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民機戰略觀察 ,作者發展中心 許佳

民機戰略觀察

依託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跟蹤報道國外民機產業、產品、技術領域的重大動向,提供要聞分析和專業解讀。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近幾年俄羅斯在民用航空領域持續發力,加快推進SSJ100支線客機、MC-21幹線客機進口替代計劃的執行,但這些顯然無法讓嘗過制裁滋味的“老大哥”安心。2020年1月,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集團發佈了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樣機完成機身和機翼對接的照片,並稱該型號100%國產化,2021完成俄羅斯取證後可快速投入運營。從俄官方對伊爾-96-400M的定位來看,該機的服務群體主要是政府和大型國企,參與商業市場競爭的可能性很小,未來也可能成為俄多種特種飛機的改型平臺。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首架完成機身和機翼對接的伊爾-96-400M照片



一、伊爾-96-400M基本情況


(一)俄羅斯伊爾-96-300寬體客機發展受阻停產,由其發展而來的伊爾-96-400T貨運飛機目前有少量在國內外服役


伊爾-96-400M源於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96-300四發遠程寬體客機。伊爾-96-300研製工作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裝配PS-90A發動機,1988年9月首飛,1993年投入商業運營,1997年該機的貨運改型伊爾-96-400T首飛,機身加長9.3米,起飛重量增加20噸。但伊爾-96-300生不逢時,蘇聯解體後,俄財政資金短缺、航空工業交貨緩慢,加上波音和空客的民機產品優勢明顯,伊爾-96-300發展嚴重受阻。2009年,俄工貿部正式宣佈了伊爾-96-300停產的消息。在這之後,只有少量的伊爾-96-400T運輸機還在生產。截至2019年共生產31架該系列飛機,只有11架在運行,古巴是最大的海外用戶。


(二)2015年啟動伊爾-96-400T客運改型——伊爾-96-400M,計劃2023年批產,座級比目前中俄合作寬體客機大


2015年後,俄羅斯重新將伊爾-96-400T的客運型—伊爾-96-400M納入民機型號發展計劃,依舊由沃羅涅日航空工廠承擔生產任務,動力裝置不變(沿用PS-90A1)。由於伊爾-96-400M是改進型號,因此項目的發展進度會比較快,首架樣機會在2020年底前完成,2021年開始為取證工作做準備,2023年批產。伊爾-96-400M有三種客艙佈局選擇,其中兩艙和三艙佈局分別可容納350和305位乘客,也有針對全經濟艙佈局的選擇,可容納402位乘客。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貼有試驗樣機0001編號的伊爾-96-400M

沃羅涅日工廠的生產計劃為3架/年


(三)伊爾-96-400M為全國產化改型研製,俄政府計劃撥款500億盧布(約54億人民幣)


在多個關於伊爾-96-400M的消息中都可以看到俄方強調該型號採用完全國產化的發展途徑,特別在進口替代計劃內為SSJ100和MS-21開發技術和項目經驗也會使該項目的發展更加順利,避免了國際局勢變化為產品發展帶來的風險。俄方認為通過該項目可以使俄羅斯重新掌握和提升寬體客機的研製能力生產能力,重新躋身於“具備寬體客機研製生產能力”的國家之一。根據俄國防部消息,俄聯邦政府在2016年時已為伊爾-96-400M項目規劃了500億盧布預算(同期規劃的還有伊爾-114也是500億盧布),其中機身和機載設備的開發和製造可能佔預算40%。


(四)目標市場可能是政府採購,後期改特種平臺潛力大


從目前公開的伊爾-96-400M的訂單情況來看,除總統航空支隊和國防部等政府客戶外,俄羅斯國家運輸租賃公司GTLK也打算在2023年前採購大約6到8架伊爾-96-400M客機,用於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託克和哈巴羅夫斯克的航線。俄羅斯航空公司,Red Wings Airlines,方位航空公司等幾家大力支持國產飛機的航空公司均沒有訂購該型號。由此可看出,俄羅斯對伊爾-96-400M的定位不是爭取民航市場,更像是一種為後期軍事用途開發的平臺。


二、俄羅斯同步規劃伊爾-96-400M的雙發動機改型型號


(一)配裝PD-35的雙髮型伊爾-96-400M或將2027年取證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發動機技術不成熟和受越洋航線備降場問題的影響,四發寬體客機曾牢牢佔據著越洋客運市場,然而隨著發動機技術的發展,雙發客機逐漸凸顯出更多的優勢,佔據了更多的市場。2019年A380宣佈停產也說明了大型四發客機的沒落。


伊爾-96-400M目前仍採用PS-90A1發動機,保持著四發客機身份。如果你認為“老大哥”是如此固執,如此不合潮流,那你就錯了。其實在項目初始,俄方就打算為該型號做好了雙發改型的打算,PD-35可能成為伊爾-96-400M最終發動機選擇。如果PD-35的發展順利,那麼裝配PD-35發動機的伊爾-96-400M可能會在2025年完成首飛,2027年完成取證。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PS-90A發動機


(二)俄通過國際合作不斷提高PS-90系列發動機性能和研製水平


PS-90A目前有A1/A2/A3/A76四種改型。PS-90A是基本型,用於俄總統專機伊爾-96-300PU、伊爾-96-300、圖-204系列飛機;PS-90A-76用於伊爾-76運輸機。


PS-90A1於2007年通過認證,與PS-90A相同程度為98%,最大推力增加1.4噸,主要用於伊爾-96-400T/MPS-90A2是俄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與普惠合作開發的,大部分零部件由法國,德國,瑞典和美國提供,主要用於圖-204SM飛機。PS-90A2裝配FADEC系統,重量較輕,使用維護成本降低40%,油耗可能與當前的西方發動機相當,並且其噪音水平低於當前的法規要求,總體性能明顯優於PS-90A。另外,PS-90A2是第一臺獲得ETOPS -180分鐘運行許可的俄羅斯發動機

(ETOPS是國際民航管理機構專門為了保證雙發飛機安全飛行而提出的一項特別的要求,ETOPS-180意味著飛機單發失效的情況下飛往備降機場所規定的時間不能超過180分鐘。)。PS-90A2可與PS-90A完全互換,但由於國外供應商的關係,俄羅斯不打算在伊爾-96-400M中採用該發動機,除避免國際關係制約外,也不影響伊爾-96-400M對古巴、伊朗等國的出口。


PS-90A發動機性能簡單對比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三、俄還計劃研發更大的運輸機伊爾-96-500T,用於運送大型設備和CR929大部件


基於越來越多大型和超大型設備的運輸需求,俄羅斯在參考了A300-600ST和747-400LCF等商業貨運飛機的全球使用經驗後,認為可以在伊爾-96基礎上發展一款負責運輸重型和超重型火箭航天設備部件,以及航空、海上設備、石油和天然氣等其他超大型貨物的運輸機。2018年俄羅斯開始草圖設計,2019年4月公佈了發展伊爾-96-500T運輸機的消息。與伊爾-96其他型號運輸機的不同之處在於機身上部結構有所擴大,頭部可開啟(類似於安-124運輸機),飛機前部增加了附加支撐件,貨梯可伸縮。與安-124這類為軍用設計的機型相比,伊爾-96-500T顯然更能滿足俄羅斯大型航天設備運輸任務和運送CR929機身的任務,例如,將“安加拉”火箭的原件運輸到東方航天發射場。


伊留申航空公司計劃在2026年至2034年生產16架伊爾-96-500T運輸機,其中6架交付俄羅斯國防部,6架交付給商業客戶,還有4架將為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中俄CR929寬體遠程客機合資公司生產。該項目投資總額約300億盧布。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伊爾-96-500T能夠完成的運輸任務


除伊爾-96-400M外,俄羅斯還參考美歐使用客/貨機加改裝大型加油機的相關經驗,推出了最新的伊爾-96-400TZ加油機,加油設備與伊爾-78M相同,可能會在2020年5月完成工廠飛行試驗。使用伊爾-96可能出於2點考慮,一是充分利用伊爾-96客機大空間優勢,能夠在距離機場3500千米半徑內為他機加註60—65噸燃料,載油量高於最新型的伊爾78系列加油機。另外就是可以共享地勤維護和備件,減少維護成本。北約國家使用成熟的波音707、波音767、DC-10、A330客機改裝加油機。


總結


伊爾-96-400M項目的發展說明俄羅斯在寬體客機方面已有長遠打算,一方面該機可填補CR929上任前的空缺,另一方面這個項目有許多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PD-35發動機,因此在中俄合作階段,其技術成果和經驗或許可為CR929的推進創造一些條件,從而降低研發成本。


想對民用飛機進行軍事用途的加改裝,首先需要實現飛機平臺的自主可控。目前現役的伊爾-96系列主要是用於俄政府專機、指揮機,伊爾-96-400M新機的訂單與伊爾-96基本相同,並且已發展出加油機、超大型運輸機改型。因此俄羅斯政府自籌經費發展伊爾-96-400M的目的似乎不是爭奪國內外的寬體市場,而是在為之後的軍用平臺做準備,不排除俄羅斯未來會在伊爾-96-400系列平臺上進一步改裝預警機、雷達干擾機、通信干擾機等特種飛機的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