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务农人员如何保障他们老有所依?

亦客0711


发展好一点的村子,过了70的就不用交垃圾处理费,还有合作医疗也不用交了,不过过了60就不用交养老保险了,其实也挺好,保障吗还是家里孩子孝顺就行,指望别人不可能


蒙山脚下宝哥


你好,我来发表一下我的关点。农村务农人员要想老有所依,还是要靠自已,要趁年青时去外面打工挣钱,学门技术也可以,我也是农村人,我是干建筑的,在工地上干活,点工一天是三百一天,要是干包活的话,一天基本是五六百块。要是不想学技术,干小工也是可以的,一天二百块。不能在家混日子。

只有趁年轻多挣点钱,老了才有保障。还有一定要交社保,多交点,以后可以多拿点吗。要是年轻不努力,老了想依靠別人救济,那人就活得没有尊严了。


荆州赵哥


农民70-80岁。还在干活。就为吃口饭。交了半辈子公粮。到死算退休。子女50-60岁。还在背井离乡。当农民工。一亩地辛辛苦苦一年赚不到500元 孙子辈30-40岁。背负房贷。远走他乡。留下10岁左右的留守儿童。到农村看看吧。摸着良心说话


东山青尘子


你好!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农村务农人员如何保障他们 老有所依?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养儿防老。有的家里,有儿子又有女儿。女儿一般是嫁出去 ,儿子在家承担养老送终的 责任。如果是没有儿子的家庭,往往要招一个上门女婿。女儿和上门女婿一起,供养老人。有的农村家庭,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在他们 到了一定年龄有能力的情况下,有的就抱养一个孩子。养大以后也是为了给自己养老。有个别偏远地区的农村人。还存在这样的思想。存钱不如存孩子。孩子生的越多越好,他们认为到老了的时候!这个孩子指不上可以指另外的孩人,到将来也能为自己养老。

二 有的农村里的人,虽然都把儿女养大了,他们年轻的时候,学一门手艺。但是他们还是在外面尽量赚多多的钱。他们认为儿女有再多的钱也不如自己有钱好。这些人平时过日子都比较节俭,他们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把钱攒下以后,为了 自己老了干不动活的时候,自己还能有钱花。所以这也是解决他们的今后养老的保障问题。

三 还有一种情况是:农村人有的年纪大了有的生活困难,国家把他们列为低保户,每个月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五保户 所有开支全部有国家来供养。

四 现在我国农村有居民养老保险 制度 ,农村人年轻的时候把它交上,到老了六十岁以后能领到一些养老金。

五 有的务农人员,出去打工,进了一些正规的工厂,他们有的有五险一金,在工厂勤勤奋奋的工作 15年以上。到了退休年龄,就有了自己的退休金。

以上这些情况,都可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li沧海


务农人员不外乎老农民吧。对老农民而言,老有所依我认为两点,其一是依钱,因为钱是生活的硬头货,在当今金钱社会的氛围中,钱优其显得更为重要。钱从那里来,这是非常关键的。国家也尽量想办法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但老农民的庞大人数和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实力还达不到老农民老有所依的程度,所以,六十岁以上的农民还得尽量自己计划养老问题,只要身体可以苦个十来八年还没啥问题,自已存一点,再等国家对养老金陆续涨一点以达到老有所依。其二,重点靠儿女来照顾。这主要就看儿女的经济状况了,如果儿女的经济状况好,当然老人生活肯定没啥问题,反之,老人也得理解儿女的难处,尽量不要给儿女增加负担,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个人认为这样。





用户董永华


农村养老问题与医保问题向来是困扰农民生活的两大难题,近些年国家不断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福利变革,力求保障农民看病养老福利。截至目前,农民普遍有两种养老方式选择,家庭养老和缴纳养老保险养老,现在绝大多数的农民朋友都会选择缴纳15年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的同时能够避免为儿女带来养老负担。可是当前面临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以及年轻劳动力丧失的问题,孤寡无依的老人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解决农民养老难问题成为社会保障福利的重中之重。

临近年末即将步入2018年,国家将会重点解决地方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的养老金区域发放不平衡问题,为此健全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首先要进行全国统筹,从最基本的养老保险保障工作做起。现代化农业发展为农村各方面带来新政策,农民养老形式更为多样化,“以地养老”方式无疑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项养老模式。农民通过三权分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然后再确权保障土地承包权,从而放心的将土地使用权通过流转承包给他人使用,从中收取地租或分红作为养老资本。

除此之外,伴随着当前新型农村建设发展,土地极有可能发生变故,造成最坏的失地结果后农民该怎么养老呢?土地是农民的根,近些年城市化建设进程日渐加快,农民的基本生活收入受到影响,城市化建设需要永久的征收农业用地,失地农民该怎么生活?拿什么来养老呢?对此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失地农民成立专项养老金发放福利,失地农民能够领取每月近1300元的养老金;而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针对有偿退出土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奖励,组织建设养老机构确保这类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新型农村基础建设,养老保险体系也将会针对农村目前整体情况作出明确调整,与此同时户籍界限取消后,农民朋友能够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养老待遇,每月基本上都能够领取上千元养老金。当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养老金发放金额也会有所改变,必须符合当地的民生需求。未来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部分资金用于老农养老,将村民集体经济收入纳入到养老保险范围内,农民能够享受到的养老福利越来越多,养老体系建设将会越来越完善,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养老难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木林森9898


其实我觉得这就牵扯到民生问题了,我本身是生活在农村里的,看到过太多的农村老人年经大了以后,孤苦伶仃、老无所依。辛苦了大半辈子靠着种田等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还要养活儿女。到头来换来儿女的不孝顺、不体贴以至于丧失劳动力以后生活的很艰难。其实现在国家出台了不少惠民政策,目的就是想让一些农民的生活收入得到改善。比方说新农合、医保什么的,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风之男的自媒体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说。一是现在的老年人,这代人属50,60年代时期人,沒有入养老保险,有及少数条件好的加入社保,其余都是国家补助的农保,每月只领200元左右,根本解决不了生活问题,还需继续打工挣钱添补家用。二是70,80后,这代人遇上好政策,经济条件富裕,基本都入了社保,每月I500元左右的保险金。随着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农民的养老问题,能达到老有所养,养无后忧的水平。


王连军206


为了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补贴

1.基础养老金,满60岁每个月大概可以领100块钱,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标准也会逐渐提高

2.高龄补贴帮助农村年满70岁或者是80岁的老人解决晚年生活的难题地方不同领取的补贴可能有所差异

3.低保金,地方差异领取补贴不一

4.五保户,具体还是以地方为准


水果解说员


很高能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现在交通发达,坐车也方便,加之在城里挣钱要比在农村挣的多,而且城里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只有要有胆识、智慧、能力以及一技之长的年轻人能在城里挣到钱,都能长期在城里呆下去,甚至有的好几年才回一次老家的也有,这就导致农村的务农人员没有人照顾,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其次,在我国60岁以上人的老人数不胜数,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缴纳社保、医保以及养老保险等,但是,对他们的生活仍然是不够的,现在物价上涨,消费水平提高,买什么东西都要钱去解决。有的子女会给自己的父母寄钱回家用,而有的也不会,需要根据子女情况而定,最后还得靠他们自己。

再次,农村的老人大致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特困供养人员,他们有公办的敬老院给他们养老;第二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地方通过产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方式让他们老有所养;第三类是养老人群,他们既不是特困供养人员,也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同样也可以申请低保,也有一定的补助。

总的来讲,老有所依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身为子女的一定要尽到孝道,一定要尽自己所有的能力来供养自己的父母,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出台相关政策,让所有的老人都能过上老有所依的生活。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观点,如有写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