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疫”线实录

冲在一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6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指出了要高度重视农村疫情防控。


张集镇各村书记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是怎么做的呢?

以下是实地走访后的真实记录。


↓↓↓


张海峰,杨楼村支部书记

最早招募志愿者,最早对接超市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1998年7月1日入党,当时正在安徽安庆抗洪救灾,2003年开始在杨楼村卫生室工作,2017年11月被村民选举当了支部书记。在卫生室的14年,沉淀了医学专业知识,对新冠肺炎疫情我非常重视,在全镇最早招募志愿者协助防控,年初三上午开始开展“我为家乡站天岗”志愿服务活动,村民都积极报名协助村组干部宣传、巡逻、排查、站岗、管控等,解决了村里全面布防时期人手不足的问题。为减少人员流动,让村民足不出户购买生活必需品,我也是全镇最早跟镇区世纪联华超市对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服务,超市把东西送到卡口,我们的志愿者再给送到家里。这段时间养殖鸡、鸭、鹅的农户损失很大,我们在想办法联系销路,和翟山、伴山等村联手,将肉禽和蔬菜送到他们卡口便民服务点帮忙销售。现在企业复工,有些村民要出去打工,我都给说明确了,出去的话疫情结束之前就别回来,一些不管食宿的就没走,都表示理解。


李诗明,水口村村主任

封村最早最彻底,城市化管理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1980年入党,至今有40年党龄,经历过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灾,对这类重大灾情比较敏感。大年初一,在镇里部署要求之前,我就带着村组干部设置卡口路障封村了,是全镇最早最彻底的村。这二十多天来,采取“城市化管理”,一直保持全封闭的状态,只有有病要出去就医的可以,村里其他的车都不允许进出,已经在这卡口外面停了一长溜。在接到党委政府的通知之前,绝对不撤销卡口。村民都理解支持,都知道这是好事,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中,我们村宣传这块也比较有特色,有三个手提喇叭和一个大锣,天天在村里来回喊,道路两边和每家每户门口、村民手里都张贴、发放了各类宣传单,让大家都知道这次肺炎疫情的严重性,知道这次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有责任。


张明健,店西村支部书记

最早出现发热状况人员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是2001年7月入党的,这次疫情防控压力特别大,因为我们村是最早出现武汉返乡村民发热的情况,这个村民常年在武汉打工,去年1月份去的,今年1月20号回到家里,1月28号隔离期间出现发热症状,连夜送到镇医院隔离,当时镇领导也跟着忙活一夜,都很紧张,他的家人、所有接触者全部隔离了,门上贴上“武汉返乡莫串门”的告示单,告诫周边邻居都远离,一起监督别让出门,当时都觉得是“危险分子”,好在最后检测结果是阴性,现在也过了隔离期。我们村一共有4人从武汉回来,其中一人还是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公里,当时都吓毁了。我从初二开始,每天早上八点在广播室宣传,我们村里有个生活超市,作为便民服务点,保证村民不因为吃的用的外出,一开始村民还有不重视的,三五成群的拉呱,慢慢就好了,现在都呆在家里不乱跑了。


张遥,翟山村支部书记

最先提出并设立“便民服务点”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为了方便村民,减少人员流动,我在全镇最先提出并设立“便民服务点”,跟镇里的世纪华联、家佳利超市合作,有个500多人的微信群,超市老板也都拉进来了。村民需要什么群里直接下单,给送到卡口的便民服务点,村民再过来拿,一些年龄大的村民我们志愿者帮忙送到家。本村也种菜花、平菇、芹菜等,这些种植户都称好说一袋多少钱放这,本村的也便宜,一般都是10元一袋子,如果有以买菜为理由外出的直接劝回家。我们村的志愿者也多,前期宣传和入户忙的时候有30多人,3辆宣传车,18人的巡逻队,发现有村民聚堆,直接驱散回家。俺家除了我都被隔离了。疫情防控以来,我没空照顾家人,而且一直在一线,感觉自己不安全,就让我媳妇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小孩舅是贾汪矿二院的儿科主治医生,一名阳性患者在他们那住过三天院,有过接触,现在一大家子全部被居家隔离了,小孩没觉害怕,我们大人确实都害怕,这也大大增强了我做好这次疫情防控的责任心。


潘道民,孙湾村支部书记

轻工业园区落座村,企业复工代表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是1993年1月到村里来开始工作,1995年3月被选举为支部书记,连续六七年被评为“五星级村书记”,我们村是国家级生态村、省三星级康居村。初二一早我们就封村了,村里有个轻工业园区,30多家企业,也一起封了,只有值班人员,由厂方出具证明才能进出。现在企业复工,万德福、中通快递、诚意水泥这三家已经通过审核,有大概600多员工,我们给开通行证,各厂也负责本厂职工,自行测量体温报到村委会。疫情期间,有2名党员专职负责走街串巷巡查,不让人员扎堆,同时张贴告示、广播宣传等。我们村不光公共区域全面消毒,每个村民家里也“户户消”,而且一户免费发4个口罩。另外,我们村也极力控制人员进出,非本村人员无手续也不准进出,武汉等疫区的车辆、人员任何理由原因都不准进入,村民都支持:“你们为我们保护家园,是为我们好的。”我必须要为村民负责。


韩继华,李村村驻队干部

农产品在卡口前加油站交易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李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紧靠104国道,有十几家企业,人员流动大,防控压力大。村里只有国道边这一个出口,我就在这设了卡口,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村里不缺蔬菜,米面油的也都有,即使个别有特别要求的我也跟镇里的家佳利超市联系好了,村民在微信群里下单,超市的人给送到卡口,我们帮忙代销。除了看病的,根据医院开具的证明能进出,其他村民不允许外出。村里种植蔬菜和养殖的农户比较多,每天能出去3万斤左右蔬菜。针对蔬菜买卖交易,我与卡口前的加油站协商后,在加油站进行对接交易,外面的车不能进来,本村车也只能将东西送到加油站。加油站很支持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今天送来了1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还收到很多企业的爱心捐款,村民们也自发捐方便面、饮料等东西,很感谢大家。


陶明利,二陈村支部书记

解决村民肉禽销售难题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是2018年10月22日来村里工作的,二陈村种植、养殖的多,村里原来有交易市场,因为疫情防控,现在都统一在卡口前的荒地里出售交易,养殖户的饲料也定时定点定人的到这来拉,趁着这个机会我也在设计筹备把交易市场改造升级。村里的活禽大概有30万只,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本地饲料厂未复工、外地饲料供不应求而且道路受阻运不来,养殖户存的饲料吃完后这些肉禽还有些饿死的,再加上大量该出栏的卖不出去,每天消耗饲料钱,整体损失了有400万。好在给镇里反应后,党委政府与徐州电台、供销总社联合建立线上“全民战疫,传递鸡情”爱心助农平台,许书记带头把平台的二维码发到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镇班子成员和各个村书记纷纷转发,还有王春侠副镇长拉的微信帮帮群,都在帮村民销售,帮村里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每个生产队我都安排了一名“劝导员”,宣讲劝说不出门;一名“巡逻员”,驱散聚堆村民。卡口前的超市,也由村里根据村民需求统一采购平价销售。卡口还安装了两个摄像头,监督闯卡的人和村里自己的工作人员。


马杰,伴山村支部书记

重设卡点,堵住封村漏洞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我2003年入党,2013年到村里来工作。疫情防控初期,卡口设在里面,靠近庄体的路口,后来发现有的村民借着看麦子、撒化肥的名义跑出去。自古伴山一条路,从这座桥开始往里都是伴山村的地,我就把卡口挪到这个桥上,桥上装了缓冲带,将整个村圈进来,把小路、农田都封上。我们村条件差,开始只有一辆面包车在卡口,晚上冷的厉害,我们就烧火堆取暖,我的衣服也烤坏了两件。有村民看着心疼我们,免费借了一个帐篷,镇里也按照标准发了个帐篷,给通了水电,配了取暖器,现在卡口夜间执勤条件改善了很多。这几天我在积极协调村里养殖的肉禽销售,进出车辆必须要有防疫证,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全方位消毒。我们村里打工的人不多,这几天陆续出去的几个年轻人,也都明确保证疫情结束前不回来。村里民风淳朴,这段疫情期间非常配合村组干部的防控工作,思想上都很重视。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疫”线实录 | 来自张集镇各村书记的防疫行动(二)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当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张集镇各村党支部书记,冲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守土尽责、担当作为,排查疫情风险、宣讲防疫知识,保障全村村民生命健康!成为防疫路上勇敢的“逆行者”,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注入了最强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