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男性怎麼選重疾險?

李永家


我是猴大爺說,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誠如各位網友所言,38歲的男人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先不說事業,至少工作相對穩定一些,如果有自己的一番買賣事業最好。可以說這個男人是年邁的父母,弱小的子女,以及身邊的愛妻唯一的依靠和精神支柱。

同時,30-45歲,又是重大疾病的高發期,男性以肝癌、肺癌為主,女性以乳腺癌為主,而甲狀腺癌又是兩性的多發疾病,由於目前甲狀腺發病較多,已經有呼聲要將甲狀腺從重疾的名單中踢去。


那麼對於一個年齡已經在38歲的男人來說,他想買保險,是他對自己家庭責任的體現。那麼該如何選擇重疾險呢,最主要的標準就是根據個人的收入而定,分兩種情況:


如果他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假設一個月的純收入是一萬塊,一年就是12萬,拋去房貸、車貸、日常生活開銷、子女上學、給父母的每月養老錢、應酬、突發應急事情等一切的開銷後,假設還剩下2萬元。這兩萬元在保險的種類搭配以及選擇上,有多種方案出現。

第一,只重疾險主險

方案一:將2萬元全部購買主險,以友邦保險為例,友邦的重疾險主險主要管5個方面,即病、末、老、殘、故。其中,病,是指重大疾病,包括輕症和重症兩類;末,是指生命終末期;老,是指老年長期護理;殘,即殘疾;故,即故去,死亡。2萬可以買60萬額度。


方案二:主險+附加險

重疾險除了主險之外,還可以添加一些附加險, 附加險的作用就是當被保險人出險後,除了主險按照額度賠償之外,因為有相應的附加險,也可以獲得一些賠償。但是這麼搭配的結果是,主險的保額會因為有附加險的存在而降低。


方案三:重疾險+住院醫療險

這裡所說的重疾險,既可以是隻有主險的重疾險,也可以是包含附加險的重疾險。住院醫療險 ,是指被保險人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需住院治療而支出的各項費用負保險給付責任的健康保險。簡單的說就是醫保報銷完的剩下的,去找住院醫療險繼續報。

但是住院醫療險也因為保額不同、對應的服務不同,分為高中低三檔。


低級別的住院醫療險,只管普通病房,簡單說就是隻能住3人間或者6人間的那種,而且保額較低,大致在100萬左右。


中級的住院醫療險,不僅可以去普通病房,還可以去特需病房、國際醫療部,住單間。


高級的住院醫療險,不僅能享受單間,私人專屬醫療,而且公立、私立都可以,只要保險的範圍內對地域沒做限定,基本上全球都可以去(有的會設置為全球出美國,或者全球含美國)。

對這三種醫療險來說,低端和中端,都需要被保險人先行支付費用,然後憑票據報銷,而高端住院醫療則不用,在辦理住院手續時,如果該醫院和承保公司有商業合作,可直接告知醫院被保險人是這家保險公司的高端醫療客戶,住院後所有的費用,直接是醫院和保險公司對接走賬,被保險人及其家庭無需支付。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重疾險的賠償是被保險人被確診後,憑藉診斷書獲得賠償,之後被保險人拿著重疾險賠償金去看病,住院、手術等治療。如果他沒有住院醫療險,如果重疾險賠償金夠,錢花完也就花完了。如果對方有住院醫療險,那麼在治療期間所有花費,都是由重疾險賠償金支付,出院後,在走住院醫倆險進行報銷,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病導致的家庭經濟狀況的下降。如果被保險人,既有重疾險,又有高端住院醫療險 ,那麼住院期間的費用,被保險人及其家庭不用出,一切由醫院和保險公司結算,而重疾險賠償金,還可以當做被保險人因病而導致的一段時間無法正常工作的開銷費用。

以上情況,說的是38歲的一位上班族,如果這位38歲的男性,是一名創業者,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那麼該如何選擇重疾險呢?


對於這樣的意向人群來說,首先在經濟上,他的狀況要好於上邊所說的那位上班族,那麼基於這個情況,上述的重疾險方案中,無論是主險還是附加險,他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保額以及附加險的種類、數量,同時在住院醫療險的選擇上,不必考慮中低端險,直接選擇高端醫療就可以。


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給子女購買教育金,給自己購買養老險,這種帶有年金性質的保險。不僅保障了健康,同時會有一定的收益。


38歲是一個男人奮鬥的正當年,身體是革命工作的本錢,只有身體好了,一切才會有希望。希望我上邊的回答,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謝謝各位。


猴大爺說


38歲的中年男性,於事業正處於關鍵的上升期,於家庭正處於上有老下有下的重大責任期。這個時候選擇重疾險,首先考慮自身的經濟能力,在不影響家庭剛性支出及短期家庭計劃的情況下,考慮可以將年收入的10%-20%用做家庭的重疾險規劃。保額一般設立在家庭年硬性支出的5-10倍,這樣設計的初衷在於一旦發生重大疾病,再長期的治療和康復期間,在收入減少或短期中斷的情況下。家庭5-10年的剛性支出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不會因自身患病而影響到子女教育、家庭生活、父母贍養等問題。也就是解決了因病產生的收入損失問題。除此之外搭配重大疾病保險,建議搭配一定的住院醫療保險,這個年紀搭配一個百萬級別的住院醫療,費用一年大概500-1000元,但可以決絕掉90%左右的住院費用問題,讓治療選擇上更容易更踏實。這類醫療險在選擇時一定主要續保條件、免賠額、醫院限制、有無墊付功能及理賠條件。最後一定要選擇一位誠信經營、品德優良的業務人員,因為在購買保險產品後,需要長期穩定優質的服務才更可以在風險發生時第一時間感受到保險的溫度和使命。當然,建議儘量選擇大公司,大品牌。

補充如題:50萬的保額根據繳費年限的不同年繳費金額一般在12000-30000之間。





這個IP牛


看到很多保險從業人員很激動,就拿出自己能代理的產品算價格了。

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1、題主說的38歲男性,健康狀況是否符合投保要求呢?過往和現在有無住院記錄?長期服藥?是否有遺傳病、慢性病?有沒有體檢異常記錄,包括醫生說的“不重要”這些體檢異常?

這些都是覺得能否買到的核心因素!


2、題主問的是50萬重疾要多少錢?

意味著題主的經濟情況可能是一般,看到有朋友直接說2萬多一年,還僅僅是一份重疾險的保費。也不怕把人嚇到了!

第一年咬牙買了這個2萬多的重疾,第二年呢?第三年呢?只有重疾險遇到了其它問題怎麼辦?

不顧經濟情況,就給一份保險方案,無異於就是亂來,多少投保人就是這樣被嚇倒或者咬牙買了保險的?


3、關於重疾險

重疾險不僅僅有終身型、還有定期型,題主經濟情況一般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終身型+定期型的組合,來降低保費。這樣在60歲前做為家庭經濟主力,重疾保額還將就,保費也能承受。

同時,重疾險還分為多保險責任重疾和單一責任重疾險,舉例:有的重疾險是帶有“壽險”責任,也就是身故賠付,而有的重疾險就只有“重疾”責任,身故無賠付。大部分的終身重疾都是附帶了“終身壽險”責任,所以保費上萬是很正常的。

所以,若要降低保費,還可以從純重疾和多責任重疾上面做考慮。


最後

買保險的正確姿勢

不要懷疑現在的保險產品細分以及保險產品的數量!

無論是終身型保險還是定期型的保險都是很多的。

買保險不僅僅要考慮被保人的健康因素,還要考慮保費承受力以及保費續交力,一定要謹防“就當存錢”這種推銷保險的話術!畢竟保險和存錢完全不一樣,這種話術就是讓你覺得保險和銀行一樣,而忽略了保險真正該關注的地方!把“買保險當存錢”來作為宣傳的方式,本質上和騙沒有任何區別,更加險惡的是扭曲了保險的功能意義和作用,讓買保險的人片面的認知了保險!


如果覺得我們說的對,可以關注我們,給我們點贊,如有保險需要,可以諮詢我們 CPTP99


海哥說險


38歲在事業上已進入巔峰期,在家庭裡成為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肩負重擔。這個時期,首先要注重健康,畢竟健康是1,沒有1後面有多少零都等於零。但人生無常,誰也不知道風險什麼時候會降臨,所以風險的防火牆必須先築好。

重疾險作為收入損失補償50萬是必須要有的,可用幾家公司的產品來組合。如泰康的重疾好處是可以獲得綠通資格(泰康綠通行業最強),只要買到獲得綠通資格的保費即可。

其次選擇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作補充,如富德生命人壽的產品,好處是保障全,費用合適,產品比較人性化。同時可以再選擇另一家保費優惠較大的保險公司來組合,以達到用最少的價格獲得最大的保障。

那是否有這些就夠了呢?前面說過,重疾險只是用作收入損失補償的。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是否需要住院,住院的各種費用如手術,床位,不能醫保報銷的藥費,住院補貼等等,是否還要另出,所以還需要有百萬醫療險,用以支付住院其間的各種醫療費。這樣重疾險費用就可以拿來作後期的收入補償了。

舉個粟子:假如我得了癌症,我保了50萬的重疾險,保險公司賠了我50萬。但我住院其間所產生的各種醫療費用,假如我沒有醫療險,我就只有用這50萬來付,還不知夠不夠付!出院後我是否立即就能上班了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我在家休養這段時間,是否就沒有收入了。而後期我還得調理、生活吧。如果我的50萬付給了醫院,我該如何生活!所以買重疾險的同時要把百萬醫療也備好,那才是萬全之策!

家庭風險防範包含了健康和保險,而保險起到了兜底的作用,50萬的重疾險也只是基點。願大家都能健康一生,買了保險但永遠也不要用到保險!


雲水禪心一小草


首先,很願意回答您的問題。您既然有這個保險意識,說明您對保險是認可的。下面我就簡單直接回答您的問題:選擇重疾險,一定會選擇保障期間是終身的,當然根據您的個人經濟條件決定。如果您選擇繳費期20年,保險期是終身的話,均交23950元/年。能夠得到的疾病保障是:100種重疾分3組每組每次給付50萬元,50種輕症最高給付3次,給付比例分別是20%、30%、50%。6種老年特定重疾額外給付10萬元(該項保障僅在被保人滿60歲享有)還有一條就是確診生命終末期給付已交保費、現金價值與基本保額三者較大者。保費豁免功能自動添加:被保人確診重疾或輕症,免交後期保費,合同繼續有效。另外身故給付已交保費、現金價值與基本保額三者較大者。

入保險有兩個關鍵期:一是猶豫期,一般是合同生效之後15之內。也就是在15天之內退保是沒有損失的。15天之後解除會有一定損失。二是等待期,一般是180天的等待期,意思就是在180天之內發生重疾,保險公司是不賠償的。所以說在入保險之前,一定要諮詢清楚自己顧慮的問題,當然在猶豫期內可以把條款閱讀清楚。如果您選擇了保險期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的,保費肯定要比終身的便宜。

保險就是為了在危險來臨的時候規避風險的,作為佳通的頂樑柱,是最適合購買重疾險的,但是38歲的時候購買,保費已經是很高了,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建議購買。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保終身的重疾險還是越早越好,保障高,保費低,保障期限長。另外在看條款的時候,可以選擇性的看,那麼長的條款枯燥乏味,看一會就洩氣了。比如看輕症,可以看一些高頻發的疾病有沒有在列?就能看出這款保險的價值所在。

還有一個就是年限計算問題,它是按照您證件上的實際日期計算的,假設您生日是2.22日之前的,就是現在的年減去您的生年,如果是2.22之後的就是需要加上1年。保費計算跟年齡有關,所以在您猶豫的時候又長了一歲,再購買的時候保費就漲了。年齡大的時候有差距,一般45歲之前的相差不大。

希望以上所說能對您有所幫助!而且每個保險公司的產品相差不多,可以多參考一下。


快樂阿修羅


首要要明確重疾險是收入和經濟損失險,即當我們罹患重疾時時不能工作的,這個時間週期可能是1到3年,也可能是5年,這期間需要治療,會產生一筆費用,治癒後需要一段時間康復和修養,這段時間也是需要一筆費用的,期間的治療費和康復費用是直接付出的,而在此期間,由於不能工作,而導致得損失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如果沒有收入來源,會影響到治療後的康復效果。所以購買重疾險的保額就取決於這期間治療費用加收入損失。38歲男性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一家老小可能都維繫在一個人身上,一旦發生風險將會影響整個家庭,所以重疾險的保額要在自己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足額配置,同時需要配一份百萬醫療險,醫療險的用途是當我們發生重疾,治療產生的費用能通過商業醫療險報銷所產生的費用。除了重疾險和醫療險,意外險也是需要配置的,家裡如果是唯一收入來源或者還有房貸,則有必要加一份終身壽險或者定期壽險,作為身價補償,預防一旦頂樑柱發生身故,家庭成員還能夠維持正常生活。

關於重疾險的產品,各大保險公司的產品差別不會太大,都是通過銀保監會的審核。可以考慮覆蓋了重疾,中疾和輕疾的產品。然後需要考慮的就是保險公司和代理人的服務了,專業性個理賠服務是否迅速也是作為甄選的條件之一。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


勳爵財經


對於商業保險,普通家庭支柱配置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四個險種即可~

重疾險是相對複雜的,而且是最花錢的,選擇的時候,需要謹慎點…

依據保障期限,有1年期、定期、終身的~

依據保障次數,有單次、分組、多次的~

選擇的時候,可根據自己的年齡,預算,身體狀態,家庭結構等因素綜合考慮,配置自己適合的即可~



聚保365


38歲,50萬保額

首先要明白38歲正值中年,家庭責任義務是最重的階段,比如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相對來說壓力更大,不僅是身心,也來自經濟基礎。

瞭解了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責任去校驗自己的保額是否充沛。

然後,說一下重疾險,分為定期行(也叫消費型)和終身性(也叫儲蓄型)。

定期重疾,保費便宜,保額可以做的高,但有保障年限,一般是20、30年,或者保障70-80歲等。合同內身故退保保費或者保額。

終身重疾,費用相對定期較貴,但保障為終身,繳費年限最高30年,繳費期過了依然可以保障,如果身故,退保額。

當然,除了以上保障時間不同影響保費以外,還有就是理賠次數(一次和多次理賠)和疾病分組(分組和不分組)情況等因素。

最後,如果沒有購買意外險和醫療險,建議在預算合理安排的同時,要先安排意外險和醫療險,其次在重疾險。這些都是對自己的保障

如果預算充裕可以給自己購買壽險(定期或者終身),購買的額度要覆蓋到家庭責任(比如,房貸還有多少,車貸還有多少,子女教育到18歲需要多少,以及父母養老多少),綜合後的數字就是要購買的額度。這是給家庭的保障。

如要推薦,歡迎諮詢。


保險知識傳播者


38歲,男人的壓力期!上有老,下有小!是應該趁著健康,還符合保險公司入險標準時,為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了!

50萬重疾險,險種很多!保費也不一!主要看每個險種的條款內容!

比如,有的險種很單調,就是身價險和重疾險,再加點一年期附加險種!

但有的險種,裡面包含輕症,輕症豁免等功能!

建議,找個專業的保險代理人!結合自身經濟狀況,以及負債情況,以及個人需求來定!


平安柳柳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人到中年,成為了一家之主,家裡的頂樑柱不能出任何問題,現在社會太多太多因病致貧的,很多人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導致很多人妻離子散,而買保險就是你只需要付一筆費用就可以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你要是買了百萬醫療險,很多病就不會因為沒錢而不去治療了,也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