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亏本买卖?

猫管家19


有人说农村自建房是赔本买卖,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农村自建房除了少数房子建造后长期空置无人居住外,绝大多数房子都是满足农民居住需要,根本不存在赔本的问题,如果运气好,自建房遇到拆迁时,还可能获得很大数额的赔偿金,并且在今后自建房确权后,还会获得升值的空间,这些情况对农民来说,建房不仅不赔本,还会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

第一、农村自建住房通常是满足农民居住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也像城市一样,也需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以前农村生活水平低,农民住平房,甚至在贫困地区住窑洞、茅草屋的都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盖新房、住楼房,农村大变样,这是农民改善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的结果,特别是现在农民孩子结婚,都需要盖楼房,否则,恐怕没有女孩子愿意嫁过来,所以,农村孩子父母无论如何,哪怕省吃俭用,也要勒紧裤腰带,把楼房建起来,否则,恐怕儿子就要打单身汉了。既然农民建房是满足居住需要,也就不存在建房赔本的问题,毕竟农民建房都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定的,条件好的,建的房子就好一些、大一些,条件稍差的,就建房小或稍微差一些。

第二、农村自建住房遇到拆迁将获得大量赔偿金

这几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与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也因城市扩建与开发而出现拆迁情况,有的村庄整村拆迁,拆迁时有的赔房、有的赔钱,而拆迁赔钱数额很大程度都是由拆迁房子面积大小而定的,房子面积大,赔偿款就自然多,房子面积小,赔偿款就少,但不管怎么说,拆迁款的数额都远远超出他们原来自建房的投资数额,领到拆迁款的农民可谓是爆发户了。如三亚房价比较高,市区不靠海的房子都要二三万元钱一平方,靠海则四五元钱一平方,这几年因城市建设,一些城中村拆迁,政府赔偿力度也是挺大的,符合条件的基本赔偿标准是按照人均60平方米的住房或房价去赔偿住房或房款,其余再按现有住房面积进行差价赔偿。这样算起来,一个5口之家的家庭,仅赔偿住房就是300平方,如果不要住房,而按市场价选择赔偿款,按3万元每平方折算房款,至少可领到900万元的房款,这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可谓是巨款了,因此三亚的拆迁户,基本都是爆发户。相信全国不只是三亚有拆迁赔款例子,其他地方都是这样的。

第三、农村自建住房确权将获得升值空间

国家为了落地房产税政策,正在开展不动产登记准备工作,有的地方如重庆上海等大城市早已在试点房产税制度,农村住房也将开展确权登记。一直以来,农村住房是没有房产证的,如果实行农村住房确权登记制度,那么以后农村的住房也会像城市里的住房一样,也会有房产证,这对于以后农村住房的转让提供的方便,也必将推动农村住房升值创造有利条件。这样说来,农村自建住房,不仅不会赔本,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必将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总之,农村自建住房,通常情况下都是满足居住的需要,遇到运气好,碰到拆迁还会获得暴利,以后政府对农民住房确权后,也将获得较好的升值空间。我们期待农村变得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有。


不知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请关注蓝湾风帆,关注更多农村问题。


蓝湾风帆


说到这个话题,真是想起了前几年在江西老家建房时的情形,原来家里是2000年左右建的平房,由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所以在2012年拆除重建,当时在建的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着把房子早点建好。一层花了近10万元,建了三层半,也没怎么装修,由于建的时候资金紧张,很多钱都是借来凑的,欠的材料费也不少,后来花了两年才把欠款还清。老家建好的房子由父母住,2016年在南京郊区买了房,当时借钱凑首付,那时才想着,要是早几年不在老家建房,而是攒钱在南京付个首付,那涨上来的价格都可以盖几套了,当时郊区的六七千一平的房子很多,还不好卖,首付也比较低,各种优惠也有,后来经过一轮上涨后,价格直接翻倍,买的时候可能四五十万,也就一年的时间,直接过了百万,如果有钱早点买,一年时间近四五十万的上涨空间,能不后悔吗?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亏本的买卖?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农村建房成本在增长

很多城里人羡慕农村,认为城里房价高,而农村可以自己建房,认为可以省不少钱,但实际上等你真正了解后,却发现开支并不少,虽然说用的地不花钱,但建材和人工费上涨明显。比如沙石、红砖等,有的地方价格翻番,花钱还不一定能买到,人工费也是开支不小,像我们那平均一个人工一天得200元以上,还不包括吃喝,弄好一层得花十来万元,如果是装修比较好的,价格更高,装修花几十万都正常,从综合情况看,农村的建房成本在不断地增长,如果当地城里房价不算高,有时会出现农村建房成本高于买商品房的,从投入强考虑会觉得有点亏。

二、农村建房空置率比较高

很多地方农村房子建的很好,但实际常年居住的却不多,就像我们村里,基本上都是3层左右的房子,从外面看的确可以,但很多房子空闲的,常年居住在村里的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很多也在城里买了房,在村里上小学的人也少了很多,原来村里的小学在我上学那会有400多人,可现在一个年级才六七个人,师生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人,生源还在逐渐减少。相信跟我们那类似的地方很多,很多人在外面赚了钱,会先把老家的房子建起来,但自己又不实际居住,从功能上来说,的确是亏本的。



三、农村自建房不能自由买卖,城里有的商品房价格波动明显

农村的房子不像城里的商品房,有它特殊的一面,自己按要求申请建可以,但如果想变现或者交易,那就很困难,不会像商品房那样直接。如果当地乡村旅游没有发展起来,或者也不太可能纳入城镇规划,在这种地方建房,基本上不会升值,花几十万建房子,从升值角度考虑会觉得有点亏。同样的钱如果在城里买房,赶上好的行情,会升值不少,特别是地段好,学校附近的房子,保值升值的概率大,这是大部分农村房子不具备的。

四、从长远考虑农村自建房不亏

这几年相信不少农民有体会,在农村想建房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很多地方有限制不给建,对建房面积、风格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总体上管的越来越严格。现在很多地方有发展乡村旅游,如果赶上相应的扶持,在农村建房就不亏,相反建的越早越受益,像我们县里有个村庄,原来比较偏僻,良好的生态环境被挖掘出来了,引入了一些旅游项目开发,原来农村得靠山上的楠竹赚点生活费,旅游做起来后,各家都做起了农家乐,自家建的房子充分利用起来,还有外地人专门去那住挺长时间,外出打工的也纷纷回家发展,一年在家赚的钱远超过在外打工挣的,像这样的农村建房不吃亏。



总之,在农村建房是否亏本,得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如果的确需要建的,属于刚需型的,早点建好反而早收益,那就不属于亏本的买卖。但如果当地自己都认为没有发展前途,花高价钱在那建房自然会觉得是亏本的买卖,得看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农村建房是亏本买卖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微尘微视界


问题: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亏本买卖?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卫农以为,用这句俗语形容在农村建房再恰当不过了。在农村建房就是一个不讲成本,没有回报的亏本买卖。这一点是每个在农村建房的人,都心知肚明的,是无需其他什么人多言的事。在农村建房,对常年在农村的人来说,就是为了居住,对那些长年累月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不论房子建的有多么高档,一年可能也住不了几天,有些甚至是一直都没有住过的。



除此之外,农村的房子与城市的房子不一样,一般是不能私自买卖的,就是可以买卖,也只能卖给同村的人,因此基本上没有什么增值空间的。除非是在城市里的城中村,或者郊区有可能被征收,或许有增值的可能,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村来说,永远都是不会增值,只会减值的。

尽管在农村建房是个亏本的买卖,但是许多人,不管是在外打工的,做生意的,还是公职人员,都会不计成本,设法在自己的家乡建一座房子。



为什么呢?落叶归根。中国人家的观念比较强,讲究落叶归根。只要在自己的家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属于自己的家,才能心安。因为家就像自己的根一样,有了这个根,不管漂泊到什么地方,不管千里万里,只有家在就能心安。许多人还想着,等到自己老了,还要回老家养老呢。这就是尽管在农村建房是个亏本买卖,人们仍然还要建的原因。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农村建房,亏本买卖,说得不无道理。

现在从我身边的人说起。记得十几年前,大概是2004年左右时间吧,我原来农村一个邻居,到城里来玩,当时他在外地做点小生意,由于头脑灵活,经营得当,手里有30万存款。这笔钱有两种打算,一在县城买套房子,再买个商铺。二是把农村旧房拆了,重新修建。那时,在农村盖三层楼房,包括简易装修,需要30万左右。手里钱基本够。城里买房理由是农村有一栋旧房,花个一两万维修一下,也还蛮好居住。假如在县城买套房,再买一间商铺,也是不错的选择。当时县城房子七百多一平米,一套房子约8万元。商铺3000多一平米。买一套房子,再买一间商铺,计算了一下,商铺约50平米,得十七万左右,住房8万,加上装修,30万也差不多了。

知道他的想法后,我陪他去了几个楼盘,比较一下,住房价格都差不多,商铺价格有点偏差,那主要是看地段。几天时间下来,看好了房子。基本决定购房意向。

回家后,跟他老婆商量到底在农村老家做房子还是在县城买房。结果他老婆一直认为自己农村人,在城里住不习惯,如果城里没啥生意做,怎么生活,不如在农村种地,起码温饱能解决。这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之后,城里买房也就搁置了。

第二年,他把家里旧房屋拆了,在原来的地基上盖了个三层洋房。乔迁进屋我还去喝喜酒,房子做得不错,三层,装修得也还好,在当时也算是富人的像征。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朋友现在也在县城做事,至今也没买房。只是租人家车库暂住。农村房子也空在那里,再怎么也是自已的根吧!假如估价,10万也没人会买。

再看看县城当时那房子和商铺,按现在市场行情,房子能卖60万,商铺最低也值100万。想想看,一个决定,两种不同的结果!

你来说说,农村建房亏不亏本!


大山112731471


这个情况,是农村的普遍现象,虽然,是个赔本的买卖,还是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会盖上一所漂漂亮亮的大房子,为了精神上的安慰,品味上的享受!

本人在08年的时候,再农村自家建造了自己的新房,当时由于旧房年久漏风漏雨,没有修复的价值,一家人决定翻建新房,那时候,儿子正在读大四,明知道儿子不会回农村来住,可还是把房子建造的亮亮堂堂,三口之家儿子只是节假日回来住几天,但是,住在这样漂漂亮亮的房子里心情特殊的高兴,快快乐乐的生活,虽然只是一所房子,但是也提高了自家的生活品味!

当时,建造这所房子的,是钢筋水凝土结构,瓦工是承包出去的,光工钱就两万对,主体下来就花了13万多,装修三万多!接近17万的投资,建造完工,15万都卖不出去,现在也就能卖到十万左右!可明知道赔本,可住在这样房子里,心情还是很爽的!

现在这个房子只是我们两口子居住,老婆有时候去沈阳城里儿子那居住,儿子在沈阳买个楼房!

这样的房子,只有我自己居住的,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可还是舍不得出卖的!

以上纯属个人经历,如有不同观点,请来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亏本的买卖?

确实,拿四五十万块钱在咱们农村修建一栋房子,而自己又在外面打工赚钱,只有过年的时候回乡下住几天,的确有些不划算了是吧。

农村修建房子是亏本买卖的原因之一,不增值

大家现在农村修建一栋三层楼的房子,连装修一起要花费4一50万块钱,光银行利息就有一万多块,如果大家把这利息用来在你工作的城市租房住的话,最少可以租到小区房住上一年的时间了是吧。



如果你拿这4一50万块钱在城里买一套住房作为首付款的话,那么说不定在一年时间里,你那所购买的房子可以增置2一3000块钱一个的平方,100平方的房子一年可以增值2一30万块钱了,几乎与你的投资翻了一个倍的了。

而竞你现在在农村花4一50万修建一栋房子,如果你常年不在家中居住,房子不但不增值还不说,你家中的电器化,灯具不经常用,它们因为潮湿氧化又容易烂,屋内墙壁,门锁,屋上瓦片,自来水设备,天钩都需要经常维修,年年需要钱,这已经相当的不划算了是吧。



再说现在咱们农村的宅基地房屋虽然说确了权,但修建房子只能够用来咱们自居住,一无人租房,二不增值,三无人征收了,这只能够说是一种消费,又不增值。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在咱们农村修建房屋如果你家中有老父母亲们给你打招呼,有人经常居住,自己年年回家过年,也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总算咱们在农村有一个属于咱们自己的家吧,并不存在说什么亏本赚钱了是吧。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亏本买卖?

零九年的时候,我们家开始修建新房,当时村里的宅基地大约是五万元一块,而县城房价为两千多一平方米。在县城买房的表哥得知我家要修建新房时,告诉父母不如直接在县城买一套房(他说没有钱也可以付个首付),还划得来些。

当时记得表哥和我父亲还算了一笔账,结果最后一算在家里建房还比县城买房贵上那么几万块。当然最后父亲还是坚持在老家修建了新房,不因为别的,只是舍不得自家那几亩土地而已。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农村建房是亏本买卖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农村建房担心的事比较多

在农村建房虽然有些事情咱们可以自己做,比如当个小工混砂浆等,但绝对不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亲力亲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咱们农民在农村建房一定会请师傅、小工等,那咱们的心可真是时时刻刻提了起来。既要照顾师傅们的饮食,又要担心他们的安全情况,生怕一个不注意出现安全事故。

我记得当初咱们家修房时,等到第二层板道好以后,有位工人不小心在楼上摔倒,虽然是平地摔而且头也没着地。但是父亲还是怕他出现什么问题,立即开上家里的小三轮带着他来到了医院。等拿到结果,看到这位工人确实没事才放心下来。

可以说农村像类似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农村的建筑工人很少有资格证和给自己买保险的,基本上出事了都得主家担负着。

  • 如今原材料的上涨

以前在农村修房时,首选咱们可以自己劳动节约一部分工力,其次当时的水泥、钢筋等建筑器材还不是很贵,在农村修建一套房子比现在便宜得多。同时那个时候的人工成本比现在更是便宜,如今几乎已经是当初的两倍了。

记得水泥、钢筋的价格就是在咱们家建房时开始上涨的,从最初的钢筋从三千八一吨一直涨到修房结束时的四千六一吨,水泥的涨幅更是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人工费用则从一百八涨到了三百(师傅的费用,小工从一百涨到了一百五),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修房子的人多了,有时候有钱还请不到师傅。

原材料的上涨,使得大家建房的动力都没有了,也使得建房和在县城买房一样会掏空咱们农民的老本,所以才会有在农村自建房划不来的说法。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于农村的人来说,不管是自建房还是在城市里买房,最为重要的都是出于自身需要考虑。严格意义上来说,按照当前农民的收入,二者之间的差距毫无意义。


爱茶者九号


是否亏本买卖,每人自有自己的看法。从我家庭的经历看,我绝不会再在农村建房。

1995年的时候,我父亲在乡镇上建房花费约16万元,当时家里所有积蓄都用来建房(还有很多外债),号称当地当时最高楼,三层楼加铝合金门窗等。同志们,当时我们县城商品房价格约200~300元。如果当时将这些钱全部后置商品房,我们至少在县城有五套房子。这些房子的价格现在怎么说也有小200万吧。

其实当时我母亲想要在县城买房,但父亲坚决不准,去县城做啥?喝西北风?

而现在当年我家在哪儿做的房子,一直在荒废着,以每年租金1200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当着看房子。我甚至每年都在为这房子愁着,是否加固等。

我们父母随我在外生活,在我们县城我们前几年花35万买了套房,他们更喜欢城市生活。

因此,如此再有选择的话,我绝对不会在农村建房的。


憨汉二锤


说在农村建房子是亏本买卖,这点我一点都不赞同,在农村建房哪里亏本了,要盖座农房即使装修的比较豪华,一般20多万也够了。要想在城市买处楼房,没有百八十万恐怕是拿不下来,这是算的现金账,咱们再来看看如今的农村有多好过。


现在谁家要是在农村有个两套农房,那是房二代无疑了,我有一个朋友家是青岛郊区,本来觉得他们家条件不怎么样,父母都是农村的,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人家家里去年赶上了拆迁,自己家一处农房,再加上爷爷奶奶留下的继承房,共两处农房。拆迁标准是,只要农房有4间正屋就可换取180平的楼房一处,无论新旧,通通180,家里有南屋和平房的再按照面积来赔偿,一般每家获得的现金赔偿是将近20万,这样算来,本来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如今成了坐拥两处180平豪宅和40万现金的隐形富豪。


从这就可以看出,在农村有房子绝对是好事一桩,只是不一定什么时候能赶上拆迁变现,能赶上拆迁那自然是好的,赶不上也不是什么坏事,更算不上是亏本买卖。过去在农村盖房子根本花不了几个钱,有处农房就是在老家有根,房前小花园,屋后小菜园,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愿在村里住,可以租出去,或者就那么空着时不时的回去看看,因为等到老了会发现,在农村有处农房真的很好,可以享受悠闲的田园生活,可以跟老邻居老朋友共叙佳话,所以说,在农村盖处农房还是很不错的。


只要是农村户口,符合一户一宅要求的话,对农房有所有权,对宅基地有永久使用权,也就是说自己盖的房子,将来子女们仍然可以继承使用,而城市楼房的产权是70年,这样看来还是有永久产权的农房合适,所以在农村盖房绝对不亏本。


一品小十六


为什么有人说农村建房是赔本买卖?农村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在老家把老房子拆了,建起了两层小楼,有钱的建的更高。在农村,有种攀比心理,你建的好,我比你的更好,现在回农村老家,老家的房子的确比我们在城里房子还多,非常壮观。

在农村,现在很多是独生子女,也有要二胎的,但没有以前生的多了。盖房子是农村的一件大事,一生的积蓄都倒腾在房子上,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也要把房子建的有体面,这样才显示出自己的经济实力。

回老家过年,一个邻居建起了三层小楼,花了几十万,的确气派,高大上。但我们仔细想想,夫妻二人,一个孩子,建三层,一个人住一层,是不是浪费了?如果建成平方,装修好一点,装上空调,把小院整的干净一点,留点钱来养老,或者干点其他事情。

还有一个家里建了两层楼房,儿子相亲,女方不仅让买车,还要求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没有房子就免谈。如果不在老家盖楼房,县城买套房子不是很合适吗?这也许是没有远见的人,导致自己还要在县城给孩子买套房子,家里房子盖这么好又没有人来住了,的确是一种赔本买卖。

在老家农村,拆迁的机会几乎为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积蓄浪费在房子上,房子盖好了,手里没有钱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有了保障,更是导致夫妻二人又要出去打工挣钱。现在孩子出去工作,找对象又要求在城里买房子,建议还是不要把所有的积蓄浪费在老家的房子上,因为在老家盖房子投进去就没有本可回。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三农信息。最后祝提问者和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