、结婚、养孩子,哪一样不需要钱?二三十年后,Ai盛行,就业压力大,人们都往大城市挤,可想而知,孩子那时候过得多不容易!

养儿防老是多么陈旧和自私自利的想法!生孩子是为了体验创造一个生命的过程,是对爱人的爱的表达,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是为了让自己做为女人的生命更完整…理由有许多,但绝不是因为需要孩子给我养老。

负责任的父母会规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会“啃小”,啃小和啃老,同样是以亲情为借口的剥削行为,同样应该被唾弃。


哎哟喂呀2020


养儿防老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养孩子是为了养老,或者是养孩子可以用来养老。如果是后者的话,我觉得其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社会普遍性,无可厚非。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会变得很具争议性。如果把人类当作一种动物的特殊存在的话,养儿防老并不适用于人类。在自然界中,从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乌鸦反哺之类的例子只是极少数,我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动物世界吧。而如果把人类单独当做一个存在,那么养儿防老这种观点也就有一定的根据性和局限性。“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这首歌可谓是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和父母。在当我们擦去眼泪,仔细地分析这首歌的内容时就会发现,中国父母几乎把养育儿女当做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尤其是上一辈的父母,并没有用心地感受生活的乐趣,以至于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还没还没感受年轻就老了。存在即合理,上一辈的父母这样做必定有其合理的历史原因和时代需求。然而时过境迁,中国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冲击了许多老一辈父母的生活和观念,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应潮流和时代的。所有信息都是有时效性的,观念和思想也是一样。显然养儿的目的是为了防老的思想已经不合历史潮流,就像男尊女卑的思想的淘汰把养儿防老中的儿扩展为儿子和女儿一样,必将慢慢淘汰,成为历史书或者哲学书上的一个例子。当然如果现在的父母还依旧坚持养育子女的目的是为了养老的话,你们大可不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为到时候你又会因担心龙和凤会飞走,不会留在你的身边养老而惆怅郁闷。


冰如水水却冰


我不鼓吹,但我真是这么想的,只有一女儿,只图能把她抚养成坚强独立的人,不会在我们死后受人欺负,孤苦伶仃。现在满脑子都想的是尽我们所能给她最好的教育,谋划一个最稳妥的职业,把我们一生的财富留给她托底。至于靠她养老,真不指望,只想努力活到女儿四十岁左右就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