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伏首拜陽明

“我心光明,亦復何言?”聖人言畢,溘然長逝!他就是那位在中華浩浩湯湯的歷史文明長河中留下無比璀璨烙印的心學大師,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陽明。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故世人稱之王陽明。王陽明諡文成,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儒家四聖,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其所開創之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對後世500年之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

一、“叛逆”的少年

王陽明生於1472年(明弘治年間),至5歲不語,一日聞得祖父口中默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未聞下文,便聽乳子開口滔滔不絕道“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而後能定,能而後能安……”,家人大驚,遂以四書五經任意考之,不料王陽明竟自小在祖父薰陶下熟背聖賢書。後入書塾,遂問塾師“何為第一等事?”師對曰“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不以為然“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其父王華,明成化年間辛丑科(1481年)狀元,作為明朝典型的儒生,自然願意自己的兒子學而優則仕,但王陽明自想欲成聖人,並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最好入手的莫過於為萬世開太平,於是酷愛兵法,喜弄刀箭,但即便如此,哪裡有平臺可以施展報復呢?古代中國,惟入仕而已。王陽明兩次科考均名落孫山,父親友人憂其取仕之心受創,所以加以寬慰,誰知王陽明卻說“世人以落第為恥,吾以落第動心為恥”,1499年,第三次參加科舉的王陽明高中二甲第7。同年參加這次科舉的,還有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二、理學與心學

王陽明所處的明朝時期,程朱理學發展300餘年,正是佔據官學正統的時代。理學的核心觀點格物致知,強調我們在獲取對一件事的認知之前,必須要觀察體悟事物本身,格盡天下物,洞悉世間事。因此,王陽明在學習理學的時候,因祖父極愛竹子,家中竹林繁茂,便首選竹子作為格物實踐的第一步,這一格,便是七天七夜,除卻吃飯時間,一無體悟,反倒咳出痰血,這便是有名的“陽明格竹”,這也是王陽明對理學產生動搖的起端。但更重要的是,理學中的部分思想,如“存天理,滅人慾“,主張消除人內心中的喜惡,更甚者,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非人性的主張,而這一點是王陽明所倡導之心學所極力反對的。心學並非始自王陽明,北宋程頤、南宋陸九淵是心學的淵源,但行至王陽明,才把心學發展完善到完整的哲學體系和思想體系。陽明心學發展也是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心即理、心外無物,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再到最終天泉證道形成的善惡論,真正的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方法論的角度,將陽明心學發展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哲學和思想體系。

2.1 心即理、心外無物

王陽明入仕之後不久,明孝宗朱祐樘駕崩,明武宗朱厚照繼位,改年號正德,扶持大太監劉瑾,獨霸朝綱,初時不少言官諍臣上疏,均被打壓,死傷無算,朝野上下,一具哀嚎。眾人皆噤若寒蟬時,王陽明卻特立獨明,上疏彈劾劉瑾,友人不解,為何剛開始不與眾人一同上疏,現在獨自諫言呢?王陽明說,那個時候,多我一個不多,但現在眾人良知被泯滅時,少我一個變少了。也因此,得罪劉瑾,被下放詔獄,後流放龍場,中間還遭遇錦衣衛刺殺,險象環生。自己歷經生死,在貴州龍場,又眼見吏目父子僕三人之生死(王陽明先生的傳世名作《瘞旅文》便是悼念此三人),經此種種,因禍得福,王陽明在貴州龍場的陽明小洞天中,也就是他自己暫求居住的石洞中,終有悟道:心即理、心外無物!“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追尋聖人之道的方法,並非假於外物,實是尋求內心的清明。由此,我想到高中時期的歷史課本,將陽明心學定義為唯心主義思想,實是大可不必,因為我們在看完整個陽明心學的思想內核之後,我們會發現,其實陽明心學本質上也是一種事上煉,只不過強調的是知與行的合一。

2.2 知行合一

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是先知後行,而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告訴我們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是認知,行是執行,認知與執行一定要是極度統一的,否則只有認知,而沒有去做,不算真正的認知;只去做,而沒有認知,也不會做的很好。想起我觀看《人生第一次》的紀錄片時,空降兵連長說到,跳傘動作要訓練到就像是吃紅燒肉一樣,一盤菜,既有紅燒肉,又有土豆,我們要做的是不假思索的夾住紅燒肉,放嘴裡吃掉,這不存在先夾紅燒肉,再放在嘴裡的分解動作。其實,這不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說明嗎,知行合一,絕非嘴上說說、心裡想想,而是需要事上煉,需要不斷的在事物中磨鍊和體悟。劉瑾倒臺後,王陽明廬陵治縣、南贛繳匪,又歷經宸濠之亂、忠泰之難,處理世事皆不動如山、心外無物,秉持著自己心中的大義,不屈強權,不事佞臣,不辱己身。正如先生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王陽明作為一代儒將,將兵者之詭道,攻心之上策應用的淋漓盡致,所破之敵寇,所立之軍威,無一不讓人動容。

2.3 致良知

致,本身便具有兼知兼行的意味,也就是知行合一的內在含義,致良知意指,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或者驅動力應該來源於良知。而良知又是什麼?良知不僅僅是人們內心的良心和道德自律,人們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積澱流傳下來的智慧、道德與靈性的自覺。這是一種個人乃至人類文明至高無上的追求,這種良知的覺醒,從困難和挫折中而來,個人良知如果覺醒,那麼族群便會覺醒。陽明心學,歸於致良知。晚年王陽明,只提質良知,無論其他。

於個人而言,陽明心學帶給我們的,應該是關於個人價值的追尋和探索,我們雖然不敢苛求自己如聖人一般行事,但是否我們應該走在一條通向光明的路徑?我們身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超越時間空間的掌握世界的一切,彷彿我們便是世界的主宰,但那個最基本的個體價值,卻好像在不斷的丟失。

正如本文前端所述,陽明心學對500年來的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誕生在我們華夏大地的陽明心學,卻在大洋彼岸開花結果,並催生出了現代文明的日本日本崛起始於明治維新,而明治維維新的思想基石,便是陽明心學。在日本崛起的進程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日俄海戰的勝利,日本在劣勢中反敗為勝,人們詢問當時的海軍統帥東鄉平八郎勝利的秘訣時,他拿出了自己的佩戴的腰牌,上面書有7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特別推薦:

《知行合一王陽明》

《百家講壇之500年來王陽明》

《古文觀止卷十二·明文(王陽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