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乙肝的人,该如何避免传染给自己的家人?

范佛


得了乙肝,想要避免传染给家人,需要患者和自己家人之间都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这个问题。

患者该怎么做?

作为乙肝患者,需要做到2点,一是积极治疗,将病毒降到正常范围内,这样传染性就会大大的减弱,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传染给家人。

二是了解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因此,如果打算备孕生孩子,要做好母婴阻断,避免传染给下一代,另外,性生活时,尽量采取安全措施,避免传染给伴侣。

家人该怎么做?

作为乙肝患者的家人,算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一定要积极去医院查乙肝五项,及时接种好乙肝疫苗,接种完成后,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接种成功,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总之,想要避免感染上乙肝,需要患者和家人双方的共同努力,希望以上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肝病医生许玉华


开始我以为几率特别小,可是后来还真被我撞见了一个五岁小孩被奶奶感染乙肝的病例,所以觉得有必要跟大家提个醒!

这种事情可能在大城市相对比较很少见,但是在农村可能就是普遍现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奶奶带孙子事情实在是太多,我在一次门诊出诊时候,来了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小孩来看病,小孩由于季节性流感原因,中招了,一直高烧不退,口服药效果一直不好,后来住进我们科,记得住进来三天后有所好转了,父母有一天看到我来巡诊,就说医生,能不能给我孩子做一个乙肝筛查,家里老人都有,想看孩子有没有抗体,如果没有看要不要注射疫苗!


当时,我听完,感觉挺震惊的,能有这样意识父母真不多,我说好呀,结果一查,发现小孩竟然是小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当时我就问他们夫妻俩,你们有查过嘛,尤其是做母亲有没有乙肝,他们都前几天在单位组织体检时候,都查了没有乙肝呀!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夫妻两个人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小孩都是有奶奶带大的,奶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生活按道理是不太可能被传染的,可是奶奶有一个不好习惯,就是从小喂食方法,很常自己尝过的或者自己嘴里弄凉后的食物才给孩子吃,最要命是,小孩看到奶奶刷牙,自己也想玩玩,拿奶奶牙刷放在嘴里来玩,久而久之,就留下了感染风险!


可见,患有乙肝,不注意细节的话,是完全有可能传染给家里人的!

正常情况下,患有乙肝的人,正常的生活、一起吃饭交流握手等等确实是不会造成家里人的传染的,因为乙肝传播途径更多来源于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但是临床上发现确实除了夫妻之前,也有被家里人被感染乙肝病毒的,尤其以大人小孩子之间传播比较多见,因为照顾以及小孩爱玩问题,他们之间血液接触相对会比较频繁,虽然看起来那么一点血液里面病毒数量不多,但常此以往,感染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还有一点导致小孩被感染的重要原因是:虽然我们现在很多小孩一出去从小国家就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是很多父母都只是带孩子去打疫苗,而实际上曾经有研究调查小孩出生接种1年后抗体阳性率有差不多九成,5年后为会降为七成,9年后仍有发现就只有五成左右为阳性了!而且哪怕是成年三针注射后,产生抗体阳性率也只有90%左右,可见不是一接种就有的,而且乙肝疫苗接种还跟当时接种乙肝疫苗时候孩子身体状况等有关!还有一点:很多父母带小孩打完乙肝疫苗后就觉得“一劳永逸”了,从来没带他们去查过!


医学小侦探


患有乙肝的病人,都会担心传染给家人,乙肝的传播有很大的家庭聚集性,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家人都应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后,也要定期5年复查是否还有抗体,因为时间过长,抗体滴度下降或是消失,乙肝抗体并不是终生存在。

在生活中,生活用品注意要分开,同时乙肝患者注意与家人实行分餐制,碗筷等餐具与家人分开,牙刷、剃须刀不要混用,患者的生活用品也要注意消毒。家人也要注意口腔黏膜破损时不要接粗到患者的体液。

其性伴侣最好有乙肝抗体,从安全角度上讲,性交时,最好有安全套的保护。同时家人身上有伤口溃破时,不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我国大部分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如果是女性患者怀孕时注意及时母婴阻断,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可以阻断90%以上的传播,现在国家对这种母婴阻断有很好的治疗措施,母婴传播到现在减少很多。

患者同时要注意到正规医院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彩超或CT等,乙肝病毒DNA是检测病毒的活动度,数值越高,病毒复制能力越强,感染能力也越强。

在生活中,不止乙肝患者要注意自已的一些生活习惯,其家人要注意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

本期答主:赵宇玲,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1、首先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需要用药。如果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因为是否具有传染性和传染性的高低主要根据患者乙肝病毒量的高低。经过治疗后,若乙肝病毒量低于检测下限,则表示不具有传染性或传染性低。

2、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乙肝疫苗。所以家庭成员应到医院进行检查,看乙肝表面抗体是否显阳性。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且暂无感染到乙肝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增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3、目前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孕妈妈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进行阻断。同时小孩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血液传播(家里减少共用剃须刀、洗刷用品、等有可能出现血液或体液接触的机会)和性传播(一方有乙肝者,另一方应要看自己是否有乙肝表面抗体,若无者,应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同时可尽量使用避孕套),应尽量避免上述传播途径。


肝药妹


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或者体液传播的传染性肝病。尽管一般的身体接触并不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但与乙肝患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的确是乙肝患病的高危人群。除了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之外,像治疗乙肝疾病的医务人员,都属于乙肝的易感人群。对于乙肝患者的易感人群来说,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的有效、安全和便捷的方法。

说到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或者体液传播的可能有一点抽象,我们可以将乙肝的传播方式具体到以下几个主要场景:

1、接受输血、透析或者血液制品治疗时,血液、相关血液制品或者医疗设备被乙肝病毒所污染;

2、使用侵入性医疗器械时,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没有彻底消毒;这也是静脉吸毒者大都会感染乙肝的原因;

3、母婴垂直传播;

4、性接触传播,在皮肤或者黏膜有伤口的情况下接触了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等;

5、生活接触传播,在皮肤或者黏膜损伤面接触了被乙肝患者唾液、尿液、血液、胆汁或者乳汁污染的器物等;

6、纹身、修脚、穿耳孔所使用的工具被乙肝病毒污染,没有彻底消毒也会传染乙肝。

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65摄氏度的高温下可以存活10小时,需要高压蒸汽或者煮沸的水里面消毒10分钟才会被杀灭。可见一般的消毒方法或者清洁方法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杀灭乙肝病毒的。所以我们还是强调,经常接触乙肝患者的人们,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药疗君



作为一名乙肝感染者,要避免通过性行为传播给伴侣;避免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伤害到儿童等家人。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假若家中有乙肝感染者、携带者,那么值得做的第一点是让家人接种乙肝疫苗,并且确保接种成功,体内有抗体。

因为现实情况下,很多人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并没有接种成功,但是自己并没有察觉,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建议在接种半年之后复查接种成功率。



家人没有抗体保护这期间,是不是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也不得而知!

另外从疫苗的有效性来讲,一般接种5年之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疫苗会有衰退期,有的时候疫苗就会失效了。

作为一名乙肝感染者,和他密切接触的人当然就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所以保护好家人的健康,也确实是一名乙肝感染者该做的事。

避免性途径的传播,体液的传播,血液的传播,是重要的几个方面。

1、一般来讲,即便没有接种疫苗的健康伴侣,也不会被感染上病毒。但是要抵制那些非常规的性行为。比如GJ,多个性伴侣,或是口腔黏膜破损情况下接触到患者体液(KJ情况下接触精液或者阴道分泌液)。理论上讲,伴侣必须接种疫苗,提倡常用安全套。

2、牙刷、指甲刀、剃须刀等物品,避免混用,因为通过这些途径的血液传播的几率是存在的。尤其避免这些物品被孩子们碰到。

3、对于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也要避免上述两种可能。此外在输血和接触血液制品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

每日贴心健康科普,尽在辽沈名医


辽沈名医


既然自己知道患有乙肝那就要让家人们做好预防,让家人接种乙肝疫苗就好了。

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家庭非常多,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家中有乙肝病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懂一些乙肝防治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预防。

家庭成员应该都检查一下乙肝五项,看是否有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做好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乙肝病人在不知道配偶是否有乙肝抗体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性传播的发生。如果配偶有乙肝抗体,就安全了。

如果乙肝病人是育龄妇女就要非常注意母婴传播了。母婴传播发生在围产期,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传染率很高,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完成母婴传播的阻断以免孩子被传染。现在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效果非常好,根据乙肝病人实际情况可以在怀孕前,怀孕中和孩子出生后进行母婴传播的阻断,这样可以高概率生出健康孩子。


家有乙肝病人,密切接触者要定期复查自己的乙肝抗体,当抗体滴度太低时(小于10mlU/ml)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都非常重要,HBVDNA越高传染性越大,因此这样的病人如果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最好开始治疗,通过治疗乙肝病人传染性降低,也就降低了传播概率。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针对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进行预防,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完成预防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就是要求密切接触者接种乙肝疫苗。

关注百姓体育,了解更多乙肝防治知识。


百姓体育


首先,乙型肝炎患者应该避免向家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自己必须积极接受科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数量成正比。如果患者的病毒较高,传染性也就越大。问题越严重,越多的患者只能通过及时治疗使HBV-DNA呈阴性来减少自身的感染性。

为什么乙型肝炎会出现家庭疾病?

造成家族肝病的原因,主要是密切接触。家庭中的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分为早期传播和生命密切接触。早期传播主要是在儿童期传播,主要是因为母亲和婴儿通过产道,乳汁偶尔胎盘传播。成人传播主要是体液(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的扩散。

家庭成员积极接种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家庭感染的最主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给尚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家庭成员注射全程乙型肝炎疫苗,以便患者的家属可以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抵抗力,并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乙型肝炎的五项检测。

日常用品应分开

在患有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中,成员之间的日常用品通常需要严格分开。由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汗液,唾液,血液和排泄物中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为了防止家人感染,应首先避免接触这些介质。此外,应定期对患者的日常用品进行消毒,以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一起吃饭时,用公用筷子把食物放在自己的盘子里;或采用分食制,每人1份。家庭用具和食具要经常消毒。

乙型肝炎患者性生活注意

若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没有携带病毒的配偶需要去医院做乙型肝炎的两对半检查。结果是抗-HBs阳性,也就是说,配偶本身有抵抗力,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过性生活;如果配偶HBsAg和抗HBs阴性,则表示配偶本身无乙肝抵抗能力。应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抗体。在配偶不产生抗HBs保护性抗体之前,最好使用避孕套进行性生活。

配偶应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抗体,还要注意性卫生。最好在性交过程中使用避孕套,以防止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配偶。

防止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中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最重要途径。值得提醒的是,胎儿在子宫内感染的概率仅为10%,主要是为了防止围产期和出生后的密切接触。一个大三阳的母亲在出生后有90%-95%的机会被感染。患有E抗原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孩子为40%-45%。如果婴儿可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90%以上的母婴传播。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这种可能性很小。


首先,现在所有出生的孩子都要接种乙肝疫苗,而且是三针,这样的疫苗接种后大概90%的孩子都会获得乙肝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当再次遇到乙肝病毒时,便不会被感染了,而是能迅速干掉乙肝病毒。所以,当你的孩子、家人都接种了乙肝疫苗,并且已经有了保护性抗体之后,就不需要担心会传染的问题。


如果你的家人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一般都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强力推行乙肝疫苗已经差不多20年了(我应该没记错),所以没有接种疫苗的基本都已经成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不怕乙肝病毒的,为什么?因为乙肝病毒虽然凶猛,但基本上都是欺负小孩子而已,因为小孩子免疫力尚未健全,所以你会看见基本上所有的乙肝患者都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的乙肝病毒。很少是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的。如果你是丈夫,你有乙肝,你老婆没有乙肝,也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这种情况下你们同房了,一般都不会导致你老婆感染乙肝的,因为她是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她有慢性病,尤其是损伤了免疫力的疾病,那就有可能感染乙肝,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如果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即使是成人,也应该去补种疫苗。


最后,乙肝的传染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家庭成员之间,只有夫妻之间有可能性传播,但上面我们讲了,性传播的概率不大。然后是母婴传播,但现在都有接种疫苗了,所以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很多。关键是血液传播,乙肝病人的血液如果通过伤口进入健康小孩子的体内,那么小孩子是可能导致感染的,比如父亲有乙肝,父亲的剃须刀有血液,小孩子不懂事,贪玩拿剃须刀过来自己剃须,导致出血,这样就可能感染了乙肝,但如果小孩子有接种疫苗,那也不怕。


总的来说,家庭成员支架要传播乙肝,目前这个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大部分原因都是乙肝疫苗的功劳。


李鸿政医生


可能会传染,所以需要家人做好防护,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好的主动预防乙肝的方法。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官方统计乙肝患者将近一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有些乙肝出现了家族式或家庭式传播。比如母亲有乙肝、将乙肝传播给丈夫、孩子们,孩子长大后再将乙肝传染给了下一代。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被明显的抑制住了。因为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可以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或者注射乙肝一面等方法阻止传染的。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母婴垂直传播

由于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保护母婴安全,很多地区阻断母婴传播都有政府专项经济投入,比如孕妇检查、孕期用药、新生儿药物注射等方面都出现了免费项目。因此母婴乙肝传播已经被科学、有效的阻断了97%以上。

2、血源性传播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对血制品管理混乱的时候,而我国现在对血制品的管理已经相当严格,因此血源性传染已经非常罕见。

3、性传播

很多人都不知道性生活可以传染乙肝。但也不要惊慌,其实只要一个小小的避孕套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了。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共用牙膏、牙刷;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等生活细节也可以起到传播乙肝病毒的作用。

另外,乙肝的预防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武器”,那就是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通常会产生乙肝抗体,这就可以很好的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只不过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接种过乙肝疫苗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抗体。因此,建议接种疫苗后半年内检查是否产生乙肝抗体,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需要重新接种乙肝疫苗。

2、乙肝疫苗的抗体效价会随着时间减退直至消失,建议产生抗体后隔5年左右复查乙肝五项,如抗体消失,需要重新接种乙肝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