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胡蘿蔔異常有哪些管理措施?

霧都山客


  胡蘿蔔栽植過程中常出現先期抽薹嚴重、裂根、青頭等問題,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現將其成因和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先期抽薹。胡蘿蔔發生早期抽薹後肉質根變硬,失去食用價值。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播後遇一定時期的低溫,使植株通過春化而提早抽薹。有資料顯示,一般胡蘿蔔有7張葉片時,遇4.5~15℃低溫經25~30天就可以通過春化階段,進而在收穫前大量抽薹開花。生產上為追求提早上市,常盲目提早播種,導致胡蘿蔔易通過春化。預防胡蘿蔔提早抽薹,要選用耐抽薹的品種,合理安排播種期。另外,水分缺乏、氮肥供應不足、病蟲害發生嚴重都可能引起胡蘿蔔提早抽薹,生長期間要加強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裂根。主要原因是水分管理不當。在胡蘿蔔肉質根膨大期間澆水不均勻,前期補水不足,肉質根生長緩慢,後期突然大量澆水或短時間內降水量大,根系吸水後內部迅速膨脹引起開裂。對此,胡蘿蔔肉質根膨大期要注意水分管理,使土壤見幹見溼,有滴灌或噴灌條件的可在大雨來臨前澆一次小水。此外,採收不及時也會造成裂根,生產上應掌握在肉質根長18~20釐米、粗3~4釐米時採收。

  青頭。主要原因是覆土太淺,肉質根膨大過程中不注意培土,導致生長中後期肉質根頂部露出土面,受到陽光照射產生葉綠素變綠。採用小壟單行種植或大壟雙行種植的胡蘿蔔田,在清除地膜後要及時覆土,前期不能覆土過多,蓋住胡蘿蔔頂部即可。隨著胡蘿蔔的生長,肉質根頂部會露出地面,可在收穫前3周再次覆土,這樣可以防止肉質根頂部見光形成青頭,也能讓見光後形成青頭的部位逐漸恢復正常。


秋天的落雨


你好很樂意為你解答: 胡蘿蔔種植技術有、土地的整理、和病蟲害的防治。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首先對土壤翻耕深耕、胡蘿蔔種植土壤必須鬆軟、鬆軟的土壤有助於胡蘿蔔深紮根,有助於胡蘿蔔長的更加粗長,土壤的深度要30釐米以上,種植最佳深度1-2釐米。

第二、當種子發芽生長一段時間之後、我們要進行間苗和定苗工作,要根據幼苗品相和土壤狀況合理安排定苗密度,對品相不好有病蟲害得幼苗進行拔除,每顆間距在10釐米最佳。

第三、水分的及時供給很重要,胡蘿蔔幼苗期間要格外注意,要保持地表土壤溼潤、千萬不能讓土壤忽幹忽溼、防止裂根和瘤子根的形成,前期保持水分的供給可以提高胡蘿蔔的肉質生長、和根部的旺盛,後期要避免水分過多過剩、後期水分過多會引起胡蘿蔔開裂。

第四、及時防止病蟲害,胡蘿蔔的病蟲害分別有黑斑病、黑葉枯病、黑腐病、細菌性腐爛病,蟲害病一般有菜青蟲、蚜蟲、根蛆、等我們要及時對應用藥,藥物要選擇高效低毒、或者用誘餌農藥。

解答完畢、謝謝







農村書展


大家好,我是簡簡單單!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這麼認為的。

1 胡蘿蔔栽植過程中常出現先期抽薹嚴重、裂根、青頭等問題,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現將其成因和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2 先期抽薹胡蘿蔔發生早期抽薹後肉質根變硬,失去食用價值。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播後遇一定時期的低溫,使植株通過春化而提早抽薹。有資料顯示,一般胡蘿蔔有7張葉片時,遇4.5~15℃低溫經25~30天就可以通過春化階段,進而在收穫前大量抽薹開花。生產上為追求提早上市,常盲目提早播種,導致胡蘿蔔易通過春化。預防胡蘿蔔提早抽薹,要選用耐抽薹的品種,合理安排播種期。另外,水分缺乏、氮肥供應不足、病蟲害發生嚴重都可能引起胡蘿蔔提早抽薹,生長期間要加強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3 裂根主要原因是水分管理不當。在胡蘿蔔肉質根膨大期間澆水不均勻,前期補水不足,肉質根生長緩慢,後期突然大量澆水或短時間內降水量大,根系吸水後內部迅速膨脹引起開裂。對此,胡蘿蔔肉質根膨大期要注意水分管理,使土壤見幹見溼,有滴灌或噴灌條件的可在大雨來臨前澆一次小水。此外,採收不及時也會造成裂根,生產上應掌握在肉質根長18~20釐米、粗3~4釐米時採收。

 4 青頭主要原因是覆土太淺,肉質根膨大過程中不注意培土,導致生長中後期肉質根頂部露出土面,受到陽光照射產生葉綠素變綠。採用小壟單行種植或大壟雙行種植的胡蘿蔔田,在清除地膜後要及時覆土,前期不能覆土過多,蓋住胡蘿蔔頂部即可。隨著胡蘿蔔的生長,肉質根頂部會露出地面,可在收穫前3周再次覆土,這樣可以防止肉質根頂部見光形成青頭,也能讓見光後形成青頭的部位逐漸恢復正常。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