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筆者最近在研究隋末的歷史時,有一個事件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雁門之圍。雁門之圍涉及的雙方是隋朝與突厥,分別代表著中原王朝與遊牧部族的勢力。細查歷史,每逢中原王朝戰亂之時,草原上的遊牧部族往往會趁勢而起,插手中原的爭鬥,如五代十國時的契丹。突厥作為隋唐之時,草原上的最強勢力,也勢必不會放過隋末戰亂的這個好時機。

筆者試著將雁門之圍前後各股反隋勢力與突厥的事態發展整理在一張圖中,從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

在雁門之圍前,隋朝的反隋勢力雖然眾多,但多為農民起義,且基本上與突厥關係不大;但是雁門之圍後,隋朝的反隋勢力突然爆發,而且主要為官僚貴族主導,均與突厥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那麼,作為一系列事件中心點的雁門之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雁門之圍的發起方突厥又對隋末的局勢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下文為大家揭曉。

從雁門之圍前的事態發展,看無外力干擾下隋末的局勢

大業七年,隋煬帝“徵天下兵”,征討高句麗,史載“士及餽運者填咽於道,晝夜不絕,苦役者始為群盜”,由此反隋勢力開始大爆發。而細數雁門之圍前主要的反隋勢力,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從組成成分來看:反隋勢力以農民起義軍為主,如王薄、劉霸道、高士達、竇建德、杜伏威等人,皆為平民出身;而出身稍好的瓦崗寨首領翟讓為”東都法曹,坐事當斬”,方聚眾作亂,其軍隊的主要成分亦是走投無路的平民;唯一與眾不同的是楊玄感起義。史載楊玄感“以父軍功,位至柱國”,本身便是貴族階層。楊玄感的起義,是雁門之圍前唯獨的隋朝統治階級內部勢力的反彈。從總體上來看,雁門之圍前,反隋勢力主要來源於平民階層,即被統治階層。隋朝的統治階層尚未發生大規模的分化瓦解,這是隋朝統治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

從反隋勢力與突厥的聯繫來看:雁門之圍前的反隋勢力其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河南以及江南一帶,均為隋朝腹地,不利於與突厥等外部勢力勾連。唯獨於大業九年起兵的白榆妄所在地靈武,地近邊境,與突厥勢力勾連方便。而根據史籍記載,雁門之圍前的反隋勢力當中,唯獨有白榆妄“劫掠牧馬 ,北連突厥 ,隴右多被其患“,與突厥勢力勾連密切。其餘勢力在雁門之圍前,均未與突厥產生聯繫。這一方面從側面說明雁門之圍前,突厥尚為隋朝附屬,對隋朝有忌憚之心,並不敢過度插手隋朝的亂局;另一方面亦說明此時之隋朝尚不存在崩盤的跡象,其實力依然強大。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雁門之圍前農民起義分佈圖

從反隋勢力的發展態勢來看:雁門之圍前,反隋勢力力量還都十分薄弱。我們亦雁門之圍發生的日期大業十一年來看,此時,竇建德此時還依附於高士達,“自此漸盛,兵至萬餘人”瓦崗寨翟讓則“掠公私船,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聚徒至萬餘人”,尚未佔據穩固的根據地;王薄、盧明月等則屢次被張須陀“大破”,倉皇逃命;杜伏威則與李子通發生火併,勢力大損。唯一出身貴族的楊玄感早已在大業九年被隋軍打敗。這充分說明,雁門之圍前,隋朝的統治力量尚且強大,其局勢尚在可控範圍內。

由上可知,雁門之圍前,一方面隋朝統治階層尚未發生分化瓦解,統治力量尚且強大,另一方面,突厥作為隋朝外部的最大威脅,此時由於忌憚隋朝,因此並未過多的干預隋朝的亂局。正是由於隋朝內部統治力量的強大與外部突厥的較少干預,隋朝的局勢儘管混亂,但總體尚在可控範圍內。

雁門之圍的實質:隋朝與突厥攻守之勢的轉換

突厥崛起於南北朝時,曾一度稱雄北方,史載“控弦數十萬,中國憚之,周、齊結姻好,傾府藏以事之”。但是經過隋朝的分化瓦解與戰爭打擊,突厥勢力一落千丈,成為隋朝的附庸,隋朝的皇帝亦被稱為“聖人莫緣可汗”,成為中原與草原的共主。

雁門之圍前,隋朝境內雖然爆發多次農民起義,但是其統治力量尚強大,突厥依然尊崇於隋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對隋朝存在著畏懼心理:

這一方面從雁門之圍前,突厥對隋朝的朝貢可以看出。如大業三年隋煬帝北巡之時,突厥啟民可汗為隋煬帝“拔所佩刀,親自芟草”;大業七年,“西面突厥處羅多利可汗來朝”;甚至到了大業十一年的正月,突厥始畢可汗依然前往東都朝貢:十一年,來朝於東都。

另一方面,從突厥與反隋勢力的勾連來看,雁門之圍前爆發的眾多的反隋勢力當中,唯一與突厥有關聯的只有白榆妄。且此人的後事在史籍中根本無記載,足可見此人並未掀起多大風浪,證明此時的突厥還對隋朝有所忌憚,並未過多的干預隋朝的亂局。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雁門之圍圖

雁門之圍時,突厥舉全國之兵,襲擊隋朝皇帝的行為來看,已然是一種赤裸裸的戰爭行為。但是隋軍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我們從一組時間線來看:

大業十一年八月五日,隋煬帝巡遊北塞,八月八日,突厥始畢可汗率領騎兵數十萬,奇襲隋煬帝車駕。八月十二日,隋煬帝躲入雁門城中;八月二十四日,“詔天下諸郡募兵”;八月十三日, “突厥圍雁門,上下惶怖”,到九月十五日,突厥解圍而去,此時隋朝各路援軍才到忻口地區。

在雁門之圍中,堂堂的“聖人可汗”隋煬帝被圍困在雁門長達一月,竟然毫無辦法;而最終解圍的原因,並非是隋軍打敗了突厥軍,而是義成公主謊稱北邊有急,讓突厥誤以為內部起火;再加上隋朝各路援軍的集結,才讓突厥退兵而去。

同時細看隋軍的表現,從正面戰場上來看,有“突厥圍城,官軍頻戰不利”“雁門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門、崞不下”等記載,已然表明隋軍戰力一定程度上已弱於突厥;從各地隋軍支援雁門來看,到突厥解圍之時,各路援軍才到達忻口地區。而支援如此之慢的原因,多是受到各地反隋勢力的阻擾襲擾,這無疑讓突厥意識到隋朝內部局勢的混亂。

縱觀雁門之圍的整個過程,隋軍幾乎沒有給到突厥任何沉重的打擊,反而為天下共主的隋朝皇帝被圍雁門一月有餘。在這樣的情況下,突厥無疑意識到了隋朝的外強中乾,敬畏恐懼之心自然消失,由此突厥對隋朝的戰略也發生了變化。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雁門之圍

雁門之圍後,史載始畢可汗始有“輕華夏之心”,這可以從突厥給各股反隋勢力的封號,如劉武周為“定楊可汗”、郭子和為“平楊可汗”上得到驗證。與此同時,突厥停止了對隋朝的朝貢,轉而開始大規模的介入到隋朝的亂局當中。而隋朝則實力大損,已無力壓制突厥,只能坐視突厥的介入行動。

綜上,雁門之圍,其實改變了隋朝與突厥的攻守態勢。在此之後,隋朝再也無法壓制突厥勢力;而突厥也就此改變了對隋朝的敬畏心理,搖身一變成為東亞的最強勢力,並大規模介入隋朝亂局,以從中獲取最大利益,維持其霸主地位。

隋煬帝下江都:雁門之圍後的無奈選擇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隋煬帝下江都

大業十一年八月,雁門之圍發生;九月雁門之圍解除;大業十二年七月,隋煬帝南下江都,從此再未返回洛陽,最終身死江都。從時間跨度上看,雁門之圍與南下江都必然存在關聯。

從隋煬帝本人來看,雁門之圍前後的隋煬帝判若兩人。雁門之圍前,隋煬帝是“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十足自信自負之人。即便是到大業七年之後,反隋勢力雖然四起,但是總體形勢可控,隋煬帝也能有足夠信心把控北方局勢。這可以他從大業七年起三徵高句麗,甚至在大業十一年依然安心北巡可以看出。

但是雁門之圍卻徹底打破了隋煬帝的信心,使其對突厥產生了畏懼之心。這可以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一是雁門之圍時,面對突厥,史載 “上大懼,抱趙王杲(楊杲)而泣,目盡腫”。曾經高高在上的隋煬帝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面對突厥帶來的恐懼,對其打擊可想有多大。二是雁門之圍後,隋煬帝蜷縮於東都洛陽,從此再未北巡,也再沒有了對外的軍事形成,隋煬帝明顯由之前的狂妄自大變為退縮自保。

從整體的局勢來看,我們上文提到,隋朝局勢可控的原因是內部統治力量的強大與外部突厥的順服。但是雁門之圍後,突厥搖身一變成為東亞最強勢力,在北方邊境形成對隋朝的巨大威脅,必然操縱隋朝內亂。面對內憂外患,隋朝既無法打敗突厥,又無法快速平定內亂,內部統治力量的分化瓦解已經初現端倪。隋朝北方的局勢已然難以控制,這迫使隋煬帝不得不去尋找一個穩定安全的地方。而南方相對於北方而言,整體局勢尚且可控,便成了隋煬帝的最優選。

因此,隋煬帝南下江都,既是雁門之圍後隋煬帝退縮自保心態下的無奈,又是突厥稱雄威脅隋朝北方統治下的被迫選擇。而隋煬帝南下江都的行為,導致隋朝統治力量的瓦解進一步加速,無疑加劇了北方局勢的失控,

從雁門之圍後的事態發展,看突厥對隋朝內亂的大規模介入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雁門之圍後新爆發的主要反隋勢力

從雁門之圍後爆發的反隋勢力來看,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反隋勢力主要為官僚貴族主導。如李淵為太原留守,本身便屬於關隴貴族的一員;薛舉出身河東薛氏,任“金城府校尉”;劉武周為“為鷹揚府校尉”;李軌“家以財雄邊,好賙人急,鄉黨稱之。隋大業中,補鷹揚府司兵”。梁師都為“隴西豪右,拜鷹揚郎將”。郭子和“為隋左翊衛”。由此可以看出,雁門之圍後,反隋勢力主要出自於隋朝的統治階級。這標誌著隋朝的統治階層的瓦解,此時隋朝的局勢才真正不可控。

二是從反隋勢力爆發的地點來看,基本上處於隋朝疆域的邊角處。薛舉稱雄甘涼、梁師都霸於隴西、劉武周稱雄河東、李淵舉兵晉陽,李軌起於涼州,多為隋朝邊境重鎮,中原王朝的精兵多屯聚於此,軍馬來源也多在此處,反隋勢力從隋朝腹地向邊角處的擴散,無疑讓隋朝喪失了捍衛統治的最強戰力,動搖了隋朝的根本。同時,因其處於邊境處,基於突厥的強大勢力,隋朝的統治必然無法有效施行,無疑給反隋勢力的爆發提供了絕好的契機,這從側面證明了突厥的強勢加速了隋朝統治力量的瓦解。

三是從反隋勢力均與突厥關係來看,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郭子和等人,“皆稱臣,受其可汗之號”,而突厥多次出兵幫助反隋勢力對抗隋軍,甚至就連李淵也“與突厥相結,資其士馬以益兵勢”,由此可見雁門之圍後,突厥對隋朝內亂的大規模介入。而基於突厥強大的實力,隋朝根本無法抵抗突厥,這決定了隋朝對其失控局勢的無能為力。

四是從反隋勢力的發展態勢來看,薛舉勢力被滅於大業十四年,李軌勢力滅於武德二年,劉武周身死於武德三年,梁師都死於貞觀二年,郭子和武德元年(大業十四年)歸順,李淵則成功平定天下,取代隋朝。從大業十四年隋煬帝身死的時間來看,這些勢力基本都延續到了隋朝滅亡之後,且手握精兵,實力遠比一般的農民起義軍強太多,無疑是隋朝滅亡的主要推手。

從以上可以看出,雁門之圍後,一是突厥稱雄為隋朝統治力量的瓦解以及起兵反隋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動搖了隋朝統治的根基;二是突厥大規模介入隋朝內亂,造成了新一輪的反隋勢力的大爆發,導致隋朝北方局勢完全失控,最終導致了隋朝的覆滅。

從雁門之圍前後事態的發展,看突厥對隋末局勢的影響

隋末割據圖

綜上,雁門之圍造成了隋朝與突厥攻守態勢的轉換。雁門之圍後,隋煬帝由自信狂妄變得退縮自保,基於突厥的威脅與北方局勢的混亂,無奈選擇了南下江都,從而加劇了隋朝統治力量的瓦解。而突厥則稱雄於北方,以其強橫實力大規模介入到隋朝亂局中,成功瓦解了隋朝的統治力量,並引發了新一輪反隋勢力的大爆發。可以說,正是突厥的稱雄,徹底加速了隋朝北方局勢的失控,為隋朝的覆滅加了一把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