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用户52096722726


我是一个小医生的科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答案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但不能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2020年2月14日,《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新冠肺炎肿瘤患者的全国性研究,总结分析了此次新冠肺炎患者中肿瘤患者的比例和预后,这是到目前为止首个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危险程度的临床证据。

2007例确诊病例中有18例癌症患者,其中有5例肺癌。

截止1月31日,收集和分析了2007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记录的病例,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3%,似乎高于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病率。18例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5/18)。

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概率高于普通人,但肺癌与其他癌症相同。

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复合终点定义为入住ICU、有创性通气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8.9% vs. 7.9%,P=0.0003)。当重症终点同时纳入上述客观事件和医生临床判断时,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趋势。此外,近期接受化疗/手术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重症发生风险。肺癌患者发生重症事件的概率没有明显高于其他癌症。

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可能吗?

首先这是两个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会通过ACE2受体进入细胞,会导致严重的肺炎,甚至累及多器官,最终会导致人体死亡。

癌症是人体自身细胞抑癌基因突变后,原癌基因激活导致细胞无限增生,不能的繁殖,癌症的本质就是不停的掠夺体内的营养来滋养癌细胞,导致体内其他细胞凋亡。

可见如果是重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期就会导致死亡,而癌症可以理解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病。因此将新型冠状病毒用于克制癌症肯定是不可行的。

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癌症归于慢性病。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把疫情控制住,只有控制住疫情我们才能讨论其他。

癌症目前全世界大量的科学家都在研究,所有人都希望人类有一天可以克服癌症。但这还需要科学家们更多的研究。

欢迎关注我,专注医学科普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这个想法理论上还真有点可能,但现实中应该不行,即便是可以,最后可能是两败俱伤。

其实无论是新型冠状病毒,还是肺癌细胞,这两者对于人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粘上任何一个都是九死一生。

肺癌我想不要多说了吧,这是我国目前最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每年都有好几十万人因为肺癌而死亡,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说,得了肺癌并不意味着必死无疑,其实那些逝去的肺癌患者,多半是癌症晚期治疗无效有关,对于那些早期的肺癌患者,如果发现及时还是有治愈的可能,比如对于原位癌阶段的早期肺癌,如果能及时手术,其5年生存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理论上手术成功后,患者的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新发的病原体,因为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已造成7万多人确诊,1000多人病逝,可以说来势凶猛,病毒的致病机理是,首先通过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然后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物质进行疯狂的繁殖,最后裂解细胞,再寄生其它的正常细胞,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宿主不堪负重、濒临崩溃。

不管是癌细胞还是正常的细胞,理论上都有被病毒寄生的可能,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克制肺癌细胞的,这种情况在实验室里应该可行,但如果到了现实环境,应该意义不大,因为新冠病毒并不会那么“好心”,它们会无差别的攻击人体的大多数细胞,如果贸然使用,没准癌细胞还没有被完全杀死,但身体就已经奔溃了,所以,指望新冠病毒来杀死肺癌细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


医心雕龙


题主第一问好回答,新冠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肺癌患者也不例外,所以有肺癌患者感染冠状病毒。第二问让我不得不赞赏题主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能想到用病毒来对抗癌细胞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称为溶瘤病毒疗法,确实存在。虽然目前无法利用新冠病毒克制肺癌,但是在未来,也并非没有可能。

一、新冠病毒作为一种新发病毒,人体都没有抗体,普遍易感

在新冠肺炎发病初期,老年群体更为多见,但是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病例中男女老少都可以见到。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本身、化疗、手术等,全身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免疫力低下,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而且,一旦感染,病毒长时间不易清除,更容易向重症及危重症发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发表在《

柳叶刀·肿瘤》上的论文同样支持上述说法。

研究团队收集并分析了2020年1月31日之前1590例新冠肺炎数据,其中有18例(1%)有癌症病史,高于我国总人口的癌症发病率0.29%。

18例癌症患者中,有5例(28%)患有肺癌。

这篇论文完美地回答了题主关于“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的提问。

二、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

1、病毒PK癌细胞。

病毒是一种活细胞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当在细胞内大量复制会最终溶解细胞,病毒再去祸害下一个细胞。

而癌细胞同样是细胞,只不过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失活或者缺陷,细胞可以不受限制地分裂增殖。相当于开了挂的细胞。

即使如此,癌细胞也不是病毒的对手,别看病毒的个头远比细胞小,但是病毒钻入癌细胞内,癌细胞照样灭亡!

病毒与癌细胞PK,病毒胜!

2、新冠病毒同样不怵肺癌细胞,但是它并没有专挑癌细胞下手的嗜好。

与个别的肺癌细胞相比,新冠病毒杀伤正常细胞更多。

比方说,我们知道,病毒与癌细胞都不耐高热,我们如果把温度升高到56℃以上,可以杀死病毒及肿瘤,但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细胞同样无法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同样要死。

所以,要想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必须想办法让新冠病毒不伤害正常细胞,专门针对肺癌细胞。

这就涉及到一门肿瘤治疗技术——溶瘤病毒疗法。

3、溶瘤病毒疗法。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能利用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失活或者缺陷,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而不感染正常细胞,最终杀伤肿瘤细胞的病毒。

它在肿瘤细胞中繁殖,裂解肿瘤细胞,释放出来的病毒又可以进一步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清除更多肿瘤的目的。

早在100年前,医学界就已经发现肿瘤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会引起肿瘤的暂时消退

1991,Martuza等人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报道敲除了TK基因,神经毒性减弱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治疗恶性胶质瘤有一定的疗效,成为现代溶瘤病毒治疗的开端。

一类是天然存在的,未经基因编辑的病毒,包括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天然柯萨奇病毒等。

显微镜下:呼肠孤病毒

另一类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包括腺病毒、牛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2005 年,我国药监局批准了经基因改造的溶瘤腺病毒产品H101上市,用于治疗鼻咽癌。

2015年,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JS1病毒株改造的T-Vec,在美国和欧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T-Vec除了可以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在头颈癌、胰腺癌等肿瘤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一定疗效。

截至 2019 年 4 月,全球有 80 余个溶瘤病毒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涉及的肿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肾癌、头颈癌、脑胶质瘤等。

4、溶瘤病毒疗法的局限性。

①给药途径受限。

目前主要采用瘤内注射,操作较复杂,通常只适用于治疗浅表性肿瘤。

而如果静脉注射,病毒会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从而迅速清除病毒,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因此,目前仅有少数的溶瘤病毒可以静脉给药。

②在临床试验中及实际应用中,肿瘤并没有全部消失。

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溶瘤病毒,能对肿瘤病毒进行完美杀伤,彻底清除病毒。

因此,目前溶瘤病毒疗法多用于晚期肿瘤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治疗。期待未来能够提高其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5、新冠病毒能否改造成溶瘤病毒,治疗肺癌?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人类对它的认识还有限,能否改造及如何改造,都将需要长期的研究。

不过,目前科学家的首要攻坚方向是如何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开发特效药物,研发预防疫苗,恐怕还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将其改造成治疗性溶瘤病毒。

利用新冠病毒克制肺癌细胞还只能暂时停留在想象中。


王成大夫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疫情爆发以来,关于新冠肺炎的各种说法层出不尽,甚至有些机构也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某某口服液卖脱销事件),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民众就认识的不是很清楚,很容易人云亦云,所以我认为科普是非常重要的,这不,近日又有人这样一种说法,讲“癌细胞和冠状病毒之间可以通过以毒攻毒的方式”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在这里我要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病毒?

①病毒它其实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也没有酶系统。

②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基于病毒的这一特点,如果它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因为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③有些病毒自身可以清除,有些病毒需要特制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讲了大范围,那我们回到新型冠状病毒上面来,新型冠状病毒它其实只是冠状病毒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由于这个病毒是这次疫情中第一次发现,所以对于人类来讲,它是陌生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这个新生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自然束手无策,没有特效药来杀死它。

什么是癌细胞?

①癌细胞其实就是指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异常,从而癌变形成的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来源于正常细胞,但跟正常细胞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正常细胞一般形状规则,排列整齐。而癌细胞形状不规则,甚至很怪异,排列层次混乱,像肺判断早期肺的恶性结节一样,这个结节如果长的很快,边缘不规则不完整,有毛刺,那恶性的可能性就大。




②其次,正常细胞生长速度不会很快,到了一定寿命就会衰老死亡,而癌细胞生长速度飞快,不会发生衰老死亡,即获得永生化。再次,正常细胞一般生长在原地或者固定的组织器官中,不会转移至别的组织器官生长。而癌细胞可随着血液或者淋巴液流动,到处转移生长。综合来讲,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是癌症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

③回到肺癌上面来讲,肺癌只是所有肿瘤中其中的一种,只不过原发部位是在肺部而已,对于肺癌,人们是有一定认识的,不论是早期肺结节的随访,还是肺癌的手术、病理,以及各种治疗方式(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等)医务工作者都有一定的治疗经验。


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能否利用病毒克制癌细胞?

针对于这一块的流行病学调查,我翻阅了近段时间所发表国内外期刊文献,目前仍没有大量的样本数据。但是有一点是必然的,那就是“冠状病毒不会因为你是肺癌患者,你体内有癌细胞,我就不感染给你了”,我在开篇就为大家梳理了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癌细胞,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病因发病机制也是各不相同,注意了,反而肺癌患者由于免疫力、体质比正常人低,存在基础疾病,反而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所以冠状病毒会不会发生在肺癌患者身上,我觉得是肯定的。


综合总结

①想要防范新型冠状病毒,作为普通人,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个人防护”,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重视冠状病毒,你不正视它,那它会正视你的,像湖北以外的省份,很多都是输入型病例,聚集性发病,正是因为它可以人传人,所以防止人群聚集,才让大家少出门,少串门,正确规范的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措施。

②针对于肺癌患者,千万不要抱着用新型冠状病毒以毒攻毒的方法去尝试,因为这是不科学的,肺癌有肺癌的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有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方案,不可把二者之间强行嫁接,对待疾病,保持一颗理性之心态方是正解。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免费的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第一个问题,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这想都不要想,冠状病毒当然不会避开肺癌患者,不是说得了肺癌的人就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反,得了肺癌的人可能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为癌症病人免疫力相对来说较为低下(不是所有,是概率上),但至少并不会因为你得了肺癌, 反而更不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来说,都是不可能这样的。不管怎样,肺癌患者更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新冠肺炎,当然,其他癌症患者也一样,其实其他没得癌症的人也一样啊。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有些症状,比如咳嗽,发烧等,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首先要排除一下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疾病排查。

第二个问题,能否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克制肺癌细胞?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有可能克制肺癌细胞的,所以才问,冠状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吗?他的意思是,如果冠状病毒不会感染肺癌患者,那岂不说明新冠病毒可以克制肺癌癌细胞?这真是想多了,没有的事,不管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是不可能的。


肿瘤专科医生


不能,而且最新研究表明:

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不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带来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癌症患者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可能存在更高的感染风险和较差的预后。

癌症患者有更高的新冠感染发病率。

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吸烟史更高、气促症状更多,症状更加严重。

癌症患者确诊时CT严重程度更高。

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后重症率更高。

截至2020年2月17日,我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达到70637人,累计死亡人数达1772人。

2020年2月14日,全球首篇癌症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临床数据的论文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

癌症患者在这场疫情中究竟面临多大的感染风险?若癌症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又与普通患者有怎样不同的临床表现?

1.不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带来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在该篇论文的严重样本中,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监测新冠肺炎病例,共收集和分析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575家医院的2007例确诊病例。其中1590例感染病例属于有效数据。

在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时,研究者们发现: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更多的死亡是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引起的,而非呼吸衰竭。

2.更高的发病率

在全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为1.3%。

3.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吸烟史更高、气促症状更多,症状更加严重

癌症患者新冠肺炎发病率更高,那么患者群体特征与发病症状又如何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63.1岁 VS. 48.7岁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吸烟史的更多: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22.2% VS. 6.8%

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更多气促的表现: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47.1% VS. 23.5%

种种身体不利因素(癌症造成的免疫抑制,年龄更大,更多吸烟史患者)导致了肿瘤患者在确诊后通常面临更严重的症状。

一是肿瘤患者确诊时CT严重程度更高,94%的癌症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后,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而只有70.8%的非癌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肺炎时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

其次是在确诊新冠肺炎后,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进ICU的概率高了5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38.9% VS. 7.9%

除了住进ICU的概率大幅升高外,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进ICU的时间也快了3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13天 VS. 43天

小结: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时,癌症病人:肺炎发病概率更大,发病时身体状态更差、症状更加严重,发病后病情进展更快,病情进展后严重程度更高。

严峻的临床数据,为所有依然奋战在抗癌第一线的医生们(也包括患者们)提了个醒:癌症患者更易感新冠肺炎,同时感染后病情很有可能迅速加重,需要更加严密的保护与观察。


青年医生林恩


不管是理论还是临床,目前都不可能。这和喝毒药杀癌细胞有区别吗。病毒无区别对待你的肺部细胞,肺癌患者得病会更危险


maleant


普通感冒病毒也可以,而且要安全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