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公司微信群里安排工作,但总是只有几个人回复是什么原因?

兵团那些事儿


关键是领导什么时候发。上班发应该回。有些领导就喜欢下班后布置任务,问这问那,不分工作日和周末,深夜也发。如果回的话越回领导越带劲,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加班?


飞翔65303897


这说明领导没认真地强调过微信群里的工作纪律呀!

先讲讲我以前在的公司是怎么利用微信群开展工作的。

那段时间,简直是生不如死。几乎所有人都痛不欲生,却只能一边忍着暴怒和烦躁的心,一边在群里回复“收到”。

当时公司里十几个微信群,每个微信群的功能不同。因为公司当时除了我们正常做的业务之外,还并行了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组都有一个微信群。

公司领导要求,只要微信群里有工作安排,所有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回复收到,不管是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还是周末休息时间。

项目群更是需要项目组的人定期报数,更新工作进度,几乎一天要更新2-3次。有的时候数据并没有变化,但是公司不管,到点了就要把数报上来,后来几乎大家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到报数的时间,群里就开始接龙报数。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几乎大家没有人敢不回复的。而且领导也有点强迫症,他有时候会抽查,统计员工回复的数量,少了谁他都能查出来,然后在群里@这个员工问他为什么不回复。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每次只有几个人回复的,肯定是因为领导没在这个事情上做强调。

真要是强调过了要求每个人都回复,绝对不会只有几个人回复。

而且说实话,如果领导不强制要求,很多人也不愿意非得在群里冒个泡。就像平时在会议室开会,领导口头交待个工作,下属们也不会挨个回答OK,很多人也只是一边点头,一边默默地记在本子上,回头把工作做好就行了。

微信群里也是一个道理,员工觉得我看到了,我按领导的要求去做,到时候交作业就行了,不一定要回复。

  • 要求回复的领导,可能是怕有人看不到,多数属于不太有安全感的领导。
  • 不主动回复的员工,可能是不太爱凑这个热闹,多数属于比较低调的员工。

我的观点是,安排工作就安排工作,不一定以是否回复论英雄,还是要以最终完成情况论英雄。但是如果有人真是漏掉了消息没看到,导致工作没完成,那就是这个漏消息的人自己的问题了。我要是领导,就接下来安排任务之后,再单独@他一下,看他长记性不,还好意思漏掉不。

关注@职场绿皮书,职场军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职场绿皮书


领导在公司缴信群里安排工作,却总是只有几个人回复,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很尴尬的事情!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如果我们细细探研一下,便可能会发现有这样四种可能性:一、领导的工作安排,有很大的不合理性,让大多数员工都不满意;二、领导个人工作能力不足,无法树立自我领导形象;三、公司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四、员工职业素养的缺失。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题主所说情形的出现。为此我将根据这四种情形,来逐一分析,给职场人以标准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

一、领导的工作安排,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让大多数员工都不满意。

由于职场领导的个人工作能力与综合性质的不同,使得他们在工作的安排上,可能会出现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总喜欢把轻松的工作,都安排给自已亲近的员工,然后把那些辛苦繁重的工作,都安排给其他与自己关系较远的员工。

这让其他员工对领导的工作安排深感不满,看到领导在工作安排上总是偏心极少数员工。于是他们便在领导安排工作之时,故意不回复,想以此来表现自我的不满之情。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领导素质不够、任人为亲。

在职场中,像这样的领导其实还是比较多见的,由于其领导素质不足,喜欢在工作中任人为亲、搞小团伙。

只有与其关系亲近之人,几乎都是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如果与其比较疏远之人,往往是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在工作中,只要是那一些轻松的活,都安排给自己亲近之人,把辛苦的工作都安排给其他人干。

从而在工作中,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人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那些辛苦的人,一天累死累活却有干不完的活。

小结:任人为亲,是做职场领导的大忌,也是自毁形象的开始,最终只会害了自已。

解决办法:树立职场正确的用人思想“任人为贤”,这才能得到员工的接纳与认可。

2、领导工作能力缺乏,不能把工作安排到位。

有些领导之所以能够走上领导位置,靠的不是能力。他们可能靠的是一些特殊的关系与途径,或者是凭着自己的资格较老,从而走上领导岗位。

而这些人往往缺乏做领导的基本工作能力,可以说是才不配位。就连工作安排上,都不能把它协调处理好。

他们根本都没有考虑员工的个人情况,而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是领导地位在来发号施令。

这很容易导致领导在工作安排上,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可领导却依然一无所知。只是感觉这些员工对待自己安排工作很不满意,但是却又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小结:领导个人工作能力,是领导行走职场的保障,离开这点将寸步难行。

总结:领导自身思想素质较低,喜欢任人为亲,或者是自身工作能力不足,无法做法工作安排。从而导致员工在领导安排工作时,根本没有啥回应。

解决办法:加强领导思想教育,提升领导思想素质,坚持任人为贤的用人思想;加大对领导的培训力度,提高领导解决处理能力。

二、领导个人工作能力不足,无法树立自我领导形象。

有些职场领导缺乏个人工作能力,在职场工作中,根本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和接纳。于是当领导安排工作或者是讲话的时候,面对面的碍于情面,很多员工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状态来应付。

如果是在公司工作群中,领导讲话或者安排工作,领导看到自己的表现,那么这些员工就会根本不理睬回应。

说真的,像这种领导在职场工作中,下属员工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做领导看待,一点也不会尊重领导的存在。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根本就瞧不上领导的这点工作能力。甚至还有不少员工私底下会评论,觉得领导还不如自己的这点工作能力强。

从而使得领导在职场工作中,根本就没有任何领导的形象与气场,说出的话也很少会被员工接纳和相信,严重缺乏人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自然也就无法调动起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主动性。

造成领导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这样两点。

1、领导思想老化,而无法跟上时代需要。

一些职场领导由于他们的上位,很多时候靠的不是能力,完全是一种机会或者是资格。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难以胜任自己作为领导的职责。

这些人往往思想比较老旧而不愿意改变,无法跟上新时代的管理需求和能力素质的需要。他们往往抱着自己以往的思想观念,来对新时代的员工进行管理。

从而导致职场工作中的管理脱节,或者是根本不相适应,把职场中的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搞得比较僵硬而生疏。

小结:领导管理思想守旧,而不愿意改变自我,依然用“旧瓶”来装“新酒”,无法适应新的需要。

解决办法:改变自我守旧思想观念,接受新形势的工作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职场管理的需要。

2、缺乏自我学习更新的能力,或者不愿意再继续自我学习提升。

有些人在做员工的时候,看起来还比较合格,称职也挺优秀的。一旦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发现他们并不具备领导的素质与能力。

其中有一些人缺乏自我学习更新的能力,使得他们在领导工作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难以胜任领导的工作岗位需要。

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再继续自我学习提升,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职场的天花板,学习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于是他们并停留在现在的阶段。

即使有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愿意放弃,而是把自己的业余时间,花费到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往来与应酬之中。

因此在对待自己现在的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抱着一种混的状态与想法,根本没有更高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追求。

小结:职场工作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学习更新的过程。只有拥有不断自我学习更新的能力,才能跟上职场的需求。这种能力的缺失或是不愿意继续学习提升,终将会被职场发展所淘汰。

解决办法:树立起职场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善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不断的学习充电,才是我们完善自我的最佳选择。

总结:领导由于个人工作能力的不足,导致其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可与接纳,无法树立起自我领导形象,使得凝聚力与吸引力的缺失。

解决办法:树立领导气场,建立领导形象。提高自我工作能力,以能力来获得员工的认可与接纳;养成果断的做事习惯,建立起自我做事风格,犹豫不决是做领导的大忌。

三、公司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职场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只要我们进入某一个工作环境,通过这些员工的走路姿势、说话状态,并能够感知其中的工作氛围。

而有些公司刚踏入就给人的感觉,是一幅雷厉风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而且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可有一些公司我们一踏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蔫不拉叽的,看不到一丝工作的激情与活力,让人感到工作的压抑。

在这种工作氛围之下,无论是领导讲话或者是工作安排,往往会是应者寥寥。所以题主讲的这个问题极有可能就属于这种状态。

而造成公司缺乏积极工作氛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公司缺少积极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灵魂与思想,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员工。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让企业员工无法找到自己思想的归宿和灵魂的寄托,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也会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

因此一个公司的优良企业文化,往往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工作的主动性,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他们的活力与生机。

而这个领导在工作群中工安排工作之后,竟然没有几个人来回应领导,则说明员工在对待工作的事情上,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不得不说是公司的一个怪圈。

如果这家公司有着优良的企业文化精神,那么这些员工是决不会以这样一种状态来表现自己的。

小结:员工这种冷淡的回应领导布置工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由于缺乏企业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无法从思想上调动起员工的积极回应。

解决办法:企业领导应该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积极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从思想上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

2、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缺失与不足。

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公司往往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可以紧紧的吸附自己的员工。让公司员工能够紧紧的围绕在自身的周围,做出步调一致的行动。

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公司就是一盘散沙,公司员工只能横七竖八的散落在自身的周围,这样的公司很难让员工形成一致的步调与行动,有的只是各干各的事情。

造成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公司缺乏必要的团建活动。

公司之所以要搞团建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来增强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一个公司人心团结积极向上,很多时候都要依靠公司的各种环境活动来吸引他们。

所以必要的团建活动是一家成熟公司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比如我们常用的这么聚餐、外出游乐、文娱活动等等一些形式,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公司员工的人心,从而激发起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关怀。

一个聪明的领导,总是善于利用对员工的关心,来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心灵上去打动员工。

所以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效的抓住员工的心,而不是管理员工的人。做公司的领导在管理上,应该做到张弛有度,既要有原则性的坚持,也要有人文精神的关怀。

“女为悦己者容,客为知己者死”,只有善于抓住员工之心的领导,才能获得员工的真心效力。

小结:公司团建活动的缺失,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不足,在管理之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思想,都可能会导致公司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解决办法:加强公司团建活动的开展,用心关心下属员工,从心灵上去打动下属员工,才能真正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总结:缺少积极企业文化,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感;团建活动的缺失,难以增强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领导关心的遗落,疏远了员工与领导的距离。

解决办法:建造起积极的企业文化,增加员工的认同感;通过各种团建活动,增强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领导的关心来拉还员工的距离,从心底里去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员工职业素养的缺失。

现在职场工作的主体,已经是90后为主角,客观的说这一代年轻人有思想有主见,喜欢追求个性张扬自我,而且自我意识较为强烈。

他们有技术有能力,但在职业素养上多少却有些问题。甚至他们还会有意识的想要打破这种职场素养,希望按照自已的思维与想法来行事,故意疏远它们。

而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导致这些职场人“异常”的举动,这让我们看来是很难理解的,甚至是根本就无法理解。

小结:由于新生代的职场主力军,在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使得他们职业素养的缺失,从而出现领导安排工作却少有人回应。

解决办法:公司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掌握职场规矩,从而有效融入公司的管理活动中。

总结:公司领导工作安排不合理,会让员工排斥;公司领导工作能力不足,难以让员工接纳;公司缺乏积极的工作氛围,难以调动员工的激情;员工职业素养的缺失,让他们不懂得回应!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最终形成了领导在工作群中,安排工作而少有人回应的局面。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工作中也是如此。领导在工作群中安排工作,能够及时回复的员工体现了一种职业素养,而不懂得回应的人只能说还不太靠谱。这种上传而下不达的现象,证明公司内部存在不健康氛围。

前两天一个朋友正好在抱怨,公司复工在即,有大量的工作要各部门分解完成,他在工作群里提出了复工方面的工作要求,然而收获的却是无人回应。隔着手机屏幕,这种沉默其实就是一种消极的态度,除了让工作进程失控之外,领导内心一定会尴尬和不快。

为什么领导在群里安排工作,响应者寥寥无几呢?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领导的威信比较弱鸡。

我们职场中不难发现,同样一项工作,不同的人发布讯息后,群成员的反应可能会截然不同。比如,老板在群里提出一个考勤要求,也许员工们马上会队形整齐地回应“收到”,但如果由一个行政经理来通知,则可能是无人理踩甚至遭到质疑反驳。

大部份员工对待领导的态度是非理智的,他们对于自己内心不尊重或畏惧的领导,就会以不回应来消极对待他的工作安排。因为在群里安排任务,员工没有面谈时的那种情势压力,对于不喜欢的工作或领导,自然采取沉默是金不表态的做法了。

领导发布工作,员工们大多数不回应,也说明他的领导力比较弱,至少在员工们心目中缺乏威信。

员工职业素养欠缺。

稍有职业素养的都知道,及时反馈是我们职场上最基本的工作态度。我们提出的问题都希望别人能及时有回应,而不是望穿秋水般地去猜想对方收到没有。同样,领导安排工作,内心也是渴望员工们能迅速做出反应,好让他对工作进度有个掌控。

面对领导在群里的工作安排,不做出回应的员工,在领导心里是不靠谱的。这么做不但无益于公司工作的达成,也对自己职场的前途产生负面影响。

领导喜欢靠谱的人,面对工作还要装睡的员工,只能说还缺乏担当精神。

公司的管理存在不足。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既然用群来沟通工作,那么就应当制定好相应的群规要求。比如,对群发工作就要规定员工必须做出回应。另外,也要明确群发工作任务的对像,对于@到的员工必须认真回复。

我们用微信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沟通速度,但如果发布任务得不到回应,那沟通的结果就无法形成闭环,工作群的意义就打了折扣。所以,领导在群里得不到回应,说明公司在沟通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足。

用“没有看到信息"这类当做不回复的借口,明显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完全可以在晚些时间作回复。不做回应就是一种态度,而且是消极态度。

总之,领导在工作群中发布工作,却没有多少人回复,这种尴尬体现了公司内部的一些负面问题。其实,不论领导是不是有威信,或者公司没有明确的回复规定,我们都应当及时对领导的信息做出反馈,这是一种态度,也是职业素养。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留言。我是职场本纪,笃行职场十几年,关注我分享更多职场智慧。

职场本纪


咱们先来看一下题主的问题:领导在公司微信群里安排工作,但总是只有几个人回复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工作群里,你不够资格回复

比如说我曾在某企业工作,我们一个项目组专门建立一个工作群里,里面有经理、主管、班组长,还有普通员工。

每天上午,领导会在群里,专门安排我们项目组的工作,这个时候,往往是班组长回复,因为这些是对他们说的,作为普通员工,是没有资格回复的。

很多人,只能做一个透明人,无条件执行工作任务。

二、工作群里,领导安排专项工作有专人回复

比如说,某企业群里,有公司老总,有质检人员,有车间主任,有车间质量主任。

如果某车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质检员上报到群里,公司老总会直接会在群里,问车间质量主任,让他尽快排查原因。

这就是专项工作,专人负责。谁出问题了,领导会在群里专门询问谁。

三、特殊情况下,员工不必回复

比如说此次疫情,不少公司复工,领导都会在关心口罩问题。有的公司领导在群里发通知,说公司帮忙采购口罩,有需要的员工在群里接龙。

这个时候,需要的会接龙,不需要的自然不用回复了。

以上。


阿伽陀药


及时回复是一种个人修为也是一种企业文化,考验的是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员工素质。

“总是有几个人回复”

这个是问题的关键点,说明其他人没有回复,或者是视而不见,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组织能力太弱!

这个原因我说下自己的真实建议!

微信安排工作是不是常态?重要性和点到部门相关人员没有?

职场上微信安排工作会不定时不定情况的发布,一家公司如果没有这个微信布置工作的习惯,只是偶尔使用一次就会有这种“断回”的情况,思维活跃和层级较高的会及时回复,当然是跟个人素质关系不大,跟企业管理习惯有关系。

在布置工作时候是不是有“艾特”人或者部门的习惯,表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由谁去做?收到任务后回复收到!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发布配置。只是临时通知而已,就有回复的慢,不回复的现象。

组织能力,员工素质也是考验临时状况发生的处理能力

从上到下的组织能力就要求上下保持一致!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就是,无论是何时发布信息,必须回复收到!不允许回复其他好吧,好的,嗯嗯,表情之类的!这就是组织能力,哪怕你想发表想法和表达感情也是不允许的!只能回复收到!

不管是一个通知,一篇文章,一个外链消息,只要是领导发的跟你有没有关系,你看不看都要回复收到!领导一言堂而已,起大流的状态,跟着回复就可以!

及时回复也提现一个员工素质,虽然不能时时的查看微信群消息,但相差时间不能太长,回复而已哦!

员工是不是不满意现状,对公司上下离心,员工对领导失去信心

这个问题很可怕!上下离心的企业也不会有好的发展道路了,也是勉强维持!

经历的真实情况,之前所在的一个公司,刚开始入职时候大家都很活跃积极,整个状态非常好!可是慢慢感觉领导说的一些话经常不能兑现,满嘴跑火车。每次答应的事情总是不能兑现,还有就是变来变去,一件事情开头又另一件事情,最后就变成了在微信里看笑话的状态了,也没有人回复了,就几个人随意回复敷衍。

比如拖欠员工工资,福利不兑现,工作安排不扎实,画大饼,缺乏深度思考不切合实际!

造成员工对领导失去信任!微信群里在安排工作怎么可能有人回复!都在看笑话!

给三点建议,工作安排的方式,组织能力,信任感缺失

道·总经办


道总经办


现在的单位工作群,基本上成了公司马屁精的表演场,主管领导一发言,大小马屁精一片叫好,全是五魁首!咱是不说话,当小品看,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性的善美丑恶,公司的工作群充分的体现了公司文化上下氛围。


有闲心办正事


因为这是职场常态,也是公司的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

一支纪律严明的团队,执行力是最基本也是最严苛的工作态度。

职场中人浮于事的状态很多,领导不会要求大家都做到尽善尽美,能看到好的结果就行。

为什么职场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三个维度给大家剖析下:

1、从公司制度剖析:为什么没有规范化的工作流程?

试想下,领导安排工作都是在微信群中直接部署。与员工相关的可能回复下,不相关的可能直接无视。

说明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不严谨。没有上传下达的中间枢纽。

举个简单的例子。

领导直接把工作安排给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根据团队员工个人岗位能力逐一分解任务。有人负责写代码,有人负责做文案,有人负责做设计…

这样的工作流程建立在人人有责的情况下。

企业都有自己的OA办公,有自己的企业微信。

从工作流程来看下,规范化的管理更能引发群峰效应,才能真正做到工作有责,落实有人。

2、从管理角度剖析:为什么员工做不到有信必回?

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因为管理松懈造成的。

  • 领导自身就不在乎细节,只看结果,员工争相效仿。
  • 领导做事过于和蔼,员工做事放得开。消息想回就回,不回也没关系。
  • 团队管理松懈,没有严要求和高规范标准,员工做事随意。

这时候,领导不能一味的只问责员工为什么看到消息却不回复?

作为管理者,更要从自身角度找找原因。员工不回复,是不是团队管理不严明?是不是领导本身就没有以身作则?

2、从员工角度剖析:为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职场常态?

员工看到消息,觉得与自己相关的就回复,不相关直接划过。

说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工作安排没有新的挑战或者驱动力。

试想下,如果领导安排xxx部门做某项工作,工作完成大家就可以拿下5000元奖金。

员工会不会还看到消息不回复?员工会不会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写在最后:

职场中,管理者要善于管理,懂的驭下,才能打造一个执行力更强的团队。

员工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及时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自己主动,才能把握机遇。

我是@壹哥职场说 ,职场咨询规划师,知乎专栏作者,互联网资深内容营销。更多职场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

壹哥职场说


我认为,有3种原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1832f9fe4614cbfa3c61e4331838031\

花生的生活


很正常的现象,有的人就是不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回不回复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领导发布了以后没有回复的人工作的完成度怎样!第一,如果每次都能完成工作不回复也没有关系,管理看重的是结果。

第二,如果没有回复的,工作完成度也不行那就好沟通问题的所在,及时的解决。

曾经有一个领导一定要求群里回复,后来慢慢行程了形式主义,确不关注结果,这样的回复又有什么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