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报了什么课外课程,想锻炼哪方面的能力呢?

卓润汉字规范书写


给孩子选择课外班是个难度很大的事情,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些技能,全面发展,样样精通。

我也一度特别焦虑,看见孩子的同龄人参加这个演出那个比赛的,羡慕之余就想督促孩子也去追赶。听说一线城市同学家的孩子学习编程和全脑开发,也想通过多渠道让孩子去学习。有这些想法后,抓住任何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占用周末的休息时间送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上各种班。一度导致我跟孩子都特别疲惫,晚上孩子到家连做作业的精力都没有,直喊累了想睡觉。

冷静下来发现,报这些班的初衷和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编程学完孩子不能立刻活用到学习中,钢琴考到了十级,孩子没有陶醉在艺术中,只是多了一项表演的能力。于是我开始向您一样反思报班的目的,我也读了一些相关的书尝试找到解决方法,一次在樊登的演讲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2019年新浪教育盛典樊登老师的分享中提到,驱动孩子成才的三个支柱,当我们把这三大支柱深深植入孩子心中,对孩子的教育将顺风顺水。

第一支柱是无条件的爱。有了爱孩子才能有力量,才能面对挫折,才能爱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我们给孩子报课外班,让孩子成为学霸,其实,我们不是爱孩子,我们爱的是学霸。

第二支柱是价值感。当孩子觉得自身有价值时,自己才愿意为社会做贡献,才有能力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阿费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孩子一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其中之一就是价值感。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练,要给孩子正确,必要和恰当的反馈,而孩子的价值感也主要是通过家长的反馈逐渐建立起来的。

第三支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终身成长对应的是固定型成长,一个固定型心态的人做的所有事情就是去证明自己,这类人永远跟别人比较,不敢挑战更艰难的事情,只能做能给自己带来荣誉感的事情。而终身成长型的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成长,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这个理论源自于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一书。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有时间的时候多学习一下,多读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我们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神助攻,而不是孩子的猪队友。


遇见小羊


你给孩子报了什么课外课程,想锻炼哪方面的能力?

你好,我是两个男孩的宝妈一枚。小的两周岁半,大的6周岁。

我对于报兴趣班主要的原则是:1⃣️不报多,要报精;2⃣️不盲报,要报准;3⃣️不报知识类,要报兴趣艺术类。

目前没给小的上过任何兴趣班,给大的只报过在线英语课程和架子鼓课程。在线英语课程是我在他四周岁时报的,因为希望可以趁着小时候建立起他的语感和英语思维,在说英语的时候不需要跟中文进行转换!他在上线上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就是后来把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7点半时他犯困,有一次上课就睡着了。再另外英语需要持续输入和练习,我个人工作比较忙且有二班要照顾,精力有限暂时停课了。不过今年年前又已经开始上课了,他已经能够自主地完成课前预习、上课和课后作业了。

关于架子鼓课程,这个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要学的。我们也觉得学架子鼓不错,可以练习全身的协调力。但是也不希望小孩子学东西没定性,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最后一样都没学好。所以关于这个课程学习,我们事先就跟他谈学架子鼓是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练习才能学好的,让他可以先尝试一个学期时间,一个学期学习完后,问他还愿不愿意去学,他自己很肯定地说要去学。所以当放寒假了后,我们给他继续报了两年的课程,并且培训机构还送了一套架子鼓给我们。

关于画画,没有特地送他去培训机构学习,因为发现孩子们天生就是画家,他自己平时也会图图画画,另外担心外面的培训机构会教给小孩子程式化的画画方法,抹灭了孩子画画的想象力。目前看他画画,还是特别充满童真和童趣的。

以上就是我家小孩兴趣班的学习情况,希望能够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开心每一天1198634181932


谢谢提问。你的困惑,感觉有两点:一、报什么课外班?二、报了,怎样才能坚持?

其实,看答复的,都不爱看说教,爱听真话。我闺女初二,小时候的兴趣班,都是她自己选的,而坚持,是我没间断陪伴。

我一直很赞同我的老师的一个观点,她说:孩子,一种语言、一门艺术、一项运动。这三样,足以让她受用一生。所以,我们给孩子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定的。

她小学的时候,一共上三个班,钢琴、书法、跆拳道。语言类,没给她安排。因为就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来说,如果不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类的兴趣班可以往后放放,直接变成知识班。

话说回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给她的是选择权,在兴趣门类中她可以自由选择,比如一门艺术,她有选择是长笛、钢琴还是其他什么,运动,是跆拳道、游泳或者别的,这些是她的权利。

孩子钢琴音乐馆的馆长说的,我比较赞同。她说:“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不知道何为兴趣的。她们的兴趣,更多的是热度。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兴趣,其实就是给她们培养一种习惯,这些就会成为她们以后生活中的兴趣。”

以上是第一点的回答。接着回答“坚持”。

孩子自己选择了兴趣班,就已经踏上了承诺和担当的征途。那么,在孩子为自己的成长,辛苦付出的路上,我们能做点什么?我的想法很简单,不要让她一个人。

我们平日里,做点什么事,是不是都愿意有朋友一起,何况还是这么大点的孩子,更何况,她们要面对的其实是原本陌生的技能和课后枯燥的练习。我基本是全程陪着孩子。比如书法和跆拳道,很多爸爸妈妈都是把孩子送下,就撤了,到点再来接。这个也不是不好,可能这样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我个人觉得,不是说你把孩子领到了,放那了,这就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了。我会跟着她,坐在旁边,一起听课。这节书法课学的这几个字,行书的笔顺是什么,起笔落笔,玄真垂露,这样,孩子除了觉得自己学的不孤单之外,我也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孩子会在书法作业上,留俩字,让我去写,写好了,我跟她显摆一下,写不好,她嘲笑我一下。这样,可能你再说,这字怎么没写好的时候,她就不太容易产生“有本事,你来写啊”这样的情绪,因为你们能交流,而且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逃避问题,不放弃目标,无论将来如何,孩子至少能从你的言传身教上,学会为她自己的生活而坚持的品质。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有很多偏颇不妥之处,还望谅解。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花式讲解小古文


我的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就去市青少年宫报了唱歌、跳舞、画画、作文、钢琴几样科外兴趣课程。主要考虑到孩子应该从小做起,学习要早抓,从多方面学习,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做到早了解,打基础

学习的过程就是时间的过程。时间不等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以后上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出社会都有用。从个人来讲同时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质修养,陶冶兴情。

总之,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的实际情况使我有所改变。小孩进入青少年宫课外课程兴趣学习,开始半年,孩子的兴趣很高,而且特别喜欢唱歌和钢琴,学习也很认真。回到家我和爱人出题目提问,她都可以对答如流。半年过后,小孩对学习的态度开始有点点的改变。特别是十一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她妈妈叫写字,她说:“妈妈,很累,不想写,参加那么多的课外兴趣课程,太烦了,都没有时间去玩。”一边说一边跺脚丫子,带着愁眉苦脸

的语气说:“我只学钢琴和唱歌,别的不想学了。”听完,我耐心的慢慢跟她解释,开导她。后来又继续学了一段时间。大概半年左右,我发现她的画画没有进步,老师说上课不够专心。我又问了钢琴和唱歌老师,他们都说小孩子很棒。于是我发现问题了,小孩子不太喜欢画画和跳舞,只对钢琴,唱歌感兴趣。从此和小孩子了解清楚以后,只要求她学钢琴和唱歌了。果然在后面的学习中表现出来了,成绩很优秀,获得了很多奖状和证书,她本人也开朗许多,也很自信。

从这件事情,我反思:孩子不一定是学课外课程越多越好。相反,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找到学习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不然对性格培养不好,强迫的学习是没有成效的。就因为她本人非常喜欢唱歌和钢琴,所以直到现在读中学还坚持练习,从未放弃。

小时候报那么多课外课程,主要是想多方面学习,锻炼孩子的应考,面试对答能力,多才多艺是根本。以后出社会找工作就容易很多。改变想法后,我特别注重孩子的唱歌和钢琴培养,尤其是钢琴,考级证书很有用,在培训教育,在单位,在能力考核等等各方面都会派上用场,也得到领导的认可,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一种提升。所以各位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教育应该从小做起,最主要从兴趣爱好开始培养,慧眼识人才。



誉峰


我娃现在大班,去年给报的画画班,会报画画班的目的

1.想让他最少有一个自己擅长的特长,怕以后他会跟我们抱怨为啥他同学啥都会,他自己啥都不会。

2.想让他开发想象能力,因为我儿子性格比较胆小,没尝试过的东西都不敢去做,我就想锻炼他多动手的能力。


小邓子的无业游民生活


孩子的课外课程如果安排不好,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个影响不但是文化课学习上的,对孩子身心、行为习惯影响也很大。

我们在给孩子报课外课程时,提前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最后才做了决定。在调研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涨了很多的知识。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最终给孩子报的课外课程是:围棋、画画与硬笔书法。

01.学围棋的优点: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增强做人处事的大局观念、提升抗挫力、开发深度思考力、强化反复思考能力、沉稳性格的培养、智力开发等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02.学画画的好处:提升孩子的模仿能力、开发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拓展思维想象力,锻炼孩子的耐心、增强细心程度、帮助智力开发等。

03.学硬笔书法的好处

:强化孩子脑眼手的配合,想把字写好,必须要全神贯注,用心仔细观察字体的结构,流畅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时间久了能改变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沉着、镇静的气质。提升反思精神、磨炼耐心。一手好字能为孩子高考加不少分,一手好字也能展示出孩子人的精气神。

报课外课程注意事项:

报课外课程时要注意量,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精力、能力是不是能允许,不然就失去了报的意义。报的课外课程也一定要跟文化课学习不能有冲突。文化课学习要求孩子要有耐心、细心、专心、安静、深度思考。而百分之九十五的兴趣班主张让孩子快乐学习、释放天性,让孩子随着自己的意愿来自由的舒展。课外课程培训班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的要求与文化课学习对孩子的要求之间不但没有互补与统一,反而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冲突。

在这个冲突中,孩子的身体、思维、大脑需要去平衡和选择。这对孩子的智商、自控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天赋好、自控力强的孩子,可以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而天赋一般、自控力差的孩子,就成了受害者。调研中,报课外课程培训班在3年以上的孩子,百分九十几成绩很差,剩下的百分之几都是成绩非常好的孩子,这也充分验证了我的上述结论。

02.看情况来决定是不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小的时候,报课外课程辅导班,千万不能根据孩子的意愿来选择,那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他什么都不懂。首先它纯粹是孩子的兴趣,属于寓教于乐属性,对人身体及感官有愉悦性,所以孩子们能很容易接受和适应。但这与文化课学习特性很大程度是相悖的。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大了,很多行为习惯已经成型难以改变那就另当别论,可以按照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让孩子更努力,更有强烈的进取心。也可作为孩子以后人生的发展另一条出路与选择。



虚学理教


我的孩子兴趣爱好很多,正式上小学以后,课外兴趣课就保留了钢琴和京剧训练。孩子的兴趣爱好其实是很短暂的,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想做,三分钟热度,这个过程就需要家长来协助,孩子课外兴趣也好还是学校学习也好,其实家长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兴趣爱好最后也变成了家长风雨无阻的坚持接送。我的孩子6岁学习钢琴,当初也是路过钢琴培训学校(我家小区外面)孩子就看着不想走,那会儿三岁,就感觉太小,后来到了6岁,她还是挺有兴趣,便去学了,这个过程也好烦恼,中间有好几次都想终止了,练琴 考级 比赛,现在小学毕业了,钢琴十级也考完了,这个过程不是孩子坚持下去的,是家长坚持,其实十级考完了,钢琴才入了一点门而已,当然也有个别天赋异禀孩子除外。不过现在孩子可以看着谱子弹一下钢琴,她自己也觉得还好是坚持了。另外学习京剧坚持下来,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理由,就是强身健体,基本功训练,从最初拉筋的痛苦坚持到现在也挺不容易的,孩子现在也培养了一点坚持的精神。孩子的兴趣爱好真的不会自己一直坚持下去,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否则永远都是猴子掰包谷,丢到最后一无所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a56d8a54fe1428d9fbdb67a5bab040a\

清柠味的酷仙儿


现在只报了最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

具体报什么应该是在解决基础学习的前提下,根据娃娃的年龄和他自身的兴趣爱好而定。

个人觉得需要先理清楚娃娃学习是为什么?考试吗?个人觉得不是,让娃娃学习最开始的初衷,应该是让娃娃明事理,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培养出的娃娃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唯利是图的,这样好吗?我觉得先是明事理,然后是锻炼自己,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如生存技能,其次才应该是其他的。总之,个人觉得,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我更希望自己的娃娃是个知是非,懂善恶,会生存,善待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平安成小嘟


我没有给孩子报课外课程,我觉得培养孩子能力不一定要去培训班,家人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俗语说: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且接触最多就是家人,家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孩子在家才是学到最多能力的地方,譬如:

 

【手部协调能力】

手是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在孩子的发育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手部的精细动作需要手、眼睛、大脑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持续加强对手部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平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立体的手工拼图,让孩子在游戏中促进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很有可能让孩子落后于别人。想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父母首先要注意,不要在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轻易打断他,也不要让孩子同时做多件事情,例如不要在孩子吃饭时和他说话,也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这些习惯都很不好。在空闲时间,父母可以陪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以比赛的形式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孩子很重要的一项竞争能力。孩子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今后对生活的认识接纳速度和程度,所以父母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其关键就是挖掘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学会多思考。想做到这一点,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一些没去过的地方,玩一些没玩过的东西,保持孩子的“新奇感”。

 

【对抗挫折能力】

当然,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必须是抗挫折能力,如果这个没有培养好,别的能力也基本没啥作用了。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的,有高潮必然也会有低谷,只有孩子不害怕失败,不害怕重头开始,孩子才能最终赢得成功,竞争力自然也会更强。

 

这四种能力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希望能给你些小建议!


無恙小哥


拉丁舞,主要培养孩子的气质,锻炼她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