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九个月的宝宝说话晚,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吗?该注意些什么?

用户3666593403298


如果宝宝听力没有问题,1岁九个月的宝宝暂不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但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为他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开口说话的机会。

一岁九个月的宝宝说话晚,该注意些什么?

我家二宝25个月了,平时话语也不多,但能听懂我跟他的基本对话。有语言环境,孩子学起来更快,0~3岁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家长别过度焦虑,注意做好以下四点。

1)、创造语言交流环境

许多父母会困惑,和宝宝说话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听得懂或者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好。其实孩子在未出生之前妈妈通过一边抚摸腹部一边和宝宝说话的动作,就能刺激他的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为未来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家长先不必在意宝宝能否听得懂,也不要管他是否回应,多说创造语言环境就行了。比如吃饭、穿衣服、洗澡等。都是进行日常口头交流的绝佳机会,同时把情景和语言结合在一起,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其大脑有效地记忆并积累了更多的语言词汇量。

比如,让孩子喝水,妈妈可以这样说:“口渴了,要喝水咯!张开嘴巴,咕噜咕噜,嗯,吞下去了,真舒服。”

另外,带宝宝外出,把路上的所见所闻叙述出来也是一个跟宝宝交流的很好方式。我二宝1岁半时只会说简单的2字句,后来只要他醒着,我都会没话找话跟他说话。外出散步时,不管他是否回应,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我都跟他说,比如:那里飞来一只小鸟;这是蜻蜓;这野菊花是白色;这棵树长得真高,还结了很多果子等等。

2)、注意音调叠词

父母说话音调的不同,宝宝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高音调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力,低音调能缓解宝宝的焦躁、紧张情绪。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如果说一些叠词的时,宝宝会特别的喜欢听并且表现特别感兴趣,尤其一些动物的拟声叠词。比如:小绵羊咩咩,小狗汪汪等

TIPS:在和宝宝说动物的你生叠词时,如果配上手指谣的动作,更能激发宝宝想模仿和说话的欲望。比如:小鸭子嘎嘎,扁扁小嘴巴,通过大拇指与其它并拢的四个手指的一张一合,再配上“嘎嘎”的拟声叠词。是不是很好玩呀?

3)、相对简单的语言环境

现在很多家庭的组合是多语言的,妈妈说带地方音的普通话、奶奶说方言、爸爸说普通话,或者有些父母有意识让孩子超前多学几门外语。如果爸爸英语好,就跟他说英语;妈妈日语好,跟他说日语;爷爷德语好,跟他说德语等。

殊不知,1-3岁宝宝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之前,如此复杂的语言环境,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语言的学习,还会延长开口说话的时间,甚至“失语”。

引导孩子说话,在家庭中,最好开始统一用标准的普通话。当他有需求时,也要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来,才能促进其语言的正常发展。

4)、少用或不用儿化语

老人跟孩子说话时,喜欢用儿化语,比如:吃饭饭,睡觉觉,喝奶奶等。宝宝是喜欢,因为相对成人的正常话语,这是较“容易”学习的。但并不利于宝宝语言潜能的激发,影响其语言系统的发育。

为促进孩子的学习说话能力,家长应采用成人标准语,因为用成人标准语与宝宝说话过程中,不仅帮助他学习了语法结构,并且富含逻辑性的成人语更能激发其大脑发育,促进智力发展。

有育儿专家说,孩子说话的规律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偏晚,只要确定不是听力或者智力出现障碍,那么问题就有可能是家长了,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所以,要想宝宝早开口说话,需要父母或照料者多陪伴,多关注,多跟宝宝说话。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IF枕边育儿


宝宝曾经发出过“ba、ma、da”等音吗?如果有则说明宝宝的构音器官没问题,不用太担心。有些单纯宝宝说话晚,俗称“贵人语迟”。

我家宝宝7-8个月的时候曾发过ba、ma、da音节。孩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去医院做过语言测试,医生说语言发育阶段相当于7-8个月的孩子,但是一般男孩普遍说话比较晚,建议自己在家里加强训练,待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再来医院检查。一岁半的时候,孩子还是不开口说,在医生的建议下,做语言训练治疗,治疗了三个多月,终于开口说话,现在正慢慢的学讲话。

当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的。

一、统一语言环境,切忌多种语言或方言一起来沟通交流,孩子容易出现混淆视听的现象。家里统一说一种语言,这样孩子容易学说话。我家宝宝说话比较晚的一个原因,家里语言环境复杂,普通话、粤语、方言一起沟通交流,孩子容易混乱,不知道该说哪种语言。

二、鼓励宝宝开口说话,避免过多干预。有些家长心领神会的,只要孩子伸手一指或者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孩子所需要的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直接不愿意说了。尽量让孩子表达出来,孩子一开口说,不管他说的话你是否听得懂,你都要回应,否则又不开口说话了。

三、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平时多抽些时间来陪伴孩子,陪伴孩子读绘本,讲故事。读绘本,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专注力。

四、想办法让孩子模仿大人说话。语言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有最开始的模仿到学发音再到听见什么说什么是一个渐进式的阶段。最好让孩子先模仿你说话的嘴型,这才有可能学会说话。我家宝宝喜欢照镜子,我平时跟他照镜子时互动,并且让他看着我的嘴型进行模仿。

五、想办法提高孩子认知能力。平时可以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顺便跟他说这个是什么,在玩乐的过程中认知事物,对词汇量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买些儿童小百科,平时在家的时候也是可以翻翻书本,教教孩子认知的。

六、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有空就多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超市等这些小孩比较多的地方去,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交流、交际。

七、孩子身心健康也很重要的。那些身体素质差点孩子或者说经常生病的孩子往往也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家宝宝就是因为喉咙溃疡后,变得不爱说话了,甚至不开口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终于开口说了。

此外,重要事情说三遍,不管孩子说的话你是否听得懂,你必须要回应,否则时间长了孩子就不说话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晓晴育儿


我是一名宝妈,一名曾经经历孩子说话晚,着急得团团转的宝妈。

  • 之前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会叫爸爸妈妈,每次爸爸妈妈上班回来都会大声叫,那时候我和宝宝爸爸觉得特别的幸福,但是好景不长,之后的一段时间,无论我们怎么引导,突然闭口不再说话,基本靠动作来表达,然后我们会根据他的动作来猜测宝宝的意图,反复跟宝宝确认宝宝的意图,如果是他要表达的意思他会特别开心,或者简单的“嗯”一声。
  • 一句话也不讲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我也经常和其他宝妈交流经验,一直请教其他大宝宝的宝妈我家宝宝怎么还不说话,得到的答案无非三种
  1. 时间尚早,到了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说
  2. 男宝宝普遍说话会比女宝宝晚一些
  3. 宝宝懒,平时鼓励宝宝多说话
  • 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我们把心基本放了下来,不再这么紧张了。突然有一天宝宝午睡,在床上姥姥哄着宝宝睡觉,姥姥说一个称呼,宝宝说一个称呼,一个中午的功夫,宝宝学会了十几个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姑姑舅舅,姥姥姥爷可能是因为宝宝刚刚学习说话拗嘴,一直未叫出,一让宝宝叫姥姥姥爷,宝宝就只是笑笑。

  • 现在的宝宝一岁十一个月,简单的话都会说,也不用我们再去费力的引导,宝宝会自主去表达,看到认识的东西会自己说出来。

我想说的是,首先宝宝家长不要太着急,有时候过多的逼迫宝宝开口讲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其实,要多多陪伴宝宝,多和宝宝交流,在玩耍时,在陪宝宝读书时,宝宝家长多多根据宝宝的动作来揣测宝宝意愿,并说出宝宝意愿,这样会让宝宝感到爸爸妈妈能读懂他。最后,祝愿所有的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甘之如饴2017


一岁九个月来说的话还比较小,还没有到,需要康复训练的程度吧

你先跟他多做一些互动,跟他多交流,玩游戏,读一下绘本,经常和她聊聊天,引导她多说一下,看看,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他还没有什么进展的话,你就考虑看一下专业的医生吧。

下面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吧!我儿子好像一岁多,才开始叫爸爸妈妈这么简单叠词,一岁十个月多开始说一些简单的一个字两个字的,比如说,走,不是,奶奶,饭饭,两岁左右才开始说话,也是两三个字开始慢慢说,现在两岁半了,可以和我们基本的正常交流了。别人都说我儿子说话快,吐字清晰,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一岁多就开始给他读绘本的原因吧,一岁多开始我就给他读绘本,他就看图画,但他不一定能全部懂,这样也没关系,我是分阶段给他变换着读,开始他不会说话,我就跟他看绘本,指着动物,比如说狗狗在哪里?猫咪在哪里?太阳月亮在哪里?让他用小手指点出来,等他慢慢会吐一两个字的事,就我来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让他自己说出来,这样他慢慢的话也会说了,然后也养成了他爱看书的好习惯,目前我觉得这个方法还蛮好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用户7906352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王东记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宝宝说话晚,临床上叫做“语言发育迟缓”。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生理因素:如先天性听觉器官或大脑某些部分受损、先天体质差、遗传等,都会影响语言能力发展;二是宝宝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良好的语言氛围,幼儿语言的互动对象和交流的机会等。

家长可以先排除下生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检查:检查孩子听力是否异常,敏感程度如何;

理解能力:检查孩子对语言的理解,看有没有理解问题;

发音检查:检查孩子的表达器官,声带等生理结构有没有问题。

若生理因素都没有问题,单纯只是语言发育迟缓,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1.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

2.营造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寻找教育互动的机会;

3.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意愿,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4.要注意发音和用词的准确性。

因此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去正规的儿童医院检查,判明有无器质性问题,听力障碍等问题,要及时治疗。


儿科医生王东记


一岁九个月的宝宝说话晚,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吗?该注意些什么?

孩子说话的早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自身的听力、口腔和舍系带的发育情况和养育环境等。如果自身有缺陷的话,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越好。如果排除了孩子的听力、口腔和舍系带的问题之后,那就要注意养育者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

我家孩子是20个月龄开始明显词汇量增多的,18月龄儿保时只会说爸爸妈妈以及一些单字。邻居家孩子18月龄就会背古诗、数数和唱儿歌。这一对比,当时我也挺着急的,因为我也是花了心思陪他说话的。怎么会差距这么大呢?因此,我认为孩子如果身体健康,一岁九个月说话晚一点,是不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

以下分享我的一点小经验:

1、 多和宝宝说话,进行有效交流。

我是全职妈妈,自己每天陪孩子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多。孩子出生之后,我做事情的时候都会告诉他在做什么。月子里他肚子饿了哭闹,我泡奶粉时,我告诉他我泡奶粉泡好就喂他喝。刚开始他只是一直躺在那哭闹,半个月之后,他好像能听懂我说的,泡奶粉时只是眼睛随着我转动,没有哭得那么厉害了。名词我一般是用手指指着告诉他,比如蔬菜水果、动物、家庭成员和身体部位等。动词一般是用动作表达出来,久了他就知道了什么意思了。

2、 亲子共读

三月龄开始我和他一起看纸板书,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只会扔。不过我也没有放弃自嗨。后来我又入了一些触摸书、机关书、翻翻书和立体书。孩子也越来越喜欢绘本,他不只是扔,还会摸一摸、撕一撕、咬一咬。现在熟悉的绘本,他可以自己复述出来了。我很庆幸孩子在撕、咬、扔的阶段,我没有放弃亲子共读。目前孩子的很多词汇、句子都是从绘本里学到的。如果完全依靠日常生活学说话,挺难的。我是全职妈妈,每天和孩子的生活空间都有限,没有那么丰富的日常体验,这就导致每天的词汇量差不多是固定的。亲子共读在我家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3、 游戏故事按摩

亲子抚触是我家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无意中有一次我在给他按摩时,讲了个故事。这让他很喜欢。我也就尝试着每次讲故事时,配合一些动作。


朴雅育儿


一岁九个月说话不清晰,说话晚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想通过方法给孩子做语言训练的话,就要培养孩子多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跟家长的多沟通有直接关系,你要多提问,他才会回答你。同时给孩子买一些绘本,图画丰富的故事书等,要给孩子多读一读,用他的手指指着上面一点点的念,而且每天要养成习惯,临睡前也要讲故事。家里人都要参与进来,跟孩子多说话,包括出门见到熟悉的人也要打招呼,久之他会变得特别爱说。


爱分享的80后


一岁九个月说话算是比较晚开口说话的,但是宝妈不用着急,每个小孩的发育过程都是不一样的,听老人说比较晚说话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后期可以多陪孩子多说说话就可以了,不需要特意的做什么康复训练。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按照天才的要求去要求我们的孩子,孩子只有健康快乐成长才是真正的幸福。望子成龙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其实这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很多其他问题。我们需要做好的事情,我认为主要两件事:1、孩子到了什么年龄段就安排他们做什么事情,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2、我们用平常心对待宝宝,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平安成长就可以。





晴瑶爸爸


一岁九个月的宝宝其实还是年纪小的,宝妈先不用心急。

宝宝的语言学习并不是只有说出来才是,有些孩子更爱听大人们说话。还有,如果孩子的照护者平常也不太说话这些都会多少有些影响。如果孩子能说些简单的词,您就不需太过担心。

建议您可以这样做:

1.增加语言输入:多唸故事、听故事、听歌等等的都是能够让孩子更有刺激增加他能够说出来的词语。

2.多去户外走走:我记得我们家大宝二宝突然开始说很多话是去了动物园和海洋馆,跟身边的朋友聊过也有不少人都有相同经验。宝妈也能试试!

3.检查是否有舌系带短的问题:如果孩子持续语言发育不良、说话含糊不清,建议可以去医院检查下是否舌系带短影响正常说话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蕙宸双宝妈妈


这个可能跟家里的语言环境有关系

如果你的家里有人说方言,有人说普通话,小孩子就比较迷茫,不知道他到底该怎么去发音了。如果都是说方言,就可以慢慢的引导,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已经什么都知道了,只是还不太能说出来。

也不用太给他说叠词,当然除了必须的叠词之外,就是正常跟他说话就可以了,语速可以稍微慢一点。慢慢到两岁半的时候小孩子就能跟你说很多字的话了。平时的话还是注意多跟孩子沟通玩耍,他见识广了,对很多词汇的理解就更丰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