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的儿童不爱学习怎么办?

用户4082166324734


1.先要了解孩子真实想法,是否家长平时过于强调孩子学习有抵触的情绪还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 2.了解孩子是否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3.亲子阅读是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书中内容,也能促进亲子关系。4.通过集红花获奖励的方式帮助形成阅读习惯。5.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JN彦宝宝


本来就是爱玩的年龄,为什么让他们过得那么累!如同我大女儿,现在上五年级了,我没给她报任何辅导班,舞蹈啥的都没让她报。学习靠自觉,只有一年级时aoe拼音我辅导过,从此没问过事,4岁半上的幼儿园也是玩没学啥,成绩一直班级前五,我不想她太累,我表妹就是上学总感觉考不上,最后忧郁症自杀了[泣不成声]


大琦的妈


我姐的孩子四周岁就是这样,不说学习母慈子孝,一说学习鸡飞狗跳。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不是摔笔摔本就是到处跑。我就跟我姐说,她不愿意学就别强迫她,如果让她对学习产生了厌恶,这是很糟糕的。还是放到学校里让老师教吧,专员的人办专业的事。


云晓娱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

我想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和一个家长的身份和大家一同学习一下,家长和老师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在我的孩子没有上学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好老师,加上孩子本就聪明,我甚至预期了孩子的美好未来,然而每个孩子从懵懂到形成独立思维这一过程,是需要好的方法引导的,如果引导的不当,对孩子的一生是灾难的。

我和孩子爸爸认为很满意,就没一直盯着,孩子成绩好,家里老人也喜欢,尽量的宠着,第一次发现孩子不对,是因为成绩,现在想来,分数衡量着孩子,也限制着我们,一个好的孩子不仅仅是因为分数,其他方面不好的孩子,也不能有好的分数。

我发现他从以前明事理,发展到了会狡辩,从以前的乖乖仔变成了谎话连篇。孩子再怎样也骗不了一个成年的家长,于是在反复戳穿的过程中,孩子放弃了自尊,破罐子破摔,全家都失去了耐心,喜怒全凭心情。

说孩子重了,孩子爷爷奶奶不高兴,说轻了孩子根本不理会,孩子爸爸生气了吼几下,孩子生气就走了,全家人开始找孩子,找过了无数次的网吧、台球厅、KTV之后,

我看到那么多问题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我害怕了,这些孩子打游戏、喝酒抽烟、不去上学,最主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无法无天,微薄的认知,承载着他们无知又年轻的生命。

孩子将来可怎么办?我真的要绝望了!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直播,今生只有一次机会,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就是伤害,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能找出原因,并逆转孩子的人生。


晓旭的日常


3--5岁的孩子正是喜欢玩游戏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学习方式也都是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所以,3--5的孩子都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在生活中学习。

因为游戏是3--6岁孩子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和教育过程。在游戏当中孩子们以自然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学会怎样使用工具怎样说话怎样思考。 在游戏乐园中,孩子们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满足好动的天性。

在游戏里孩子们模仿怎样劳动工作、怎样尽社会义务、怎样遵守社会公德。幼儿时期就是‘游戏时期",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独特形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幼儿创造才能、打开智慧之窗的最佳手段。

游戏还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孩子平时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容易转移。但是在游戏中,由于兴趣和规则 的要求,不仅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而且比较稳定。比如:

3岁的孩子如果你让他去专门的学习古诗或者儿歌,也仅能坚持 5~10分钟,而在游戏中可坚持20分钟;

四、五岁的孩子平时为10分钟左右,在游戏中 可达30分钟;

五、六岁的孩子平时为10~15分钟,游戏中可坚持1小时。

3--6岁的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宜过多的涉及知识性的学习,教育部曾经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游戏在3--6岁孩子的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孩子成长的学前期中家长切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剥夺幼儿游戏的乐趣,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教手记


3-5岁的孩子专注力的时间还不够长,这个时候玩中学比较好,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学,以免引起厌学。您提到的学习不知道具体是学什么?如果是英语,可以多陪孩子听一些儿歌,用字母卡片或者单词卡片做游戏~可以把卡片摆成一个圈,和宝贝轮流滚球,球碰到哪个卡片就读出来,再有单词过渡到句子,慢慢来,一开始一定要选一些孩子特别熟悉的,这样孩子会读,也会增加自信心。

如果是语文,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方法了,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对文字有兴趣,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指读,指着文字读,然后再引导孩子看图片。还可以给孩子放古诗的音频,孩子喜欢的古诗,可以和孩子一起作画,比如《咏鹅》可以简笔画画出鹅的大框,然后让孩子涂色,也可以让孩子自由的画,他认为是鹅就行,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好玩,学习的古诗也会记忆深刻,孩子都喜欢玩,玩着玩着兴趣就来了。

如果是数学,可以指物数数,同类东西分组,也可以玩扑克牌,亲子练习册一起做题,给小玩偶分食物~摆十个玩偶,问宝宝现在小玩偶要吃饭了,每个玩偶需要吃一碗米饭,我们得准备多少碗呢?碗装米饭可以让孩子画在纸片上,或者找其他东西替代,然后让孩子给玩偶分,孩子会感兴趣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Smile妈妈的育儿经


3-5岁这个阶段就是“不爱学习”爱玩儿的阶段啊!如果这个“学习”指的是学生的那种以上课、写作业、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学习”的话。因为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都还没到“爱学习”的阶段,那么强行让他们学习,可能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使其对学习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那就不好了。

但3-5岁,又恰恰是孩子“爱学习”的阶段呢!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机械记忆力特别好,对世界的好奇心特别强,可塑性也特别强,几乎学什么都很快(就比如学脏话学广告词都是过耳不忘的[捂脸])但这种先天的学习能力需要和“玩儿”结合,也就是要激发孩子兴趣,因势利导。不可以单纯以成人意愿强迫孩子学,也不可以跟风盲目让孩子学,另外还要给孩子反悔的机会,因为他们要尝试找到兴趣和特长。

比如我女儿学的所有兴趣班都是她自选的,但仍有几样她学了几次就兴趣索然,那也只好作罢。而对她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她一点不抵触,乐在其中呢。我大女儿的弹琴就几乎是自学的,因为喜欢没有外力也乐此不疲;小女儿的泥塑也是自学的,玩儿了三年已经能做出栩栩如生的小东西了。她们这种凭兴趣发展特长的成长过程,正好给了工作忙无暇陪孩子学习的我放手不管的充足理由。

众所周知,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不是他们不爱学习,是没让他们学爱学的;不是他们不爱学习,而是没有让他们领略学习的乐趣;不是他们不爱学习,而是成人引导的方向方式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虽然我们的教育生态还有很多不够理想、不能完全顺应孩子天性的无奈之处,但这恰恰是身为父母师长的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呢?





言吾文乐吾生


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方式,设置一些有悬念的环节,或者有竞争性的游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哦。这个视频是我告诉孩子妈妈有魔法,然后让她用新学的单词来念咒语。孩子念到停不下来呢[大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420000648dbf26af5a\

MsAriel


作为一名全职宝妈,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有亲身感受的,我们家宝,现在4岁不到点,他现在很有耐心,也可以很好的接受新的知识,看到什么,也会主动问,妈妈这什么呀……他们在干嘛呀……喜欢看书,喜欢学唐诗,喜欢学数数, 可是要怎么做呢,首先要有耐心,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耐心引导,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可能刚开始,他不会配合,或者没有耐心,一会就走开了,或者会损坏书,没关系,我们要沉住气,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只看5分钟,明天就是7分钟,后天就是10分钟,。还有就是抛问题,用他感兴趣的方式,去讲解,引起他的兴趣,转化他的理解,。 相信坚持下去,会有惊人的改变的,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萌娃美美


3-5岁的小孩那是边玩边学,你想让他静静的安心学习,那好像有点天马行空吧。就说我女儿吧,去幼儿园,我没管过,到后面在幼儿园学了好多东西,认识好多字了,我都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