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下过几场春雨后,天气晴朗起来,大地焕发出一片生机,勤劳的人们戴着口罩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一边群防群控战疫情,一边抢抓时令发展生产。

连日来,在黔西县杜鹃街道大兴社区头花蓼育苗基地里,每天都有四五十名群众戴着口罩劳作,300余亩的育苗厢正在拱棚上膜,其间套种的樱桃错落有致。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给头花蓼清除杂草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大兴社区群众在头花蓼育苗基地务工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育苗基地一角

张光华是大兴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大兴社区旺发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段时间他既要带着党员先锋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却丝毫未现疲态,言语之间充满斗志和激情。张光华介绍,今年合作社在“支部+”模式引领下,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除在大兴社区规划种植头花蓼2500多亩外,还以“联村共建·城乡共建”的方式在五里、红林、洪水、花溪、锦绣等乡镇(街道)规划种植头花蓼达10000余亩,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正在进行翻地平整。

“疫情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上级的安排部署,充分发动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目前合作社正在有序组织群众在基地上劳动,普通劳动力每天每人开工资80元,重体力活的开100元,每天可解决50个左右劳动岗位,尽可能地保障群众在疫情期间的收入。”张光华理了理口罩,满怀信心地说。

同样,在中建乡民主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上,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笔者看到,刚采摘出来的几筐羊肚菌被顾客一抢而光。

2019年,民主村在黔西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引进贵州省星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恒大集团援建的500个大棚,结合坝区产业发展实施羊肚菌种植项目。采取“支部+”模式,由村社一体合作社与星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群众种植采收,产生效益后合作社与公司按四六开分成,再由合作社按一定的比例分红给合作社社员。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羊肚菌烘箱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羊肚菌喜获丰收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羊肚菌

目前正值羊肚菌采收时节,公司技术人员每天带着10来名务工群众轮流采收,一棚棚羊肚菌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土垄,丰收的场景让人们笑得合不拢嘴。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除了大部分装车出售和深加工外,每天都要预留一部分零售,由于菌菇个头大、色泽好、味道鲜,深受当地群众青睐。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顾客购买羊肚菌

刚从疫情防控劝导点换班下来的驻村干部童海波告诉笔者:“羊肚菌目前的市场批发价鲜菌每公斤130元左右,加工成干菌后每公斤1000元以上,估计一亩地可收鲜菌200多公斤,可实现利润200万元左右。民主村的羊肚菌种植项目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单是务工收入就达20余万元。”

另外,中建乡营盘村,这个曾经的“荒草地”摇身一变成了现实版的“桃花源”,如今已然成为了中建乡甚至黔西县的一张旅游名片。

营盘村村社一体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种植和村民分散种植的方式,规划种植樱桃、葡萄、金钱橘、冰糖橙等精品水果。如今,1000亩玛瑙红樱桃含苞待放,500亩柑橘进入了盛产期,600亩生态大米基地声名远扬……

走进营盘村,“花涧古韵客栈”依山傍水,一栋栋民居鳞次栉比,一间间民宿极具民族风韵……。“月亮湾休闲度假村”“大话西游梦幻漂流”相继成功申报为国家级3A、4A景区。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黔西县村社一体带动农民兴产业

月亮湾风光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赚上了娱乐钱,走上了小康道。中建乡党委书记曾涛介绍,下一步,中建乡将按照“强化党建引领、构建村民自治、突出农旅结合、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着力建强村级党组织和村社一体合作社,大力发展“后备箱”经济,努力打造“漂流+康养+农耕”文化,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这些,只是黔西县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西县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着力构建“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不断推进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县共组建363个村社一体合作社,将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真正实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有效确保群众稳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为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