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我一句你珍藏已久的诗词吗?

黄应秋


题主,“

大海泛舟客”给你推荐:

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大海泛舟客”所喜爱的10首古诗之一。

这首诗写情,而且写的还是单相思。有道是: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此诗用词简约,如同我等粗人写的打油诗一样,读来朗朗上口。然而,却用了抒情的手法来叙述,将一个钟情少男一次艳遇后的心思写得活灵活现:不期偶遇的欣喜惊艳,自此别后的怀念相思,就地重游的重逢期待,空跑一趟的惆帐失落。

每次咏读,都会让人有代入感。撩拨人去回忆曾经的美丽邂逅。仿佛那个急切切想再见美若桃花“人面”的人就是自己。

一次邂逅;一次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就像王菲的歌曲《传奇》所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这样的场景或者说同样的遭遇,我们应该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而惟有崔护将这份美好写了出来,给了我们一个情绪的宣泄口。真好!

这首诗,简约而不简单!

此诗问世以来,引起了许多文人骚客的情感共鸣!对后世影响很大。

京剧《人面桃花》就是欧阳予倩先生以此为蓝本创作的。

还有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向这首诗借词。

如:晏几道的《御街行》:“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再如:袁去华的《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可见崔护这首诗的影响力!

这首诗,喻意在提醒我们:世事无常,人生难料!

一个“笑”字,写尽多少落寞与无奈。不期可偶遇,有心却不得!惟有苦笑自嘲。

所以,就像刘若英的《后来》中唱得那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所以,更要像梅艳芳的《女人花》中唱得那样:花开不多时啊堪折直须折!


大海泛舟客


提起海子,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对他年纪轻轻卧轨自杀的惋惜,欣赏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憧憬,今天我想和陌生的你们分享下海子的一首诗歌。

《新娘》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

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

许许多多告别

被你照耀

今天

我什么也不说

让别人去说

让遥远的江上船夫去说

有一盏灯

是河流幽幽的眼睛

闪亮着

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这是海子在1984年7月海子20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歌,这个“新娘”并不是作者的新娘,而是乡村新娘的一个缩影。

第一节写“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就在这么简简单单陈设的屋子里,迎来了自己的另一半,作者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以后许多的期待和告别,都将被“新娘”照耀,说明新娘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希望以后的日子更加美好。

第二小节写自己什么也不说,这大概就是此时的幸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小节中把新娘看成是“一盏灯”,无论是在外地漂泊打工的人,还是在海上辛苦工作的人,总有一盏灯为你照亮回家的路,家里总有等你平安回来的人,而“我”的那盏灯,此时就睡在我的屋子里。

第三小节写新婚过后,“我们打开门”,开始了不辞辛苦的劳作,生活一如既往的运转。但我们在采摘果实维持生计之余,也要抬头看看树上开的花,为生活加点诗意,升华主题。

海子是一位抒情诗人,他自己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历过了火烙后生成的。

这首《新娘》写得很唯美,诗中出现的事物也在诗人笔下放射着不同凡响的灵性之光。


不定时读书


一首珍藏很久的诗,那是我十几年前失恋时所写:

某年,与雪人握手

握得很紧,也握了很久

后来,太阳出来了

她,渐渐地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只留下冰冷的我,与冰冷的手……

我们的相遇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她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惊喜,她那样的女孩,也只是在我曾经的梦中出现过。

缘分就这样不经意地扑面而来,我们被彼此打动与吸引,于是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

那一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即便后来分开了,偶尔想起那些与她一起的日子,虽然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不是那么地波澜壮阔与轰轰烈烈,但却让我心里感觉暖暖的。

我们一起看过大海与草原,海浪与青草见证了我们的欢笑与快乐;我们也在深夜的街头吵过闹过,天上的星星也记下了我们的怨恨与哀愁。

我们的分手是在当年寒冷的冬季,那是一个雪花飘洒的夜晚。无论谁是谁非,无论是她的决绝,还是我的不挽留,那个离别的情景恍如昨日,至今历历在目,它是不会轻易从我心中抹掉,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十几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都早已经为人夫妇,为人父母,虽然同处一城,但上天也没安排我们再次相遇。

在又一年的春暖花开之时,在这个非常的日子里,轻声地送去我对你的问候: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老武小侃


个人非常喜欢毛泽东这句诗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湘水边一个叫做韶山冲的小山村里,曾走出过这样一个人,他“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曾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曾经“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他豪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笑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他就是——毛泽东。



天鸿娱乐文化


我来送给你一句我珍藏已久、最能打动人心、也是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句诗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strong>这是诗人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作者面对湘江两岸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壮丽诗篇:《沁园春·长沙》。

历史上令人震撼的诗句肯定有很多,亦有许多不朽诗篇。但是如果纵观比较起来,能够和毛泽东并驾齐驱的几乎还没有。毛泽东的诗词完全没有卿卿我我的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每一首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直抒胸臆,气势磅礴。是战斗的号角,冲锋的旗帜。就以《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来说,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足以看出作者的高屋建瓴,霸气天下的气质,具有胸有成竹的革命志气,救国救民的鸿鹄大志。

作者填这首词时才32岁,他是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写下的这首词。如果没有革命大志,救国救民的神圣使命,能向苍天发出这样的质问,写出这样霸气的诗句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我是半瓶茅台,你的真心朋友。愿我们携手前行,共创美好的明天。






<strong>


半瓶茅台


我喜欢毛泽东《沁园春》.雪:

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真是既雄伟又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别有一番独特景象。毛泽东来到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是世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

1945年8月,毛泽东飞赴重庆和谈,其间少不了与过去的诗友来一点诗词唱和。他把《沁园春·雪》带往重庆,抄赠给友人。词作在山城流传,轰动一时。很多人慨叹:毛泽东不仅能带兵打仗,还会舞文弄墨、吟诗赋词。毛泽东的文采令无数人倾倒折服,在中国诗坛上留下一段佳话。

人们一直误以为,毛泽东最先把这首词抄赠给了柳亚子。其实这首词的确首先经柳亚子宣传得以传播,但是第一个得到毛泽东诗词墨迹的,却是另有其人。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专程前去拜访在长沙一师认识的孙俍工先生。孙俍工曾在长沙第一师范任教,他才华横溢,而且书法独树一帜,飘逸俊秀。毛泽东在一师附小任教时,曾慕名听过孙俍工讲课(毛泽东后来苦练书法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就曾得益于孙俍工的影响和指点)。这次毛泽东前来登门拜访,孙俍工欣喜异常。寒暄过后,毛泽东便拿出一个纸卷,递给孙俍工道:“这是俚词一首,自己涂鸦,送与先生。先生看看这字写得有无长进。在一师时,先生教给我的书法要领,二十年来一直不敢忘记呢。”孙俍工徐徐展开纸卷,原来是一幅横轴,是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沁园春·雪》。孙俍工大声赞叹:“太好了!你戎马倥偬,日理万机,还能忙里偷闲,不忘书法艺术,真是难能可贵啊!”但见字体大气磅礴,犹如笔走龙蛇,酣畅淋漓,再看内容,更是气吞山河,书和词相得益彰。孙俍工不仅忘情地赞道:“好!好!仿古而不泥于古!尽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础厚实者莫能如此。况你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创一体,真不简单!你笔底自由了!”

和谈期间,第二个谈起《沁园春·雪》的是国民党著名的左派人物于右任。1945年9月6日,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等人。于右任和毛泽东都擅长诗词,话题自然转到了诗词方面。毛泽东没想到,于右任竟然知道《沁园春·雪》。于右任极力赞赏这首词,他品评了一番之后,微笑着说:“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吞千古。”由此可知,《沁园春·雪》不仅在共产党方面已经流传开来,而且在国民党方面也已被很多人所熟知了。

毛泽东把《沁园春·雪》抄赠给柳亚子,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但毛泽东何时把《沁园春·雪》抄给柳亚子,却说法不一……



岁月789


我心里珍藏的一句诗句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当时毛泽东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和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

《沁园春·雪》的发表,也曾引起一场轰动。 1945年,毛泽东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时,应柳亚子索要诗句之请,把自己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一词重新抄录后送给了柳亚子。柳展读之余,惊叹不已,称毛泽东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虽苏(东坡)、辛(弃疾)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朝花夕拾中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ndy周1977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Jannet


举功进翠为病民,不似心牢白衣人。生死不怕战病魔,汉水泪水乐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