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大爺大娘,近期要注意做好自我防護,減少出門,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門要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加強防護……”連日來,敦化市青溝子鄉道口村駐村專幹、市文廣旅體局劉德平同志和村幹部一起走村串戶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知識,提高群眾的防患意識,共同防控疫情。

【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劉德平在接到敦化市文廣旅體局主管領導和鄉主管領導打來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疫情工作電話後徹夜難眠,初三一大早便立即趕赴道口村。劉德平介紹說,到村裡以後,在前期摸排基礎上,對全村進行消毒,近期又多次組織村衛生所進行全村消毒,黨員幹部們重新開展全覆蓋、零遺漏的排查,做實做細防疫的各項工作。


【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文旅戰“疫”,黨員先行】敦化市文旅防疫戰線上的老兵—劉德平

劉德平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核心堡壘作用,引領村兩委幹部帶好頭作表率,黨員亮身份當先鋒,和村幹部帶隊,挨家挨戶發放防疫知識宣傳材料,在村主要道路懸掛條幅,路口及佈告欄張貼海報,做到村村通廣播和道口鄉親微信群“線上線下”宣傳同步,使群眾瞭解疫情的動態和防控疫情的形勢,調動群眾參與防疫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切實維護好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好村裡的安定穩定。


道口村位於青溝子鄉東南方向,距離鎮區8公里,是南中線進入青溝子鄉臨江村和長江村的必經之路,也是冬季冰河封凍後,通往官地下窪子村和仁和村等地的便捷通道,人員車輛流動量大,給防控疫情帶來很大隱患。在意識到道口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後,劉德平馬上與村兩委協商,落實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確定在入村重點路口設置疫情檢查站,對入村及過往車輛人員實行24小時管控登記,勸返走親訪友的群眾,對確有必要入村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並做詳細記錄,盡最大可能減少外來流動人員入村,進一步阻斷疫情傳播,切實維護群眾生命安全。


1月28日由於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按照鄉黨委的部署,決定撤銷雙河口村、道口村、臨江村、長江村的村設檢查點,統一集中到四海店林場場部前丁字路口設點檢查,並決定組成四村十二人聯防組,24小時兩班值守,負責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勸返工作。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劉德平和其他來自四個村的11名值班同志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冷了就到車裡暖和一會,餓了就和著冷風吃一碗泡麵。和年輕人在一起工作的他,身上總是充滿能量與熱情。他似乎忘了自己已經年過半百,忘了自己幾乎每年都要做手術的老胃病。


在開展防控疫情工作的這段日子裡,劉德平為排查外地返鄉人員走遍了道口村每家每戶,在防疫檢查崗上認真詢問記錄每一位過往人員,他入冬新買的棉鞋都跑斷了底。連續四天的高強度工作後,在同事們的勸說下他才終於回到村裡。然而,他並沒有片刻停歇,隨即進行了春節後的第一次貧困戶走訪。今年57歲的劉德平自2019年8月到道口村駐村後,勤懇履職、緊扣重心,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牢記使命,深挖資源,推進發展柳編草編特色手工產業,增加群眾收入。劉德平每次來鄉政府開會辦事,都是騎著一輛自行車,往返近16公里的路程並沒有阻礙他前行的腳步,他始終堅持做到隨叫隨到、按時準點地參加鄉里的活動。同志們都勸他:天冷路滑,還是打車或者搭車來吧,他卻說:儘量不麻煩別人,騎車不僅鍛鍊身體,來去方便,低碳出行,而且節約資金,更貼近群眾生活。久而久之,“自行車駐村書記”的名號便在鄉里的幹部群眾當中傳開了。每每被問到:駐村工作這麼辛苦,還有三四年就退休了,在辦公室裡辦公多好,這樣不累嗎?劉德平總是笑著說:不累,共產黨員從來不怕累不怕苦,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作為有38年黨齡的老黨員,不僅要自己以身作則,更要讓黨旗飄揚在工作陣地、飄揚在群眾心中!“接下來,我將在上級部門的精心部署下,團結村兩委幹部共克時艱,與村民共同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劉德平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