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不给大阿哥?

红雨说历史


在热河狩猎之际,康熙在八大庄行宫感觉体力不支,让李德全到鹿园割些鹿血来喝,就在康熙进入鹿园之后,发现了太子和“母妃”郑春华的奸情。太子趁机逃走。



康熙怒不可揭,到处寻找太子。就在这紧要关头,十四阿哥伙同八阿哥模仿太子手谕调来了凌普的两千兵马包围了行宫。

康熙立马意识到这是太子要逼宫,迅速召集众皇子到行宫集合,防止添乱,册封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为亲王。其中大阿哥为首亲王,节制诸兄弟。

同时派张廷玉调狼谭的部队进驻八大庄。

在张廷玉调来救兵之后,康熙终于放下心来处理“太子谋反”的事情。

首先,康熙召大阿哥和三阿哥进入戒得居问话。大阿哥看到太子地位不保,立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在康熙面前力陈太子谋逆之罪,甚至还要替康熙杀掉太子。这一举动着实下了康熙一跳,毕竟皇长子和太子本就是亲兄弟,只因为有明珠辅佐皇长子,索相辅佐太子,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但没想到,皇长子竟然要杀了太子。


皇长子胤祉太不知道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感情了,康熙年少,在孝庄祖母选的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飞扬跋扈,威胁皇权,孝庄为了平衡鳌拜的权势,与索尼联姻,让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妻。索尼的第三个儿子索额图就成了康熙的三叔。康熙与赫舍里氏感情很深

在生下太子不久,赫舍里氏就因为难产死去,康熙认为胤礽是妻子生命的延续,在胤礽2岁时,即封为太子。在随后的几十年,更是言传身教,倾注了大量心血。

胤祉想方设法至太子于死地的举动让康熙看清了胤祉的残暴嘴脸,以至于在皇三子爆出大阿哥利用巫蛊之术诅咒太子,以至于太子疯疯癫癫的时候,痛骂大阿哥是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更向众皇子表明,无德之人不配当皇帝。

在张五哥从野外找回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时候,康熙知道凌普的军队不是太子调进来的,太子可能是被冤枉的。


当局势稳定,张廷玉暗示康熙手谕有可能是假的之后,康熙已经断定太子是被陷害的。

而皇长子急于杀掉太子,急于上位的举动,让康熙看清了大阿哥无德残暴的嘴脸。立马把他削掉一切职务,永远圈禁,这样的无德之人是不配当一国之君的。不给大阿哥送火炉是在情理之中,就是要大阿哥吃点苦头,让他知道自己的残忍有多么可恨!

当初康熙发现了太子奸情之后,太子急忙跑到了四阿哥那里,毕竟他们是一伙的,希望四阿哥出面替自己说情。邬思道阻止四阿哥见太子,认为太子是是非之人,和他掺和在一起必然落人口实。

这时十三爷出去见了太子,并且答应太子保全他的家人和郑春华。又怕太子做出傻事,陪着太子在野外转悠了大半夜。

当张五哥召回太子和十三爷的时候,康熙以为手谕是十三爷模仿太子笔记写的,于是派张廷玉出去询问,得知十三爷没有模仿太子笔记的时候,康熙排除了十三阿哥陷害太子的可能。除了大阿哥、十三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还有谁陷害太子?康熙心中有数,但是不确定,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重选太子一幕,在看到朝廷重臣大多数都举荐八阿哥的时候,康熙感觉到了八爷党可怕的势力,由此确定是八爷党陷害了太子。加上八阿哥审理刑部冤案、深夜独子审问肖国兴,从肖国兴那里取得了不利于太子的口供并且把它交给康熙的事情,康熙立马认定八爷党才是隐藏在背后最难对付的势力。



而十三爷在太子危难之时,陪在太子身边,不离不弃,做到了一个弟弟的情谊和做臣子的一片忠敬之心,虽然因为口无遮拦,惹恼了康熙而被圈禁,但是,康熙认定十三阿哥是条有情有义的汉子,在冰天雪地之中给他送火炉,也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康熙给了十三爷和太子火炉,而唯独没有给大阿哥火炉。

接下来,康熙通过重选太子的举动,使八爷党势力浮出水面,四阿哥和八爷党之争正是开始。


品读春秋001


先说下此事的来龙去脉。

太子夜会“母妃”郑春华,被康熙撞见。太子虽然逃走了,但是,他也知道今晚必然被处置。于是,太子找老四胤禛求救。结果,胤禛在邬思道建议下,假装喝多了,让老十三胤祥去见太子。

胤祥本来想听邬思道建议,不要答应太子的任何请求,太子已经要完蛋了。可是,胤祥看太子太惨了,不仅答应了太子要照顾郑春华和太子家人。甚至,胤祥怕太子一个人出事,还陪着神志错乱的太子在雪地里走了半个晚上。



而此时,听闻风声的老十四也不敢寂寞,竟然假冒太子手谕调兵进驻行宫,营造太子武力逼宫的假象。

康熙看见凌普调兵进驻行宫,马上联想到太子要“绝地反击”!于是,调狼谭的兵进驻行宫。同时,把皇子们也都给叫来,省的他们闹事。


也就是在此时,大阿哥开始对康熙扇风点火,添油加醋的诉说太子的不是。本来,康熙朝的最初皇位之争,就是在大阿哥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两人背后分别是明珠(大阿哥外叔祖父,电视剧中,是太子叔父)和索额图(太子是索额图的侄孙)。后来,明珠和索额图都被康熙整倒了,太子和大阿哥都老实了。

现在,大阿哥眼看着太子“武力逼宫”不成,肯定要完蛋了。于是,为了斩草除根,也为了向康熙邀功,大阿哥主动提出愿意替康熙清理门户!杀掉太子!


幸好,张廷玉指出调兵手谕是伪造的,让康熙冷静下来。康熙没有马上批评大阿哥,而是先把太子和胤祥抓了起来。同时,让大阿哥继续“表演”。大阿哥以为太子被废以后,皇位非他莫属。于是,更是娇狂,引起其他皇子不满。三阿哥率先发难,指出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康熙终于忍无可忍,把大阿哥也给抓了起来。

于是,太子第一次被废当晚,有三位阿哥被康熙下旨圈禁。但是,康熙对三人的态度很不一样!

首先,康熙不仅相信胤祥是清白的,还很欣赏胤祥的品性。


胤祥有情有义,在太子危难之时,不避嫌疑,不离不弃。这件事展示出胤祥的侠义之气,他即顾念对二哥的兄弟情谊,又恪守了对太子的君臣之礼。康熙甚至夸赞,他心目中的继位人选必须是有德之人,这一点胤祥做的就不错!


在此之时,给予胤祥如此好的评价,其他皇子也很吃惊。同时,康熙也解释了关押胤祥,只是因为胤祥说“无情都是帝王家”,扰乱人心。康熙把胤祥关起来,只是让他冷静下,改改脾气。

所以,第二天肯定会给胤祥送火炉。

其次,康熙厌恶太子的不争气。但是,也觉察出太子这些年过的不容易。

太子私通母妃和卖官鬻爵的事确实让康熙伤心,厌恶。但是,大阿哥与太子争皇位,自己皇子们在康熙面前争宠的事,康熙也是清楚的。


现在,有暴露出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更是让康熙心疼太子这个从小就没娘的得孩子。在这么险恶的环境下,太子过的太不容易了。康熙觉得,大阿哥搞魇镇,可能是逼疯太子的一个原因。而且,老三对魇镇一事知情不报,也让康熙看出皇子们对太子的态度!这些皇子都不把太子当兄弟看待啊!

所以,康熙觉得,可能虽然二阿哥不适合当皇帝。但是,也不至于再受其他折磨。所以,康熙也给废太子送了火炉。

最后,大阿哥触犯了康熙大忌——不念骨肉亲情!

人上年纪以后,就希望家庭和睦,团团圆圆的过日子。康熙也一样,他是皇帝,也是一位老父亲。在康熙眼里,骨肉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必须选一位能够照顾好兄弟的皇子!

这一点,胤禛知道。胤禛从来不向康熙告兄弟们的黑状,在康熙面前玩“骨肉相残”,那是找死!


老八和大阿哥等人都不知道。老八曾经在刑部冤狱案中诱审肖国兴,将太子拉下水。这件事被图里琛告诉康熙,气的康熙骂老八是“该死,其心可诛”!从此,老八再也无缘"太子"之位了!


大阿哥做的更过分,在太子被废当晚,不仅不替太子求情。竟然还要鼓动康熙“大义灭亲”!甚至,他还乐意替康熙动手杀太子!


气的康熙骂大阿哥是“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

康熙觉得大阿哥不配当他的孩子,他就是不顾及骨肉亲情的蠢猪!蠢猪是不佩用火炉的!


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王朝》中康熙同时把三个儿子关进了宗人府,隆冬时节却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大阿哥却没有份,对于深城府的老爹康熙来说,肯定不会是忘记了,他这样做有好几个意思。

先看看这三个儿子为啥被崇尚仁德的康熙关起来呢?起因还是这个历史上最倒霉的太子胤礽(当了四十多年太子也没能熬上当皇帝,还两度被废),他的倒霉全是因为自己的不争气,没事了闲的非得去招惹自己的母妃郑春华,康熙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给自己戴绿帽子的,虽然愤怒已经达到了高潮,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没有当场发作。这让得知丑事败露的太子恐惧到了极点,于是去找四皇子胤禛和十三子胤祥给自己出出主意。胤禛装醉酒没出面,让胤祥去见了太子,作为太子的死党,胤祥心疼太子整晚陪在太子身旁,感慨“无情最是帝王家”。



这个关键的节点让很多反太子一党很是兴奋,都巴不得趁此机会让太子万劫不复。十四阿哥胤禵落井下石,伪造了太子手谕调兵制造太子要谋反的假象,大阿哥表现得就更加积极,他大义凛然的站出来表示愿意替父亲亲手杀了太子。


姜还是老的辣,儿子们毕竟还是儿子,在老爹面前耍的这些小心眼儿很快就被康熙察觉了。一怒之下,把三个儿子都关了起来。

关大阿哥是永久圈禁,作为老大哥,竟然要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太子还没有被废,算是谋逆弑君!无情无义让康熙心凉至极,认为其心当诛!不杀你就算是尽了父子情义了,还送什么火炉!

对太子,那就是怒其不争!但是毕竟没娘的孩子活的苦,周围处处陷阱和危机,自己又苦心培养了几十年,气头上关几天给点教训,让他长点记性,顺便送个火炉,说明“你即便不是太子,也还是我儿子!”

对十三阿哥完全就是一种欣慰的呵护了,这么多儿子,只有他对太子有情有义,只是说那句大实话“无情最是帝王家”干啥,送个火炉是想告诉胤祥“虽然关了你,但是是对你最好的保护!”

太子虽然被关了,后来又出来复位太子,胤祥后来的顶梁之势也有目共睹,至于大阿哥,是个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彻底放弃了他,所以,康熙的火炉也是大臣们察言观色的晴雨表,从此,该去支持谁又要好好琢磨一番了!


墨梅逸清寒



因为太子和老十三的错还可以改,大阿哥的错不可饶恕,康熙是彻底放弃了。冷就冷点吧,反正一身膘,也冻不死。

当然康熙这也是释放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彻底放弃了大阿哥,而废太子和老十三不只是没有放弃,还关心他们的冷暖,算是间接保护了他们。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一废太子之时,先后有三位阿哥被圈禁宗人府分别是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

这三位天潢贵胄被关进宗人府小黑屋时正值寒冬,当时康熙四十七年的第一场雪刚刚下完。康熙虽然怒其不争,但也送了两盘碳火让他们取暖,但偏偏没有大阿哥的火,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其实这件事情的表面原因很简单,但背后释放的政治信号才是关键。

这三位阿哥中,大阿哥的罪名是魇镇诅咒太子,还一直鼓捣着康熙杀了太子,甚至说自己可以代劳的丧尽天良之话。太子的罪名是给父亲康熙戴绿帽子偷情贵妃郑春华,还有涉嫌兵变,当然事后康熙发现兵变并不是太子所为。老十三是在太子失魂落魄时陪太子一起外出散心的,但没想到太子涉嫌兵变,而兵变的将军凌普是老十三的旧部,坐实了老十三是太子死党并且跟着参加兵变的嫌疑。

这三人罪名刚开始都差不多,毕竟太子和老十三有着兵变意图弑父之举,大阿哥是丧心病狂的魇镇亲弟弟,还鼓捣着康熙杀了太子胤礽。

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被找到后没多久,康熙通过张廷玉的提示就发现了太子调兵的手谕是假的,当然要彻查,被张廷玉劝阻住了,害怕引起幕后黑手的更大反弹。当然这也是个明智之举,毕竟当时身处热河行宫,并不在京师大本营。幕后黑手伪造太子手谕的老十四和老八为了夺嫡是虎视眈眈,如果惹急了他们,还真敢来一场真的兵变弑父的。

所以康熙并没有大动干戈的要求彻查此事,而是为了稳住当前的局面,并没有说明。(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但康熙也害怕太子和老十三担上这种罪名,被幕后黑手趁机加害,所以康熙先是让张廷玉拿着伪造的太子手谕当着众位阿哥的面问老十三知道不知道这个手谕,老十三说不知道。借此震慑背后伪造手谕的人,这件事的猫腻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小心点吧。当时老八向老十四使了一个眼色,说明两人已经明白伪造的太子手谕被识破了。


通过此事,太子和老十三兵变意图弑父的罪名自然没有了。也就是太子给父亲康熙戴绿帽子的罪比较大。但大阿哥的罪是坐实了,为了夺嫡对于亲弟弟都是魇镇诅咒,一出事了就落井下石欲杀而后快,这种人弑父都是正常的,所以是罪不可赦。

同时虽然太子和老十三兵变的罪名被洗脱,但康熙当时为了稳住局势并没有宣布他们的清白。只是为了震慑幕后黑手老八和老十四,同时给众人留下这二人兵变有疑点的状况,下令张廷玉拿着伪造的太子手谕问话罢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当众宣布太子和老十三是清白的,没有进行兵变,那么以什么废太子呢。说出太子给康熙戴绿帽子的罪名吗,这种丑事又怎么可能大肆宣扬呢,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不惩罚太子,只能以兵变为名圈禁废太子了。

但毕竟虎毒不食子,虽然太子戴绿帽子给康熙了,但罪不至死,老十三更是无辜的。就这样让他们两个人担着罪名,让人以为他们彻底失势,方便下手加害来斩草除根也不行。

因此康熙在派人送碳火时,只给了太子和老十三两人,并没有给大阿哥。一是大阿哥是罪不可赦,康熙是彻底放弃了,不管他的死活了。二是释放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还在乎太子和老十三的冷暖,二人还罪不至死,下面的人可要保护好了。同时为之后放出老十三和复立太子做了一个完美的铺垫。

这就是康熙高明的帝王心术,知道事情不对劲,并没有大动干戈。而是不动声色的将错就错的惩罚了太子,又稳住了局势。后来又以送火的小事情让观望的众人区分出太子和老十三还有希望,大阿哥彻底没希望的情况,简直是高明至极。

雍正王朝这部隐喻现实的神剧,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别小看了这部电视剧,虽然不是真实历史,但胜似真实历史,其中隐喻的职场小技巧,还是值得我们深挖分析学习的!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46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中在热河狩猎的时候,康熙皇帝同时圈禁了三名皇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十三阿哥胤祥。

圈禁的时候,康熙皇帝派人给胤礽、胤祥送去了饭食和炭火,却独独没有给大阿哥胤禔送火,其原因非常的简单:

1、身份不同

胤禔已经被废除了所有的爵位,贬为庶民,终身圈禁。

胤礽还虽然已经被废黜太子的名分,但是还是皇子,而且康熙对胤礽的爱其中夹杂了对赫舍里皇后的爱。

胤祥也仅仅是被圈禁而已,并没有其他任何身份的变动。

2、所犯的错误不同

胤禔所犯的错事对胤礽进行”魇镇“,妄图扳倒太子后,窃取国家储君的位置。

心思狠毒,想要康熙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胤礽,甚至愿意代劳杀死自己的亲弟弟胤礽。

这种骨肉相残,不顾亲情的想法违背了康熙的原则和底线。

胤礽的错误是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私通,属于失德,但是并不影响康熙对胤礽的亲情。

况且康熙给胤礽的行为找到了借口是因为胤禔的“魇镇”造成的,而太子兵变实际上是被人陷害。

胤祥的错误是因为有人诬陷和胤礽一起发生兵变,这个本身已经证明是假的,他的另一个错误是出言不逊,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戳中了康熙的心窝子。

3、将来的处理结果不同

在追查调兵手谕的幕后黑手过后,太子胤礽还要被放出来继续在前面充当靶子,还要复立。

胤祥还要放出来辅助胤禛,而大阿哥胤禔已经是废人一个,没有用了,他的结果就是终身圈禁。


逝去即历史


不请自来

给老十三火炉,是欣赏。给太子火炉,是疼惜。至于大阿哥呢,康熙对他恨之入骨,还会给火炉?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康熙皇帝在承德的日子呆的实在是不顺心。在那段时间里,他发现了自己选的储君竟然是个纲常全无的逆子。他发现所谓的八贤王,居然是一个腹黑的小人。不过最让他吃惊以及痛心的,是他的大儿子居然毫无人性,为了皇帝的位子想杀他的亲弟弟。

身为皇帝,自己的儿子教育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失败。养不教,父之过呀。但是他还是皇帝,皇帝可以知错,可以改错,但却不能认错。皇帝,怎么会犯错呢。

在承德的最后一晚,皇家的争斗差点沦为了大清朝的笑柄。还好还有老十三,为太子出头,虽然话说的有点难听,但冲着大阿哥去的。康熙皇帝在老十三的身上,多少有些欣慰。因此,虽然老十三被关进了监狱,但是没人把他当囚犯,他是侠王,是皇帝的骄傲。


而太子,虽然干出了有悖伦理的事情,但是康熙却没想真正的把他废掉。锻炼了近四十年的储君,康熙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即便是他不争气,也不应该草草把他废掉。太子不要脸,皇上还要脸呢。所以说,康熙在那段时间只是给太子一定的警告,并没有说真的就把他给废掉。

至于大阿哥,康熙找不到宽恕他的理由。笔者甚至觉得,康熙认为那张伪造的调兵手谕,就是大阿哥伪造的。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有铺有垫。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却为后面的整个剧情埋下一个大的伏笔。顺便提一句,在二次废掉太子的时候,老十三为什么也被关进了宗人府呢?很大程度上,与在承德的那一晚上有关。


月晓YB


《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幕,那就是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被康熙同时贬进宗人府,可是最后康熙却只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却没有给大阿哥。

这样一个细节其实处理得很好,都是康熙的儿子,又都被贬了,为何差距这么大了?

其实那是因为康熙已经完全放弃大阿哥了,但是对于太子和老十三那是还有怜爱之心了,康熙这样做也是在给朝臣传递信号,那就是太子还是有机会的,老十三也还是受宠的,但是大阿哥就已经放弃了。

冰冻三尺岂是一日之寒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一起去看看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吧。

01,对于太子,康熙是偏爱的。

三个人为何会被同时打进宗人府,都和太子有关系。

康熙其实一直很宠爱太子,这个太子是他和赫舍里皇后的孩子。

康熙和赫舍里是因为权势联姻,康熙娶她是孝庄太后的意思,孝庄太后让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做皇后,目的是为了扳倒鳌拜,而对于索尼来说,孙女做皇后乃一个家族荣耀,双方一拍即合。

可是这个赫舍里知书达理,还渐渐地走进了康熙的心,只是很遗憾的是赫舍里生胤礽的时候难产去世,康熙悲痛万分,打破大清生前不立太子的规矩,立胤礽为太子。

可是这个太子实在不争气,还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有了私情,还被康熙撞破了。

康熙没有当场发怒,离开了,但是太子也慌了,赶紧找老四胤禛求救,老四这个时候应该看清楚太子很难再继位了,假装醉酒没有去,老十三胤祥去了。

康熙迁怒太子的主要亮点:

第一,和郑春华有染。

第二,涉嫌武力逼宫(被冤枉)。

但是康熙在太子身上花费很大心血,对他很是偏爱,怎么可能放弃他了?给火炉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后也再次立他为太子了,只是太子还是不争气结局还是被废除,但是康熙一直不杀他。

02,对于大阿哥,康熙彻底放弃了。

大阿哥其实很悲剧,虽然是长子,可是不是嫡长子,太子没他的份,别人给他送的东西还会被要回去转给太子,他喜欢宝日龙梅吧,又被康熙给抢走了。

其实大阿哥还是有能力的,曾经陪同康熙出征葛尔丹,背后还有明珠,可惜他不是嫡长子又有野心就不对了,又加上为人狠毒就彻底让康熙厌恶了。

太子出事的时候,他想杀掉太子,给康熙说:“你要是不方便做,那我来帮你做。”

大阿哥居然落井下石要杀太子,可是太子再怎么出事康熙还是偏爱了,岂能容其他人伤害太子,岂能容手足相残?再加上三阿哥指出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康熙就把他也关宗人府了。

康熙已经彻底放弃他了,当然就没必要送火炉了,不杀都已经很客气了。

大阿哥被永久圈禁,幽死,

37岁被关,63岁去世,关了26年。

03,对于老十三,康熙是保护的。

《雍正王朝》中,康熙关老十三其实是保护他,只是时间还是不短了,不过康熙的确还是欣赏他,欣赏他对太子的重情重义,没有落井下石趁机打压了。

太子出事后,很多人都不敢去,老十三却去了,还陪着太子在雪地里走,答应要帮他照顾家人,甚至还感叹道:“无情最是帝王家。”

康熙不仅给他送火炉,还允许图里琛给他好酒好肉,后来还放他出来,让他主管刑部。

觉得康熙还是喜欢太子的,只是怒其不争无法把江山给他,但是还是不允许其他人伤害太子,细细分析,和太子作对的大阿哥,三阿哥和八阿哥结局都不好。

而保护太子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结局都不错,四阿哥还做了皇帝。


湘西小木鱼


因为大阿哥太过残忍,连自己亲弟弟都杀害,当着康熙的面要杀掉太子,还背后使坏,没有一点做长子的样子。作为大清朝的皇子应该多替皇帝分忧解难,治理好国家最重要,这一点四个做的就比他好,所谓不争即是争,争即是不争。越想得到的却越得不到。康熙对大阿哥非常不满的是,康熙不希望儿子们兄弟相残,国家分裂,而大阿哥偏偏对着和她干,挑拨离间,兄弟不合,康熙不杀他就是对他最大的宽容了。最可恨的事,在康熙面前说要杀了太子,如果康熙做不到他可以做到,如此惨忍的人怎么可能被优待。反之,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呢!可以看出康熙还是非常爱惜两个儿子的。这两个儿子没有打错,犯错误谁都有,作为一个父亲,康熙是用心良苦,太子纵然有错,错不在他是有人在背后唆使,被八阿哥陷害的,康熙是明君不会不知道这样的事儿,皇帝要查谁非常容易,尤其八阿哥弄个假圣旨陷害太子谋反这段看出,太子本性纯良,只是帝王权术不会运用导致入狱。治理国家滥用职权,什么人都能买官卖官有点过分了!国家让他治理是不行的。至于十三阿哥口碑一直不错,侠肝义胆,敢于直谏,为了保太子舍生忘死,康熙非常喜欢这个味儿子,喜欢打抱不平,在太子有难时挺身而出,敢做敢为的人。带兵打仗样样精通。他也没有大的过错,放出来是早晚的事,从康熙给火炉就看出,十三阿哥深受康熙爱戴,放出来是早晚的事儿。



超级刚vlog厨师


这说明康熙对太子、老十三和大阿哥是区别对待的。区别对待,是因为他们所犯错误的性质不同。

那么,他们分别犯了什么错误呢?

此事发生于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

太子被废的导火索,是他与康熙的妃嫔郑春华苟且,被康熙发现了;以及老十四伪造了太子调兵谋反的手谕。但此前,太子卖官的事情已经让康熙失望,而此后太子的心腹告发太子,更是让康熙知道了太子私底下所做的一切腌臜事。

于是,康熙决定废了他。

但当他发现太子调兵的手谕是伪造的之后,他开始原谅太子——多不容易啊,明枪暗箭的,平日里肯定也挨了不少。而当三阿哥告发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情后,他甚至开始同情太子了。

也许从宣布废掉太子之前,康熙已经决定复立太子了。废掉他,是为了给众人一个说法;复立他,是因为他还有挽救的余地。既然如此,康熙派人给他送个火炉,很正常。

大阿哥犯了什么错呢?魇镇太子,这是明面上的错误。这个错误已经很大了,因为他谋害社稷之本,而且还用“魇镇”这种卑劣的手段。

但更让康熙无法忍受的,是大阿哥在太子犯错的时候,完全不顾兄弟情义,要求康熙杀了太子。

这不仅是落井下石,这还是无情无义、丧心病狂、猪狗不如。它暴露了大阿哥的本性。这说明大阿哥已经没有挽救的余地。康熙决定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如此,康熙不给他火炉,很正常。

至于老十三,他只是太仗义,又太敢言,不懂得顾全大局,于是康熙决定教训他一下。但问题是,老十三的都是对的,只是没有讲究时机和场合,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康熙心里对老十三是很佩服的,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既然如此,给老十三送个火炉也是正常。

但老十三在得知大阿哥没有火炉后,立即让人把自己的火炉送到了大阿哥牢房里。

十三爷,果然仗义。


趣谈国史


康熙皇帝最见不得的就是骨肉相残兄弟厮杀,可大啊哥偏偏不明白自己皇阿玛的心,见到太子惹祸便想置他于死地好让自己得利。

正如太子说的“大哥这是丧尽天良”,置自己兄弟于死地的行为,让皇上这个慈父彻底寒心了!



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中,太子因私会后宫嫔妃郑春华被皇上发现,后被八爷党趁机陷害调兵谋反,于是太子第一次被废。

而十三爷刚好和太子在一块,叛乱的部下又正好和十三爷干过,于是十三爷就有了叛乱的嫌疑!



后来皇上召集皇子们问处理意见,十三爷等啊哥都替太子求情了。

唯独大阿哥胤褆见太子落难,没像其他啊哥那样替太子求情,而是不顾兄弟情落井下石。 不断怂恿皇上斩杀太子,还说出什么愿意代劳的大逆不道之话,最终惹怒了不愿看到兄弟相残的皇上!

不过没多久皇上就得到张廷玉的提示,发现太子调兵的手谕是假的。



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引出幕后黑手,避免八爷党狗急跳墙,康熙听了张廷玉的话没有彻查。 也没有说出实情而是借此考验皇子们的态度,这次大啊哥原形毕露魇镇咒骂太子要置兄弟于死地彻底废了他!

大啊哥,太子和十三爷被圈禁宗人府的时候正值冬天,而康熙只是命人给太子和十三爷送炭火,还是十三爷见大啊哥冷的叫唤,让人把他的炭火给大阿哥给送去!



康熙爷为什么这样区别对待呢?

恐怕是想让其他啊哥看看,太子还有机会你们都别太激动,十三爷也罪不至死手下的人看着办!

大啊哥这种阴狠毒辣谋害兄弟的人,就是这种下场他希望其他皇子引以为戒,不过权力斗争中哪里有什么理智可言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早些年的大阿哥为朝廷立下不少战功,可惜不是嫡长子所以想当太子没机会。不过见太子倒台丧心病狂要置他于死地,其险恶用心彻底惹怒了皇帝,对他除了没有直接杀掉恐怕就是不闻不问了彻底放弃。

毕竟他的皇阿玛最见不得的就是,他们兄弟为了皇位相互攻击,不给他炭火是对他彻底失望!



再通过给太子和十三爷炭火,不给大啊哥炭火传递政治信号,重情重义的是皇上看重的,落井下石是皇上厌恶的,太子和十三爷还没倒台,你们别有其他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