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用過石磨和碾子,可是中國的這些工具都是逆時針旋轉,請問為什麼?

楊門漿水豆腐楊坤全


左轉,首先符合人體特徵,人們天然習慣,人的心臟在左邊 ,大多數人轉圈,習慣以左腿為支撐,為中心軸,右腿發力從右往左轉。再一個 ,古人認為,左為陽,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動順時針是鐘錶的時針旋轉方向,中國古代沒有鐘錶,統治者中國幾千年的是儒家道家順天應人的思想,要求人們的一切活動要順應天道。

中國古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刻不離道和易。古代的石磨,碾子分為上下兩部分,古人認為以地球為中心,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轉,北極為正方向,因此,石磨等上部代表天,下面代表地。

在古代的中國文化講順應天道,中國的石磨碾子都是“順應天道”而轉的。從來沒有順時針逆時針的概念。順時針逆時針方向運轉是西方世界的一種說法,是自鐘錶傳入中國以後的說法。順時針轉,與時間賽跑是一逆天行事,因為人永遠追不上時間。在古代是沒有這個講法的。只有左旋轉和右旋轉即老百姓講的天轉和地轉。

古人認為,左為陽右為陰,天為陽地為陰,故而左轉為陽,為天道;右轉為陰為地道。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要順天應道,即順應天道。並且天道左旋。因此,不論碾子,石磨,打場時,都是左轉。

再者,從人的生理特徵來說,人們的左腿都要比右腿短一點,因此,人們跑步時左轉彎比較方面。現在的長跑轉圈皆為左轉。


南極冰火


在我小時候,我們家就有一個石磨,經常用來磨面。另外家裡還有一個石碾,經常放在地頭,用來碾場和碾小麥大豆。 但是自從鄰村有了磨面房之後,我們家都是淘了小麥晾乾之後直接去磨麵坊磨成面,比較省時省力。自從有打麥機和小麥收割機之後,石碾也退出了我家的歷史舞臺。


就在2017年,突然農村裡面多了很多人收石磨和石碾,由於放在家裡既礙事,也沒有什麼用,就總共十塊錢給賣了。但是後來才知道,他們把這些東西都拉走,一部分具有歷史價值的用來收藏,一部分用來做裝飾,比較有厚重歷史的氣息。


回到樓主所提問的問題,為什麼都是向逆時針旋轉呢?

其實普遍人們的右手比左手有勁,利用槓桿原理就能夠輕易解釋,越靠近中心的位置使用力氣就越大,但是推石磨恰恰相反,只需要把石磨推動就可以磨面了。右手放在把手外端,可以持久發力。如果反過來左手放在外端,還沒做多少活手就沒勁了,右手在中間使勁推,不談比較累,並且也很難推動。所以石磨多是逆時針推動的。

但是石碾在我老家用法有點不一樣,從我記事以來就是用來碾操場。每到收小麥之前,都會提前先整出來幾分地,用石碾碾平,用鐮刀割麥子,割完後放在碾場裡面碾,非常的費力氣。自從收割機普遍以來,石碾很快被淘汰了。

上述是我的個人經歷。歡迎大家進行補充和評價。


歡迎點贊和關注, 更多農業知識持續更新中。


小位說三農


看見這個問題,第一反應是和我家這邊不相符啊,然後 我網上看了下圖,還真的逆時針的多, 但都是逆時針的說法應該是因地制宜吧,我家這邊主要靠人力推磨推碾(沂蒙老區窮),不管碾還是磨都是順時針的多,主要原因如下:

1.推磨(我老家院子裡就有一個),推磨要隨時加原材料的,而我家這邊磨都比較沉,需要藉助身體的力量速推,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也就是類似整個身體壓在推磨的杆子上,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用手去推的,左手主要起固定杆子位置防止亂跑插磨好的糊糊或者碎料裡面,右手負責加料(料盆舀起放進料口),如下圖(畫畫難看湊合看吧):

2.推碾,這邊也是順時針,為什麼呢,我老區大碾也是超級沉,基本也是全身體壓上推(滾起來還好,第一下很多老人婦女的都推不起來,需要別人幫忙推下),然後邊推邊用右手拿著掃把把糧食掃成堆(掃成堆更容易壓碎),這個我確實畫不出來,等我過段時間回家拍照給大家看哈哈哈。。。。

各地情況不一樣,我僅代表我家這邊哈哈哈


王大千


因為小編這裡大都用的是石磨,那我就以石磨為例說明,為什麼石磨都是逆時針轉。其時我們這裡用的大磨比如說磨面,豆之類的那種大盤磨確實大都是逆時錢轉的,而我們平時用的那種小小的,用一個人單手推的那種就不一定了,也有順著推的。

要想知道為什麼這樣,首先需要了解磨盤的磨齒是怎麼做的。順時針旋轉或逆時針旋轉,刻制的磨齒是不一樣的,如果是逆時針旋轉的石磨,用右手是比較順手的,這要根據個人的方便與習慣,如果順時針旋轉,開磨齒就是與逆時針旋轉的磨齒是相反的。

為什麼大盤磨大都是逆時針推動的呢?因為大盤磨重量非常大,平時要不用是的驢馬拉,要不就是用人大力的推,用驢馬的時候還需要給它蒙上眼晴,以防止它中間偷吃,當驢馬在走動的時候,人要不停的往裡添料,或者向磨眼裡倒料,在逆時針的條件下,人的右手持力,工作大都由右手完成,那就可以順當地完成左手看護驢馬而右手上料的動作,農村人的話說就是順手。這一點我們可以再看一個例子,那就是農村以前夏忙的時候在場地用牛馬打場的情景,牛馬順時針拉石滾,主人左手持牛繩,控制距離,右手持鞭,吆喝著牛馬前進,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大盤磨用人推的話,那就是根據人的習慣來說,人大都是右手右腳力大,而大盤磨所用的標杆在人推的時候,最外邊的右手最有力,當然效果肯定比順時針效果好的得多,而且兩個手的分工也顯示出來了。

而為什麼小盤磨多會用逆著推呢?首先這裡說的小盤磨頭要是用來做一些小加工的石磨,最多百斤的那種,直徑一般都小於成年人的手臂的直徑,這樣的磨盤在用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把頭是和磨邊平行的,就是說它的把手朝上,人的手是在磨盤上平握著推,如果順著推的話,右手的力量向外,使不上勁,只能是右手往裡推,這樣才能用得上勁,但這裡有個特殊情況,就是如果你是用左手的話就需要順著推了。

不管是石磨還是碾子,那都是千百年來年來先輩勞動智慧的結晶,有許多巧妙的地方在裡面,很多就是現在我們來看都是很震撼的精巧設計,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


綠水泛輕舟


在一些地方能夠見到用來把糧食碾碎的石碾,把糧食撒在碾臺上,推動著石碾轉動就可以壓碎糧食。如果你多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人推動著碾臺轉的時候都是沿著逆時針方向,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這是地轉偏向力的原因,說北半球的漩渦是逆時針轉動,所以人推磨推碾時也要逆時針轉動。這是一種比較流行的荒唐說法,一是因為地轉偏向力非常小,很難使水流產生漩渦,水流的漩渦往往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更何況北半球的漩渦並非都是逆時針轉的。荒唐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假若地轉偏向力真的使人轉著圈走,北半球的人也應該按順時針方向推磨而非逆時針。

環形跑道上跑步的運動員是按照逆時針的方向跑,不論在南半球還是在北半球都是這樣。你可能不知道,在100多年前以及更早的時候,運動員是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跑,直到1912年國際田聯規定賽跑時要以左手在內側為標準。按照逆時針的方向跑是有好處的,因為在彎道時,身體會向內側傾斜,內側的一條腿會起到更多的支撐作用,外側的另一條腿主要負責發力。對大多數人來說,右側的腿往往要比左側更有力量,這樣就容易出更好的成績。

把門推開的時候,作用點距離轉軸越遠,門越容易推開。人推碾的時候沿著逆時針的方向轉動,這樣做也可以做到省力,這也與大多數人是右撇子(右利)有關。推碾時繞著中心的轉軸轉動,右手的力量更大,故可以提供更大的力矩,這樣會比較省力。石碾之所以設計成按逆時針方向轉,這是千萬年來人類勞動經驗的總結,知道這樣設計能夠省力。從碾的設計上就能看得出右撇子較左撇子多很多的事實。

除了石碾,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物品都是按使用者為右撇子的方案設計的,比如你用的鼠標,使用頻率高的左鍵是由右手的食指去點。如果有外星人從地球上掠走了一批人類使用的工具,他們會根據那些工具分析出大多數地球人是右撇子。其實現在的考古工作者根據原始人制造的石器早就分析出,右利這種現象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已經存在。


刁博


我是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對於石磨和碾子再熟悉不過了,不過還是題主細心,這石磨和碾子還真的都是逆時針轉的,無論是人工推還是牲畜拉,都沒有順時針轉的,那為什麼石磨和碾子沒有順時針轉的呢?



〔石磨〕

石磨是由上下兩扇和磨盤組成的,上下兩扇的紋理是正好相反的,中間以木頭“磨臍”為軸由人力或畜力進行推動轉轉,上扇有“磨眼”,是用來往石磨裡添加糧食的,這種石磨是專門用來加工乾糧食的,還有一種石磨,在上扇有兩個眼兒,一個是添加糧食的“”磨眼,另一個是在拉水磨(比如磨豆漿、酸湯子面、馬鈴薯磨澱粉等)的時加水的“水眼”,其實這個“水眼”也是可以添加糧食的,只是多了一個“磨眼”,如果這兩個眼同時添加糧食,磨出來的米麵會很粗糙,有時候甚至是整個糧食沒有被磨到就流出來了,這是因為糧食添加的太多,把石磨上下兩扇的紋理都填滿了,這樣使得石磨的上下紋理失去了摩擦力。小時候貪玩,也曾試著把石磨順時針推,結果是糧食沒有磨出來,反而從“磨眼”裡反吐出來,原來是石磨的紋理在順時針轉的情況下糧食不能被磨出來,反而把糧食向“磨眼”出聚集,最後反吐出來,就相當於發生倒轉。石磨的大小根據用途不同,大小有不同正常都是直徑100釐米的,小的也有幾十釐米的,我見過直徑50釐米的小石磨。



〔石碾〕

石碾是由碾盤、碾砣、碾架組成。石碾的碾盤上有的有紋理,有的沒有紋理,碾砣也同樣是有的有紋理,有的沒有紋理,碾盤比較大,碾砣也比較沉重。石碾在我們這裡主要是粉碎玉米、小麥等,玉米麵和白麵都是用石碾碾壓後過篩子,篩子上面的部分再進行碾壓,經過多次碾壓和過篩最後剩下玉米糠皮或者麥麩。


〔石碾、石磨有固定的擺放位置〕

小時候村子裡有公用的石磨和石碾,屬於村子裡的共有財產,一般是一盤石磨和一套石碾,存放石磨和石碾的地方叫“磨坊”,其實並沒有房子,只是一塊空地擺放上石磨和石碾,“磨坊”多數在以前生產隊的隊部或者其它地方,在農村有一種說法,認為石磨和石碾是白虎,是不吉利的東西,所以“磨坊”都是遠離住戶的地方。

〔石磨、石碾為什麼要逆時針轉〕

石磨、石碾的發明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石磨逆時針轉也就是左轉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從人力推磨說起,我們人的左腿在推東西的時候主要起支撐的作用,右腿主要發力推送的作用,特別是在左轉彎的時候更有利於右腿發力,我們的運動員賽跑時都是逆時針的左轉彎跑,在準備的時候都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後,這樣才有利於發揮出最佳的爆發力。石磨就是根據這種原理研製的,當然了石磨也可以把紋理做成相反方向就可以順時針轉了,但是這種順時針的右轉會讓人感覺特別費力,這樣人會更累;


說完人力推磨或碾子逆時針轉的原因,再說一下畜力拉石磨和石碾為什麼也要逆時針左轉。農村使用畜力幹活的時候,都是把左側稱為“裡”右側稱為“外”,都習慣人在“裡”側,你沒看趕牛車、馬車、驢車的都是坐在車的“裡手”,也就是左側,在趕車的時候家畜也習慣了人們的口令進行前進、後退,或者左右拐彎,這些家畜只是習慣了人類的訓練口令,所以它們的運動都是遵從人類的指揮或者安排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用畜力拉磨和碾子逆時針轉了,它們只是在服從人類的安排,因為最早發明石磨、石碾的時候,主要還是要用人力來推動的,所以後來用畜力拉磨,它們也只能服從逆時針轉了。在我們這邊用來拉磨和碾子的畜力主要是毛驢,毛驢個體小更適合這樣轉小圈兒,而馬和牛個體比較大,轉這種小圈子太費勁,有時候還能把石磨拉翻,所以拉磨只有驢是最勝任的。

石磨和石碾已經成了我們的回憶,科技的發展讓它們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人們收藏石磨、石碾做為珍藏,只是為了不讓這樣的歷史在我們的記憶中消失。


草原話三農


石磨的磨齒都是八方的,下邊的為先天八卦,也叫伏義八卦,上邊的為後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上為陽,代表天,下為陰,代表地,陽主動,陰主靜。陽從左邊團團轉,陰以右路隨相行。古人非常聰明,從易經八卦中受到啟發,發明了石磨,也可能是上上屆人類文明留下的古董。傳說盤古開天后,最先出現的人類只有伏義和女媧兄妹倆,兩兄妹在山頭上向天買卦,將一幅石磨推下山,若上下兩扇磨在山下重合,則兩兄妹可以成婚,果然兩扇石磨以山頭上滾下山重合了。所以伏義兄妹成了華夏人文始祖。

一幅石磨,看就來簡單,卻蘊藏了世間萬事萬物動靜變化的普通規律.其中尤其體現在風水,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傳統文化領域創作者


答:其實關於逆時針旋轉這個現象是一個科學現象,並不只在中國的工具中獨有。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多數人是右手為主要功能手的原因。自然界中逆時針旋轉的現象要多於順時針,並且逆時針是強勢,而順時針是弱勢。人類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很自然而然的把逆時針旋轉看成正的,而順時針旋轉看成負的。

右撇子的出發動作可以看成是一個逆時針旋轉運動其中的一段,而左撇子的出發動作可以看成順時針旋轉運動的一段。

用右手抱一個東西,從開始到結束,就是逆時針旋轉運動,而用左手去抱一個東西,從開始到結束,可以看成是順時針旋轉運動。

在勞動實踐中,往往將右手習慣放入工具的研發和設計之中,所以久而久之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逆時針運轉的工具。這就是逝魔和碾子逆時針運轉的道理。


南閣水哥


以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石磨和碾子,都是逆時針旋轉,是有根據的。

一、中國古代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所以古人家裡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磨子,有磨豆子的,有磨小麥、玉米的,老百姓的磨子開始多數是靠人推動的,人跑步時習慣逆時針跑步的原因是:因為心臟長在左邊,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對心臟的受力最有好處,所以這是人們的一種習慣。

不光是推磨是如此,農民夏天在場地上用石碾子碾麥子,也是逆時針旋轉的,已經形成一種生活習慣了。

二、人在推動磨子轉動的過程中,用右手、右腿比左手、左腳有力量,所以習慣逆時針推磨。

三、人們在推磨的過程中,不但需要用力推磨,還需要用左手整理磨盤邊的東西,比如:把大塊的顆粒放到上邊去繼續磨,還有一邊推磨,一遍拿著一把小笤帚掃著,避免糧食灑到沿外。

綜上所述,古人從生活中,總結出了:推磨逆時針旋轉最好,所以一直流傳了下來。


流水輕


農村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生產力非常落後,在全靠人人力的情況下,農民靠聰明的智慧發明了許多生產生活方面的器具,為改善人類生活條件,提高生產力做出了巨大貢獻,題主說到的石磨和碾子就是其中的傑作。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人推或用牲口拉磨和碾子是按逆時針方向運轉的,單說方向這個小細節,就蘊含著農民的大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逆時針轉動是按人體用力原理特意設計的。正常條件下,人的右腿和左腿在行走中也是有明顯分工的,左腿是用來支撐身體平衡的,右腿則用於發力的。例如你幫人推車時,左腿先立在前面,右腿則用力後蹬。所以,逆時針推磨正是人的用力方向,這樣能讓人得心應手,起到事倍功半作用。

有人會問,用牲口拉磨時,逆時針運轉是什麼道理呢?其實,最早發明石磨和碾子時主要是考慮的人力推,用得起牲口拉磨的人必竟佔少數,如果要從牲口拉磨的角度考慮,逆時針與順時針都是無所謂的。

二是逆時針運轉是符合傳統習慣的內向。按老傳統習慣,左為內向,右為外向,按農村迷信的說法,打麥場,家裡盛飯的方向都應該是向內,意思是把外邊的財富都盛到自己家裡,有招財進寶之意。所以,過去農村建鍋灶,右手盛飯左邊要向家內;馬車的把式坐車也會坐在車前面的左邊,因為左邊就代表向內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