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关系有两种:我与它,我与你。

当关系是“我与你”的状态时,你是特别的,是我生命的必须,一旦我们的关系变为“我与它”,你于我而言就像那些身外之物,那么我还留着你做什么呢?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这大概就是《赴宴之前》的女主人公米莉森特在婚姻最后的心情,所以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这部短篇小说出自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毛姆之手,他的代表作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有人说:“毛姆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毛姆似乎是个讲故事的天才,他所讲述的每个故事在当下对我们都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这部《赴宴之前》,字数不多,但情节紧凑,构思巧妙,毛姆以律师斯金纳先生一家即将奔赴一个宴席为时间坐标,用一家人的举动和闲聊引出了大女儿米莉森特的婚姻悲剧。

<strong>她在众望所归中嫁给了哈罗德——一个大她17岁但身材魁梧事业有成的军官,两人婚后育有一女。这位军官在8个月前去世,米莉森特告诉家人丈夫死于感冒。可妹妹凯瑟琳却听别人说自己的姐夫死于酗酒自杀,在家人的一再追问下,米莉森特一点点道出了他们婚后波折的生活以及她亲手杀死丈夫的真相,众人目瞪口呆。

一家人惊讶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从未察觉到米莉森特婚姻的不定时炸弹其实早在婚前就已埋下。

从某种程度讲,米莉森特的婚姻就是一个<strong>埋雷——排雷——爆雷的过程,本文将以心理学和哲学的双重视野,解析这一场婚姻悲剧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引发的思考。

  • 1.埋雷:人性的隐藏和暴露 (<strong>心理学“镜中我”视阈VS哲学矛盾主次论)
  • 2.排雷:人性的弱点和反复(<strong>心理学挫败感恶性循环VS哲学前进曲折论)
  • 3.爆雷:人性的偶然和必然(<strong>心理学“管他的呢”效应引发了“野马结局”VS哲学偶然必然之统一)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1.埋雷:人性的隐藏和暴露

狄德罗说:“人类既强大又虚弱,既卑琐又崇高,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视而不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狄德罗这句话是真理。人性真的不只有是非黑白,而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随时随地会在矛盾的两方面相互转化。

《赴宴之下》的米莉森特和哈罗德都未能幸免,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的婚姻埋下了一颗雷。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strong>(1)心理学“镜中我”视阈:每个人的体面背后都有不堪

“他身材高大魁梧,身形略微有点儿胖,但外表庄重,举止得体。”

在小说的前半段,作者借助斯金纳太太等人的回忆,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举止得体又优秀的哈罗德,所以当斯金纳夫妇知道自己的女婿酗酒时,都有点不知所措。

而事实上,这位女婿当时回国不过是带着娶妻的任务来的,至于这个妻子是谁,他根本不关心。他因为酗酒成性已经在驻守之地呆不下去,他的上司说除非他可以娶一个妻子来管束他,否则他将被开除。

在这样的情境下,哈罗德将自己不堪的一面隐藏起来,将绅士有理的一面暴露出来,以此来取得斯金纳一家的信赖。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人们期望哈罗德可以娶妻成家,而世俗对于一个理想丈夫的设定导致哈罗德开始对着这面“镜子”表演,成功获得了米莉森特的芳心。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而米莉森特呢?她不是没有表演的成分。她说:“妈妈,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是怎么讨好他的吗?其实我们根本不必费那么大的劲儿”,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米利斯特当时为了能顺利嫁给哈罗德,自己也不自觉地沦为“镜中我”的牺牲品。

“其实,我和哈罗德结婚时,我并不爱他。”

“我那时二十七岁,好像也只有他愿意娶我。不错,他当时已经有些年纪了,四十四岁,不过他的职位不错,对吧?而我呢,可能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从米莉森特的坦白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不过是觉得哈罗德是一个适合且不容错过的机会,因此便把自己交付了出去。双方基于世俗的镜子发生的感情,将对方想要的一面完美展示,却悄悄隐藏了自己的不堪,注定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strong>(2)哲学:人性矛盾会随主次要形势而变幻

很多人不解,难道人性是可以隐藏的吗?周围人差距不到吗?我们不妨引入哲学中的矛盾论来思考这个问题。

人性的真实与伪装好比一对矛盾,两者互为支撑从而达到人性的平衡。但是矛盾是有主次之分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次要方面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面对结婚这个当务之急,男女双方都不知觉地将美好的一面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便是伪装,但依然让双方顺利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至少那一刻了,双方都是欢欣雀跃的。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2.排雷:人性的弱点和反复

“我们离开吉所罗的时候,格雷太太的话怪兮兮的,让我很奇怪,好像她把照顾哈罗德的任何很郑重地交付给了我。”

结婚之后,米莉森特很快就在周围人的反应和丈夫的举止中发现了异样,她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的婚姻是有不可预知的隐患的,于是开始了“排雷”。

<strong>(1)心理学:挫败感之恶性循环

哈罗德酗酒的秘密第一次被发现是在染上疟疾后,痊愈后的他身体一直莫名地虚弱,米莉森特求他的副官辛普森半天,辛普森终于告诉她:“你的丈夫在办公室里放着一瓶威士忌,以便他随时喝上几口。”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她冲到他的办公室揭穿他,他向她道歉:“我保证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她告诉他自己怀孕了。

之后哈罗德确实没再喝酒,直到妻子分娩后住在外地,他再次在一个人时开始喝酒。

这时,为了哈罗德的事业和女儿的未来,米莉森特再一次苦苦哀求他,管束他,哈罗德答应再次戒酒,也再次成功,可却在她带着女儿出去看病的三个星期里重蹈覆辙,他又酗酒成性了......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哈罗德三次戒酒,决心都很大,但最终却又重蹈覆辙,这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挫败感之恶性循环。”

所谓挫败感的恶性循环指的是人们在挫折本身背后还有罪恶、羞愧等情绪,这些情绪困扰着人们的心灵,以至于再次面对挫折时他们会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挫折中,那些戒酒戒烟者、想节省开支的购物狂都会陷入这个循环。

所以米莉森特在这段看似无恙的婚姻里特别辛苦,从意识到潜藏危机到发现危机再到排除危机,她真的很努力,但哈罗德却走不出这个恶性循环,让米莉森特逐渐对他产生了恨意。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strong>(2)哲学:事物发展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必然的,前进是其唯一的发展方向,但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曲折经历,有时候曲折还不是一次,而是多次的反复。

如果说哈罗德戒酒是一个过程,那其中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和反复在哲学领域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米莉森特面对丈夫的一次次波折,她一次次选择原谅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凯瑟琳质问姐姐:“你为什么不离开他?”

米莉森特说:“离开有什么好处?用不了两个星期,他的公职就会保不住。那样的话,我和琼该怎么生活?我必须留下来。”

生活不是只讲道理就可以的,生活也不是只有进退可以概括的。

哈罗德的挣扎和米莉森特的救助,说明他们为了这个家都努力过了,然而他们都没能等到“发展性战胜曲折性”的那一刻。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3.爆雷:人性的偶然和必然

爆雷的导火索是:米莉森特陪着痊愈后的孩子去外地疗养,回到家时丈夫却不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她一路小跑回去,却发现了丈夫酩酊大醉后瘫在床上的模样。

“他又故态复萌了。我多年的努力全白费了。我的梦想破灭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我怒不可遏。”

毛姆用一串短句描写了米莉森特当时的心情,在这样的情绪下,她向丈夫动手了,他们婚姻的雷终于爆了。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strong>(1)心理学:男方的“管他的呢”效应引发了女方的“野马结局”

关于酗酒,哈罗德一开始是避讳妻子的,他知道这不好,于是绞尽脑汁地伪装,直到妻子知道了他的过去,看过了他醉酒的丑态后,他开始毫不避讳,颇有点“破罐破摔”的感觉。

心理学上有一个“管他的呢”效应,说的是人们很多时候知道自己身上的恶习,但却因为这个恶习带来的负罪感让自己破罐子破摔,比如有人已经吃了很多饼干,她也很愧疚,但她会觉得既然这样了,再吃一块又如何。

如果说之前哈罗德还会怕饮酒影响自己的事业、家庭、女儿,显然他在后期已经毫无忌惮,因为他在内心中已经放弃了自己。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这一次次的积累最终引发了女方的“野马结局”。

所谓野马结局,说的是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依靠吸食动物血液生存,常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不少野马命丧于此。然而,动物学家们发现其实蝙蝠吸的血很少,根本不足以让野马死去,真正的死因是野马无法忍受蝙蝠的吸食而导致情绪暴怒而亡。

这个效应在心理学上用来提醒人们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米莉森特在那一刻就像愤怒的野马,在狂拽、打骂丈夫都不足以唤醒他时,她想着:“还是让他睡着比较好。”

于是拿下墙上的帕兰刀,瞬间血从丈夫的喉咙喷涌而出。

哈罗德死了,米莉森特也变了一个人。婚姻死了,两个人的也都不复存在。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strong>(2)哲学: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是必然

米莉森特突然回家是偶然,她发现丈夫再次酗酒是偶然,她杀死丈夫是偶然,但事实上,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是必然。

哲学上说,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统一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任何偶然性都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我们不妨重新回顾整本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来探寻其中的必然性。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 A.斯金纳太太:因“美即好效应”而将女儿托付给一个不熟悉的人
  • 小说开头是以斯金纳太太纠结要不要戴上女婿给她的白羽毛开头的,在纠结了一番后,她决定戴上,因为她可以在别人问询时说:“这是我可怜的女婿最后一次回国探亲时带给我的。”

    寥寥数笔,毛姆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典型的世俗母亲形象,所以当她面对哈罗德近乎完美的伪装时,她觉得自己的女儿走运,想尽办法让女儿嫁给了他。

    实际上,斯金纳太太是那种典型的“美及好效应”中招者,这种人认为外表英俊的人,其他方面也会不错,事业有成的人待人接物一定也好。

    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成了女儿婚姻不幸的推手,可悲的是,到最后斯金纳太太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 B.斯金纳先生:因“投射效应”而逼女儿做出选择
  • 毛姆用不多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斯金纳先生,一个有名望的律师,却常常不愿卷入一些“不正经”的业务,为的是保全自己的“体面”。

    所以当他知道女婿的死另有原因时,他用堂而皇之的语气说:“你越是想隐瞒真相,流言蜚语就会越多,说得比真相还糟十倍。”

    这些话没有错,只是他将这些说辞用于逼女儿把真相告诉家人后,他却一脸烦躁地抱怨女儿说出来这些真是“太自私了”。

    这里边有一个“投射效应”,即人们会习惯性地根据自身的某些特性去投射别人,认为别人也会具有同样的特性。

    斯金纳先生认为自己作为律师一直是真相的代言人,因此要求女儿也说出真相,事实上这样的真相他却承受不起。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谈不上有多少,无非是一位将女儿的婚姻作“面子”的世俗父亲罢了。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 C.米莉森特:长期压抑到应激爆发
  • 米莉森特在叙述时说起了自己对哈罗德的情感变化。刚结婚时她是惬意的,但听到周围人的暗示她会不舒服;第一次知道哈罗德酗酒后他很震惊,尤其当她知道哈罗德娶她只是为了管束自己时,她开始萌生了恨意,但被哈罗德的忏悔、哭泣和决心感动,选择原谅。

    哈罗德第二次戒酒成功后,她心理特别高兴,她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然而丈夫却再次重蹈覆辙。

    “他对不起我,他太对不起我了,我要告诉他,他是个多么肮脏的禽兽”。

    她当时疯狂的举动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压抑的情绪在一次突发事件后的应激反应,她没办法控制自己。

    可见,父母给米莉森特的误导和漠视是她婚姻悲剧的伏笔,同时她在婚姻里长期的情绪压抑也导致了他们婚姻爆雷的必然。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从埋雷、排雷到爆雷,米莉森特和哈罗德的婚姻就像一场被上帝预设好的戏,按部就班的上演,但身在其中却无比痛苦和挣扎。

    米利森特在给家人叙述时或许意识到了过程中双方的错误,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

    小说的最后,毛姆将这一场惊险的叙述归于平静,他们一家人上了司机的车,前往卡农家的花园宴会。毛姆总是以这样的方式给我们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反观当下的我们,有多少人也在给自己埋雷,或是处于排雷的苦痛中,真的值得警醒。

    面对人生,置身其中的我们无法窥探全局,也无法像分析小说一样分析自己的命运得失。

    但我喜欢希罗多德说的:“心灵决定命运”,在此与君共勉。

    人生无常,但至少我们可以把控自己的心灵,只要一切得当,我们的命运就不会太差。


    以心理学和哲学双重视阈揭开毛姆《赴宴之前》婚姻悲剧的面纱


    我是一粒纽扣,A面编织格局、装点生命,B面解开困惑,缝合人生。爱阅读、爱写作、爱摄影、爱生命。愿用一生追求生命的质感,期待与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