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你好,我是小北。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

这场疫情几乎波及到各行各业,零售餐饮损失5000亿,旅游市场损失5000亿,房地产停售,建筑业停工。“你们还能撑几个月?”变成了企业老板之间的问候语。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不例外,律师的业务也受到波及。“没业务啊。”因为无法出差,律师与客户见面受阻,很多不紧急的案子被无限延期。所有企业的支出都暂时缩减,法务支出无疑是其中一个部分。

但疫情一旦结束,企业之间的纠纷和诉讼业务就会出现暴增。律师如何在疫情时间做好储备,通过线上的已有渠道影响到更多客户,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做铺垫,成了关键问题。

最近在翻朋友圈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的律师开始尝试线上输出内容,给自己的客户做出一些指引和帮助。为此我们总结了律师线上运营应该注意的5个方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参考。

01.

不着急做客户转化,先提供价值

因为业务受限,律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如何设计客户转化路径,通过线上成交呢。

但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从如何发展更好变成先活下来,所以任何不紧急的支出都会受限。所以这个时候过于强调转化与成交,可能会适得其反。

律师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树立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专业形象,一旦疫情过去,他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你。尤其是目前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上,律师可以尝试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比如最头疼的劳动用工问题,如何在这个阶段稳住团队?如何用最低成本支撑整个团队运转下去。除了裁员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律师耿小武在读完西贝贾总的倡议之后,及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贾总的建议几乎不可以:2020 年让国家免税几乎不可能,国家也需要钱,让国家对员工工资进行补贴,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周期太长,企业也等不起,如果各个组织不愿意分担,个人不愿意担呢?难道企业只能坐等?

因为熟悉餐饮行业,耿律师结合自己的股权经验,给西贝以及自己的客户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自救建议——

  • 向员工承诺,企业不裁员

  • 反其道而行之,欠发工资补利息

  • 工资发最低生活保障

  • 欠发的工资算成入股金,享受分红

这样的建议,比如何“合法合理”裁员更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个时候企业不仅需要钱,更需要稳住自己的精干部队。

02.

关注疫情中的问题,也要关注疫情之后的

翻了下朋友圈,大部分律师的目光都集中在疫情期间的劳动用工、合同、不可抗力等问题,这样没有错,但是也要再替客户往长远处想一想。

就拿不可抗力来举例,除了为客户解释何为不可抗力,合同应该如何约定和调整,也要想到,在疫情结束之后,很多纠纷甚至诉讼,都会把这个点作为一个核心争议焦点。那么不仅是如何定性了,如何收集保护证据,抗辩应有的权益,这是律师需要为客户考虑到的。

疫情结束后,复工潮的问题,企业一旦面临破产清算,企业并购、融资等等,都是客户会面临的选项和难题。不妨画一个时间线,列出疫情中、疫情后,每一个客户有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前做出准备。

在给团队辅导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几个常见的方面——

按照疫情的时间线,企业先关注自己的人,再关注合同也就是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再来就是疫情之后的争议问题;等到争议解决之后,就是企业下一步如何走的问题了。

1. 劳动用工问题(含股权激励)

2. 合同问题(定性)

3. 争议解决(含协商、仲裁、诉讼)

4. 破产、并购、融资等(可以看情况不加这部分)

沿着这几个大类,再细分每一个环节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全面。

03.

趁机会尝试新手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除了写文章之外,律师还能在线上做些什么呢?

以往线下的时候,我们交付的有课程、文件,那么线上可以将这些内容电子化。

刚提到按照疫情的时间线,将用工(包含股权)、合同、争议类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列举,那么我们可以将内容、法律文书材料、课程打包成整体的运营材料,为客户提供疫情中、后的整体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对象:面对企业家做运营,获取客户线索。

目标:不急于成交转化,以建立影响力为主。

对应到线上关键的举措可以有——

  • 出系列内容专栏,疫情期间、结束后企业家如何自救,包含劳动、合同、争议等几个大部分

  • 出材料汇编,包含劳动、合同、争议

  • 出整体的打包课程,包含劳动、合同、争议,包装成疫情公开课系列

区分潜在客户和已有客户,可以有不同的行动——

潜在客户:所有的内容、材料、课程,都以免费形式进行传播

已有客户:对于已有客户,由律师自己亲自发给客户,并进行解读和说明

这其实相当于把自己的服务能力,针对疫情期间的情况,做一次完整的输出了。

04.

多渠道,联合发力

疫情期间,最受瞩目的就是线上教育部分,各种课程层出不穷,针对企业自救解决方案的课程也是越来越多。平台需要更多优质内容进行竞争,律师需要输出影响力,此时是有共赢可能性的。

不仅是线上教育,各种线下为主的律协、企业家协会,甚至行政单位等,也将目光纷纷转移到线上,尝试新的运营方式,共同战疫。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如果律师已经准备好了部分文章内容、直播课程、文书材料等,不妨「大胆」与这些线下渠道获取联系。

我是xxx律师,疫情期间能为企业解决xxx问题,这些是在疫情期间我所准备的内容与直播课程、文书材料,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一起聊聊。一起战疫……

或者准备一个疫情合作倡议书,说明价值,提交给渠道大致结构可以参考——

  • 致函
    • 疫情期间xxx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 在这个形势下xx需要的帮助有哪些

    • 我们能提供什么价值,我们的内容、课程体系是如何设计的(比如根据xxx需求……)

  • 我们团队的介绍

    • 团队描述

    • 团队律师介绍

    • 团队的客户有哪些

  • 我们的内容、课程体系介绍

    • 内容、课程体系

    • 内容、课程解决什么问题

    • 内容、课程的交付流程

  • 我们与xx合作的建议

    • 直播课程计划、内容分享活动

    • 我们能够提供的能力(课程、内容等……)

  • 结束

    • 联系方式等

05.

关注新行业、新问题

疫情这只黑天鹅极大地影响了国内的经济进展,但是,也有很多行业在这期间逆风而起。

一周前德勤发布了一篇报告,解读了因疫情受益的一些行业。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也有因疫情而受益的科技子行业,如线上娱乐、线上视频、在线教育等。我们也观察到

高科技在此次疫情发挥积极重要的力量,利用AI+5G+大数据+云计算助力疾病医治预测、改善民生。也因此,在疫情能够控制的前提之下,我们预期整体科技行业2020年的增长将小幅放缓,介于6%~7%的区间。

很多律师也会有所感触,之前不熟悉的线上买生鲜、线上直播,甚至线上问诊,最近都被迫熟悉起来,甚至有律师称自己成了半个主播。还有很多家律所,已经开始线上协同办公,在线开会、视频给客户解答问题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新的行业发展必然会有新问题出现,比如在线办公,考勤、工伤怎么算?企业的在线资料安全,截屏泄密,在线直播的一些版权问题等等,都是需要律师去确认的问题。

这些对于律师来讲,必然是新的机会。

最后

总之,在这样的特殊情形下,仿佛对律师进行一场大型考试,由平常模式突然变成了困难模式。但是危机也是机会,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拓展新的能力范畴。

为了帮助更多律师在疫情期间建立影响力,我们也总结了疫情期间的常法运营解决方案,包含劳动、合同、争议,以及应该准备的框架,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律师最应该做的,是为之后的业务增长储备力量

终审|伟 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