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2020-02-21 20:35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另署名除外)

今日(2月21日)晚7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屏幕前方,一場廣州與武漢兩地的多學科會診正在進行。該院10多個專科的30多位專家通過視頻連線,為武漢疫區重症患者“把脈問診”。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廣州與武漢隔空會診

專家頭腦風暴制定危重症救治方案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豪華陣容專家獻計獻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專家們通過連線方式,與前線隊員討論患者病情。此次會診重點討論了兩名危重症患者病情,其中一名患者本身有肝癌,做過切除等手術,此次患上新冠肺炎後病情急轉直下,已出現呼吸、血液、腎臟等衰竭。

各專科的專家們積極獻計獻策,經過激烈的“頭腦風暴”後製定了綜合救治方案。

因地制宜搭建重症救治病房

此前,中山一院已派出三批150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前線。中山一院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一個病區,與廣東醫療隊接管了漢口醫院兩個病區,負責70多張床位重症患者的救治。

中山一院醫療隊進駐武漢協和醫院後,迅速收治了50多位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是嚴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有些老年患者由於基礎疾病較多,病情重、進展快,持續發展成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據瞭解,武漢協和醫院只有一個ICU病區20張床位,難以滿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而普通病房設施簡單無法為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讓危重症患者活下來”成了醫療隊的共識。隊員們因地制宜,迅速行動搭建“高級生命支持單元”。前線醫療隊指揮組對高級生命支持單元的具體設計及佈局、房間環境消毒措施、呼吸機過濾器、密閉式吸痰管、呼吸囊等的準備及人力資源的調整進行了討論和佈署,並做好危重症患者意外拔管、供氧中斷、斷電、呼吸機故障等安全應急預案。

很快,一個裝備了無創呼吸機、氧療儀、多功能監護儀床邊超聲機、床邊心電圖、輸液微量泵、可視喉鏡、正壓頭套、運藥機器人等設備的高級生命支持單元便運作起來了。

“硬核”技術為患者贏得生機

高級生命支持單元投入使用後,醫療隊如虎添翼,迅速開展了包括有創呼吸機支持(氣管插管)、血液濾過以及俯臥位通氣等多項技術,救治了多位危重症患者。

2月15日,腎內科鄭勳華教授指導團隊,首次在呼吸危重症病房開展床旁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血液濾過技術(CRRT),該項技術可過濾危重患者的炎症因子,為患者搭起新的“生命通道”。

2月16日晚,一位重症患者病情突然惡化,正在生命垂危之際,羅益鋒、胡春林、楊璐等專家立即指導進行俯臥位通氣治療,經過半小時治療,患者血氧飽和度上升至100%,從死神手裡被救了回來。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實習生|嚴志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