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蒋大为老师演唱的十首广为流传歌曲是什么?

心平气和更快乐


以前我很喜欢蒋大为的歌曲,但是从蒋大为对农民的贬低后,我再也不听他唱歌了


丿大地回春


早在九十年代我就见过蒋大为老师的本人,说说我见老师的经历吧。

那年是1988年的秋季貝体哪一天我记不得了,那时蒋大为老师来我们市里演出,那时的门票是8元一张。晚上8点在我市的明星电影院演出,吃过晚饭我早早的到剧院排队看老师的精彩演出。

我记得那天是蒋大为的专场演出,刚出场的时候和同行的演员合唱了几首歌之后蒋大为老师最后一直一个人在唱。那天晚上他唱的歌曲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敢问路在何方》《》


靜心怡


1.《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这首歌是197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重拍的故事片《青松岭》中的插曲,张仲朋作词,施万春作曲,蒋大为演唱。


2.《牡丹之歌》,创作于1980年,是电影 《红牡丹》 的主题歌。词作者乔羽,曲作者唐诃、吕远,原唱蒋大为。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红牡丹》时,唐诃、吕远为蒋大为量身定做了电影的主题歌《牡丹之歌》。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广为流传。


3.《驼铃》这首曲作者是王立平老师,而《驼铃》的首唱者,估计不知道的人就更多啦。他的名字叫做吴增华。《驼铃》因歌中渲染着浓浓战友情而成为部队、公安、甚至同学毕业时首选,影响甚大,久唱不衰。


4.《十五的月亮》 写成于1984年,石祥作词,铁源、徐锡宜作曲,蒋大为首唱,后由董文华唱响大江南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讴歌军人的歌曲成为时代主旋律,《十五的月亮》是第一首全国传唱的战士写给妻子的歌,歌词立意独特,旋律完美动情。传唱至今仍被大家喜爱。是电影《侨乡月丰盈》的插曲。


5.《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的经典曲目。

6.《敢问路在何方》 86版《西游记》经典插曲。

7.《北国之春》

8.《骏马奔驰保边疆》

9.《乌苏里船歌》

10.《教包相会》


这是飞哥能想到的10首经典,排名不分先后,也欢迎大家补充!


飞哥说电影


恐怕就剩下一首了,面对大洋彼岸,天苍苍水茫茫,《敢问路在何方?》!

由某歌唱家所想到的

陈志学

在那桃花盛花的地方,

已嗅不到桃花的芬芳。

看不到桃花如面

只看见遍体鳞伤;

本应是奔腾的骏马,

驰骋在辽阔的边疆。

如今是马瘦毛长,

草原的春草也变得枯黄;

还有那北国之春,

本应是驼铃叮当。

如今是千里冰封,

哪里有驼铃激荡?

久违的牡丹之歌,

何时在春风里唱响。

谁还在敖包相会?

哪里有十五的月亮?

乌苏里的船歌

融进了多少苍凉?

没有了舵手的舢板,

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桃花逝去了芬芳,

因为她失去了滋养的土壤。

牡丹失去了娇艳,

它已不是国色天香!

骏马已不坚守祖国的疆土,

目光早已盯上了大洋的彼岸。

驼铃也哑然无声,

在温哥华的上空迴响。

忘了本的主人

必定会脱去往日的辉煌。

重新踏上西游的漫漫长路,

永远唱着一首老歌:

《敢问路在何方?》


知青诗人陈志学


歌唱的真不错,也爱听,不管他是不是定居在国外,过去对他的印象还可以。但是自从看了他为了抬高自己,恶意中伤贬损别人,就觉得蒋大为的人品有问题,现在看来一人唱的再好,只是表面现象,内心是否善良,要看他的人品,像蒋大为这样的人在各行各业里还是不少的。唱的比说的好听,说的就是这种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九天牧马



随陪伴依


1.敢问路在何方

2.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牡丹之歌

4.北国之春

5.驼铃

6.骏马奔驰跑边疆

7.乌苏里船歌

8.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9.浏阳河

10.久久艳阳天


朽木的创可帖


歌唱家蒋大为一曲《牡丹之歌》真的唱红了大江南北,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也唱出了祖国江山秀美,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也唱出了自己的疑问,自已脚下的路下边往那走。


李唐213287311


蒋大为本来就是小人之心,就是歌唱的在好,也没有人关注他了,歌唱的好坏不是关键,关键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问题,你看看人家农民歌手朱之文,为啥这么多人为他点赞??


用户598548943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