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好多人写书法,横平竖直的,看着很好看,但是这样写好不好?

小猫咪影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书法中横平竖直它不是绝对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一个字如横写得非常比直,大小一致,那就好像不叫书法了,书法中的横一般都往上斜点,大小也不一致,一般都两头大中间偏细,书法中的竖有时也不一定比直!一个字写出来,特别是行书与草书,它讲究的是一个字的重心!比如一幅字你看上去东倒西歪的,但它每个字重心很稳!单看一个字你不会觉得它会倒掉,站不稳的感觉,这就是书法!



山里人客


中国的方块字讲究字正根稳,但书法里并没有绝对的横平竖直。书法由有形的线条构成,它首先就属于视觉艺术,这个横平竖直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笼统说法,而且多仅限于真书(正楷)。即便是正楷,也有扛肩,交错取势等等,总之只是一个视觉上的平衡。


横平竖直好不好,写楷书写规范字确实需要,横平竖直是楷书线条结构的技法基础,写好了当然是需要的,也很好看。但又不能说横平竖直的才好看,篆隶草行的书写,并不需要太多的横平竖直。恰恰相反,化正为斜、变平为曲常常是行草大家用笔的高妙之处。

线条的形态质感需求,因书体与风格的不同而有别。书法中的线条与结体形态千变万化,很难就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就如同人的五官,多种因素成分搭配起来才能够鉴评其优劣。上小学识字之初,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字要写得横平竖直,那是写好规范字的需要。随着书法学习的深入,横平竖直显然不能成为品评书法水平的标准依据。



浅谈。插图选自《抱庸硬笔行楷唐诗三百首》。


抱庸詩書


我也写写




管戈


横平竖直指的是印刷体



百川书法


写书法横平竖直是不对,也写不好看

我们平时接触横平竖直,可能都是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要写字的时候横平竖直。所以这种横平竖直的思想深入我们的骨髓。但实际上那是从写字的工整程度来考量的,真正从书法艺术上来说真的写得很平直,会缺少变化美,没有艺术感。你看到横平竖直应该还是有微缩的变化的吧,如果是绝对的横平竖直,略有审美的人都能觉得死板。

启功大师曾经说过:

“笔画都是弯的,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大家都说要有横平竖直啊,这个人人都知道写字要横平竖直,但是呢。真平了非常难看。我们看古代这个字,比如楷书的一,两边弯。隶书的一,一边弯一边凹。不管隶书还是楷书,笔画都是弯的。

还有王字。每一笔都是弯的,直也是弯的。竖也是弯的,没有真正笔直的。由于弯,就出现S形。唐代欧体 往里面凹,颜体柳体,往外鼓。虽然笔法不同,但都不是直的。人字也一样,笔画都是弯的,绝对不能够真的平,或者真的直,还有报纸上的铅字印刷体,都不管任何一笔竖画,都在尾部有一个斜缺角。这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完全直线给人造成审美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书法里的笔画也不能写成完全竖直竖直的,也是有变化的。”

在我们的书法实践中,有点变化才好,有个词语叫“一波三折”,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不顺利,或者故事情节比较复杂,而用在书法上通常是指捺画,大多是长捺画在处理上的变化,其实,在横画和竖画的处理中,也有这样的变化,所以说横平竖直不仅不对,而且真的写成了横平竖直会很丑的,


欢乐国学


书法中的横平竖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是一个具有量变的描述,而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刻度!

傅山留下的“宁拙勿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四宁四毋的书学理论,直到今天,能比较客观、理性的理解与应用的人,也还是屈指可数。大家都想追求平衡、和谐,可最终都不自觉的滑向了极端。

大家的在审美的时候,总喜欢用一杆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说教与普世,而不去考虑审美标准的多样性和客体认知的差异化。

而且书法艺术的创作,也是一个变数过程,每一个创作者在不同阶段、不同的认知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要求,也会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就如唐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整、既知平整、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整。”这里的平整和险绝都是相互交织、互为变换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概念。

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件书法作品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从是否好看或是否平整为出发点,而是从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创新力去考虑、去鉴赏。然后才是去关注章法、布局、结体、用笔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

本文作者无心斋苦果


无心斋手稿研究


关于横平竖直这个问题我跟大家的看法不一样。其实很简单,就像一个人,当你站立时腰杆腿到头成一条直线,同时肩膀平行的时候最好看,特别是正步走的时候看起来是不是一种艺术享受呢?如果你站着东倒西歪,走路腰不直头歪着是不是很难看?字如其人,当你把书法当作艺术品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把最基本的横平竖直笔划写好,当然其他笔划也很重要。当你草书主体笔划写到横平竖直的时候你就是真正的书法大师了!如果你想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基本功是很难的,书法艺术不是随便划二下就好了的,现在我敢肯定现代书法家没有几个能做到的,只有我在研究三十多年古代书法杰出人物如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张旭等作品的基础上,掌握了他们的运笔方法和用笔精髓,经过反复练习得出了结论,想怎么知道的,能让你尽快达到大师水平的请关注我。我是帅辉发几副作品欣赏一下!







书法大师


每次我给来报名学书法的新生上课都会问他们什么样的书法是漂亮的?孩子有回答的到:“工整的字是漂亮的。”“横平竖直”就是一种把字写工整的一种结体的规律,做不到“横平竖直”楷书是写不好的。

“工整”其实就是讲的一个字的神态而“横平竖直”就是把字写工整的方法,书法中讲的“横平”不是把横写水平,应该是理解成“平稳”汉字横行的平稳。“竖直”把竖写写平稳,横竖都平稳了,字也就平稳了。

“横平”是讲汉字横向的笔画与“竖直”的竖组成汉字的骨架,使字竖直、重心平稳。“竖直”是要线条本身直挺、方向垂直向下两方面写竖直。

书法中的横从来不是水平的,就像没有一丝丝风的水面则平淡无奇,书法中的横是往右上↗倾斜7°的,既然横斜了整个字就是斜的,这时就要通过力学的原理把字的斜势拉正,这种原理就是让字的底部水平或向右下↘拉的趋势,让字在动态中平稳。例如“且”(图一)字四个长横往右上角斜,使字有一种右上斜的姿态。最后一笔长横的收笔往右下角顿笔,这种顿笔方向把“且”字往右上斜的姿态又给拉正了回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横平竖直”。如果没有这个向右下的顿笔我们的字则整体往右上斜,是站不稳的。再例如“国”(图二)字,横折的竖向下长,出把上面往右上↗斜的横拉正,使“国”字平稳。

我们可以从历带书法家的名帖去验证,例如图三(欧阳询《九成宫》)图四(颜真卿《颜勤礼碑》)我们可以看横都是往右上↗倾斜的,但底部往右下↘的斜势把整个字拉正了回来,使字“横平竖直”。褚遂良的《阴符经》(图五)、赵孟頫的《三门记》这几个楷书名家的字帖都可以看出这种规律。








简艺书法


这样如何?




南玫瑰骑士


好看就是好。如果都像火柴棍一样,那就不好看了。这种工整的字称为“台阁体”,“馆阁体”,是明清考秀才基本功。是写给考官,皇帝看的。不免拘谨。似乎被所谓书法家们藐视。字要写到自由的境界,是自己的风格,自己性格感情表露,就到高一层的境界了。这就是所谓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区别。宋徽宗就写出了“瘦金体”。

(下图:馆阁体,台阁体,现代大书法家于右任楷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