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日頭條上活躍著很多老年人,這裡有什麼能吸引他們的嗎?

答否


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下能真實的表達一下自己想法看法和意見,有參與感,對身心是有好處的。今日頭條是我們的最愛。


心如大海154146453


我就是一個年近半百的老人,每天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頭條上面。

從沒想過頭條上面這麼好,這麼有意思,我已經被頭條上面的好內容迷住了。

老年人在家裡無事可做,上來看看新聞,看看視頻,看看悟空問答,時間過的很快,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世界上過的最快的是時間,過的最慢的也是時間,我深有體會。

以前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忙完了中午的飯口,就一點半,把剩菜剩飯賣乾淨就差不多兩點,收拾完屋子裡用過的東西,就三點的,再準備明天的菜單,打土豆皮,切肉等就四點多了,付了貨款,很快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現在不同,在家裡無事可做,時間過的太慢了,就像蝸牛一樣。

有的老年人出去打牌,購物,時間過的也很快,有的老年人不會玩,只能在做飯吃飯,看電視,抽菸。

現在人還是有點愛好、樂趣比較好,大家在一起玩時間過的快,每天也不覺得枯燥。

年輕人要懂得珍惜枕邊人,年老了才會明白、少年夫妻老來伴的含義。

跟孩子在一起還好,有個人說說話,如果一個人在家,沒有人說話,沒有事做,很容易大腦反應遲緩。

我是腦出血後遺症,我很幸運,雖然反應能力很差,思考能力比以前好多了,也可以慢慢的說話,我的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同步進行,看到我說話的人,立刻就能知道我是一個思維混亂的病人。

我與悟空問答相遇,就像沙漠裡的兩粒沙,偶然而又必然。

頭條上面的許多欄目我都喜歡,如今又迷上了抖音短視頻,頭條的豐富多彩、滿滿的正能量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玉芳話情感



榕容寅


我不敢認為自己老了,儘管在某些領域感到力不從心。五十六歲,正是拼搏砥礪的年華,為兒為女為父母,忙碌在每個春秋冬夏老。為了能改善生活質量,不服氣時老當益狀。總想緊跟時代步伐,害怕被年輕人落下。學拼音,練打字,玩電腦,現在又跟著玩頭條。精神百倍答問題,容光煥發搞原創。這正是:

老有所樂更瘋狂,

頭條答題看誰強。

老謀深算見識廣,

優質文章把名揚。


建雄工作室


中國老人是掌握電腦的先驅,教學電腦的老師,但同時也是電腦盲一代。

想當初,由於一般人學習電腦會遇到兩大門檻;一是必須懂得英文;二是電腦價格昂貴。所以最早的電腦使用者,主要是科技人員,知識分子和單位領導。這造成了更廣大的工農兵學商,想學電腦又望而卻步,成為了被時代拋棄的所謂中國電腦盲一代。

題主說活躍在《今日頭條》的很多老人,當是指後者的群體(否則,提問把中國電腦的祖師爺給忘掉,就太無知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不會電腦的老人,再也無須學會打字即可上網。所以當今的老年網民已過半億。若問吸引老人上網的興趣是什麼?答案當然是:掌握世界,玩轉乾坤;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

·

君不見,在負能量充斥的網絡,對於嫉惡如仇,極具正義感的老年網民來說,上網當然是為了行使公民權利,抨擊社會腐惡,塑造網絡正能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重新獲取中國老人的網絡話語權。

君不見,網絡謠言滿天飛,如仇老心理變態者屢屢散佈“壞人變老了”和“老人變壞了”的謬論,攻擊抹黑中國老人,素質高,理論強,會論辯的老年網民就會義正辭嚴地反問:壞人變老了,你家老人是這樣嗎?並有理有據地反駁造謠者:套路貸犯罪,電信詐騙,組團碰瓷,暴力傳銷和校園欺凌的罪犯,一抓幾十上百,全是小年輕,這是“壞人變小了”還是“小人變壞了”?從而揭露別有用心者玩弄以點帶面,以偏概全的拙劣伎倆,以還原真想和事實。

據我所知,老年網民也成了網購的生力軍。而不少閒不下來的老人,還在網上找訂單做生意,這和年輕人沒有半點差別。網絡世界人人共享。在高樓面對面,卻老死不相來往的城市老人,一旦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大家網下不見網上見,日日交流天天溝通,什麼家長裡短,油鹽柴米等瑣事都能找到同代人訴說,互相幫忙出個主意往往就能解決問題,多好!

重要的是,中國老人給網絡帶來了正能量,會使網絡世界裡老年人不缺席,慢慢恢復並漸漸達到老中青少網民歡聚一堂,互相學習互相制約的“網絡生態平衡”。這也是政府網絡監測機構最樂於見到的。老人上網,亞克西!



默金cc


我是七旬老者了,自從前年有了智能手機並發現了“今日頭條”,覺得頭條是個很好的大眾平臺,無論年齡大小,無論什麼職業,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發表各種文章,評論,詩詞,對聯,趣味的內容等等都可以吧。來自國家的重要時事新聞更是及時準確。最心慰的是有人看了你的文章,認為寫的不錯,和自己志同道合,就給你點贊,還可以評論。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但實際上以成為了知心朋友。我前些天發表的關於吸菸者容易不容易得新冠肺炎的文章閱讀量竟超過二百萬,得到了爆款認證,太讓人高興了!我就覺得好像做了多大貢獻似的,有點飄飄然了,(讓大家見笑了)這就是樂趣吧!

在這兩年時間裡我發表了不少文字,還有打油詩,回答了不少悟空問題,但不是百分百合格,有兩次話說的太直,被打了回來,這也是常理吧。我雖然這麼熱愛頭條,稱讚頭條,但我還是有遺憾的事,那就是我的“教育領域性趣認證”至今沒有批准,六七十年代我當過多年民辦教師,我在頭條的最大的願望就是獲得這個認證,我這個願望還能實現嗎?謝謝。


二老9206


老有所趣,老有所得,老有所獻——頭條是老年人發揮餘熱.體現價值.增加情趣.提升生命質量的好平臺!

在頭條上活躍的老年人大多都出生在建國前後,都是上世紀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

他們閱歷廣.見識多,經歷.見證了建國以後國家發展的各個階段。他們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經歷了社會的轉化變遷。

他們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浸潤比較深,對人生的感悟.體驗比較深,對社會的認識.感受比較深。

他們時間充足.精力充沛.活躍度比較高,是活躍在頭條上的重要群體,是影響和促進頭條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概括起來,老年人在頭條上的收穫和表現是老有所趣.老有所得.老有所獻。

1.老有所趣。

頭條上欄目眾多,內容廣泛。新聞時事,奇聞趣事,養生保健,天文地理,宇宙萬物,文化娛樂,對詩寫作,應有盡有。老年人在頭條上總能找到樂趣所在。

2.老有所得。

學習欣賞,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充實自我,抒發了情感,找回了遺憾,趕走了寂寞,減少了痴呆,忘記了歲數,年輕了心態,激發了潛能,助長了精神。由老氣橫秋到老當益壯,活到老學到老,越活越年輕,老年人也不落後於新時代。

3.老有所獻。

在平臺上活躍的老年人雖然文化程度不一,興趣愛好不同,經歷工作有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愛憎分明,三觀較正。

他們看似刻板.固執,實則態度鮮明,有原則.有立場。他們不會道聽途說,不是聽風就是雨.人云亦云。他們不屑於隨波逐流,看問題不偏激不片面。

對社會不正之風和影響社會風氣.影響安定團結的奇談怪論敢於揭露,敢於直言,敢於批判。遇到社會熱點問題比較清醒.冷靜,能夠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他們的評價是理性的.積極的.正面的.樸實的.實事求是的,釋放的是正能量。

可以說這些老年人為今日頭條的逐步完善和健康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願活躍在頭條上的所有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心情更舒暢,身體更健康,人人都長壽!


甦醒459


本人是農民,今年78歲,我在頭條網上瀏覽,玩開心,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寫的東西也不出眾,往往受一些網友的詆諷,老人臉皮厚不怕,能忍奈,因為,我們看到事多,親身經歷體驗東西多,生在農村,對農村的事瞭解多,反映的問題都是真實性,無虛構的,假的,我們老人不會說假話,。

頭條網平臺不歉意老人寬容我們,鼓勵我們老人上網。感謝頭條網,祝頭條網越辦越好。

在這裡我也奉勸極少數的年輕網友,你們年輕有為,不要看不慣老人,人總會老的一天,老人寫的東西,你高興多看一眼,不高興或刪除我們無所謂,又不拿工資,又分不到你的薪水,何必惡意傷人。我們虛心向年青人學習,年青人萬歲!


王則純


我剛好是其中一員哩!就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一生忙忙,難得休了,生活好了,身體尚健。兒女大了,各自奔波一方。老人們需要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麼唱唱歌,跳跳舞,轉轉路,遊遊山水,上上網,總得有所愛好吧!

他們這一代人,一生經歷坎坷,青壯時忙於工作,忙於一家人的生存,連個感慨的時間都沒有。現在閒了,偶有所憶,抒發一下感慨,以搏自己一笑,或者叫憶苦思甜吧!

他們一生艱難,現在終於等來了好時代,老來得福。他們感恩這個時代,嘔歌這個時代,偶爾曬一曬自己的幸福。同時也偶爾對時代尚存的弊病予以針砭,發發小牢騷。

他們中有很多本來的文化愛好者,休前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也沒有現在網絡時代的便利。現在有了,他們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急急忙忙地進來,秀一秀自己的一技之長。

他們是傳統的一代,閒不慣。現在雖然不再是勞動者,但他們仍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感恩社會。他們願意用自己的餘熱為社會增添一點光彩。他們尚記著“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話,拿著國家的老俸,總得有一丁一點有益於社會啊!

再有,他們雖然老了,但還是有點不服老。誰言網絡就是年青人的專利啊?人雖然老了,但也不能被時代丟下太遠!


原卉詩詞


一個老人路過,說說為啥每天頭條這裡,有很多老人頓足。一旦在“頭條”這平臺上“失足”下井,就很難分身出來。有愛有恨,還有豐收般的喜悅,也有磚頭襲擊。重要是這是社會各方面濃縮和放大的平臺,在行行色色的人各行各業的商業中,讓我們己經離職業的人,找到“精神文化”的組織、共享社會發生髮展的事,我們似乎也參與了,共呼吸了,憤青了。把我們這一代人價值觀用時代的標準來檢驗,我們老了,精神還在。如果願意精彩就把頭條這個平臺當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集來逛逛。挺好。

這週一,一個人閒著去北京玉淵潭公園看看櫻花,這裡的櫻花樹有四十多品種,記得是那年周總理為中日友好,兩國青年友好引進來的。一晃樹長大了,我們也老了。公園裡滿以為都會是老人多些(週一)但是我滿眼都會年輕人,老人佔四分之一吧。有點兒意外。我們這一代人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老人,勤勞勤奮,然而文化不高,但是我們願意努力。

我們曾經也有青春鬥,也是追夢人。天天泡在頭條平臺上的人,就是抓住抓緊閱讀機會,寫作機會,問答的形式,用新鮮科技手法泡製我們曾經青春鬥。有思想的老人,願意泡在消費在這頭條框裡的擁擠的鍵盤上,因為熱鬧,有趣,有人文景觀,也有精神慰籍,更多是不斷的學習。能不能掙錢不好說,萬一掙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