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因为捐款一事被人骂的公众人物有许多,潘石屹也是其中之一。此次疫情,因为没有并未传出其捐献物资的信息,作为地产大佬的他,想当然会被很多人骂,潘石屹从未就此做出过回应。

关于潘石屹捐款的争议不止这一起,08年的时候他曾给灾区捐款200万,也被人着实唾弃了一番,认为他捐少了。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不过最具争议的,还是为哈佛大学捐款一事,潘石屹本人也曾在金星的节目上回应过此事。

当时在节目上,金星问潘石屹:“给哈佛大学捐了那么大一笔钱,咱们也有很多好大学,怎么不捐呢,怎么会捐给美国人啊?”

潘石屹解释:“这个钱不是捐给哈佛大学,是捐给在哈佛大学上学的中国贫困生的。”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金星反驳道:“到了哈佛大学,几乎没有什么贫困的可以考进去,你还资助他们干什么呀?”

金星的这个说法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没有点家底,哈佛大学可真不是单纯凭用功就能上得了的,都是象牙塔里的人。

金融圈的大V但斌但总也曾在其社交账号上也谈论过这个事情,据他说,身边有几位朋友的孩子也考上了哈佛大学,就他所知,能够考入哈佛大学的学生,都颇有些家财。

被金星这么问,潘石屹多少有些尴尬,他摊开双手说道:“现在中国不是很有钱了吗?为什么中国孩子自己的学费还要别人去给付呢?”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金星回答说在这一点她赞同潘石屹,她也相信潘石屹捐款给哈佛大学,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

然后她反问潘石屹,“您没发现吗?如果基础教育不解决的话,能够考到哈佛的就那么几个人,凤毛麟角。有钱人只帮有钱人,那地下这帮人呢?您不管一管啊?”此时观众席上传来了一阵掌声。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金星接着又说:“你给哈佛那个钱,能救了多少孩子,你就把中国基础教育搞好就行了,那你就功德无量,我给您拜一个,真的。”

话音落下,金星弯腰给潘石屹作了一揖。

金星能够有勇气直面自己,面对家庭和社会,这已经值得人们钦佩,同时她身上的争议也颇多,但是这并不影响很多人对她的喜爱,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她爱憎分明,又敢说敢为,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能提到点上。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同样是对公众人物在捐款一事上的质疑,金星可以赢得观众的掌声,而某些人就只能收获一个“泼妇”的名声。令人揪心的是,这样的“泼妇”还不少。

自疫情开始以来,屡屡有明星被“逼捐”的现象出现。人缘一向很好的胡歌就遇到这种情况。

扛着道德的大旗,这些人质问胡歌“此时不捐更待何时。”

其实他已经早早捐献了价值200万的物资,并且撰写了亲笔信给身在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胡歌算是过了一关。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不过公众人物那么多,一个骂不成可以立马调转喷口骂另一个。逼的一些明星不得不晒出自己的捐款凭证,来平息这些“道德卫士”的熊熊怒火。

被喷到无奈的郭冬临无奈发出了“好好做回善良的自己,别太累了……”的感叹。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捐款本是一个善举,但是就因为没让别人知道就惹来一片谩骂,“郭冬临们”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你以为你捐款了,并且昭告天下了,就不会被这些人骂了么,那你想的太简单了。

他们会说,“不行,你捐的太少了。”比如吴京,前期捐了20万被公开,接着又低调捐了80万,但是因为这80万捐得很低调,于是就被人骂了。

又比如黄晓明,前期捐了10万,后面有陆陆续续筹措了不少物资,还捐了救护车,但还是全家本嘲讽了一遍。

捐了被人骂,捐的少被人骂,那捐多点是不是就不用被骂了,没门。

比如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家大业大,那咱就捐它一个小目标,于是在春节前直接向武汉捐赠1亿元,但还是被这些人骂了,挨骂是因为捐的太多了。

1亿元,确实不少了,所以那帮人没骂捐的少,而是说“捐这么多,这是在作秀。”

本来捐款这件事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事,都是自己的意愿。而且爱心有多少,并不能拿金钱来衡量。捐多少,捐给谁,每个人心中的判断标准不一样,所以遭受一些质疑实属正常。

同样是对公众人物捐款的质疑,这些人的行为与金星一比较,高下立判。

金星的表现,让乐于“逼捐”的那些人感到羞愧

金星这个叫质疑,而这些人是毫无逻辑的谩骂。金星质疑潘石屹,但同时她尊重潘石屹的自己的判断,而这些人对别人,仅仅是没有来由的理直气壮。

再讲的难听一点,这些人连那个举报韩红的大V都不如。这个大V,虽然秀出了自己毫无底线的低劣品质,但是好歹在举报韩红的时候会掰扯掰扯一些法律法规,会动手P图搞点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而这些人呢,只要有一张嘴,然后披上道德的外衣就足够了。

不过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也要对这些人示以宽容,毕竟他们的生活过得苦啊,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下他们卑微又猥琐的存在感,顺便再发泄一下自己对光鲜亮丽的公众人物们那微妙的“敌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