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前几天,刷到这么一条视频,说大连男子,怀疑自己患新冠肺炎试图自杀。


场面很惊险,不过好在被民警制服了。之后在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他并没有患新冠肺炎...


多亏了民警的努力,才挽救了这一个险些消逝的生命。


#以为患上新冠肺炎轻生被警方制止#


1


沈李龙在《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里,说过这么一句话: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


面对疾病,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的确现在疫情严重,的确病毒扩散的很快,但是被感染并不等于死刑啊。


之前,张文宏做过一个演讲,他表示,由流感导致的重症肺炎死亡率是9%。而此次的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呢?


截止2月20日17时,我国现有确诊病例74677例(含临床诊断病例),累计死亡病例21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405例。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距离9%有很大的距离。


从来没听说谁怕过流感,那我们为什么这么害怕新冠病毒呢?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它还一无所知。


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能盲目悲观或乐观,静观其变冷静对待,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和这位男子相比,印度的一位男子就没那么幸运了。


印度一名50岁男子,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医生诊断后发现他有感冒症状,并建议他戴口罩防止细菌传播。


但他误认为这是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讯号,而不让家人接触自己。在上网浏览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后,他认为自己有全部并发症。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因为怕传染给他人,这位印度大叔选择在母亲的坟前上吊自杀。


在这则消息的评论区里,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说“是个狠人”,也有人说“真应该艾特某些国人”。


然而看完这则新闻,我内心却十分纠结,这位大叔,他错了么?他对了么?


诚然,我被这位印度大叔的思想觉悟所震撼,但对他的做法绝不认同!


我想,在这场疾病面前,在这场灾难面前,在这个全人类都在共同奋斗的时间,我们一定要相信科学。


毕竟,无论是中国的这位男子,还是印度的这位大叔,在选择轻生时,他们都没有得到确诊。


2


佛法中讲,佛家有戒律,第一戒就是杀戒,无论杀人杀己都算犯戒,但是若为救济众生,却亦可舍身。


于是,当我看到这两个案例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就是一个词,叫做普度众生


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但我同样相信,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十分挣扎。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个人对于社会的反应。


在自杀的诸多类型里,有一种叫做利他型自杀


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


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位印度大叔,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位大连小伙。


这类人,都有一种共同心理,那就是他们的死是有价值的,是唯一的选择。


我相信无论因为自然还是人为,没有人希望灾难的来临。他们只是不想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他们想到的唯一办法,只有自杀。


在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谈了他自己被隔离期间的经历。


其中,他用了四个词:恐惧、焦虑、疲惫、崩溃。


面对疫情,如若所有患者都如此消极恐慌,社会早就大乱了,这怎么能行?


那么,到底要怎么面对疫情?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借用日本漫画《樱桃小丸子》的一句话,“虚弱的笑声,是康复的标志”。


3


在这场疫情中,被感染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真正去体谅和关心,而不是当做瘟神对待。


诚然近期有一两起因自己感染病毒,导致全家“灭门”的惨案,但那毕竟是个案。


大部分感染患者是轻症,甚至已治愈,不能一感染就觉得自己全家都要完了。


被感染者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毕竟这个病毒很难搞,但是失去信心是不对的,这完全是恐慌过度。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不仅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做傻事,更不利于康复治疗。


所以,在给予他们最科学的治疗之外,我们不能只要求患者有良好的心态。


帮助被感染者树立信心,让他们真正的能笑对病魔,心理建设必不可少。


能做这些工作的,有三种角色:一是医护人员,二是亲人,三就是媒体。



曾加入新四军的外国医生罗生特曾经说过:“一个医生必须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在病人痛楚时,能用精确的听觉去辨别病情,用明快的语言消除疑虑,安抚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可能是方舱医院了。


这几天,看了好多关于方舱医院的视频。医生带着患者们打太极,做俯卧撑,还跳起了火红的萨日朗。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越来越多的患者从病床上爬起来,参与到锻炼的队伍当中。


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玩笑:“病毒万万没有想到,最终打败它的竟然是广场舞”。


2、亲人


当一个人遭受苦难的时候,家人的言语往往会有巨大的力量。


积极的话语能升起太阳,消极的话语会消灭希望。


所以,在疫情期间,无论是一人还是全家遭受感染,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互相鼓励,互相打气。


哪怕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也要做彼此精神上的后盾。


就像《万箭穿心》里写的那样,亲人就是,哪怕什么忙也帮不上,说出来的话,却能暖和你的心。


3、媒体


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反映现状,更能影响人的心情。


随着武汉猪队友陆续已被替掉,疫情的防控工作已经进入正轨。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数都在减少,每天的新增治愈人数都在增加。


与其报道女医生剃光头的“正能量”故事,不如多去采访报道那些真实的康复案例,他们怎么感染的?怎么隔离的?怎么治疗的?怎么康复的?


这才是大众想看且需要看的,请不要再编造虚假的感人故事了。


治愈患者现身说法,本身就是给大众信心最好的方式。


4


作为我们普通群众,我们没能力前往一线,也没能力造口罩和提供物资,更没有多少钱。


但我们依然能做很多事,比如:


1、老实在家呆着,没事别出去乱逛


少出门,就减少被感染的可能,就少一个传染源,医院就可以少隔离数个被你接触过的人。


帮不上忙没关系,少给社会添堵,又何尝不是一种贡献?


2、看完一条新闻后,务必过遍脑子


关于疫情的消息满天飞,甚至官媒都有左右互搏的情况。


无法核实的信息,切记不要盲目相信,比如买双黄连口服液。


我们没有核实新闻的能力,但是我们有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传不乱说的能力。


3、少看疫情新闻,多做快乐的事


你没看错,这不是阿Q精神,这是我认真的建议。


已经有不少网友反馈,由于这些日子阅读了大量疫情相关的悲惨故事,导致自己出现心理不适的问题。


这种创伤,就是因为你对疫情关注过度引起的,包括前文提到的2位以为自己感染,要去自杀的男子。


你在家打王者荣耀也好,看八卦连续剧也罢,甚至天天对着镜子发呆都可以,只要你老实在家呆着,做任何给你带来快乐的事,都比去刷疫情新闻要有用。


疫情当前,我们或许有不同的经历。


或许,你还在家中隔离、办公;

或许,你已经奔向公司,开始工作;

或许,你正在前线和疫情战斗;


无论在哪里,都要先把心态调整好。


不要病毒还没把你怎样,你先把自己给吓得够呛。


男子误以为患新冠肺炎自杀!有一种新型病毒,叫“恐慌过度”


文 | 毒哥&痞子味的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