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冬春季節,是肉雞養殖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流行病的季節,比如肉雞的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的混合感染,養殖戶要及時的瞭解這些常見流行病,以便做好相關的防控措施。

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傳染性支氣管炎

  • 流行情況

雞群感染率極高,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易變異,血清型眾多,當前市場上流行的血清型至少有10個以上,病型多,以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為主,兼有呼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和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很多毒株均表現對輸卵管的致病作用。

  • 臨床與病變特徵

傳染性支氣管炎可感染各品種和各日齡的雞,雞群越小越易感,尤其1月齡內的雞。臨床症狀中,組織器官的可逆性損傷包括呼吸道、腎臟、腸道、產蛋雞的輸卵管等部位的損傷,性成熟前期輸卵管的損傷屬於不可逆損傷,損傷後不易修復,常導致假母雞的現象出現。

  • 綜合防控

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還是依靠疫苗免疫防控,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為代表的“H”系列目前仍然是保護譜最廣的疫苗。但不同型病毒之間交叉保護性差,因此選擇疫苗時要注意疫苗與當地流行毒株的匹配性,選擇與流行地區強毒相同血清型的疫苗,比如大部分地區可選擇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毒株疫苗就可以。

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新城疫

  • 流行情況

本病流行從未間斷,雞群發病率幾乎可以達到100%,肉雞全程易感,尤其是14~35日齡尤為多發。垂直感染髮病日齡主要集中在前3周,外來感染多發於後3周。秋冬、冬季、冬春季節多發。典型性新城疫多散發,非典型新城疫多群發並廣為流行。多與禽流感、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併發或繼發感染。

  • 臨床與病變特徵

外觀症狀多表現精神沉鬱、閉眼、顏面發紫,典型病例可見癱瘓症狀與急性死亡。消化系統症狀多見採食下降、糞便稀、綠、臭、嗉囊積液、可從口腔突出酸臭液體。因病情、混合感染輕重等情況,表現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狀。可持續出現病死雞和淘汰雞。

眼觀病變主要出現在消化道和氣管,腺胃黏膜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腸末端、空腸卵黃蒂後、迴腸前端、盲腸扁桃體淋巴組織集中處等,黏膜腫脹、充血、出血、潰瘍,直腸黏膜出血,氣管黏膜充血、出血,黏液增多。

  • 綜合防控

科學設計免疫程序,選用適宜疫苗、正確免疫,一般情況下,可於7日齡用新城疫Ⅳ系1倍量同時點眼、滴鼻,21日齡、30日齡各用新城疫克隆-30苗3倍量飲水。要注意對免疫水平進行及時監測, 科學評估免疫效果,以便適時調整免疫程序。對發現有新城疫流行的雞群,可用抗病毒中藥,配合高效敏感抗生素控制,以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繼發感染為治療的核心任物,同時,用克隆-30苗實施緊急免疫,淘汰病殘雞。

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低致病性禽流感

  • 流行情況

當前,低致病性禽流感毒株變異不大,分離株仍以BJ∕94為主,同源性較高,進化速度較慢。但有變異, 現在多流行F∕98分支,毒力有所增加。H9N2亞型低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普遍,呈常態化流行,各日齡的肉雞均可感染髮病,但主要見於3周齡後的肉雞群,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10月份到來年4月份發病比較集中。

H9亞型禽流感可以通過種蛋和輸卵管上皮細胞垂直感染,並主要與其它病原體協同致病,尤其是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當遇到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免疫時,常誘發本病。環境因素、飼養管理不良等引起的應激反應是H9亞型禽流感頻發的重要原因。

  • 臨床與病變特徵

外觀發病雞群僅表現輕度呼吸道症狀,抗體異常升高,排白色稀糞,部分雞腫眼流淚。剖檢、腎臟腫脹、輕度氣囊炎。若繼發感染大腸桿菌和支原體,則會出現支氣管栓塞、肺臟充血、出血、水腫及間質性肺炎、花斑腎、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使病情複雜化,可造成重大損失。

  • 綜合防控

雖然H9亞型禽流感也有變異,但當前使用的疫苗均是全病毒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保護性能都很好。可在7日齡時,用新城疫-禽流感 (H9) 重組二聯苗或禽流感 (H9、H5) 二聯滅活疫苗1次免疫,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保護。

發病後,使用敏感抗生素,積極治療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繼發感染,會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慢性呼吸道病

  • 流行情況

肉雞單純的慢性呼吸道病是由敗血支原體 (黴形體) 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寒冷季節多見,發病率高、病程長、明顯呼吸道症狀,飼養管理不善、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氣霧免疫不當、感染病毒病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 臨床與病變特徵

大群表現明顯的呼吸困難、有喘鳴聲、呼嚕、吭哧、眼瞼腫脹、部分雞一側或雙側眼睛變形、三角眼、流淚,剖檢、氣管、支氣管內有大量黏稠分泌物,甚至形成黃色乾酪樣物栓塞;眶下竇有漿液性、黏液性分泌物或乾酪樣物。

  • 綜合防控

如果雞群有明顯呼吸道症狀,藥敏試驗後選擇敏感藥物治療仍不見效果,應該考慮是慢性呼吸道病。泰樂菌素、金黴素等有效。治療的同時,改善飼養環境,適當提高舍溫,加強通風。

養殖業要注意,冬春季節家禽的流行病和禽流感,綜合防控措施分享

大腸桿菌病

  • 流行情況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發病範圍廣,各日齡肉雞均可發病,但多集中在兩個發病高峰階段,即10~25日齡和35日齡以上,死亡率高。臨床上見到的肉雞大腸桿菌病,一部分是單獨感染,但大部分還是與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併發或繼發感染的,這些疾病發生後死亡率之所以較高,與繼發和併發大腸桿菌病有直接關係,惡劣的飼養條件和各種應激因素,如雞群飼養密度過大,因雞舍通風不良環境空氣汙濁,雞舍溫度忽冷忽熱,飼料營養不全價,飲水不衛生,都是誘發大腸桿菌病的主要原因。

  • 臨床與病變特徵

冬春季節發生的大腸桿菌病多表現呼吸道症狀,病雞群精神委靡、雙翅下垂、採食量減少、大群吭哧、甩鼻、咳嗽、氣喘、張口呼吸、怪叫、排出黃白色稀糞、後期腹水徵。打開腹腔可聞到臭味,明顯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腔內可見大量淡黃色、混有大量纖維蛋白絮狀物的腹水。

  • 綜合防控

因病毒病繼發的本病,重點在於治療原發病,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使用,控制繼發感染。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條件,確保日糧營養均衡。育雛期間,可使用適量抗生素、維生素,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本病暴發。

喜歡三農、種植養殖技術、農村故事的朋友,請關注小童,我會把我瞭解和學習到的知識和事情持續分享給大家,覺得小童說的哪裡不對或者不詳細的,請告訴我,一起探討一下,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