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

Z在下头很硬


中华文明的大的游牧文明征服农耕文明其实有三次。

第一次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基本应该来源于我们的文化溯源,那就是游牧文明(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当时的“工业文明”)的黄帝战胜农耕文明的炎帝,结成部落联盟,进一步战胜农耕文明的蚩尤九黎部落。

然后这次征服的结果,就是民族的大融合,确立了华夏主体民族不是以族群划分,而是以理念进行划分,他们试图建立的是一个文明型国家,而不是种族型国家,“龙图腾”就是各个主体民族的混合体,龙形象的“鹿角”实际上是黄帝部族的羌人“羊角”和炎帝部族的牛人的“牛角”的混合,龙形象的“虎眼”代表的是賨人,“蛇身”代表的是巴人,“虫麟”代表的是蜀人,“鱼尾”代表的是鱼人,“鸟爪”代表的是“天命玄鸟”的商人和“凤鸣岐山”的周人。

我们被称之为“炎黄子孙”,就是我们是“工(工业轩辕氏)农(农业神农氏)的后代”,我们为什么被称之为“龙的传人”,就是我们是“部落文明融合的文明型族群及其信徒”。

迄今为止,粗略估计融合进“汉”文化的族群应该不下一百个,这就是文明型思维的巨大生命力。

第二次是蒙古游牧文明征服中原农耕文明。

如果大元帝国彻底采用“大融合”的基本政策,使蒙古人、汉人、色目人融为一体,天下大同,不实行民族区隔,蒙古人也会成为“龙的传人”,由于他们的本能抗拒,导致无法进行彻底融合,所以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最终因无法彻底融合进体量巨大的“汉人”,不得不接受统治的彻底失败,远走大漠。

第三次是满洲游牧文明征服中原农耕文明。

这次的清王朝极快的接受了汉人的儒家平民文化,但缺点是没有接受汉人的道家贵族文化,所以他们主要学习的是如何驾驭被统治者平民的理论,但没有接受道家关于如何当好统治者贵族的学说,所以使游牧文明的“满洲”得以进化为农耕文明的“满族”,而不是结合明朝末年萌芽的工业文明形成“新汉族”。

道家(领导之家)传统以“羊”为尊,所以后来挑战满清权威的西方列强,由于是从海(水)上而来,所以被称之为“洋人”,意思就是凌驾于“满人”之上的“水羌人”的意思。

也就意味着,虽然满人的游牧文明战胜了农耕文明,但却被洋人的工业文明打败了,中国的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结合的古老记忆也由此得以打开,最后也是工农(炎黄)联盟为基础,以工业信仰为主导,在不懈的革命过程中取得了胜利果实,建立了新中国。

之所以有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的说法,就是把“满人”有野蛮游牧拉入了农耕文明,却阻却了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可能,由此而导致洋人的欺凌。


河东来


满清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离我们最近,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最大,满清王朝时期,虽开创了“康乾盛世”,但也留下了“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的说法。

为何会有这么一说,我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满清入主中原后,由于其是偏安在东北的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的局限性和长远性远远不如我汉民族,其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政策对我中华落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伤。

一、文化压迫——文字狱

文字狱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过,但满清的最为有名,最具有代表性。

满清统治者为了禁锢民众的思想,巩固其统治,疯狂推行文字狱,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涉及人数之广骇人听闻。

顺治年间,兴起文字狱七次;康熙年间,兴起文字狱十二次;雍正年间;兴起文字狱17次;乾隆年间,兴起文字狱高达130多次。而每兴起一次文字狱,涉及人员都是三到九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达几千人之多。

乾隆时期著名的胡中藻诗狱,胡中藻是鄂尔泰的门生。乾隆帝对鄂尔泰、张廷玉两人在朝中结党营私,权势过大极为忌恨,于是兴起胡中藻狱,借题发挥以打击鄂、张朋党。胡中藻着有《坚磨生诗钞》,乾隆指摘诗中“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诗中“与一世争在丑夷”、“斯文欲被蛮”等句,因有“夷”、“蛮”字样,被指责为诋骂满人。又:“虽然北风好,难用可如何?”“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间,不能一黍阔”等诗,则扣以南北分提,别有用心之罪。结果胡中藻被杀,鄂尔泰撤出贤良祠。

有些文字狱都是捕风捉影的,没有实际依据的,但满清统治者宁错杀也不放过的做好,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错案。他们不允许民众在言语上、书面上有任何不满,造成了满清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为求自保,只好封闭了自己的思想,让人不敢有舆论可言,更不要说什么思想建议了。

根据现有史料显示,满清文字狱持续了二百五十余年,几乎贯穿了整个满清时期。极大的阻碍了文化发展的进程,更是对文人思想的一种极端摧残,使得整个社会思想禁锢、文化扭曲。

二、对外关系——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拒绝交流是满清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此政策是在康熙时期形成,乾隆时期得到全面强化,直到末期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

其中最为突出表现是实行“海禁”,早期是为了针对南明和郑成功,但到了康熙时期,尤其是台湾归顺以后,则就主要为了制汉防夷。

到了乾隆时期,制定了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指定了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标志着满清彻底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除外,还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令,禁止外商在广州自由出入,禁止五谷、金银、丝绸等出洋,禁止华侨归国等等。

闭关锁国,不让国人走出去,也不让别然走进来,完全阻隔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也就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

三、蔑视科技、宫锁西学

明末,“西学东渐”渐成气候,满清前期亦有延续,由于罗马教廷狂妄地传来禁止异端的教皇谕令,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便借此下令禁教,将西方的传教士连带西学一起拒之国门之外,“西学东渐”至此被掐断。

虽然康熙皇帝喜爱西学,也的确下功夫学过,还得到了西洋传教士的赞誉,可康熙皇帝却把西学锁在宫中自己学,禁止在宫外传播。有张成日记为证。

“他(康熙皇帝)告诫我们,不要在我们所去的衙门里翻译任何关于我们科学的东西,而只在我们自己家里去做。”

一代明君,本该倡导国人学习科学技术,却禁止洋教师在宫外翻译西学,这又该对康熙大帝怎么样的评价。

乾隆对西学的态度是盲目蔑视且带有敌意。乾隆帝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


在乾隆主持编撰《四库全书》只收录农、医、天文、算法等少数科技外,对科技著作不收录。在此期间,更是有两部重要的科技著作被毁了。

  • 1、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国内失传两百余年后从国外找回)。

  • 2、明代毕懋康的《军器图说》,此书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制造、使用以及威力等。

这就是我们的康熙爷、乾隆爷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如此的糊涂、狭隘。

四、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奴化民众

自宋以来,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都推崇程朱理学,到了满清康熙时期,更是把程朱理学推到了无可比拟的至高地位。

1713年,康熙帝命熊赐履、李光地等编辑《朱子全书》,并亲自撰序言,说“非先王之法不可用,非先生(指朱熹)之道不可为。反之身心,求之经史,手不释卷。数十年来,方得宋儒之实据。”

康熙皇帝为什么钟情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使儒学走向了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特权统治提供了精细的理论指导。

程朱理学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民众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程朱理学企图在“理”的名义下,建立起上自朝廷下至百姓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劝诱让民众通过“灭人欲”的自我修养方法,以达到自愿服从统治的目的

这样的理论与康熙所推行满清一族专制和皇帝集权相得益彰,正符合他们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推行奴化教育的需要。

程朱理学在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加上他们腐儒奴化的理论,变成了毒性更强的专属于满清的“程朱理学”,在这种统治下,民众只能愚忠、愚孝。

五、倒行逆施——移植奴隶制且长期保留奴隶制

《中国通史》记载:多尔衮、福临坚持入关前落后的“满洲籍家仆资生”的农奴制,大量的圈占田地,逼迫民众为奴,设立皇庄、王庄、八旗官员庄田,迫使花上百万汉民“离其田园,别其坟墓”,“妇子流离,哭声满路”,生活极端困难,大量死亡·····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满清贵族企图把奴隶制从满清发祥地——东北,移植到已实行封建制两千余年且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的关内之地。

这种倒行逆施,虽因“逃人”问题(即汉族大量奴隶逃亡)未能得到推广。可已存在了京城周边的皇家田庄、王公贵族田庄、旗人田庄以及满清贵族家内。同时,东北大部分地区长期沿袭奴隶制。

而且,还为奴隶制制定了法律,让其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中国通史》记载“满清律沿袭明律而‘参以国制’,仍然维护残存的满族奴隶制度,以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家生奴仆及契买奴仆,须世世为奴。奴婢不能与良人通婚。奴婢殴打主人处死。但主人杀奴婢,处杖刑或徒刑·····”

纵览我国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完成了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秦力扫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满清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无论从社会形态还是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历史的大倒退。

总结,虽然康熙、雍正、乾隆等满清统治者,有着一些历史功绩,但这并不是他们实施这些政策的原因。整体来讲,满清入主中原,可以说是汉民族一次历史劫难,在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所以我认为“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没有一点错。


历史长河缓缓淌


可别这么说!说这话都是不负责任的!历朝历代都有一群废物当政,谁能咋办?溜须拍马是我们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有才有能力的人历朝历代比比皆是,为啥不能被启用,所谓盛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用对了人,当权者不光要有远见,有才华,还要用对人,会用人!满清后期没用对人,有才有见识的人没权力,没才的人,会拍马屁,历朝里打亡国之君不都是这样的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把王朝更替理解为一种顺势而为吧!佛系点儿,搞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财财456


不光误我华厦三百年,而且杀尽了汉人的最后一点骨气!!!!

崖山一战,大明实亡,十万军民,投身大海!

明朝遗族,规定: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

四库全书,文化糟蹋!!!奴才思维,至今尚在!!!!!


szliu911


真正误中华的是1912~1976


辣笔不叫小新


满清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大清统治的根基,对反清人士进行了大屠杀,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狱等等。大清建立之初,更是用武力强迫百姓剃发易服,这就是赤裸裸的血腥镇压,死伤无数!到了清朝晚期,八国联军进军中国的时候,老百姓更多的是选择冷眼旁边,学子们更多的是咬牙切齿,毕竟清朝签署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致使中华民族的尊严丧失殆尽。多数人都喜欢看清宫剧,剧中很多片段对于清朝历代皇帝对于百姓的残害都加以了弱化,,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是真实存在的!

满清入关时,中国老百姓的小农意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除生活用品以外的消耗品并不是特别的依赖。农耕时期,一般的普罗大众基本上都是穷人,再加上后来乾隆皇帝的闭关锁国政策,大清体制内部官员腐败严重,很多贪官都被养肥了,但却苦了百姓。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百姓麻木到已经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了,更甚者有人拍手叫好!英军登陆之后,不少民众还主动给英军当向导。在他们看来,洋人买东西给钱,然而清兵买东西却不给钱,所以洋人在他们心中肯定比清兵好,所以他们才麻木到给侵略者做向导。当然也有一部人抵抗英军的侵略,然而这些抵抗抵抗并不是因为他们爱国,主要是当时英军强暴了不少少女。

清朝体制,致使很多官场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以至于很多人“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大清末期,我们看到很多底层的老百姓与侵略者合作的场景,什么家国情怀,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侵略没有伤害自己的家人,而且还给自己好处,何乐而不为呢?相比大清繁重的苛捐杂税、残暴不仁,侵略者在他们心中要比大清好多了!那个时候的老百姓甚至连汉奸都不知道是什么,更何况让他们去爱国呢!


公元前


澳门是明朝割让的


中途岛俯视斯大林格勒


一点都不过分 妄自尊大 只知有己 不知有他 闭关锁国 井底之蛙 目光短浅 不思进取 朝廷腐败无能 政事混乱


涛起


如果说是满人误汗,不如说汉人不争气!不如说是儒家文化为了保证“秩序”堕落成了统治工具,磨灭了人民的血性!

汉,这个字哪里来?是饥餐渴饮匈奴血铸就出来的!明朝前期骑兵(徐达等)是可以打的蒙古骑兵到处跑的……真正的原因是盛极必衰,昌平日久。儒家文化为了底层意识是闭塞,保守的,强调秩序。在治世(越发达越安和的盛世,禁锢效应越明显)容易磨灭民族血性。

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通过运动扫除封建秩序(主要就是儒家传统价值观),当然这也去掉了一些好的传承,但如果不是那样激进的方式怎么能破除封建两千年的固有传统?

中国人今天不信天,不信命,有坏处(金钱至上,物欲横行等等),但不是如此哪有今天盛世景象,哪里来的今天自强自立!


盖爸早知道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满清确实耽误了中华,但是至少在疆域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那么为什么经常有人说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呢?

一、奴化思想,将所有人都变成了满清贵族的奴隶,他们失去了思考行为能力,活着仅仅只是一具具傀儡。

二、文字狱兴起,形成了超级严重的文化桎梏。纵观历朝历代,基本上没有哪个朝代的文化思想像清朝一样发展那么滞后,究其起因便是满清的文字狱,给国人以严重的桎梏。

三、闭关锁国,这是大家诟病满清政府对根本原因。久居贫瘠之地的满清贵族入关后,见到中原物产之丰富,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觉得中原物产够丰富了,所以没有必要再与世界沟通。盲目自信之下,便产生了天朝上国之思想,切不知此时国外正在迅速的朝前发展,中国被远远的抛弃在了后方。


四、极不重视科技、商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当时的中国和国际社会严重脱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