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与脂点黄斑病如何区分,您知道吗?

她她她被感情骗了丶


柑橘溃疡病、脂点黄斑病都是柑橘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发病部位、发病期基本重合。当前都处于高发期,虽然这两个病症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两者区别可对照图片比较。

脂点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一般有两种症状。一是黄斑型。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黄色油渍状小点,后期病斑逐步扩展,颜色加深,成为不规则的黄色或褐色斑块。对应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黄斑,斑块中间成透明或半透明状。斑块外仍为绿色。二是褐色小圆斑型。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芝麻大小的褐色斑点,后逐步扩展成灰褐色病斑,边缘颜色深而凸起,中间色泽淡而凹陷并成灰白色。有时候两种症状会同时出现。果实上染病后出现黄白色花斑。




而柑橘溃疡病发病症状要严重的多,发病后,叶片上先出现油渍状圆斑,随着病情发展,叶片正反面凸起,病斑中央凹陷,木栓化,成灰白色火山口的症状,如同溃烂长疮一样。而且溃疡病更容易感染果实,果实上症状更为明显严重。


脂点黄斑病和溃疡病区别很明显的地方就是溃疡病症状相对更加严重,伤口溃烂成火山口状,这也是溃疡病特有的症状。




熊二是个二货


柑橘溃疡病与脂点黄斑病如何区分?

这里是天天学农柑橘种植团队,很高兴为您解答,记得点击关注哦!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分别来了解下柑橘溃疡病和脂点黄斑病。最后我们再来对比下它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

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属真菌病害,是柑橘病害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算是黄龙病之后的第二大检疫性病害。每年都会有柑橘园为此遭受损失,每天都有果农朋友在问柑橘溃疡病怎么治?当然,还有果农朋友并不知道溃疡病是什么,以及长什么样,经常把图片或者视频丢到群里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

柑橘溃疡病病菌属于变形菌门黄单胞杆菌属,以亚洲菌株最为厉害。该病菌的特点是抗旱、抗寒,所以十分顽固,比打不死的小强还厉害。只要感染溃疡病,树体将会终身带病,只要条件合适,就会再发作。

柑橘溃疡病症状

叶片症状:初期其中一面出现微点状黄色或暗黄色油浸状褪绿斑点,后逐渐扩大穿透叶肉,在叶片两面不断隆起, 成为近圆形木栓化的灰褐色病斑。病斑中部凹陷, 裂开似火山口状突出,周围有黄色晕圈,并在晕圈外有一层釉光边缘。病斑大小2~9mm不等, 常彼此愈合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

枝干症状:枝梢上病斑比叶片上病斑更为凸起,木栓化程度更严重,病斑不规则形,病斑多数环状侵染枝梢。

果实症状:果实上的病斑中部凹陷龟裂和木栓化程度比叶片上的病斑更显著,病斑0.5~1.2cm, 初期病斑呈油浸状半透明凸起,浓黄色,其顶部略皱缩。

柑橘溃疡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 品种: 杂柑、橙、葡萄柚、柚、徕檬、枳和枳橙高度感溃疡病,柠檬中度感病,宽皮柑橘较抗病,香橼和金柑高度抗病或免疫。所以,抗性育种是希望所在。

  • 温度:溃疡病菌在25-30℃最为活跃,这个温度间溃疡病高发。
  • 湿度:叶片表面有水非常有利于发病,疫区多雾地段风险大连续降雨,无法施用溃疡病药物,无法除草,所以溃疡病爆发的风险很大。
  • 病原基数:平时应注意苗木修剪前后的消毒,减少病菌数。

柑橘溃疡病药剂


脂点黄斑病

柑橘脂点黄斑病又名黄斑病、脂斑病、腻斑病、褐色小圆星病,过去称落叶病,几乎遍及世界各柑橘产区。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小枝和果实。其症状和肥害相似,许多果农将其误认,导致柑橘脂点黄斑病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脂点黄斑病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类型

  • 脂点黄斑型: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小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大蔓延形成黄色斑块,并在病斑上出现淡黄色突起的小颗粒,呈疤疹状;随病斑扩展和老化,小颗粒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发展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的脂状斑点,与该斑点相对应的叶片正面形成黄色不规则斑块;病斑在病叶上分布不均匀,往往偏向叶片主脉的一侧,另一边很少甚至没有;病斑边缘模糊,中间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疤疹状小粒点。

  • 褐色小圆星型:该症状典型的是秋梢叶片被侵染后或在叶片老化后被侵染的症状。初期叶片表面出现赤褐色芝麻大小斑点,近圆形,后期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直径在l~3毫米左右。病斑边缘颜色深且稍微突起,中间颜色浅,稍微凹陷,后期颜色变为呈灰白色,并在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粒点。一般每个叶片分布数个到数十个,分别分布于叶片的两面。褐色小圆星最常见的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少数的春、夏梢叶片上的脂点黄斑在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凹陷坏死,成为褐色小圆星;另一种则是秋梢叶片被侵染后直接表现出来的症状。

混合型:在同一张叶片上发生脂点黄斑型的病斑,又有褐色小圆星型的病斑,多出现在夏梢叶片上。

果实受害

病斑常发生在向阳的果面上,果肉一般不受危害。发病初期形成黄白相间的“花斑”或疱疹状污黄色小突起,在约0.5~2平方厘米的果面上分布着数个到数十个病斑,随着病斑的不断蔓延和老化,隆起和愈合程度加强,点粒颜色变深,病斑分泌脂状物被氧化成污褐色,形成病健界限不明的大脂斑,或呈褐色小圆星。


柑橘脂点黄斑病发病时间

该病原菌多以菌丝体在树上病叶或落地病叶中越冬,也可潜伏在树枝越冬。春、夏、秋梢叶片都能受到危害。每年6~7月是果树被侵染的主要时期,发病高峰期一般在9~10月。3~4月进入春季,气温开始回升,清明前后雨水增多,是病菌的第1个侵染高峰期,这个时期主要危害春梢。病菌具有潜伏侵染性,危害叶片时一般从新梢嫩叶的气孔侵入,潜伏期为2~4个月。5~6月炎热多雨,是病菌的第2个侵染高峰期,这个时期主要侵染夏梢,此时春梢达到发病高峰期。6~7月是入侵幼果的重要时期。8~10月是病菌的第3个侵染高峰期,这个时期主要侵染秋梢,也是夏梢的发病高峰期。



两者之间都有哪些区别呢?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 从两者的发病症状来看,溃疡病的病斑凸起比脂点黄斑病要明显;

  • 病斑颜色也是不一样的,溃疡病病斑是黄色到灰褐色,而脂点黄斑病的病则是黄色到黑褐色,颜色会更深;

  • 两者的病原体也是不一样的,溃疡病是真菌黄单胞杆菌属,脂点黄斑病也是真菌病原,但病原菌具体是什么目前并不明确。


关于柑橘溃疡病和脂点黄斑病,就先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