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这样慢,对农民有影响吗?

农民张


首先,种地的农民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领域不一样,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算到今天为止,二月二十二号,也才刚过完正月,今天是正月的最后一天。南方我不熟悉,可较寒的北方大地农村,还没开始解冻,广大农民还沉浸在刚过完年的余热里,即使来到地里面,也没啥可干的。所以复工延迟对种地的农民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影响。

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普遍的学历偏低,一般的都在工地上干活,还有一部分在各种厂子里。往年,这些工地开工都挺早,你像有些厂子正月初七八就开工了。建筑工地上,最早也是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普遍的广大农民工,被儿女车房所累,一年挣的钱刚好应对这一年,有的农民工还有一小部分工资没有结算完,当然在党中央这么好的政策下,这种情况也只是出现在农民工和包工头熟悉的情况下。他们歇在家里,多呆一天,就会多增加一天的花销。这里穿插一句,常年种地的农民,家里头余粮还是不缺的。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普遍的手里头是没有多少余粮的。他们有的是没地,有的是把地租给别的农民,收取少量的租金,租金太高了也没人租。

所以说,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影响还是有的。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党中央对疫情如此重视,大量的专业医生护士团队派往武汉,大量的救援物资运往武汉,我相信,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帮助……


山西追梦小吴


“对于有地的农民暂时距离春耕还有段时间,依靠每年的秋收来说是可以度日的,但对于我们没地只能依靠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不上班真的是面临很大压力,快要揭不开锅了。”这是一位在家等待复工的农民工说的话。

我有幸询问过了一位在家等待外出复工的农民工,他告诉我说,这几年一直外打工,家里仅有的一点土地都承包出去了,为了孩子上学,又在县城买的房子,房子有贷款,每个月15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学费、吃穿都要在1000元,车贷每个月800元,家里的日常花销每个月700元左右,人情往份每个月最少是500元,一个月没病没意外的情况花销都要保持在4500元左右,而我每个月工资是5000元,媳妇在家带孩子和照顾家里,所以暂时是没收入。

听完他的诉说,我也颇有感慨。其实,现在很多在外地务工人员,跟小编采访的这位非常相似,他们选择离开农村,在外买房,但又没有固定工作,加之收入不稳定,可还要支付很多开支,如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生活开支等等,被说三个月不上班,哪怕一个月不上班都会出现经济“短路”现象,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延迟复工对他们打击非常大。

还有一位农民朋友,因为疫情影响村里都实行封闭管理,暂时没有办法出门,在没工作的这段时间,他们是没有任何工资和补贴的,而且由于疫情原因,自己打工工厂也把复工时间推迟到了3月末,也就是说从年前到3月末这位农民朋友是没有任何收入的,眼下情况想要出去打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让他还是倍感压力的,因为将近3个月的零收入,虽然眼下还能吃得上饭,但下半年的生活注定要节衣缩食了。

现在很多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选择外出务工,往往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去,土地全部外租,就算遇到厂子倒闭,没有务工收入就会陷入困境。他们也是企业延迟复工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一批人。

至于现在该怎么办?真的没有好办法,只能耐心等待疫情结束,防控形势好转之后,国家允许出行的时候了。因为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防疫,虽然我们作为普通人无法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但是要听从国家号召,安心呆在家也算做了贡献。


可可有品


我是广西柳州的,今年最惨的就是农民,果农,菜农,这些都是不能保存太久的东西。不能及时出售。今年血本无归。而且还影响来年的种植,。

我家世代笋农,去年才接过父辈的担子。做了酸笋。今年因为这个疫情,市场,餐饮停业。我家的酸笋还有10万斤卖不出去。如果在6月份不能卖完。那么就会影响今年的工作开展。更可怕的事,我的贷款还不起。

所以说现在就是农民最无奈了。


广西农村酸笋户


影响是避免不了的,往年过了初五初六老家往外打工的就陆陆续续的奔赴工作岗位了,由于今年受新惯性肺炎疫情的影响绝大多数人还在家里隔离,再加上村里县里都有卡点出去更不方便,所以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疫情即将过去在祖国强有力的领导下,相信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产的条件!


国民饲养员


今年复工慢,对农民肯定有影响了,大点的不说,就说小点的。我们这的农民种了好几亩的大葱和白菜准备拉到县城去卖,现在那里都隔离哪里都封路,只能烂在地里了。还有隔壁村养鸡的,因为饲料厂没开工也拉不进来,只能把鸡给埋了。


胖哥在乡村


是的,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


半醉人间徐


还是有一点影响


m明明boy



张玉水984


肯定有影响


读你的人


有影响,啥都干不了,出去一年也就几个月,去了雨休,请假,还能上几个月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