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青楼女子的结局,素来以红颜薄命著称。

在那个可以卖身的年代,许多女子主动或者被迫踏进青楼,自此成了人下人,将真心和感情放在一边,选择和金钱为伍。

可青楼也出了不少侠义女子,秦淮河旁流传着的故事,如柳如是等人,都绝非一句青楼女子可以评价。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民国时期同样有一位青楼女子,她以不凡的见识,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靓丽人生。

一、卖艺不卖身,是个清倌人

青楼的女子,不少多才多艺,和如今的红灯区可截然不同。

在古时,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便流传于此。世人附庸风雅,也倒逼了那些艳名在外的青楼女子,必须有一门擅长的艺术。

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至少要懂得几样。

但不是青楼里的每一个姑娘,都懂得这些才艺,因此便催生了另外一个职业——“清倌人”。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在青楼,“清倌人”是可以不用卖身的,只是唱歌跳舞、弹琴绘画。她们用自己的才艺谋生,虽然也是取悦客人,但心底里也藏着自己的傲气。

董竹君便是被自己的父亲,卖到了青楼,成了一名“清倌人”。

父亲卖女,这样的故事,从来不少见。

那时的女儿,从来都被看成是赔钱货。当家里穷困,父亲病重,董竹君便成了谋生的一种筹码。

那一年,她才12岁,便被父亲押着去了青楼,成了一名“清倌人”。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说是卖艺不卖身,可清白人家,从来不会娶一名青楼女子入门。在那个嫁人就是改变命运的时代,董竹君的一生,或许是毁了。

二、不认命,自带傲骨

风月之地,从来不缺少浪漫的爱情故事,只是这些爱情的结局,或许依旧是个悲剧。

董竹君长得很漂亮,人们都说她是个“小西施”。作为“清倌人”,12岁的董竹君,每天的任务就是唱歌。

她不认命,也不想在青楼里过一辈子,所以,她留心了出入青楼的达官贵人,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靠山。

但和其他女子不同的是,董竹君自带傲骨,也不卑微乞求。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那一年,情窦初开,她爱上了夏之时。

那时的夏之时,还只是个革命人,算不上达官贵人,却也出身高贵。他喜欢董竹君的漂亮,更喜欢她有意无意中流露出来的风骨。

夏之时对董竹君说,自己要为她赎身,可没有想到,竟然被后者拒绝。

不是骑驴走马,不是没动真心,恰恰是因为动了真心,所以董竹君不要夏之时为自己赎身。

董竹君说:“我又不是一件东西,不能让你用钱来买。免得日后吵起架来,你说我是你买回来的。至于赎身的事,我自己想办法,你一个铜板都不要花,你要是花了我就不和你结婚。”

三、有远见的人,生活自带光明

那时,夏之时还是董竹君认识的人里,最有钱最有地位的,但是董竹君爱上了他的正派。

那时,夏之时家中还有卧病在床的发妻。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董竹君不要钱,不要地位,偏偏看中的是夏之时这个人。

她对夏之时说,她不要他为自己赎身,她也说,她绝对不做小老婆。

就这样,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董竹君灌醉了守夜的人,和夏之时私奔逃走前往日本。这一年,董竹君年仅15岁。

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更不接受心爱人的施舍。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董竹君提了三个要求:

“1、不做小老婆;2、到了日本,要送她求学;3、将来从日本读书回来,组织一个好的家庭,夏之时管国家大事,她管家务。”

夏之时果然信守承诺,在日本送她读书,给了她妻子的地位。

在日本四年,董竹君经历了生儿育女,却从未中断学业。

或许,有远见的女孩,从来不会让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董竹君一直坚持学习,却也安排好了生儿育女,等到从日本留学贵来,再到夏之时成为四川都督,她已经生下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带着五个孩子,董竹君成了四川都督夫人。

可终究,人生总要有风雨。

回国后的夏之时,开始限制董竹君的行动,限制她的日常交友,几乎将她软禁。此时的董竹君,已经接受了新的思想,做事也有了自己的主见。

都督与歌女相爱,要为她赎身,歌女:我不是东西,不要你用钱买

等到感情破裂,夏之时几次家暴,她带走了四个女儿,不要男方一分钱,创办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锦江川菜馆。

董竹君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上,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要有尊严的活下去。如果像禽兽一样,被关在笼子里苟延残喘的活着,我宁可选择自由的死去!我们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