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苏军最大规模的空军集团军是哪个?

用户66034096


按照苏军军语定义,空军集团军是前线(战术)航空兵和远程(战略)航空兵的战役军团,使命是与其他军种协同作战和独立地完成战役战术任务。空军集团军由若干个航空兵兵团和独立部队,以及各种保障和勤务部队组成。

历史上苏军最早建立的空军集团军在1936年,当时称之为特别使命集团军。

1936年的《工农红军空军独立作战暂行条例》指出,为了实施空中战役,不仅要动用前线航空兵,而且还可动用统帅部预备队所属的空军集团军。而争夺制空权,首先是应该粉碎敌航空兵的突击力量。认为袭击深远纵深的敌航空兵,消灭大的空军基地、训练中心,摧毁和消灭航空工业目标,则应使用远程航空兵。

1936年2月-1938年6月,红军组建了3个特别使命集团军АРМИЯ ОСОБОГО НАЭНАЧЕИЯ (АОН),每个集团军装备飞机340-360架(重型轰炸机特勃-3与德勃-3型150-170架、斯勃高速轰炸机40架、伊-3或伊-5歼击机40架、P-6远程侦察机约40架等),下辖2个轰炸航空兵旅、数个歼击航空兵大队和1个战略空中侦察团。苏联空军的特别使命集团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按照空军定义,特别使命集团军是能独立完成大型战役战略任务的部队。1940年11月5日3个特别使命集团军共同组建统帅部远程轰炸航空兵。

1934年莫斯科阅兵式上的特勃-3轰炸机机群,令人震撼


在卫国战争爆发后,根据作战情况,苏军在原有的方面军航空兵和集团军航空兵基础上组建了空军集团军,它统辖了方面军中所有的航空兵,这为更有针对性、集中地使用航空兵解决方面军在主要作战方向上和空中战役中的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卫国战争中,苏军先后组建了17个方面军空军集团军,1944年12月又将远程航空兵组建为空军第18集团军。以下将这18个空军集团军做个简单介绍


空军第1集团军:

组建于1942年5月5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命令中指出:“为增强航空兵的突击力量和成功地使用航空兵密集突击,兹将西方面军的航空兵兵力合并组成一个空军集团军,命名为空军第1集团军”。在该集团军编成内,起初只有5个航空兵师(4—5团制),后来增至13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01、202、203、234、235师,轰炸航空兵第204师,夜间轰炸航空兵第213师,混成航空兵第215师,强击航空兵第214、224、231、232、233师)。

空军第1集团军先后参加了莫斯科、勒热夫—瑟乔夫卡 、勒热夫—维亚济马、 奥廖尔、斯帕斯杰缅斯克、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梅梅尔 和东普鲁士战役

空军第1集团军的诺曼底-涅曼航空兵团飞行员


空军第2集团军:

空军第2集团军是以布良斯克方面军空军的一部分为基础于1942年5月组建起来的,编有8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05、206、207师,夜间轰炸航空兵第208师,近程轰炸航空兵第223师,强击航空兵第225、226、227师)和2个独立航空兵团。

空军第2集团军先后参加了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第聂伯河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利沃夫—桑多梅日、维斯瓦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柏林和布拉格战役

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时,该集团军编有9个航空兵军、3个独立航空兵师和4个航空兵团组成,还编有捷克斯洛伐克航空兵第1团,后来扩编为师,装备飞机3000多架 ,实际参战2806架


空军第3集团军:

空军第3集团军是在加里宁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5月组建起来的,编有6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09、210、256师,强击航空兵第212、264师,轰炸航空兵第211师)。

空军第3集团军先后参加别雷、勒热夫—瑟乔夫卡、大卢基、勒热夫—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涅韦尔、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戈罗多克、白俄罗斯里加、希奥利艾、波罗的海、东普鲁士和库尔兰战役时。

1944年的格罗莫夫,首任空军第3集团军司令


空军第4集团军:

空军第4集团军是在南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5月组建起来的,编有6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16、217、229师,夜间轰炸航空兵第218师,轰炸航空兵第219师和强击航空兵第230师)和7个独立混成航空兵团。

集团军先后参加高加索、克拉斯诺达尔、新罗西斯克—塔曼、刻赤—埃利季根登陆、库班空中交战、克里木战役、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战役。

1944年代空军上将韦尔希宁,首任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


空军第5集团军

空军第5集团军是在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6月组建起来的,编有5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36、237、265师,强击航空兵第238师和轰炸航空兵第132师)和数个独立航空兵团。

空军第5集团军先后参加高加索、库班空中交战、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第聂伯河会战、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德布勒森、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布拉格战役。

1943年2月在库班的近卫歼击航空兵第57团(原歼击航空兵第36团)“喷火”V战斗机


空军第6集团军

空军第6集团军是在西北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6月组建起来的,编有5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39、240师,轰炸航空兵第241师,夜间轰炸航空兵第242师和强击航空兵第243师)、7个混成航空兵团和3个独立航空兵大队。

空军第6集团军先后参加旧鲁萨、杰缅斯克、涅韦尔、科韦利、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9月,编入大本营预备队,从10月31日开始,其领率机关改编为波兰军队空军领率机关。


空军第7集团军

空军第7集团军是在卡累利阿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11月组建起来的,编有4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58、259师,强击航空兵第260师,轰炸航空兵第261师)。

空军第7集团军参加了卡累利阿方面军在卫国战争期间所进行的历次战役,诸如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等。1944年12月,划归大本营预备队。

苏军佩-2轰炸机在1944年


空军第8集团军

空军第8集团军是在西南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6月组建起来的,编有10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06、220、235、268、269师,轰炸航空兵第270、271、272师,强击航空兵第226、228师)。

空军第8集团军先后参加斯大林格勒、罗斯托夫、米乌斯河、顿巴斯、梅利托波尔、尼科波尔、克里木、利沃夫—桑多梅日、东喀尔巴阡战役、西喀尔巴阡、俄斯特拉发和布拉格战役 。

空军第8集团军首任司令赫留金空军少将,照片摄于1940年


空军第9集团军

空军第9集团军是在远东方面军第1、25、35合成集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8月组建起来的,编有7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32、249、250师,轰炸航空兵第33、34师,强击航空兵第251、252师)。参加了远东战役

战斗中的伊尔-2机群


空军第10集团军

空军第10集团军是在远东方面军的诸兵种合成第25集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8月组建起来的,编有5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9师,轰炸航空兵第53、83、254师,强击航空兵第253师)。1945年7月,混成航空兵第18军(其编成内包括歼击航空兵第296师和强击航空兵第96师)以及混成航空兵第128、255师编入空军第10集团军。参加了远东战役


空军第11集团军

空军第11集团军是以红旗第2集团军空军为基础于1942年8月在远东组建的,编有3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96师,轰炸航空兵第82师和混成航空兵第206师)。1944年12月20日,改编为混成航空兵第18军,于1945年7月编入空军第10集团军。


空军第12集团军

空军第12集团军是在外贝加尔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8月组建起来的,编有5个航空兵师(轰炸航空兵第30、247师,歼击航空兵第245、246师和强击航空兵第248师),参加了远东战役

远东战役时的空军第12集团军司令胡佳科夫空军元帅


空军第13集团军

空军第13集团军是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11月组建起来的,编有3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75师,轰炸航空兵第276师和强击航空兵第277师)。

先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克拉斯诺博尔斯克、姆加、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维堡 、纳尔瓦、塔林和蒙海峡群岛战役 。

空军第13集团军司令雷巴利琴科


空军第14集团军

空军第14集团军是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空军的基础上于1942年6月组建起来的,编有4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78、279师,轰炸航空兵第280师和强击航空兵第281师)。先后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和波罗的海沿岸战役。 1944年11月底,集团军领率机关划归大本营预备队,而其兵团和部队则转隶其他空军集团军。


空军第15集团军

空军第15集团军是以布良斯克方面军空军的一部分为基础于1942年7月组建起来的,编有3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86师,强击航空兵第225师和轰炸航空兵第284师)和3个独立航空兵团。

空军第15集团军先后参加沃罗涅日防御交战、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库尔斯克会、布良斯克、 维捷布斯克 、列日察—德维纳、里加和库尔兰战役。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参战的拉-5歼击机


空军第16集团军

空军第16集团军组建于1942年8月,编有4个航空兵师(歼击航空兵第220、283师,强击航空兵第228、291师)和2个独立航空兵团。 集团军先后参加 斯大林格勒 、库尔斯克、第聂伯河、白俄罗斯 、华沙—波兹南、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时集团军辖8个航空兵军,10个独立航空兵师和4个航空兵团,作战飞机总数3033架-1548架歼击机、687架强击机、684架轰炸机和114架侦察机

1944年7月空军第16集团军对博布鲁伊斯克的轰炸


空军第17集团军

空军第17集团军1952年11月15日由西南方面军空军改建,先后参加斯大林格勒、库班空中交战、库尔斯克、顿巴斯、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敖德萨、雅西-基什尼奥夫、布达佩斯、巴拉顿湖、维也纳和布拉格战役。


空军第18集团军

空军第18集团军是根据国防委员会1944年12月6日决议,由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所属远程作战航空兵组成的。组建这个集团军的原因是:当时必须更有效地使用远程航空兵配合前线航空兵作战,以满足陆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展开战略进攻的需要。集团军编成内有5个远程轰炸航空兵军(近卫斯摩棱斯克轰炸航空兵第1军,近卫布良斯克轰炸航空兵第2军,近卫斯大林格勒轰炸航空兵第3军,近卫戈梅利轰炸航空兵第4军和轰炸航空兵第19军)和4个独立轰炸航空兵师。集团军内共有22个航空兵师。空军第18集团军领率机关设在莫斯科,而指挥所设在布列斯特。在1945年9月战争结束时集团军共装备飞机1675架

空军第18集团军先后参加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东普鲁士、柏林和远东战役)

空军第18集团军的伊尔-4轰炸机


综上所述,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空军集团军是柏林战役时期的空军第16集团军


荣华之武器堂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苏联空军的空军集团军是在苏德战争期间组建的空军高级战役兵团,也是苏联空军在二战时期最高级别的作战部队。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航空兵的主要运用方式是将编制庞大、臃肿低效的航空兵部队配属给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直属于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这实际上将空军部队视为地面部队的附属品,极大限制了航空作战的灵活性。但是,在经历了战争初期的惨痛失败后,苏军指挥层获得了教训,改变了以往将航空兵作为陆军附属力量使用的方式,转为在配合地面作战的框架内在前线各战区之间灵活使用航空兵力的方式,苏军指挥机关的想法是通过在关键地段集中兵力来取得空中优势。因此,在1942年5月5日,根据国防人民委员部命令苏联空军开始组建空军集团军,取消了方面军和合成集团军下辖的航空兵部队,从而赋予了航空兵部队更大的作战独立性。

空军第1集团军是以西方面军所属的航空兵部队为基础组建的,空军第2集团军则以布良斯克方面军所属航空兵为基础组建的。在空军第1集团军的组建命令中指出了建立集团军级空军部队的目的:“为增强航空兵的突击力量和成功地使用航空兵密集突击,兹将西方面军的航空兵力合并组成一个空军集团军。”到同年11月,苏联前线航空兵不再隶属于合成集团军,集团军仅下辖一个用于侦察和联络的航空兵团。在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组建了18个空军集团军,包括17个前线航空兵集团军和1个远程航空兵集团军。前线航空兵集团军隶属于方面军建制,受到方面军司令部和空军总司令部的双重领导,而远程航空兵集团军直属于空军总司令部。空军集团军的编成在战争期间多有变化,通常由若干不同兵种的航空兵师、航空兵军以及独立航空兵团组成,在1942年至1943年间一个空军集团军拥有6~12个师,约有200~1000架飞机,而在1944年至1945年间增加到约1500架,在某些重大战役中一线空军集团军还能得到来自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航空兵军和师的加强,飞机数量可达2500~3000架。在战争中后期,在重要作战方向上的某些方面军均配属有2个空军集团军。

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空军集团军的规模因作战需要常常有所变化,但到1945年初时部分在重点方向作战的空军集团军得到了特别加强,规模达到顶峰,其中以空军第2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的兵力最为雄厚,而这两个集团军分别配属于由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据1945年1月的统计,空军第2集团军下辖第4轰炸航空军,近卫第6轰炸航空军,近卫第1强击航空军,近卫第2强击航空军,第3强击航空军,第2歼击航空军,第5歼击航空军,近卫第6歼击航空军,编有飞机2273架,其中包括990架战斗机,771架强击机和419架轰炸机。空军第16集团军下辖第3轰炸航空军,第6轰炸航空军,第6强击航空军,第9强击航空军,近卫第1歼击航空军,第3歼击航空军,第6歼击航空军和第13歼击航空军,编有作战飞机2396架,其中包括1172架战斗机,750架强击机和388架轰炸机。上述两个空军集团军都参加了柏林战役。


崎峻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