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作者 l 文七君

这几天,#浙江多地包机免费接工人返岗#冲上了热搜。

作为外来人口大省,浙江在全国率先打响了轰轰烈烈的复工大战。

浙江,拼了!

2月9日,东阳一个县级市,已经开始派专车大巴去外省接人。

2月16日,杭州开通全国首趟复工人员定制专列。

2月18日,浙江全省集体大出动。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杭州:政府掏钱包高铁。

嘉善:政府掏钱包飞机。

海宁:包车、包机、包专列,政府补贴三分之二的车费。

义乌:政府掏钱组织专车、专列、专门车厢。

除了包机接,还有补贴。

义乌:初次来义乌的求职人员,可享受三天免费食宿。

湖州:拿一个亿奖励,专项用于企业复工复产。

宁波:多来一个工人,补500元。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复工群众表示:吃的喝的啥的,都不用我们管,直接送我们回单位。

浙江人纷纷表示:此生无悔入浙江,来生还做浙江人。

全国群众表示:酸酸酸酸酸酸酸……

要我说,还真没啥可酸的。

有硬核防疫,才有硬核复工。

来看看这几个浙江防疫数据:

  •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全国最低。
  • 新冠治愈率51.83%,全国第二
  • 唯一确诊超千例,死亡人数为1的省份。
  • 医护人员0感染。

这份防疫成绩单,浙江科科亮眼。

谁还能记得,一个月前,浙江可是全国第二的疫情重灾区。

从疫情重灾区变成了防疫模范生,浙江靠的是三个字:快、细、实

01

浙江速度:敢为天下先

这次突发疫情,让全国人学习到了一个词——“浙江速度”。

从省到市,再到乡镇街道,浙江各级组织快速响应,各级部门全员发动。

请看这一个月来的浙江响应速度:

1月20日,钟南山刚宣布新冠病毒肺炎“确定人传人”,浙江就开始行动。

这是网友亲身经历: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1月22日,浙江首批获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培养资质,48小时内便完成了毒株分离。

1月23日,武汉封城,湖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浙江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全省涉湖北旅居经历的人员超过30万人,疫情有蔓延风险。

浙江旋即率先启动一级响应。全国第一名,连武汉都没它反应快。一级响应当天就传达到了村里。

1月24日,开通新冠24小时防控咨询热线。

1月26日,首批抗击新冠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

1月27日,叫停所有省际道路及水路客运。

1月29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

同时,全省“疫情信息采集系统”上线,距离其启动一级响应仅仅过去6天。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2月2日,浙江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上启用大数据查询软件,追溯及排查分析湖北方向来车,第一时间将数据与金华、丽水、温州、台州四地政府共享。

2月3日,推出8条举措激励关爱一线人员。

2月5日,发布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17条政策。

2月8日,恢复开通第一批46个高速收费站。

2月11日,率先推出健康码,实施精准复工动态管理。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2月15日,浙江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制定出了一套浙江经验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当其他省份还在观望时,浙江第一个启动一级响应。当其他省份还焦头烂额时,浙江已经总结出来一套救治经验。

除此以外,浙江还有许多个第一名:

第一个提出黄金救治72小时概念。

第一个公开通报疑似新冠病例。

第一个推出“十个最”的最严防控举措。

首创疫情五色图和健康码,助力复产复工。

疫情汹涌,唯快不破。浙江,妥妥的抗疫优等生。

02

浙江温度:多管齐下,从点滴做起

浙江抗疫,可谓是大数据时代的精密型智能抗疫,靠着一图一码一指数,分区分级,步步精准。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1、“一图”,即疫情五色图。浙江根据各县疫情风险状况,用五种颜色进行了风险等级区分,每三天更新一次。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对于复工来说,高风险县,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中风险县,坚持疫情防控优先,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只有蓝色和绿色的低风险县,才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在这个基础上,浙江又推出了交通五色图、物流五色图和行业五色图,全面精准掌握各区域、各行业、各群体疫情动态,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分类指导、分批推进。

2、“一码”,即健康码,对人员健康情况进行了区分。通过支付宝微信等一键生成,一目了然。

健康码分绿码、黄码、红码三种,拥有绿码能自由流动,红黄码则进行必要隔离。

3、“一指数”,即精密智控指数,由管控指数和畅通指数构成。

围绕“防输入、防集聚”和“物流、人流、商流”,用这个指数作为KPI,对各区进行评价,科学设置管控力指数和畅通度指数,实施精准严密的点穴式管控,提高管控效能。

专业,真是专业。

什么叫管理现代化?什么叫大数据全面管控?看一下浙江吧!

除了懂得用技术,浙江更懂得用心思。点滴做起,面面俱到。

居民生活上:

2月14日,为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和便利安全消费,浙江紧急启动“数字生活新服务”工程。

办好网上菜场、开好网上餐厅、开设网上超市、推行网上家政和就业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线上模式,既防止了人流攒动,降低了感染风险,又保证了居民有菜吃,有外卖点,有物流供应。

人才就业上:

通过网上招聘加大临时性用工调剂,根据就业岗位需要,开展线上就业和上岗培训,扩大灵活就业岗位规模。尤其是在直播电商和数字化营销等新业态人才培训上下功夫,推进了人才就业的新模式。

企业生产上:

2月份,网上刚爆出来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大考,浙江就率先发布了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7条政策。

政策包括降低电气物流成本、减免房租、延期税收、缓缴社会保险费,甚至还返还失业保险费。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接着,又印发了补充通知,要求全省国企给民营科技企业减收两到三个月的房租。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都是真金白银的减免。

一线保障上:

作为重灾区,截止到2月21日,浙江一直是零医护人员感染。

在全国有近4000名医护人员感染的惨痛现状下,浙江,无疑是一个奇迹。

怎么做到的?

防护到位:对医护人员进行反复培训、会诊,重视医护人员的基本防护。

补贴到位:给一线工作人员发放临时补贴1.2亿元,给19.1万一线医务人员办理保险。

关怀到位:各地出台落实轮休补休、减负减压等措施,保障一线人员身体健康。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这几天网上刚刚火起来的“强制休息令”,其实早在1月份,浙江就已经实施了。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居家隔离人员吃饭要保好,出行人员的疾控要做好,一线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护好。

浙江这一个个政策,真是弹无虚发,人无遗漏。

03

浙江态度:够务实,不虚华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做事快不快,到不到位,细不细致,不仅仅体现在能力,更体现在做事的态度上。

疫情一个月后,所有人都看到了浙江态度:够实在

浙江有两大实在:办事够实在,情义够实在。

1、办事实在

疫情出来不到月余,浙江就得到了两个“最”称号:信息披露最透明,疫情应对最得体。

自1月27日起,浙江举行了首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截止到2月21日,浙江已经现场直播了26场。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一直保证数据公开透明,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发布会回答得事无巨细,毫无保留,大大化解了群众的不安情绪。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2月2日,温州市长姚高员在《新闻1+1》的访谈里,全程脱稿,条理清晰,说话实在,不打太极,不讲官话。

而且,他对各种数据谙熟于心,获得网友一片好评。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网友们说:有这样的领导,温州人心稳了

2月9日,浙江发出“浙江2号令”,明确指出部分地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无理由擅自升级管控,甚至层层加码。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2号令里,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得随意限制普通居民正常出行”。这句话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各地都很难做到。

疫情之下,不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有的小区甚至从外面把大门封死,简单粗暴。

一刀切政策看似硬核,实则是不动脑子的懒政庸政。

浙江敢于发现问题,通报问题,更重要的是,及时解决了问题。

就拿这次硬核复工来说,浙江怎么敢首发复工?

八个字:层层防护,分级管理。

自复工起,浙江就正式启用了“健康出行申报”复核系统。凡是通过高速公路入浙的人员,都要先在线申请浙江健康码。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健康码显示绿码后,方可进行 “入浙通行申报”,进行入浙核查。

另外,浙江采用了分车道通行措施,对入浙人员进行了分级管理。

第一,申请浙江健康码而未进行“健康出行申报”的,驶入无码车道进行人车核录,测量体温。如健康码显示绿色,亮码通行;红黄色则会被劝返回始发地。

第二,已成功申领绿码并且完成“健康出行申报”的,完成体温检测,即可通过专门通道驶离,过程仅需15秒左右。

第三,持有“四证”的车辆及四类特种车辆等,优先进入专门通道通行。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疫情之下,浙江层层落实,不空谈,不张扬,言必行,行必果。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浙江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了:

简单粗暴防控不是硬核,是懒政怠民;分级分区细致化防控,才是勤政为民。

2、情义实在

这次疫情,不仅是人性的照妖镜,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照妖镜。

疫情初期,浙江本地疫情就挺严重,却依然使出了全部力气支援湖北。出钱出力,出人出资,出科技,出情义,毫不含糊,毫不打折。

都说上海给湖北捐了个市长,政法委给武汉还了个市长,但其实他们都是浙江人。

李兰娟院士,提出武汉封城的第一人,中国阻止新冠肺炎病毒大规模传播的第一人,第一时间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线,浙江人。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我还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浙江支援湖北的各项数据,居然看哭了。

1月24日,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后,浙江当日就组建了紧急医疗队。

37家医院,135名医护人员,用时不到一天。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截至2月21日,浙江一共派出了五批医疗救护人员,总数达1990人,多是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染病或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组成。

可谓最强天团,王牌之师。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这支天团还随队携带了无创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还有10万多件防护和生活物资。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光是2月9号那批救援,医疗队就随行携带了呼吸机40台、除颤仪4台、中心监护仪4台、心电监护仪60台、ECMO 1台,设施设备等物资40余吨。

从接到国家通知,到完成医疗队的组建集结,只用了10小时。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40多吨物资里的一个硬核设备——

ECMO机

ECMO机俗称“人工肺”,全国总共才400多台。一台移动ECMO设备,差不多要300万元。

这种设备,一般情况下每家医院只有一台。而这次抗疫,浙江医疗队把它带去了湖北。

怪不得网友调侃:浙江对湖北的援助,属于自杀式援助。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给湖北捐款最多的企业,也是浙江企业。

阿里巴巴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医疗物资供给。

马云公益基金会捐款一亿,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

浙江抗疫凭啥这么牛?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吉利集团设立2亿元专项基金,助力防控疫情。

浙江省联社带领辖内81家农商银行、农信联社,捐款5006万元。

得力集团捐款1000万元,宁波银行捐款1000万元,香飘飘捐款1000万元,滨江集团捐款2000万元,娃哈哈集团捐赠1000万元……

这份浙企捐款名单,还很长很长……

真是大户人家办事儿,要钱有钱,要方法有方法,要格局有格局,要气度有气度。

有位网友评价得好:

“浙江一边管好自己的疫情,一边帮助武汉,一边接住空投的人员,一边研制病毒疫苗,一边抓紧复工,可以说是攻防一体教练兼球员了。”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浙江这波事儿办的,值不值得我们点个赞?

04

浙江精神

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改革开放后,浙江从七山一水两分田,发展成全国经济第四大省。

很多人对浙江不服气:

浙江,你凭啥这么牛?

一场疫情,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敢为天下先,尽做实在事

疫情是一场大考,更是一面镜子。越是危机时刻,越能照见一个地区的综合能力。

果断的决策力,高效的执行力,踏实办事的态度,顾全大局的素质,万众一心的决心,舍己为人的情义。

这,就是浙江的综合能力。

如果你在浙江呆过,就会发现:

这里的人,说空话的少,做实事的多。

这里的人,有耐心,能吃苦,敢创新。

这里的人,实实在在,坚定可靠,精神强大。

每个人踏踏实实的一小步,就走出了浙江的一大步。

这,就是浙江精神。

这,就是疫情之下,浙江的无敌战斗力。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