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执笔可有定法?

古董一尊


执笔无定法,有定法怎可随心所欲,怎能以书法抒情怀。再说古代与今坐姿用具都在改度,那执笔怎可有定法。元书家赵孟頫讲:“书法以用笔为上”完全以书家灵活用笔为上,方可一挥而就。





儒之源


无规矩不成方圆。书法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在书法创作中,从整幅书法的谋篇布局,到每种字体,每个笔画的写法,再到对书写工具的正确掌控,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成熟,古人在重视书法创作和理论的同时,对书法教育同样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历代书法家都留下过关于如何正确执笔的,具有言传身教作用的文章。

书法执笔实际上就是对书写工具的熟练运用。

清代中期书法家著名书法家戈守智耗费许多精力,根据自己的书写经验,编著了一本插图本的《汉溪书法通解》,这是我国关于书法教育和书法执笔的最早的实用性书籍。

在书中,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在书法创作中如何正确地执笔,到现在,这本书对书法初学者依然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

书中把书法执笔归纳为“五指执笔法”,即通过五根指头的指力,再配合腕力和臂力,达到运笔自如、正确书写的目的。

“五指执笔法“的核心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指实就是充分调动五根指头的作用,让五指相互配合,实实在在地握住毛笔,并掌握好握笔力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写字过程中收放自如,写出满意的书法线条。

通常的握笔方式是,把毛笔笔杆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再用大拇指把笔杆顶在食指第一个指关节上,这样的话,手中的毛笔自上而下就形成了两个固定点,非常利于运笔。

掌虚是指执笔时不能握拳,不能让无名指和小拇指触碰到手掌心,手掌心一定要空着,让手掌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如同握了一个乒乓球,这样有利于运笔时张弛有度。

掌竖是指在执笔时,要让手掌和毛笔同处于竖直的姿态,这样的话,笔锋才会正对纸张,回避笔走偏锋的情况。

腕平是指执笔时手腕跟桌面要处在平行状态,利于把腕力通过手指和笔杆,再传递到笔锋上,体现出线条的骨力。

管直是指执笔时笔锋要跟直面垂直,始终保持中锋用笔的状态。

但在实际书写中,常常要用到中锋、顺锋、侧锋、逆锋等多种笔法,要根据提按顿挫来不断变换执笔的姿势。


鸿鹄迎罡


书法执笔当然有定法,为便于各位书友的学习掌握,归纳起来有16种定法。顺口溜如下: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长年荡桨,惊沙坐飞,孤篷自振。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

下面进行详解: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蒙恬不仅改良成功了流传至今的毛笔,还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用笔方法———笔法了。

  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

  翻阅历代书法典籍,选出下面9位书法家主要的16个用笔"比喻",大体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和同道共勉。

  一、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鹰望鹏逝"这个比喻就是他说的(也有学者认为是蒙恬的话)。原话是:"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效果。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鹰望鹏逝"法,也被称作"摇笔"。

  二、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这两个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说的,故而放在一起阐述。总的意思是用笔不要做作,要自然舒畅。要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展活泼地游动;要像景山———大山上升起的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意在强调从大自然的美中悟出用笔的规律来。

  三、用笔"犹若登阵"

  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兵法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在《论书势》中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籍于阴阳。"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意思是: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在于用腕;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神出鬼没,用笔要有起有伏;作战要能展开和集结,用笔、结体要善于处理好擒纵、提按、曲直、粗细、断连、起止、正攲、舒敛、向背、方圆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笔是将军"

  书圣王羲之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对毛笔的神奇作用有独到见解。他在《书论》中说:"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书圣为何把笔比作指挥作战的将军?是因为二者有共同之处。将军一个命令,关系到战争胜败、土之得失、人之生死。作书,笔一落纸,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气血神),不可改变。因此,书者下笔,要像将军发布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右军还曾经把笔比作大刀、长矛,对于"字"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作用,用起笔来一定要慎之又慎。

  五、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锥画沙",意思是说长矛一类武器(或工具)的锥锋画入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在纸上用笔,要像"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说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以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严、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的"用笔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了。

六、用笔如"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唐代书法家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孤篷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孤篷自振",是说用笔要像一种孤单的飞篷草浑身摇动一样,触动奋起、翻转奔逐。"惊沙坐飞",是说用笔要像受到震动的沙子自然而然地飞起来一样,奔放纵逸、豪情激荡。张旭绰号"张颠",精晓楷法,草书最为知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两种自然现象,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从而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达到了期望的"振飞"境界。

  七、用笔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造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原话全文是:"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里,有"醉素"之称的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体会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已经是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是指中锋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解释得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从沈尹默先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怀素的"四个比喻"也是可供借鉴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指墙壁自然开裂处具有天然清峭、没有人为布置之巧的"裂纹",用笔若能如此,点画一定会浑然天成。这一比喻也常为后人引用。

  八、用笔如"长年荡桨"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此处"长"字念"涨"音。"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长年荡桨"意为船工荡桨。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得长年荡桨之助吧"。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黄庭坚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九、用笔如"折钗股"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钗,妇女发髻上的一种首饰,多为韧性很好的金银材料打造,一般由两股合成。"折钗股",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意思是用笔到线条转折之处,笔毫要平铺,锋要正,要圆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便使转折处的线条像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均称,内部劲健、含力,显出一种宽闲圆美之态。后代书家对这一比喻也多有解释,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以上李斯、萧何、王羲之、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黄庭坚、姜夔等9人的16个比喻,涉及到用笔的重要性、观念、姿势、动作、技巧、效果等各个方面,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历代书家传授的用笔"真经"(对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认识)。踏入"书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比喻。但"比喻"毕竟是比喻,它只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接近",并不是事物本身,习书者在实践中只可参照,不可拘泥。因为说到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上述9人都是书法大家,每人对笔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样嘛。

  为便于记忆,至善君将16个比喻连句为"用笔口诀":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长年荡桨,惊沙坐飞,孤篷自振。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

  需要指出的是,翻阅典籍,发现宋代之后———即元、明、清的书家,在探讨用笔方法的"比喻"上,基本上是重复、注释、延续唐宋之前的说法,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新比喻。故笔者也只选到宋代之前。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关于如何用笔,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了。因此,欲学书者在学习和把握用笔方法时,应多看宋代之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和经典墨宝。






校傲临风(书画)


对这个问题,个人理解,对于老书法爱好者来说,只要自己书写时感觉舒服就可以,不必刻意在乎用什么执笔姿势,是为“执笔无定法”。而对于新手来说,一定要学习正规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执笔习惯,对于以后的书法学习大有益处。

执笔方法,大体有两种:即三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前者据说为大文豪苏轼所推崇,后者为现今惯用的方法。

执笔方法中要求“指实”、“掌虚”,指实意思是每个指头中间不留缝隙,掌虚是说手掌心是空的,这样握笔才能让每个手指头一起发力,运力于豪端。

执笔姿势中有枕腕、悬腕、悬肘三种姿势。初学者一般采用枕腕的姿势,能够有利于控制毛笔。

就执笔高度而言,除了笔的大小因素外,成年人和小学因身高等原因,执笔高度也会不同。

笔毫软硬程度也和执笔姿势有关,初学者掌握不好提按技巧,不宜用较软的羊毫和过硬的狼毫,而宜用兼毫。笔毫长短方面,初学不可用长锋,不宜掌握。各种书体书写规则不同,执笔方法也会不同。





听雨草堂主人


书法执笔是没有定法的。古人讲,“把笔无定法”,根据每个人的书写习惯而定的,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虽然说,“把笔无定法”,然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大致的执笔情况。概述如下:首先,根据指法来讲,常见的有三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等。写榜书时还有一对四执笔法(大拇指一侧,其他四指一侧)。写小字时有人用三指执笔法,据说,苏东坡就用三指执笔法。总之,根据字的大小,个人的书写习惯,有不同的执笔法。如果规定死了,则显然无法应对不同的场面。其次,从字体来讲,执笔有高低说法。一般来讲,写小字时,执笔比较低,大字就稍高一些,谁见着写小楷时握住笔稍写的?所以,虽然说,“把笔无定法”,但也根据实际需要,个人习惯,还是有个大致的说法的,并不是随意胡乱握笔就能写字的。有的书法家,如清代的包世臣还是何绍基,总结了自己的执笔法,包括邓石如等,有什么“回腕法”,那也不代表主流。总之,根据情况而定,但也不是瞎执笔就能写字的。还是有一定说法的。在不定当中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定的当中有着灵活的变通。“指实掌虚”,但有时又需要“捻管”,也就是说,手指在书写的某些环节是需要“动”的,跟某些人的“腕动指不动”又相矛盾。在中侧锋的转换中,灵活把握,才是执笔书写的王道。从古至今,关于执笔法论述很多,怎样才是合适自己的,有时也靠自己依人而定,依字而定,依笔而定了。肯定地回答,执笔没有定法,但也不能随便抄起家伙就写字,多练习,就会找到握笔写字的感觉了。


墨亨


执笔势无定法的,苏东坡有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意思就是说执毛笔其实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要达到虚和宽松,他之所以这么说,应该便是与他的执笔方式和个人的书写风格,以及当时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了。古人尚且如此,其实执笔本不复杂深奥,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夹得利落,我们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











我叫谢炳军


我认为书法执笔没定法。我觉得只有自己感觉舒服、合适就行了。

大书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标准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动空间,执笔灵便就行。

执笔无定法,话虽如此,却也并非无章可循。历代书法家在考察手腕生理特征和用笔规律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相对科学的执笔方法,对初学者而言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等。

对于非研究者,不建议过多去钻研这些名词,了解执笔法的主要意义,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执笔方法,或努力训练和适应公认比较合用的就行。

那什么是最常用而且比较科学的执笔法呢?历代公推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唐代陆希声得到后,再传至宋代钱若水,才公开出来。

我们认为,执笔执法凡是符合生理功能,书写效果好的,即是好的办法。总之,不管你执笔是何种方法,笔要执紧,腕力才能传之笔端,但又不能执得过紧过死,太紧了会指死腕僵,运转不活。

因此,历来要求执笔做到“指实掌虚”,“指实”实指除了大拇指外,其他四指要相挨紧密,使执笔有力,这个“紧”字实际上就是“实”。

“掌虚”实执笔时要掌心虚空,形如握卵。一般能达到这种要求,运笔便能自如有力,这时历代书家为我们总结的宝贵经验。

具体执笔方法是右手大拇指内侧与食指相对扣住笔杆,这时虎口的形状像马镫,中指靠在食指下,钩住笔管,无名指从下边的对面挡住笔管,小指靠在无名指下,以同一方向挡住笔管增强其力。

执笔本不复杂深奥,与使用筷子道理相似。使用筷子是为了把饭菜夹到嘴里,执笔是为了有利于写字。一桌人围在一起吃饭,“执筷”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夹得利落。我们认为执笔的确“无定法”。




墨色之境


执笔说古来有之,除了基本的执笔姿势之外,要注意几点:

1,执笔是为写好字服务的,本无定式 但是有规律:

掌心要空,大字握笔要适中,小字要低,行草要略高,这样使转灵活。

2,理解古人的特殊执笔,如何绍基的回腕法。

不能像图上的何绍基执笔的样子,如果那样,几乎写不了字,所谓回腕,其实是颜体特点的弧度,笔的运行轨迹往怀里收,被误传成今天的样子。



云梦斋论艺


都说执笔无定法,以前我也赞同这种观点,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觉得执笔还是有法的!

我推荐的执笔方法是现行大众所执笔的方法,也就是双钩执笔法。

为什么只推荐这种执笔法呢?我认为只有这种执笔方法是最科学,也是最有利于你书法发展的执笔法。

我也实践过一些执笔法,在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比如单钩法,也就是类似钢笔的执笔法,在写字的时候小幅度的用笔还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大幅度转笔时,这种执笔就不够灵活了,而且,这种执笔在运笔方向上也有方向滯顿的问题。

其他的执笔方法,我感觉还不如单钩执笔灵活,所以也不在此赘述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执笔体会,也是我个人的推荐,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还是随大家个人意愿。


一笑貫长天


这个问题从古人留传下来、有很多说法、如:拨灯法、握管法、单包法等等,古代的先生对学生的执笔方法要求特别严历,必须的怎么怎么执笔才能写好字。我个人认为书法执笔有定法也无定法,为什么这样说呢,1、说有定法是对那些刚开始学书法的小学生而言,还是要认真对待执笔方法,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怎样执笔、怎样的坐姿,这对学好书法是很有必要的,也对今后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2、说无定法是对那些成年人在书法上有很好的基础的人,他们在写书法时的执笔方法各有不同,有单钩、双钩的、还有像写硬笔字那样的握法,这就是说各人养成的习惯不同、执笔的方法也不同,总之不关你怎么执笔,关见是能把字的结构笔划写到位,写出的字让人看了有美的感觉就好。3、执笔的高度、写小楷执笔方法绝对的低点,有利于掌握字们结构和书写。写大楷执笔适当高点,有利于在书写时笔划放的开,使字的结构秀丽多姿。写行草书时执笔相对来说更高点,这样更有利于发挥,特别是写草书运转自如笔走如蛇,给人的感觉美而潇洒。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