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上海社區AI“抗疫”樣本

2月19日上午9點多,整理好各居委會發來的近期返滬人員名單,上海北新涇街道工作人員林靜把信息導入系統,AI語音外呼系統將幫她逐個撥打這近千個電話,確認接聽人員的身份,記錄下對方反饋的健康狀況。

一個多小時後,系統顯示電話全部呼叫完成,有幾十個電話顯示呼叫異常。林靜把異常名單按區域返回給各居委會,請居委會工作人員再次進行人工呼叫。她自己也隨機抽取了幾通電話錄音,確認居民反饋情況。

最近一個月,幾乎每天上午,林靜都會進行這一過程。對重點地區返滬人員進行社區健康管理,通知居民領取口罩……為了完成這些繁雜的重複性事項, AI語音外呼系統單日最高電話呼叫量近3000個。

北新涇街道位於上海市長寧區,下轄15個居委會,居民約5萬人。作為上海首批AI+社區的試點街道,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街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作用。

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上海社区AI“抗疫”样本

2月19日上午,新涇八村的居民排隊進入AI移動菜場選購蔬菜。受訪者供圖

通知居民購買口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口罩成為緊俏商品,為了滿足居民購買的口罩需求,上海從2月2日起開始實行預約購買制,居民可以通過居(村)委會預約登記,再到指定藥店購買,第一輪預約明確每一戶可購買5只口罩。

對於居(村)委會來說,這一規定隨之帶來的就是轄區居民的登記預約工作。

龔惠華是北新涇街道新涇七村居委會的書記,新涇七村有2500餘戶居民,8000餘人。在放完預約登記表和預約號碼後,工作人員還需要每天打電話,通知當天排到的居民去買口罩。

居委會只有11名工作人員,在完成各自負責的工作之餘,要有4個人每天再抽一個多小時來打電話通知居民,以確保每戶居民都能及時收到通知。“最少的時候一天打了93個電話,最多的時候187個。”為了讓每一戶居民都能及時地買到口罩,工作量有些“過載”。

關注到上述情況後,林靜和同事商量,如何才能幫居委會“減負”。同一時間,與街道有合作關係的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提出建議,可以使用街道此前引入的AI語音外呼系統,該系統曾應用於北新涇街道的老年人慢性病隨訪。

考慮到電話通知是比較簡單的重複性工作,所需反饋的信息也比較單一,林靜覺得,應用人工智能的確比較合適。經過溝通與調試,2月6日,系統在7個試點居民區投入使用。

電話接通後,系統會自動播放“您好,我是北新涇街道抗擊疫情智能系統的助手,根據您預約登記的編號,請您持預約憑證,於今天下午1點到6點或明天全天到憑證上指定藥房購買口罩,逾期作廢。”居民聽到後回答“知道了”或“好的”或直接掛斷即可。如果沒聽清,也可以說“再說一遍”,語音會再次播放一遍。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0餘秒。林靜說,在系統後臺,她可以看到哪些電話呼叫異常,時間過長或者過短的,都可以調出通話錄音來查找原因。異常名單會反饋給居委會進行人工呼叫。

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上海社区AI“抗疫”样本

人工智能語音外呼系統後臺。

最初,龔惠華有點不放心,“自己打電話,一戶一戶劃掉,確保通知到,心裡踏實。”但是隨著要打的電話越來越多,“我們商量著,試試吧。”

高科技很快顯現出了優勢。在北新涇街道,智能系統的電話接通率近92%。龔惠華告訴新京報記者,以前人工打電話,需要4個人一刻不停地打一個多小時。用了外呼系統,只留1個人把接聽異常的電話再打一遍就行,“一天也就需要打十幾個電話”。

60多歲的張絢(化名)是位老上海,聊起天來,上海話經常脫口而出。她第一次接到語音電話的時候,沒聽清楚,她用上海話講了一句“儂在港一比”,語音就又播報了一遍。“上海口音回覆系統也能懂。”張絢感嘆。

林靜表示,為了讓老年人能聽懂,她在系統設置時,特別要求調慢語速。

2月15日,上海開始第二輪口罩預約,張絢也再次收到了自動呼叫的語音電話,告知她無需再次登記,預約號與第一輪相同。

2月14日和15日,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成功通知了12881戶居民,相當於超八成的常住家庭不需要出門進行預約登記。

每日體溫登記

從電話通知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基層工作人員還有其他防控任務要完成。

“新涇七村有800餘戶出租戶,除去未離滬的100多戶和已經返滬的約300戶,還有近400戶沒有回來。”龔惠華說,“疫情防控工作還很艱鉅。”

從1月22日起,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開始對轄區居民進行情況摸排——上門瞭解住戶人數、身體情況和出行計劃,同時建議居民戴好口罩、減少出行。

新涇七村共157個單元樓,平均每個工作人員負責12-13個單元,一個單元需要至少半個小時,整體完成一次摸排就得花上大半天時間。龔惠華記得,有一次工作人員上午11點多開始入戶,一直到晚上7點多才結束,“那天上海下雨,我們就冒著雨摸排了一遍。”“一天走幾萬步,爬幾十層樓。”

每日例行任務是體溫登記。林靜告訴新京報記者,針對重點地區返滬人員,需要每天兩次詢問健康狀況,記錄體溫。如果都靠居委會打電話或上門詢問,將耗費工作人員大量精力。

AI語音外呼系統再次發揮了作用。系統會向居民詢問體溫,是否咳嗽,是否有乏力、氣促等症狀。通過語音識別功能,居民回答的體溫會轉為數字或“正常”、“有”、“無”等內容記入後臺,極大地提高了效率。每次通話僅需40秒左右。

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上海社区AI“抗疫”样本

智能語音外呼系統識別出的居民體溫數據。

和通知購買口罩相比,這一任務略顯複雜,需要接聽者回復體溫。林靜表示,從目前的效果來看,識別效果不錯,“有一些口音也問題不大。”如果出現無法識別或不配合回答的情況,街道還是會將名單反饋給居委會進行人工補充詢問。

疫情中,除了面向居民,街道還要處理轄區內企業的復工問題。

針對北新涇街道的數十家在地企業,街道要對重點地區返滬員工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街道工作人員進行初次溝通,後續通知主要通過人工智能系統的短信提醒來完成。林靜告訴新京報記者,“企業應該承擔員工管理的主體責任,街道主要通過短信提醒企業需要上報的信息。”

從重複性勞動中脫身,龔惠華和同事們可以將疫情中的社區服務做得更深入、更細緻。

大年初一,新涇七村有一家六口從武漢返回,在瞭解到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均無異常後,居委會建議他們全家隔離14天,外出採購的工作由居委會工作人員承擔,每次買好送到家門口。

轄區內老年人多,考慮到部分老年人信息獲取途徑少,居委會將社區內所有公告板上都貼了宣傳資料和倡議書,LED屏幕也換成了與防疫相關的內容。有些老年人偶爾還是會出門曬曬太陽,“我們在居民區的每張椅子上都貼了公告,保證他們能看到。”龔惠華說。

無人車送菜上門

雖然面臨疫情,居民的日常生活還是少不了柴米油鹽。生活用品的採買需求和儘量減少人際接觸的防控建議出現了矛盾。

2月19日上午10點多,一輛車身上繪滿蔬菜的巴士駛進新涇八村,車上裝有12種新鮮蔬菜,還有方便麵、掛麵等速食產品。

車還沒停穩,就吸引了十幾位居民圍觀。社區工作人員在車前拉起隔離線,引導居民有距離排隊購物。

張絢是最早一批來買菜的居民之一。測過體溫,一個人上車選菜,下車掃碼結賬。她花40塊錢買了西紅柿、蘿蔔、芹菜等6種食材,整個購物過程不到3分鐘。

這輛巴士名為“AI移動菜場”,由上海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提供。巴士的原型是這家公司研發的AI移動零售商用車,搭載了自動駕駛、手脈識別和機器視覺等技術,可以通過掃描手掌進行身份識別和付款。疫情期間,為減少手掌接觸掃描面板帶來的感染風險,付款方式改成了掃碼。

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上海社区AI“抗疫”样本

AI移動菜場內景。受訪者供圖

以往,張絢一般是步行十幾分鍾,到附近的小菜攤或市場去買菜。疫情發生後,外出買菜成了麻煩事,“要戴口罩和手套”,而且為了減少出門次數,一次要買很大量,張絢年紀大了,提起來很不方便。初次嘗試無人車買菜,張絢表示滿意,“沒出社區就解決了,方便也安全。”

“居民排隊時需戴好口罩,沿警戒線排隊,間隔1米,上車前必須測體溫,每次只能一個人上車選購。”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即使是到無人車上購物,也要儘量引導大家減少聚集。

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上海社区AI“抗疫”样本

2月19日,工作人員在為使用AI移動菜場的居民測體溫。受訪者供圖

林靜說,這家本地人工智能企業也是北新涇街道的合作伙伴,街道此前引入過其研發的自動販售櫃。此次該企業提出有AI移動菜場時,街道也很快引入了。先以新涇八村為試點,“車的體積較大,不是所有居民區裡都有空間停放,新涇八村效果好的話,再推廣到有條件的居民區。”

據瞭解,AI移動菜場進居民區的頻率主要由需求決定,有需要可以天天去,一般是幾個居民區輪流。公司會提前通知社區移動菜場的路線、時間和菜品清單,並開放部分免排隊的預訂名額。

2月19日下午3點多,AI移動菜場上的蔬菜銷售一空,巴士駛離居民區。看到新涇八村這一情況,嘗過人工智能甜頭的龔惠華再次動心了,她也在和街道商量,把移動菜場開到新涇七村來。

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