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德国为什么没有领土争端?

四节虾


现在的德国的确没有领土争端,但读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德国版图比起德国刚统一之后,领土少的可不是一点两点的。



1871年,德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起下实现了统一,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最终普法战争中获得胜利,一锤定音,德意志帝国成立,一直到一战前德国的领土总面积达到了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国家中国土面积数一数二的大国。而现在的德国就是一个超级缩小版,国土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减少了接近40%。

而德国的国土面积减少,完全都取决于它发动的一战还是二战,最终都失败了,所以德国直接缩小成现在的模样。一战后德国战败,在凡尔赛条约规定中,德国失去了1/8的领土,约7.2万平方公里。其中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再次割让给法国,恢复普法战争前的边界;承认波兰的独立,并给波兰海岸线,直接把原属于波兰的领土和西普鲁士、波森省和部分东普鲁士以及部分西里西亚等地区都给了波兰。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又回到了丹麦手中。



二战后德国的领土减少的就更多了,德国的老家东普鲁士地区全部割让出去,大部分都割让给了苏联,现在成了俄罗斯的欧洲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东部的西里西亚全部地区都割让了给了波兰。等等,自此,德国正式缩小为一个3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所以肯定会有人会疑问?德国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为何没有领土争端呢?而且原来的领土都被邻国占去,不想再次拿回来来吗?

其实这是德国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妥协,也是一个极具有政治智慧的决定。二战后德国就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随后进入了冷战时代,英法美3国占领的地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而苏联占领的地区,成立了民主德国。然而1990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有点扛不住了,德国的再次统一有了历史性的契机。



但很多国家对德国能够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非常不放心。所以德国在签订了和平协议之前,在两德统一之后的新宪法中加入了一条类似于声明的条文“德国的所有领土,完全回到了德国”。也就是这一条声明给人了其他大小国家,吃了定心丸,所以德国才真正的结束被军事占领的历史。但这一条宪法声明也正式承认了德国已经损失的领土不再追回,所以德国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土纠纷,无论和周边的国家波兰还是俄罗斯。可以说德国做出的牺牲非常大,也是对于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进行的忏悔。


大正看世界


德国领土比普鲁士时期损失了四成,只要德国不提意见,邻国都是既得利益者。

德国的边界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多数边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脉为界。这一点,倒有些像咱们国家的省界,很多也是以河流、山脉为界的。比如山西省,北以长城与内蒙古为界,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界,南以黄河、王屋山等山以河南省为界,西以黄河与陕西省为界。再比如甘肃省与青海省以祁连山为界,四川省与陕西省以大巴山为界,四川省与西藏以金沙江为界。

德国面积是357376平方公里。如果单论面积,德国比咱们国家的云南省还小,云南省面积39万平方公里。但是,欧洲除了巨无霸俄罗斯外,多是些面积不大的国家。除60.3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含克里米亚),55.3万平方公里的法国(只算欧洲面积),50.59万平方公里的西班牙,44.9万平方公里的瑞典,31.2万平方公里的波兰,30万平方公里的意大利,以及德国外,有的国家面积也就相当于咱们国家的一个地级市。所以,德国的邻国比较多。德国的正北是丹麦,正东是波兰,东南是捷克,正南是奥地利与瑞士,西南是法国、卢森堡,正西是比利时、荷兰,九个邻国。

德国正北面与丹麦的边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并没有依据大山大河划界。德国的正东,是人称“欧洲垫脚布”的波兰,一向狂得没边。波兰仗着远隔万里的美国,向东怒怼东邻俄罗斯,向西怒怼西邻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之前,也就是1939年,德国东部的边界,都快划到了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包括现在波兰西部的西里西亚,都是德国地盘。但德国在二战中惨败,只能任人宰割。在苏联的作用下,德国与波兰原来的边界线,被大幅度向西推。最终,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线,以奥得河为界。而在两国边界的中部,奥得河单独在波兰境内了,但德、波还是以河划界,这就是奥得河的支流——尼斯河。尼斯河一直流到捷克境内,德国与波兰的边界才到了尽头。

接下来是德国与捷克的边界。还是苏德战争之前,在法国、英国臭名昭著的绥靖之下,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当然,德国认为苏台德本就属于德国,毕竟德国人占多数。但当德国成了二战战败国,不管有没有理,苏台德都要回归捷克斯洛伐克。这么一来,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就以厄尔士山脉(克鲁什内山脉)为界了。

需要说明的是,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有一个大转折,就是两国边界先是由东北向西南,然后再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了一个“《”型。东北——西南的边界是厄尔士山脉,西北——东南的边界则是捷克林山、波希米亚林山、舒马瓦山。划界非常简单,山这边是德国,山那边是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和平分家,但斯洛伐克并不与德国接壤。所以,德国与捷克的边界不变。

还要说一点,1945至1949年,德国也是一分为二的,东边是东德,西边是西德。有意思的是,东德与捷克斯洛伐克以厄尔士山脉为界,西德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是捷克林、波希米亚林山、舒马瓦山为界。

德国与捷克分别后,接下来就要面对奥地利了。世界上与德国最亲近的国家,可能就是奥地利了。别的不说,奥地利人讲的也是德语。另外,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希特勒,其实是个奥地利人,当然,希特勒是奥地利籍的日耳曼人。这一点,就类似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俄族人与俄罗斯的关系。

德国与奥地利的边界,可分为两个部分,既“三水一山”。“三水”指的是多瑙河,多瑙河的支流因河、因河的支流萨尔察赫河。德国东南部与奥地利的边界就是以水为界,略呈“M”型。在萨尔察赫河东岸,有奥地利的名城萨尔茨堡。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红牛队,实力不怎么样,名声却不小。

在萨尔茨堡以西,德、奥两国就不再以水为界了。此时的德国与奥地利的边界是东、西走向,边界比较简单,就约以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划界了。再往西走,就是德国与瑞士的边界了。德国与瑞士的边界非常有特点,就是一条河做边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莱茵河(包括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交界的博登湖,也称康斯坦茨湖)。德国与瑞士的边界也是东、西走向,莱茵河在此由东向西流淌着,河北岸是德国,河南岸是瑞士。

瑞士西北部有一座城市名叫巴塞尔,位于瑞士、法国、德国三国交界处。大名鼎鼎的西甲巴塞罗那队和巴塞尔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出了巴塞尔,莱茵河开始由南向北流,又成了德国与法国的天然边界,非常省事。

图-德国人,少不了啤酒

当莱茵河进入德国境内后,德国与法国东、西方向的边界就不以自然地理为界了。这里有法国的两个著名地区:阿尔萨斯、洛林。著名课文《最后一课》,讲的就是1871年普法战争后,法国被迫把这两个地区割让给德国。不过,一战结束后,法国又收复了这里。

接下来是德国与卢森堡的边界。很简单,德、卢边界全由河界组成。南边的是摩泽尔河,从西北向东南有一条不大的河流叫绍尔河,最终汇入摩泽尔河。绍尔河,就是德国与卢森堡的北部河界,摩泽尔河,是德国与卢森堡的南部河界。

德国与比利时的边界倒没有什么自然形成的河流或山脉,但较短,只有167公里。最后是德国与荷兰的边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两国边界没有以河流为界。

图-典型的德国人

总的来说,德国多数边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脉为界,这是和长期的地缘与民族关系形成的。


地图帝


我们从两方面说这个问题

第一德国是否有领土争议,在德国宪法中有一条,德国领土就是当前德国这么大,二战之前丢失的土地不与索取。

第二虽说德国领土没有争议。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觉得德国领土应该有争议呢,这是因为在19世纪德意志统一的时候领土面积比现在大18万平方公里多。

那么有同学又要问既然德国领土比历史缩水40%。为什么要在宪法中规定不在索取之前丢失的土地。

其实宪法中条款是德国被迫加上去的,是为了换取两德统一。在两德统一之前,周边国家担心统一之后的德国,变得更加强大,会索取之前丢失的土地,在各方势力斡旋下,才有宪法中这条规定。





上帝看地图


德国领土比普鲁士时期损失了四成,只要德国不提意见,邻国都是既得利益者。

德国的边界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多数边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脉为界。这一点,倒有些像咱们国家的省界,很多也是以河流、山脉为界的。比如山西省,北以长城与内蒙古为界,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界,南以黄河、王屋山等山以河南省为界,西以黄河与陕西省为界。再比如甘肃省与青海省以祁连山为界,四川省与陕西省以大巴山为界,四川省与西藏以金沙江为界。

德国面积是357376平方公里。如果单论面积,德国比咱们国家的云南省还小,云南省面积39万平方公里。但是,欧洲除了巨无霸俄罗斯外,多是些面积不大的国家。除60.3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含克里米亚),55.3万平方公里的法国(只算欧洲面积),50.59万平方公里的西班牙,44.9万平方公里的瑞典,31.2万平方公里的波兰,30万平方公里的意大利,以及德国外,有的国家面积也就相当于咱们国家的一个地级市。所以,德国的邻国比较多。德国的正北是丹麦,正东是波兰,东南是捷克,正南是奥地利与瑞士,西南是法国、卢森堡,正西是比利时、荷兰,九个邻国。

德国正北面与丹麦的边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并没有依据大山大河划界。德国的正东,是人称“欧洲垫脚布”的波兰,一向狂得没边。波兰仗着远隔万里的美国,向东怒怼东邻俄罗斯,向西怒怼西邻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之前,也就是1939年,德国东部的边界,都快划到了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包括现在波兰西部的西里西亚,都是德国地盘。但德国在二战中惨败,只能任人宰割。在苏联的作用下,德国与波兰原来的边界线,被大幅度向西推。最终,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线,以奥得河为界。而在两国边界的中部,奥得河单独在波兰境内了,但德、波还是以河划界,这就是奥得河的支流——尼斯河。尼斯河一直流到捷克境内,德国与波兰的边界才到了尽头。

接下来是德国与捷克的边界。还是苏德战争之前,在法国、英国臭名昭著的绥靖之下,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当然,德国认为苏台德本就属于德国,毕竟德国人占多数。但当德国成了二战战败国,不管有没有理,苏台德都要回归捷克斯洛伐克。这么一来,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就以厄尔士山脉(克鲁什内山脉)为界了。

需要说明的是,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有一个大转折,就是两国边界先是由东北向西南,然后再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了一个“《”型。东北——西南的边界是厄尔士山脉,西北——东南的边界则是捷克林山、波希米亚林山、舒马瓦山。划界非常简单,山这边是德国,山那边是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和平分家,但斯洛伐克并不与德国接壤。所以,德国与捷克的边界不变。

还要说一点,1945至1949年,德国也是一分为二的,东边是东德,西边是西德。有意思的是,东德与捷克斯洛伐克以厄尔士山脉为界,西德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是捷克林、波希米亚林山、舒马瓦山为界。

德国与捷克分别后,接下来就要面对奥地利了。世界上与德国最亲近的国家,可能就是奥地利了。别的不说,奥地利人讲的也是德语。另外,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希特勒,其实是个奥地利人,当然,希特勒是奥地利籍的日耳曼人。这一点,就类似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俄族人与俄罗斯的关系。

德国与奥地利的边界,可分为两个部分,既“三水一山”。“三水”指的是多瑙河,多瑙河的支流因河、因河的支流萨尔察赫河。德国东南部与奥地利的边界就是以水为界,略呈“M”型。在萨尔察赫河东岸,有奥地利的名城萨尔茨堡。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红牛队,实力不怎么样,名声却不小。

在萨尔茨堡以西,德、奥两国就不再以水为界了。此时的德国与奥地利的边界是东、西走向,边界比较简单,就约以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划界了。再往西走,就是德国与瑞士的边界了。德国与瑞士的边界非常有特点,就是一条河做边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莱茵河(包括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交界的博登湖,也称康斯坦茨湖)。德国与瑞士的边界也是东、西走向,莱茵河在此由东向西流淌着,河北岸是德国,河南岸是瑞士。

瑞士西北部有一座城市名叫巴塞尔,位于瑞士、法国、德国三国交界处。大名鼎鼎的西甲巴塞罗那队和巴塞尔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出了巴塞尔,莱茵河开始由南向北流,又成了德国与法国的天然边界,非常省事。

图-德国人,少不了啤酒

当莱茵河进入德国境内后,德国与法国东、西方向的边界就不以自然地理为界了。这里有法国的两个著名地区:阿尔萨斯、洛林。著名课文《最后一课》,讲的就是1871年普法战争后,法国被迫把这两个地区割让给德国。不过,一战结束后,法国又收复了这里。

接下来是德国与卢森堡的边界。很简单,德、卢边界全由河界组成。南边的是摩泽尔河,从西北向东南有一条不大的河流叫绍尔河,最终汇入摩泽尔河。绍尔河,就是德国与卢森堡的北部河界,摩泽尔河,是德国与卢森堡的南部河界。

德国与比利时的边界倒没有什么自然形成的河流或山脉,但较短,只有167公里。最后是德国与荷兰的边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两国边界没有以河流为界。

图-典型的德国人

总的来说,德国多数边界都是以自然形成的河流、山脉为界,这是和长期的地缘与民族关系形成的。






游戏人超超


德国是有领土诉求的,主要的有两大部分,这是德国故土,东普鲁士,拉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两德统一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两德已现有领土合并,不在对有领土诉求(这条要求好像是法国提出的。法国开始一直不同意两德统一,两德统一势在必行(美国不反对,苏联支持),法国就提出这个条件)。所以说,两德合并后,没有要回故土。



St人生就是一杯咖啡


城下之盟哪敢提条件。只有真正让人打到家门口了,才叫无条件投降。德国那叫无条件投降,日本不叫。德国把几百年前占的东普鲁士吐出来不敢逼逼。那是真让俄军杀怕了。琉球和虾夷搁一百年前都不是日本的。更不用说南千岛群岛了。从法理上日本对南千岛群岛根本扯不上自古拥有。北海道都没资格提自古拥有。为啥人理直气壮的提了。还是因为当初只是停战,不是真的无条件投降。


北漂叔叔


不是没有是时候未到


老张237786295


如今德国的国土是二战结束的时候确定下来的。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吐出了侵略别国获得的土地,国土边界已经划定的清清楚楚了。因此不存在领土争端。


故纸汇


因为不够强大。


陈小春399


很简单,德国统一的代价。1990年,前西德总理为了让西德东德合并统一,向苏联,波兰,法国,丹麦等国承诺,永远承认如今的边境划分。德国人永远放弃了东普鲁士,大哲学家康德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