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傳》08騰訊成為業界大佬的原因

各位好,歡迎繼續來聽騰訊傳,也希望您把齊俊傑的財經讀書圈,介紹給更多的朋友,讓更多人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昨天我們說了騰訊幾次遊戲進攻,都被盛大給化解了,該如何突破,如何去吃掉盛大?這看似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時騰訊的內部會議,得出了一個結論,不妨換個角度攻擊試試。不要在打怪升級的老套路里面去硬碰硬了,隨即騰訊調轉槍口,瞄準了射擊和打鬥類遊戲,2007年拿下了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的代理權,一款射擊,一款打鬥,當時這兩款遊戲在韓國都是銷量前十的遊戲。當時韓國人給了一個及格線,就是同時在線用戶30萬就算成功了,但沒想到的是,最後在線賬戶分別達到了220萬和150萬,再一次印證了中國人多的事實。騰訊的遊戲一出生就跟QQ各種鑽的等級掛鉤,一旦落戶就再難遷移,2008年被視為了騰訊的遊戲元年。

馬化騰判斷的果然沒錯,遊戲的吸金能力超乎想象,此時騰訊的遊戲地位超過了網易,上升到了第二位直逼盛大的老大位置,騰訊遊戲2008年的全年營收更是達到了28億,離盛大的34億僅有6億的差距。而就在這一年,騰訊拿到了一個更好的生意,這就是英雄聯盟的中國代理商,而在騰訊步步緊逼的同時,盛大卻分心了,他開始打造網絡迪士尼的戰略,做文學,做音樂,做旅遊影視視頻,但他卻沒有騰訊的用戶基礎,結果每個領域都遭遇強敵,幾乎無一成功。轉過年2009年的第二季度,騰訊就全面超越了盛大,中國遊戲界的恐怖之王誕生,而盛大在丟掉老大之後逐漸又被網易超過,慢慢退出了一線互聯網公司的行列。而2013年第一季度,騰訊遊戲收入已經高達12億美元,比後面的網易+盛大+暢遊+完美世界+巨人網絡的總和還要多50%。至此騰訊找到了最賺錢的那一顆搖錢樹,其他公司再也難以與之匹敵。

在那個年代,馬化騰還有一塊心病就是他的門戶,一直不溫不火,那時候廣告收入全面落後新浪,更是隻有搜狐的37%,於是他找來了劉勝義,這是一位廣告界的傳奇人物,另外內容方面任命南風窗的總編輯陳菊紅來做騰訊網的總編輯,目的就是要擺脫三低,也就是低齡,低學歷,低收入的局面,從而進入主流媒體行列。他們的做法很粗暴,就是挖人,砸錢,然後拉客戶。但效果並不好,還有人在媒體上諷刺,這時候的騰訊網有點四不像,是一隻正在離開南極的企鵝,藉此諷刺騰訊就該是低端形象。這就逼著騰訊必須得走出一條全新的廣告營銷之路。

這時候他們試圖通過騰訊智慧的項目,來重新定義互聯網廣告,開始研發精準推送,用地理,性別,年齡,場景各個維度的標籤,來支持廣告主和用戶之間的聯繫。這套方法頗具互聯網營銷的雛形,也正是這種更先進的系統,支持者騰訊廣告逐漸縮小了和新浪的差距。

2010年,新的產品出現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廣點通,當時考慮到QQ這種社交平臺,天天花花的流量,但卻沒法廣告投放,於是湯道生開闢了一條新路,那就是讓廣告主為效果付費。這東西對於傳統媒體的B2C廣告來說,是完全具有革命意義的,這讓廣告公司非常歡喜,畢竟效果付費的方式更能夠有的放矢,減少了被浪費掉的廣告的成本。讓效果和投入直接的畫上等號,特別是那些中小廣告主,他們花不起大價錢做廣告推廣,更買不起廣告位,於是廣點通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有客戶就有收入,從收入中再闢出廣告投入,這讓他們容易接受的多。2012年憑藉著這個全新的模式,騰訊網的廣告業務全面超越了新浪網,然後隨即快速蔓延到全網絡。現在這種純品牌的展示廣告位,除了廣告公司代理的大品牌,幾乎很少有人來投了。這種方式的成功,也幾乎顛覆了傳統媒體,顛覆了整個報社模式、電視臺模式、以及門戶模式。甚至讓門戶都開始淪為了傳統媒體,新浪搜狐的地位每況愈下。

在騰訊的內部馬化騰是一個郵件狂魔,一個項目不斷的迭代過程中他能發幾千封郵件,經常夜裡4點還在發郵件,而作者問馬化騰,你怎麼那麼多產品建議的時候他,他說的很古樸,就是每天輪著用你的各種各樣的產品,不用的話是發現不了問題的。而且馬化騰還經常各種潛水,聽取論壇的反饋,專門找人多的地方去聽牆根,然後發現問題,馬上推動解決。他還要求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收集1000個用戶體驗。最牛的產品經理,微信之父的張小龍就說,做產品必須讓自己一秒變白痴,如果不能把自己變成白痴,那麼也不可能做出用戶體驗卓越的好產品。騰訊甚至把各條產品線上的用戶體驗人員單拎出來,做了一個公司級別的部門,用戶體驗研究部,專門挑刺的。據說有近百人的規模,他們要做的就是海量的收集用戶信息,建立快速的反饋。

2010年3月5日的晚上,騰訊QQ同時在線人數第一次通過了1億人,在2006年的時候,馬化騰說過,這一場面他可能有生之年都見不到了,但奇蹟就這麼發生了。而此時騰訊竟然排在了蘋果谷歌亞馬遜之後,成為了全球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甚至超過了微軟。而此時的馬化騰,仍然如履薄冰,他在內部講話,互聯網的第二次圈地運動即將興起。而作為全民公敵的企鵝,則仍然是四處樹敵,當時風險投資最愛問的一個問題,你如何保證騰訊進入這個行業後不被幹掉!抄襲大王馬化騰這個帽子顯然越扣越大了。

而且騰訊當時還做了很多以大欺小的事,讓惡霸的名號不脛而走,當時他封殺QQ瀏覽器的主要競爭對手UC,不讓他訪問QQ農場,這讓UC的CEO俞永福相當惱火,騰訊儼然是一個裁判員帶著一堆親兒子在比賽,讓其他的創業者無所適從。甚至當時新浪網的總編輯陳彤發狠話,某網貪得無厭,沒有他不染指的領域,沒有他不想做的產品,這樣下去物極必反,與全網為敵,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那麼誰會成為替天下人討伐騰訊的急先鋒呢,說來也有意思,這就是同樣以天下人為敵的周鴻禕,這部書裡周總出場好幾次了,這次要隆重介紹一下,最早在北大方正當工程師,然後做出了第一個中文搜索軟件3721,這東西當時就被看成是垃圾軟件之王,根本卸載不掉。而之後2003年,周總把公司成功賣給了雅虎,3721變成了雅虎助手。自己也被收編,負責雅虎中國業務,當時就是他找到MSN,讓雅虎通和MSN互聯互通圍剿騰訊的,然後楊致遠對中國市場的雅虎節節敗退失去信心,連周鴻禕一起打包嫁給了馬雲,老周和馬雲的性格不和,肯定是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於是果斷離開。後來在IDG轉悠了一圈,也沒找到歸宿,就當起了天使投資人,到了2006年創辦奇虎360,開始了二次創業之旅。奇虎早期就是一個做問答的網站,不知道是不是老周腦子進水了,這東西根本不可能賺錢。於是他開始想到了免費殺毒,把人家做了十幾年的殺毒市場給攪和亂了。而當時的互聯網世界,流氓軟件橫行,很多都卸載不掉。而這個時候必然要有一位大流氓出面收拾這些小流氓,作為流氓軟件之父的周鴻禕同志,最有資格幹這件事。

2008年,周鴻禕一個瘋狂的舉動,震驚了互聯網世界,那就是宣佈殺毒永久免費,與此同時他進入了瀏覽器市場,這種免費戰略讓他獲得了大量用戶,1年用戶量就達到了1個億,已經是一個巨頭級別的公司了。然後他在這個基礎上,以用戶為誘餌尋找合作伙伴,向合作伙伴收費,竟然取得了巨大成功。淨利潤突破了850萬美元。

靠殺毒單點突破後,紅衣教主總想著幹票大的,他本來想憑藉著3721搜索的功底,進攻百度。但這時候突然發現後院起火,有人闖進了殺毒市場,這才讓周鴻禕放棄了西征計劃,轉頭東進。

2006年QQ也在做QQ醫生,一開始就殺QQ裡面的盜號木馬,後來逐漸升級,2009年聯合諾頓推出了殺毒軟件,並且也是半年免費,2010年春節,QQ醫生又全面推廣,迅速佔領市場,這讓周鴻禕感覺到了威脅。5月份QQ醫生照葫蘆畫瓢,更名為QQ電腦管家,基本上做到了殺毒軟件管理二合一,明眼人都知道,這一看就是來懟360安全衛士的,只不過這次馬化騰選錯了對象,惹到了一個刺頭,那麼周鴻禕會如何展開這場自衛反擊戰呢?著名的3Q大戰,又會給騰訊帶來怎樣的變化呢?咱們明天繼續。

《騰訊傳》08騰訊成為業界大佬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