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的《出塞》?

历史夜孤城


七绝要评第一比较难,水平接近的好诗太多。就算王昌龄自己,大家对哪一首是最好都吵个不休。七律争议就少多了,一般认为就是杜甫的秋兴。


大宋枢密副使


首先我来谈谈王昌龄的《出塞》为何被称作“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出塞》被称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是明代诗人李攀龙誉的看法。另一位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出塞》我们都很熟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种家国情怀、昂扬向上的情绪喷薄,的确是配得上“压卷”之称的。

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于鳞(注:即李攀龙)言唐人绝句当以此(注:即《出塞》)压卷。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明代著名文学家,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 其影响及于清初。

(配图意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接着我来谈谈“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到底是哪首,其实历史上是一直有争议的。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也是被推崇的“压卷”之作

上节提到的李攀龙故后,明代“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 又独领文坛数十年,他首推的是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中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配图意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清代文学大家王士祯认为“七绝压卷”之作是四首。

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王阮亭。他曾经说过: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亦无出四章之右矣。

如果非要找唐代压卷之作,他认为下面这四首是全唐代没有能超过的了。

其一: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其二: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三:

王昌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没有收录进课本里,简要赏析一下。

这是一首宫怨诗,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重复每天的生活;打扫之余,手执团扇且共徘徊,一时的偷闲和沉思。然后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寒鸦能从昭阳殿(注:即赵飞燕姊妹所居)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注:日影即指君恩),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

其四: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配图意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最后是我的结束语。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关于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看法不一,正是说明了唐朝诗歌文化的鼎盛,这是我们的幸运。

我是“有女如玉书中寻”,追寻如玉的美好,传递文字的温度。欢迎关注交流。


有女如玉书中寻


王昌龄,唐代诗人。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宫怨、闺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精致,意味浑厚深长,风格雄浑豪迈,微婉多讽,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号称“七绝圣手”。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有人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原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反映了边疆战士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盼望有英勇的将帅统率他们保卫国家。出塞,是古乐府曲名,内容大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

这首诗,语言精练,充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秦、汉、关、月,这四个字是互文见义,交叉使用的,不能理解为明月只是秦时才有,关塞也只有汉时修筑。第一句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边塞月夜的景色。第二句,高度概括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痛苦。三、四句,写出了诗的主题,如果朝廷任用有勇、有谋的将军,带领战士英勇作战,胡人骑兵哪敢轻举妄动。

这是一首有名的边塞诗。


舞诗锋锐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妙处,得从诗题名说起。《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出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乐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本诗也不例外,“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就是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迴临关,陇上行人吹夜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

看清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明白这诗的新奇妙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在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发生的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军,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不平凡的意义。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

龙城、阴山两个似乎也很平凡的地名,却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龙城:或解释为凶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则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凶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较合理。至于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雾都湿气


王昌龄的《出塞》可以称为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

1、《出塞》的含义

《出塞》是乐府《横吹曲》的旧题。作者用这个旧题书写了边关将士看到明月照边关时的感慨。作者透过将士们的感慨,使我们不能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从古至今边塞的战患不能消除?诗人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诗的后两句,描写战士们希望有一个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统帅。这样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从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朝廷所用无能边将的不满,表达了诗人保家卫国必须选将得当的主张。

2、王昌龄的诗风

王昌龄曾任江宁丞,后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尉,后世将他称为王江宁、王龙标。王昌龄早有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的诗以绝句成就最高,存世的180多首诗中将近一半都是绝句。王昌龄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唯有李白可与之比肩,人称“七绝圣手”。王昌龄与李白的七言绝句,情景交融,开阔博大,最能体现唐诗的盛唐气象。

3、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明朝才子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此诗可入神品”。

明朝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所以,王昌龄的《出塞》是盛唐七言绝句的代表,可以称为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


梅鹤读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大概是中国所有读书人的梦想。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已饱读诗书,开始了他的万里旅程。

与谢灵运、李白等人的游山玩水、寻仙访圣不同,与杜甫以及后世苏轼等人的命运多舛、颠沛流离而不得不走万里路也不同,王昌龄的旅程充满了奇幻色彩。

首先,他尚未赴科举、入仕途,就先自主选择了旅行。而且,与文人雅士最喜好的名山大川相比,更令他神往的,却是那偏远的塞外边疆。

于是,赴陇右、出玉门,整整两年的时间,他一直在大唐的西北边陲游历,也因此而写下了众多精彩的边塞诗篇。

其中,就包括这首著名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诗一共两首,其中的“秦时明月”这篇,被后世评为整个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绝句,又叫截句、短句等,四句一诗,通常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六言的,但极为少见)。绝句分为古绝与律绝两类。

古绝多在唐代以前,魏晋时期较为盛行,与乐府诗一脉相承,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古绝对于平仄韵律等要求不严,创作比较自由。

而律绝则从南朝后期律诗兴起之后诞生,至唐代达到鼎盛。律绝按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其形式上就等同于半首律诗。律绝也成为传世最多、最为后世认可的绝句诗的主要代表。

(因为在形式上就像是把整首律诗截开、断绝开,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才是“绝句”这种体裁名称的由来)

律诗可算是古诗词中,对格律对仗要求最为严格的体裁了。八句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与颈联相互对仗,并且有着极严的平仄韵律要求。

而绝句则可以选择律诗中或头尾两联,或中间两联,或者前四句,或者后四句均可。在创作格式上相对律诗要自由的多,但是在表现功底上却有着更高的要求。

王昌龄在整个唐代中,绝对是以七绝诗而著名的,号称“七绝圣手”,在七言绝句的造诣上与李白齐名。而他也是推动绝句从稚嫩走向成熟、最终在中晚唐时期成为流行体裁的一大功臣。

唐·司空图: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江宁,宏思于李杜。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王昌龄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龄得之锤炼,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龄之意象深矣。

明·王世贞: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明·吴乔《围炉诗话》: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留传至今的唐代七绝诗,初唐仅77首,盛唐有472首。而其中,仅王昌龄一人就占了74首。他创作之高产,以及在七绝诗坛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唐代以边塞风格为题的诗人中,初唐的骆宾王、杨炯、陈子昂等人创作题材广泛,边塞诗只是其表现内容之一,尚不能算作完全的“边塞诗人”;而真正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均晚于王昌龄,因此后人共认他为唐代边塞诗派的创始人和先驱。

王昌龄的《出塞》就属于绝句中的七言律绝,是边塞诗的扛鼎之作。

◆ 秦时明月汉时关

首句用七个字描写了两样景物——“月”和“关”。

然而,诗人仅仅用了两个特定的指向——“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隘,再加上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立刻赋予了首句七字以极为强大而浓烈的历史感、岁月感。

虽然描写的是静态的景物,但是读起来却能令人感到沧海桑田、时空轮转,秦汉魏晋千年的时光在舌尖、在眼前、在七字之间飞速流过。

此句不仅引人思古,更能令人感受到造化的伟大与自身的渺小。仰望夜空,看到的是与千年前强秦时人们头上的同一轮明月;左右回顾,环绕的是千年前强汉时遗留下来的关城。

想当年,秦之一统天下,汉之囊括四海,何等的王道伟岸、宏图霸业,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天上的明月、地上的雄关相比,是那样的短暂。

想当年,秦皇汉武等一时雄君英主,卫青李广等一时无双名将,在时间的面前却又显得那么的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流星一闪即逝。

◆ 万里长征人未还

如果说首句写的是千年的时间,那么此一句则转化成了万里的空间。

隋代卢思道《从军行》中有类似的语句“塞外征人殊未还”。与之相比,王昌龄万里一句则更加气韵流畅、气势雄浑。

《从军行》
隋.卢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艮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万里长征”不同的人有过不同的理解,有说将士离家万里戍守边关,有说大军出关远征万里之外的虏庭。根据上下文的涵义,我取后者。

因为前者为军士坚守边关,有家归不得,必然是胡虏入侵,处于被动防守、苦苦支撑之势;而后者则是主动进取,充满了激昂豪情,与全诗的意气更加相符。

汉时的卫青,远征匈奴王帐所在的龙城,开启了汉朝首次反攻北胡的序幕。这是中华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万里长征”,值得大书特书。

“人未还”,既有远征途中无数将士牺牲在异地他乡,再也回不了故土的悲愤,又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为国捐躯不计后果”的慷慨之气。

此外,与首句合起来品读,还有一种古人已随时间逝去,再也回不来的感触。昔人已逝,往者已矣,只留下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关城,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此一句沧桑悲凉的同时也带有振奋之意,古之英雄征战塞外,守护中原,立下了赫赫功绩千古流传,而接下来要看今者来书写新的诗篇。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二句本义:只要有卫青那样的英雄不断涌现,那么胡虏就永远无法进入阴山雄关。

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抒发了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相信诗人在写此二句时,心中是将自己代入了戍边守关、带兵远征的英雄,因此能直抒胸臆,一吐豪气。

尤其是“但使”、“不教”两词,给直排的词句中加入了转折,更添节奏与韵味,堪称神来之笔。

之前,初唐崔浞《大漠行》中有两句 “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与王昌龄此二句句式相近,所述之意也基本相同。然而前者毕竟落于具体而微的人事与论述之中,在气势上略低于王昌龄此二句一头。

《大漠行 》
唐.胡皓
单于犯蓟壖,虏骑略萧边。
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
三军遥倚伏,万里相驰逐。
旌旆悠悠静潮源,鼙鼓喧喧动卢谷。

穷徼出幽陵,吁嗟倦寝兴。
马蹄冻溜石,胡毳暖生冰。
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
崆峒北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
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
阳春半,岐路间;瑶台苑,玉门关。
百花芳树红将歇,二月兰皋绿未还。
阵云不散鱼龙水,雨雪犹飞鸿鹄山。
山嶂绵连那可极,路远辛勤梦颜色。
北堂萱草不寄来,东园桃李长相忆。
汉将纷纭攻战盈,胡寇萧条幽朔清。
韩昌拜节偏知送,郑吉驱旌坐见迎。
火绝烟沉左西极,谷静山空右北平。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后世有评者说,此二句还有一层意思,是诗人认为朝廷用人不当,好大喜功,从而提出的讽喻之意。比如《批点唐音》、《唐诗直解》中均称此诗“惨淡可伤”。但根据全诗意韵与当时的时代特点,我不取这一说法。

王昌龄出塞游历时,正值唐朝最鼎盛的开元盛世之时,这也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此二句既充满了豪情壮志,以及身为唐人的一种傲然自信。

此外,我之所以认为此诗只有进取激昂,而无半点颓唐之意,是因为诗中的两个地名“龙城”与“阴山”:

  • 龙城,为西汉卫青远征匈奴的王帐所在地“笼城”(在今天的外蒙古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已经接近外蒙古的北疆,离俄罗斯不远了)。

  • 阴山,横亘于今天的内蒙中部,东抵河北、西至阿拉善,将北方的瀚海沙漠与南方的河套中原一分为二,隔开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方的汉族,自古就是中原北方的天然屏障。秦、汉两代均在阴山上修筑长城。


可以看出,龙城远而阴山近。有语云: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强调的是:要像卫青那样直捣敌人巢穴,将防线推进到敌军内部核心里去,使敌人溃败崩散,自然就不用操心敌军会南下入侵、进入阴山这些事了。

这哪是保守啊,这气势分明是积极强大到近乎嚣张了!

诗,既是心声,也是文道。二者缺一不可。

在我看来,王昌龄的《出塞》,成功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因此才能被后世称为唐代七绝之首:

◆ 《出塞》之美,美在凝炼上

全诗来看,前两句是怀古,后两句是喻今。这固然是怀古诗的通常格局,但是此前的怀古诗基本都是乐府长篇,至少也是八句的律诗。如后世宋词更是字句繁多,极少有如此之短的。

因其篇章短,固而难度倍增,对于作者的煅句炼字有着极高的要求。能力与境界缺一不可,否则,不是落入下乘的具象细节里,就是转成空洞华丽的感怀中。

也因此才能看出王昌龄的水平,遣词用字恰到好处,既不刻意虚华,也不屑于在细节上纠缠。全诗均是大笔泼洒,一气呵成,起承转合,顺势而成章,无任何雕凿之迹,浑然如天成。

《出塞》这首诗也充分展现出王昌龄对于七绝超强的把控能力,所以才能够把高度的概括性与丰富的表现力这两个几乎截然相反的美学因素凝炼于一诗之中。

我曾想过、试过对诗中词语改动替换一下,但是思考许久才不得不承认,本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可谓一字不能改。它就像一块完美圆润的白玉,改换任何一个字都会在上面留下一处微暇。

◆ 《出塞》之绝,绝在内涵上

无须长篇大论,而凝聚千年世事兴衰;不必华丽词藻,而透出无限壮美豪情。

全诗熔古今与一炉,锻炼成金。体裁为七绝,气质兼乐府;既刻画边塞风情,又蕴含怀古追思;既有悲凉厚重,又转成雄壮慷慨。

王昌龄在短短一首七绝之中,竟能包容下、表达出如此之多的意境,除了其人思想高远、文采高绝之外,应该也是运数使然。诗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思路之下,撞出了最绚丽的火花。

眼前的塞外、边关、月夜,刚好触发了诗人追忆秦汉六朝的思古之情,激起了怀古的感慨,忽然又涌上无限的意气,古与今、事与情、眼前此刻与千古以来,所有这一切都在发生重叠、变幻、碰撞……最终通过诗笔凝落在纸上,汇聚成了这篇千古绝唱。


◆ 《出塞》之雄,雄在气势上

气势雄壮,在字句上。《出塞》整篇没有晦涩的字眼、没有繁复的句式,仅用最为常见的寻常词句,组合起来却形成了滚滚洪流般的雄壮气势。

这也造就了此诗的一大特点——当逐词逐字的解析时,极为平凡,似乎没有深意;而当忘掉解析,仅宏观的全篇吟诵时,却给人以极强烈的美感。以平凡,寓不凡。

王世贞《艺苑卮言》: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气势雄壮,更在寓意中。《出塞》诗中,既透露着坚毅不拔、百折不回、一往无前、舍身忘死的军人风范,又表达出“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强大自信,和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雄浑壮阔之气透纸而出,直冲霄汉。

◆ 《出塞》之强,强在风骨上

王昌龄此诗写成之时,正是唐朝的“开元盛世”之时。既李世民“贞观之治”、李治“永徽之治”、以及武则天的励精图治之后,再加上玄宗李隆基前期锐意改革,整饬吏治,选贤任能,使得国力空前强盛,大唐已经达到其极盛之时。

此外,在军事上,此时的唐朝已经有自信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兴复马政,对外则算得上四夷宾服——

不仅收复了之前被迫“赐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还迫使契丹、奚、靺鞨、室韦等少数民族政权再次臣服;不仅攻灭了盘据在西域的西突厥政权突骑施,兵锋一直到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吞并了大小勃律,还拉拢回鹘逐步消灭了复国的后突厥国。

在这样的盛况中,以及募兵制之后文人中逐渐兴起的从军热潮中,年轻的张昌龄远出边关,游历塞外,心中自然带着对国家的骄傲与身为唐人的强大自信和骨气。这份自信融入到诗中,透露出的,是诗人浓浓的爱国激情。

参考:

《新唐书》

《旧唐书》

《唐才子传》

《全唐诗》

《唐才子传》

《河岳英灵集》


凯撒视界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王昌龄生于武则天时代。成长于开元时期,卒于肃宗朝,可以顺见证了盛唐兴起到衰败的全过程。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称王昌龄为盛唐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出塞》就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边塞七绝首句高昂,骤响易彻,以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从秦汉到隋唐,历史到现实的明月关山集中在一句诗里,显示了历史的厚重感。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也是从秦汉到现实上千年来从内地到边关系将士有几人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也是一对矛盾,要巩固边防就会有人牺牲,“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将功成万骨枯”。

诗人也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但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也无可奈何,诗的后两句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是谁?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李广。有人说是卫青,也有人说两人都有。其实我认为就是写李广一个人的。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飞将军称号就是这样来的。有人说李广与龙城没有一毛钱关系。李广是天水人,这里是伏羲、女娲、轩辕故里,古代就有“龙城”之名。这李广与龙城有两毛钱关系了吧?温庭筠《伤温德彝》“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就是说李广守卫龙城的。龙城飞将就是李广,那么诗人为什么喜欢李广呢?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朝名将,为什么少有人写呢?诗人爱悲剧英雄,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致死没有封侯,王勃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代文人对李广不能封侯耿耿于怀,原因是文人自己感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拿李广为自己鸣不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就是如果让的意思。就是说李广不在了,国家的安全没有保障了。既反映了对唐朝当局用人不明,不能任用贤才的不满,也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还反映自己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



有人说王昌龄的诗委婉含蓄,也有人说他直率爽朗,直抒胸臆。就《出塞》而言既有直抒胸臆的一面,又有委婉含蓄的一面。有人说是一首反战诗,也有人说是赞扬战争,歌颂战斗英雄的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两种思想在诗中都有反映,这就是诗人本身的矛盾所在。


桃之夭夭老牛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其作品《出塞(其一)》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豪迈俊逸,慷慨激昂,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风骨凛然,被世人称作为边塞诗中的极品。

首次把王昌龄的《出塞(其一)》推上唐诗七绝“压卷之作”位子上的,是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从而引发明代“七绝压卷”之争论,后七子另一位领袖王世贞认可赞成李攀龙的说法。《唐诗绝句类选》将这首诗推为唐诗第一。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反驳此观点,如明代胡震亨等批评此诗起调高后劲不足。理由:绝句贵在含蓄,贵在百转千回,贵在余味悠长,而此诗有浅露直白之嫌。这种说法也有点道理。

我个人认为此诗气韵生动,意态雄健,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明代后七子心中的七绝压卷之作。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起句震撼人心,七个字勾勒出一幅苍凉雄壮的画面,一轮明月孤寂地照亮荒芜的关塞。“万里长征人未还”,意绪转悲,辽阔深沉的时空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寂寥冷僻的背景中升腾而起,隐隐透出征人镇守边疆渴望回家的哀伤,这哀怨是千千万万个背井离乡抵死未归的戍卒凝成的血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深谙绝句起承转合之法,笔锋急转,由写客观事物转向评论,语气与情绪产生波动变化,由前两句隐含的哀怨转为卓然奋起,大开大合,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良将的向往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同时暗讽了朝廷用人不当和边将的腐败无能。虽有直白之嫌,但仍不失豪迈俊逸,慷慨激昂,意境深远,被明代后七子评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当之无愧。

附原作: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汪萍680828


后人论唐代律、绝,常有压卷之说,王昌龄这一首《出塞》,便是七绝之中,允为压卷之作的大热门之一。明代的李攀龙、杨慎都是力挺者。后世评价,历来很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之出彩

《出塞》作为乐府古题,多是写边塞题材,王诗之突出,一在于高度的凝练与概括。特别是前两句,秦汉明月,万里关山,兼容了时空,极大地展示了恢宏壮阔的地域,与深邃久远的历史,而人则是纵贯古今的存在,兼以时空转换的见证者。两句诗可谓写尽边关的千言万语。从秦到汉,边关没变,万里戍守没变,边关将士的处境——不得归还,也没变。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无穷喟叹。不仅雄壮,而且悲怆。

其次,诗人在首句的独创性,也是诗异常出彩的原因。李攀龙推为七绝第一,即源于对第一句的激赏。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不少边塞诗,“关”、“月”、“征人”或者“思妇”都属于常见意象,但以“秦”、“汉”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的,王昌龄是第一人。不但增加了历史厚重感,自带辩证之思,且于雄浑苍茫之境外,别添一种优美协婉,不可谓不神妙。

其三,后两句的昂扬格调,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诗中焕发的爱国激情,以及表现出的极强的民族自信心,都是盛唐精神的最好展示。对于后世,也是一种极大的感召。

《出塞》的短板

但这首诗依然有短板。一个表现是,除了首句原创出彩,其他三句都有明显借用痕迹。如“万里长征人未还”,便与隋代卢思道的《从军行》“塞外征人殊未还”一句相似。后两句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式上又与初唐诗人崔浞的《大漠行》中的一句“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很相似。以今天的眼光看,实有洗稿之嫌。所以明人胡震亨评为“发端句虽奇,而后劲尚属中驷”(唐音癸签》),也就不足为奇了。


诗词桃花源


佳作,在盛唐的七绝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称是七绝的压卷之

作,我也颇有同感。

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间),山西太原人。在盛唐

的诗人当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称“诗家夫子”,是唐代的著名

诗人,与王之涣等诗人齐头并列。尤其是他的绝句写的是精彩绝

伦,语言凝练感情丰富,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画面,忧国

忧民,生动清新雄浑大气,被后人广为称赞。

先来看看 这个压卷之作如何写的




诗人从描写景致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道出了秦时的明月

现在都是汉代的明月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了,秦汉边关还是纷争不

断,老百姓受苦受难没有个尽头。

第二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马上让人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

来的种种灾难,边关战士的跋涉之苦,戍守之劳,战死疆场马革裹尸

还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深情感。






后两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朝廷要启用良将

才行,要是有飞将军李广在就好了,那样的骁勇善战,精忠报国,令敌人闻之胆

寒,外敌连阴山也不敢过了。这两句诗是抒情加议论了,直接抒发了边关的

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讥讽了朝廷的用人不

当,将帅的酒囊饭袋和无能之辈,令人回味无穷,无限的遐思。





总之《出塞》确实是压卷之作,在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上有

独到之处,在写作的手法上也有另辟蹊径之处,不愧为七绝的

压卷之作。

再一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