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同事亲人去世了我该去参加葬礼吗?

礼拜叭


在疫情期间,你同事亲人去世,本应一切从简,坚持不集聚原则,最好不举行什么葬礼。真想弥补所谓"缺憾“,也应在疫情彻底消除之后再作适当安排。

你的同事亲人去世,在疫情期间,不应去参加什么葬礼。此时,你要对同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並适当进行劝阻。你对同事亲人去世的情意,可通过微信或电话先行表达。

总之,为了有利于阻击疫情,早日打胜这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我们都应是自觉的参与者和尽责的践行者。


玉堂行佛人


疫情期间,同事亲人走了,你该去参加葬礼吗?

我的回答是不去,疫情那么严重,人群的聚集有可能导致疫情再次漏出苗头。

说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就在前天,我们村有个人去世了,他的亲人在当天,就要挨家挨户的通知那些和他们有关系的人及主持先生,表示有人走了,需要人搭手置办东西,布置灵堂,收礼金什么的。结果没有什么人去,只有他们的亲人,然后来通知我爸了,我家和他们有点沾亲带故的。我爸在家没事时相当于先生,就是红白喜事的主持人一样,事后会给先生几包烟,那一套规矩很多,我妈一直反对做先生,也就没在做过,做事不落好,还会被人说道。像我们这一代,估计没什么知道那套规矩了。

昨天主家买了头猪,请了吹唢呐的人,今天下葬,正好赶到疫情关卡撤掉,但也没什么人去,至于我爸,去了一趟,把礼金放下又会来了,全程口罩没去掉过。

一上午唢呐几乎都在响,唢呐不亏为乐器中的神器,迎来送往。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农村,人的预防意识都这么好,别的地方应该更不会差。

图片与本文无关。


放飞自我的蜗牛


疫情期间,国家有相关的规定:白事简办,红事停办或延办。其实这样的规定也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否要去,我认为可以分情况而定。

同事主动提出葬礼需要帮忙

这样的全国疫情面前,相信你的同事也一定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对于亲人的去世,也一定是会从简而办,只是可能会因为亲人比较少,葬礼需要人帮忙,他认为和你的关系比较好,主动寻求几个好友的帮助,也是情理之中,这时候还是建议去参加葬礼,能够起到帮忙的作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扎堆聚集,既能帮同事顺利简单办完亲人的葬礼,又能做好个人防护。



同事没有主动提出邀请参加葬礼

如果你只是了解到同事的亲人去世,同事并没有主动与你说起,说明你的同事也是因为疫情原因不打算和朋友说起,只是出于亲情想从简安葬亲人。那么首先你可以和其他一起的同事商量一给一些钱表达慰问,并且可以说一下担心在疫情期间去葬礼会给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表达一下关心。我相信你的同事也会理解,毕竟在疫情期间,相关葬礼的场地有很多的严格把控和防护,让其家人安送亲人就好。



传统习俗让路疫情防控

这次疫情是一个全民族的特殊战役,每一个人都在默默战斗着,疫情防控出来的政策和规定 都是出于在专业的角度来防止疫情的蔓延带给人民的危害,从简办丧事,不但不会丢失亲情,人民都是理解和支持的。只有全民族的每一个人共同发力,这场无声的战役才会胜利!


郁语35


我认为不应该。

虽然不去参加同事亲人的葬礼可能有些显得不尽人情,但是仅仅是同事啊?现在的人际交往已经发展到要参加同事的亲人葬礼了吗?

同事亲人去世了,会很伤心,但是你去了又能做什么呢?分担伤心吗?他心里的伤痛你作为一个外人是无法抚平的。你去了人家还要招待你,平添了许多的麻烦。还是让你的同事自己多待一会儿吧,自己接受事实,消化悲痛。一个成年人的内心是很坚韧的,他需要的是时间……

况且在疫情期间,到处都管理严格,出入都很麻烦。

全国各地已经三令五申让大家进行自我隔离,不要走亲访友了。为什么就是记不住呢?

有多少病例是因为走亲访友,相互聚集而感染的啊?这个时候不要给国家和医务人员添麻烦了。

不要拖国家的后腿。

其实在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有答案了。





李老仙儿叨叨叨


疫情期间,同事亲人去世了,我决定还是去一趟。

虽然是疫情日盖加重,可是面对和自己相处数年的同事亲人去世了,应该去帮帮他们料理后事。但是为了防止疫情交叉扩散,我们首先与同事的亲戚朋友联系了一下,把从武汉回家的亲友让迴避一下,其次把身体素质低的排除一下,让他们尽量保护自己。只有把身体健康的朋友照呼过来,尽快让老人火化入土。

其次,尽可能减少送葬的朋友规模,而且简单在家里弄些菜把朋友招呼一下,不要给亲友添麻烦,也不能给社会添乱。同时也要保护朋友的健康,采取必要的保护防范措施,该消毒的消毒,购置和配戴口罩。丧事一切从简。

我相信同事的亲戚朋友也都能理解,去世的亲人在天之灵也是能理解的。

丧事后,大家各自回家里后,尽量彻底清洗,换洗衣物,最好能独居几天,以彻底消除被感染,或传播亲人的可能性!


陇原之子


疫情期间有同事的亲人去世,是去参加葬礼还是不去?

1,我认为疫情期间不能去。因为各级都要求“少出门,不聚会不串门”。

2,疫情期间如果有人去世,按照管控期间要求是不可以操办丧事的。可以特殊处理(如火化,寄存),如要办也要等疫情解除以后视情况而定。

3,人之常情,敬而有之。您只要在内心为逝者默默祈祷就行了。回答完毕,谢谢。


王炳昌


疫情期间,葬礼不要参加,是亲戚朋友的礼还是要送的,因为亲戚朋友的人情礼常往来,不送就断绝来往了。



舒昌军


你都说了是疫情期间,难道你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乖乖呆在家里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你不去参加就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你知道谁身上有没有病毒,因为它的潜伏期都是14天,它不像其他东西马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在疫情目前我们只能选择做好防护措施,让它早日消失殆尽。




秋叶的思念2060010


疫情阻击战,处处在行动。随着疫情防控和信息发布的及时透明,“聚集性疫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地披露的聚集性疫情,也足够令人警醒。

“北京发现41起聚集性病例”、“广东发现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宁波一次聚餐祈福25人确诊”、“山东发现聚集性疫情60起”……地区如此广泛,频率如此高发。每一条新闻推送背后,都让人感到心惊,也让人对整体疫情防控走向揪心。人们不禁要问:“战疫”当前,为何总有人要外出聚集?怎样斩断聚集性疫情滋生的链条?

所谓“聚集性疫情”,是指一个医学观察期限内(14天),在小范围内连续发生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之间可能存在着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被感染的可能性。聚集性疫情多因聚会、聚餐、会议等集体聚集活动引起。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认为,聚集性疫情中重症出现得多,需要重点防治。

早在疫情之初,钟南山院士就曾叮嘱民众“不出门”、“戴口罩”、“不聚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班日期的临近等,一些民众可能会对疫情防控形势麻痹大意,甚至抱着侥幸心理外出聚集。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负责任,同时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公共健康不负责任。

抗击疫情,亟需每个人从我做起。要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提高自我约束,少些侥幸麻痹,拒绝扎堆聚会,走亲串友。个体层面冷静克制,科学预防,就扎稳了疫情防控的最基本的防线。除了个人的约束克制和道德自觉,各级各地单位部门也要加大科普宣传,压实属地责任,采取各种举措切断传染途径。

今天的“宅”,是为了明天的“嗨”;今天的克制,是为了明天的“撒欢儿”。疫情当前,拒绝侥幸和扎堆,就是不给“战疫”添堵添乱。




郑资讯


肯定是不应该去。

同事之间的关系虽然很重要,但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更何况你如果去参加,不仅是关乎你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也会对你的家人和与你有接触的人造成安全隐患。

同事如果头脑清醒,也会阻止让别人去的,疫情期间应该是丧事从简。

如果因为你没去而怪罪你,这样不识时务的同事不处也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