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海萍與蘇淳,貧賤夫妻百事哀

《蝸居》中用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形容海萍與蘇淳是再合適不過了。海萍和蘇淳也曾經幸福美好過,他們一起幻想著在這個大城市買房紮根。海藻說海萍以前也是文藝女青年,在大學發表過校刊。結婚後的海萍完全就是一個小市民,她看不起小市民,但是她與那些小市民有什麼不同呢?

《蝸居》海萍與蘇淳,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不喜歡海萍,但海萍應該是大多數已婚女性的寫照,包過我自己。一個人可以窮,但是兩個人就不可以,因為你忍不住把窮的原因怪罪與他。每一次海萍抱怨蘇淳窩囊沒本事的時候,蘇淳都會說是我的錯,都怨我。兩個人每天為吃掛麵還是吃方便麵爭論,到最後幾乎不做晚飯。

蘇淳掉了一塊錢,海萍非得讓他找回來。蘇淳覺得至於嗎?不就是一塊錢。但是錢已經快把海萍逼瘋了。為了買房子她一年不買一件新衣服,不買一套化妝品。蘇淳一直包容著海萍,他覺得是自己沒本事,海萍才會這樣焦慮。就像老陳說的,如果她出門有車,回家有僕,還會亂髮脾氣嗎?一個女人從花一樣的年紀就嫁給他,自己卻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蝸居》海萍與蘇淳,貧賤夫妻百事哀

海萍與蘇淳的愛情,也在柴米油鹽中的一個又一個一塊錢慢慢消耗的差不多了。我們也不能單純的說海萍虛榮,如果虛榮她當時不會嫁給蘇淳。海萍家裡的條件一般,蘇淳家裡更不好。海萍的父母還有退休金,在老家足夠他們生活。蘇淳的父母只是普通農民,還要照顧一個臥病在床的舅舅。買房子蘇淳不忍心問父母要錢,他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容易。

如果海萍虛榮她也不會當年沒有舉辦婚禮,一年省吃儉用只為早點買房子。買房子的原因就是能夠早點把女兒接到身邊,一年只能回家看兩次女兒,對一個母親來說是一種煎熬。這種煎熬是蘇淳不能理解的,他的心裡就是女兒被外婆照顧的好好的就行。但是哪一個母親看見自己女兒對自己如此陌生,而不揪心呢?

海萍自己的困境有沒有蘇淳的原因呢?當然有,買房子蘇淳的父母幫不上忙,帶孩子蘇淳的父母也幫不上忙。蘇淳的家庭已經在託海萍的後腿。蘇淳的工作職位幾年並沒有大的變動,歸根結底蘇淳並不是事業心很強的男人,不管海萍如何鞭策他。海萍的工資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她只想鞭策蘇淳,卻沒有想過靠自己。

《蝸居》海萍與蘇淳,貧賤夫妻百事哀

兩個人都是名牌大學生,找一個家教的兼職也不至於為了一塊錢整天吵架。蘇淳的家庭條件和性格不適合在大城市發展,在老家找個事業單位,或者考公務員至少福利待遇好衣食無憂。海萍想要在大城市發展本身沒有錯,但是買房最重要的是開源而不是節流。階級的跨越也要一代一代努力,可以參考 。

海萍和蘇淳從最初的甜蜜,到後來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一方面結婚和戀愛不一樣,有孩子和沒有孩子也不一樣。我們抱怨另一半的時候也可以問一問自己真的很優秀嗎,如果不是就不要把貧窮的責任完全推給另一半。如果足夠優秀,恐怕是沒有時間抱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