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白洋淀昔稱九河下梢。位於安新、任丘、高陽、雄縣、容城五縣境內,由99個大小澱泊和3700餘條壕溝組成,因白洋淀面積最大,故總稱白洋淀,總蓄水量10.4億立方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其中安新縣境內佔85.2%。澱周環千里堤、四門堤、安新北堤和障水埝,總長230公里。澱內周邊共有村莊106個,盛產蘆葦、水稻、蓮藕、菱角、魚、蝦、蟹等水生動植物,有.北國江南”《華北明珠" 之稱。抗日戰爭時期是冀中主要根據地之一, 今為旅遊勝地。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白洋淀碼頭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白洋淀在本縣境內原有燒車澱、蓮花澱和大港澱等澱泊,水村3個、半水村7個。後因區域變遷,本縣澱區面積縮小,原轄季莊、王莊、孫莊3個水村劃人安新縣,留通、李郎2個半水村劃人容城縣,澱內現有本縣水村古莊頭1個,澱邊半水村5個。面積18.3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阻擋澱水,沿澱北邊緣修築堤防16.1公里,其中留通村至南辛立莊村堤段稱老西堤(今屬容城段)南辛立莊至十里鋪村北大道段稱袁家灣堤。亦稱澱埝,長9.8公里;十里鋪村經王家房村至大清河右堤,稱老南堤,長6.3公里。上述三段堤埝,原屬民埝,實行民管。1939 年大清河右堤八排險工處決口,洪峰主流經北馬莊、常莊兩村村西,直衝袁家灣,沖毀袁家灣堤段。傾注蓮花澱。繼而黃灣村西村北多處決口,奪流注人燒車澱。1941年方堵住八排決口,敞口兩年,使常莊、南董莊、黃灣3村大部分平地淤高泥沙兩米左右;地處主流下游的蓮花澱基本淤平。燒車澱、大港澱也淤高。白洋淀面積減少。1943 年侵華日軍推行“第四次強化治安”,搞所謂-作物模範圃”,企圖利用白洋淀蓄水,搞澱周“水稻模範圃”,對澱北岸沖毀堤防進行修復。取直了南辛立莊至黃灣村西的兜灣,定新線為今南辛立莊機站至黃灣揚水點,還取直南馬主人村的小河段,堵住趙北口十二個連橋孔,拾高十里鋪至十方院的土公路。從此,由安新縣三臺村至雄縣十里鋪村北的堤防統稱安新北堤。1944 年水災後,抗日政府以工代賑修復加固堤防,為避免十里鋪被水圍困,從村西北改為經村西到村南土公路此時安新北堤全長46.1公里,境內長8.6公里。1946 年開始劃段植樹,1949年春在冀中水利會議上定為埝,設巡堤員。1954 年汛期,十方院水位達11.444 米(大沽),1956年至1957年連續兩次修堤加固。1963 年8月14日,最高水位達到11.58米(大沽),被迫破堤緩洪,1964年再次復堤加固,1974年至1975年由保定地區根治海河指揮部統-組織復堤加固,形成今頂寬8米,坡比1 :3.堤頂高程10.75米(黃海)的安新北堤:白洋淀保證水位9.1米(大沽水位10.5米),超高水位1.65米。修復堤後植樹綠化,現已成為縣境西南部的綠色屏潛安新北堤雖不斷修堤加固,但從十里鋪村南經王管。 家房至大清河右堤的老南堤段仍為民埝,實行民年代未澱水大量減少,進人80影響。白洋定為常年蓄水的淡水澱泊.1919年至1960年的40餘年中,僅有一一兩年幹淚 到70年代全部乾涸,澱底可通行車輛,蘆葦矮生,生態環境受到嚴重

自1988年雨季澱內重新蓄水後,水位一直保持在 8.0米(大沽水位)左右,使乾涸十年之久的白洋淀獲得新生。

伴隨著國家旅遊事 業的蓬勃發展,本縣已開闢南辛立莊,古莊頭兩處旅遊點,成立縣級旅遊管理局,修建旅遊專用公路,增置旅遊快艇,京津等地遊客源源而來,年均接待遊客幾十萬人,位於澱邊的雄縣白洋淀溫泉城”已繪出藍圖。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醉美雄安“後花園”華北明珠~太美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