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她有八個身份,最後一個才是母親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 黃桷坪街道郵電支路社區供圖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居民開始宅在家裡不外出,最大程度地降低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可能性。

要確保居民能夠安安心心地宅在家裡,又要確保他們日常生活物資的供給,對於社區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難題。

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郵電支路社區的黨委書記王穎,起初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但很快,她給自己調整了思緒,把自己的身份進行了“精準”分割:領頭雁、摸底員、送餐員、快遞員……

這八個身份中,只有最後一個身份,才是她女兒的母親。

王穎說,疫情來了,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都是通過身份的分割,才為居民守護住社區的安全的。

2月21日上午,記者在黃桷坪郵電支路社區的一家超市外看到,為這家超市設立的專用通道啟用了7天,“讓居民有序進入超市購買,這給大家的‘防疫’又增加了一道安全牆。”王穎說。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她用腳步與同事一起,連接居民和外界

據瞭解,黃桷坪街道郵電支路社區一共有16位社區工作人員及30多位志願者,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身份轉換,這是抗疫當前,千千萬萬社區工作者的縮影。

身份一:領頭雁

時間:2月21日上午8點

地點:郵電支路社區二樓網格大廳

為避免人員聚集,測量完體溫的王穎進入辦公樓後,決定將今天的防疫工作部署會安排在社區二樓網格大廳召開。

傳達了防疫的會議精神、聽取了工作人員昨天防疫的工作情況彙報後,王穎開始有條不紊的安排著一天的防控工作。

考慮到夜晚寒冷、部分卡點所處位置風較大,王穎還督促大家一定要做好守卡點上志願者保暖措施。

王穎告訴記者,自2019年4月擔任郵電支路社區黨委書記以來,防疫當前,任何事情都拖不起,一方面要確保居民的需要和安全,另一方面,卡點人員的健康,也必須在考慮範疇,“我們要守好社區,也要讓卡點的志願者有休息的時間,絕對不能疲勞上陣。”

而心中有一盤棋,今日事今日畢的做法,讓王穎在面臨防疫的考驗時,並不緊張,她說,這次疫情防控工作是對社區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最直接的考驗。

身份二:摸底員

時間:9點15分

地點:鐵路二村某小區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接到電話,王穎就要和同事上門

“我們這樓上有個人咳嗽得很,你們來看哈嘛!”社區辦公室接到居民的來電。王穎二話不說,立即和工作人員、醫護人員、派出所民警趕往居民張某家中。

“沒事,前期的摸排他基本都在主城區活動,大家把全套裝備穿好就是。”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入戶途中,王穎向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了前期的摸排情況,而王穎口中的全套裝備就是一次性口罩、塑膠手套和塑料雨衣一樣都不少。

王穎說,在疫情面前,每一個線索都是 “疫”線摸排戰士面前的“雷”。為了實現疫情防控,社區的工作人員需要一個個的排、一點點的砌,築起居民身邊的防護牆。

“疫線就是一線,疫線就是底線。我們在一線天天摸排,天天入戶,就是在守好底線。”多次遇到此類情況的王穎時常穿著她的“排雷裝備”往來於各樓棟之間,這是她,也是黃桷坪廣大一線疫情摸排者共同的寫照。

身份三:送餐員

時間:12點12分

地點:吉興農貿市場卡點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給堅守卡點的同事送午飯

“嬢嬢,我們送飯來了,有點燙,不慌接,我直接幫你們放桌上。”王穎一手提著午餐袋子,一手拿著裝滿熱滾滾薑湯的水壺,來到吉興農貿市場卡點。

“薑湯,喝了暖和。我這裡有杯子。”

“王書記,謝謝你,你還要親自送飯。”

“應該的,該我好好謝謝你們。”

由於卡點值守志願者承擔了出入人員登記、測溫等大量工作,且環境較為簡陋,值守時間較長,街道、社區、愛心企業共同攜手做好後勤保障,讓值守卡點的志願者一日三餐有保障。大部分社區工作人員作為“送餐員”使命必達,較遠的卡點會開私家車送餐,及時保障卡點工作人員的一日三餐。

身份四:快遞員

時間:13點40分

地點:多個小區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帶上防疫資料到超市等地宣傳

迅速吃完午飯後,王穎與另一名“郵差快送”志願者一同前往新世紀超市,為轄區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

“4斤排骨、3節藕、1袋珍珠米……”王穎仔細的查看著居民發來的“菜單”,認真核對著購物車裡的物品,生怕漏掉一樣商品。採購完畢的王穎和“郵差快送”志願者,一起將物品送到居民家門口。

“郵差快送”是郵電支路社區無償代買跑腿的品牌服務,平時為腿腳不便或獨自居住的老人們提供幫助。疫情暴發以來,尤其是在小區封閉式管理後,“郵差快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居家隔離人員和特殊群體提供“定製”服務,並送貨上門,讓隔離不隔愛,監管更溫情。

身份五:守卡人

時間:16點05分

地點:郵電支路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卡點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身份之一——守卡人

根據防控疫情的要求,疫情防控以來,郵電支路社區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社區工作人員也包片包卡,王穎對接的卡點在黃桷花園正門,這也是郵電支路社區黨員服務隊所在的卡點。

這個點的通行居民並不多,王穎檢查了通行臺賬、人員輪換情況,“一定要嚴格登記,大家也要注意休息。”

說完,穿上黃桷義工的紅色背心,和大家一起投入到戰“疫”中,給過往居民做出入登記、測體溫,發放宣傳資料工作。

王穎絕對是社區裡“最熟悉的陌生人”,即使戴了口罩,沒說過話,居民們都能一眼認出來。“白天黑夜都有人守到,太辛苦了,社區的書記都來了。我們都很配合工作,除了去買點日用品,堅決不出門”居民們紛紛表示。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王穎到卡點和同事一起了解夜間守卡情況

身份六:女主播

時間:19點30分

地點:郵電支路社區大街小巷

“外地回來莫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要開玩笑。”“以為疫情比較水,回頭醫院吊鹽水。” .....

夜幕降臨,“土味”十足的喊話在郵電支路大街小巷迴盪。王穎帶領她的“主播天團”挎著小喇叭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助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標語是掛給出門的人看的,喊話是喊給不出門的人聽的,”王穎說,“喇叭裡面喊多了有些人聽不清楚,也沒耐心聽,就這麼簡單幾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身份七:知心姐姐

時間:22點30分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晚上回家還要和居家隔離的居民聊聊隔離的事情

女兒看完晚上的網課視頻已經睡著了,王穎翻閱響了一路的微信信息,回覆著社區各種微信群的信息,十多個居民群未讀信息全部99+。不出意料,也不覺意外。

王穎告訴記者,有些人在家宅了很久,脾氣稍大,難以溝通;有些人因長時間關注疫情動態,誘發過分悲觀情緒;社區一線工作人員連續在一線摸排設卡奮戰多日,冒著存在感染可能、遇到不被群眾理解等情況帶來的心理壓力和應激反應也極度疲勞。

“嬢嬢,明天我給你送菜來的時候給你帶兩本書來,最近出不去,你多看看書,疫情結束了,來給大家開個講座。”

“小李,你婆婆心情不好要多勸導,有啥子需要給我打電話。”

……

居民的問題並不大,但一個一個回起來卻不容易,回完這99+的信息,王穎趕緊去洗漱。

據瞭解,目前,王穎和郵電支路社區“小蕾花開”心理輔導室共同承擔了社區的心理疏導,主要通過居民微信群,一方面瞭解居民日常的關注熱點,一方面針對居民的擔憂進行疏導開解。每晚的“話療”成了疫情防控期間的一項常規工作,安撫大家的情緒,不信謠不傳謠,鼓勵大家面對疫情,科學的防護措施,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就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

抗疫中她有八个身份,最后一个才是母亲

王穎和她同事的八個身份就是千千萬萬社區工作者的縮影

身份八:孩子的媽媽

時間:第二天早上

地點:黃桷花園小區門口

“書記,昨晚上搞這麼晚,回去都幾點了?”

“不曉得。娃兒都睡了。半夜還遭娃兒嚇了一跳。”

“啊?”

“半夜我起來喝水,轉頭看到她在站在房門口,給我說:“媽媽,工作當中小心點,明天早點回來。”

清晨離開家門,女兒也起床了,第二天的網課又要開始了,“一早一晚見個面,孩子已經習慣了。”王穎說。

據瞭解,王穎從2004年至今,一直奮戰在黃桷坪街道社區工作的一線,因為和居民都熟,她幹這份工作時,更覺得像和親戚朋友在聊天,以至於一些七八十歲老人的矛盾,只要王穎去了,說上幾句,就能緩解。

疫情期間,她每天都輾轉於郵電支路各個角落,八個角色切換自如。“我在社區工作18年,入黨16年。

我相信,只要社區每個人都做好,迎接抗擊疫情勝利的那一天,就會很快到來。”王穎堅定地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