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時代我們如何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微利時代我們如何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我們很多企業一路一步一個腳印的過來,有高峰,有低谷,在低谷的時候如何扭轉乾坤,如何有新的增長,這是我們每一家企業所要考慮的問題。企業管理過程中成本就如毛巾中的水,我們企業的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把毛巾的水弄乾,這是我們每一個企業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成本有很多的因素,有些因素是材料成本,這種成本大家怎么樣去考慮降低它?但是有些投入不是這種材料性的成本。那麼如果說用這種採購方式,做一些投資性的成本你可能會有問題。比如說引進一些管理諮詢,你引進管理諮詢的談判方式、交流方式,去拿採購原材料的方式去對付它,一定會出問題。你有可能會把價格壓得很低,你找一個便宜的公司,但是最後是不是帶來價值?很難說。

現在我們考慮的不應是簡單的成本管理,而是戰略成本。傳統的成本管理是把眼光放在單純降低各種單項的成本上,強調的是對成本的預算和執行監控。我們要認真細緻地去監管自己的成本,但是我們不能只是純粹完全建立在傳統的成本管理上,我們要考慮投資性的成本。我們的企業在投資性的成本上面,用採購原材料的方式去考慮,這就很危險。

戰略成本,就是從戰略的視角、從企業整個價值的視角來考慮。其目標就是營造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一個企業價值上升的時候,是有持久經營能力的,比如說我怎么把企業的平臺搭建好、供應商促進好?目的是營造一個持久的競爭。比如說梳理自己的業務流程、引進諮詢。傳統的成本管理是剛性的,而我們的戰略成本管理是柔性的,任何一種戰略投資都是一種價值的投入、他投下去的錢都是考慮長遠不是短期的,如果企業資金允許的話,儘量考慮價值的投入,等現金流乾枯的時候就晚了。戰略的投資是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如果你沒有考慮長期投資的話,當後面再做這個事就晚了。

企業的戰略投資、我們價值的投入、提升可以從幾方面考慮:

微利時代我們如何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第一個方面:低成本品牌戰略

我們很多企業認為品牌戰略都是要投入的,都是由廣告發起的,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一個道理:強勢品牌不僅僅是用廣告做下來的。如果說每家企業品牌是完全靠廣告做出來的話,那個企業家就沒有創新點。如果什麼都是靠錢砸出來的話,我們每家企業都不用玩了。尤其是後來者,後來者在資金上面都沒有優勢,在資金上面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如果打造強勢品牌。就是樹立公司的整體核心價值?怎么做?非常簡單,就是要樹立公司的品位,我們公司核心的品牌價值是什么?要做重點的投入,怎么投入?就是讓每個員工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為這個品牌服務的。

中國已經進入了品牌的購買時代,買什么都看是不是品牌,買汽車的時候,寶馬高貴、沃爾沃安全、奔馳漂亮。到商店買衣服的時候,有人喜歡暖色的、有人喜歡冷色的,有些是年輕人服裝、有些是老年人的服裝、有些是小孩的,每個服裝都有定位。其實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品牌,而我們的品牌策劃就是要把自己的定位梳理出來。你到底定位在什么地方?這樣的話,你才能做重點的投入,低成本打造強勢品牌,就是要把你自己的品牌梳理出來,重點的品牌重點的對待。比如說定位女裝上,做這個年齡的層次上,設計的每個款項要適合這個年齡人心理習慣和標準。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做加法的話,其實廣告投入不多的情況下,照樣可以打造強勢品牌,讓人家感受你的品味。只要你跑到任何一家麥當勞或肯德基的店裡都會感受到麥當勞的品味,這種品味就體現在每一個員工鞠躬和說話當中。如果我們的企業在這方面加強的話,前期把它提煉出來,之後不斷的投入、不斷的強化,任何一件事情講一百遍,最後的效果就會出來。

不是說廣告才能打造強勢品牌,作為中小企業,要先把自己的內功練好、把自己的品牌介紹好,把每一個員工每做一件事情的行為規範好,那個時候再投入廣告效果會大、先做精、強、再做大,我們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先做大、再做精,不要相信廣告公司,一定要引進管理諮詢公司、品牌諮詢公司給你做諮詢、品牌策劃、再進行廣告投入,不要一開始就進行廣告的策劃。這樣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自己的品牌核心價值之後,再告訴廣告公司宣傳什么?所以沃爾沃所有的文章廣告裡面都體現了安全。

第二個方面: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也是一種戰略成本的投入,企業家想到的都是剛性的管理,而沒有去考慮如何柔性體現企業的價值。企業價值提升之後,其實你的成本就加強了。先進的管理是剛性和柔性管理完美的結合,剛性管理就是講科學,柔性管理就是講哲學。管理是科學與哲學的結合,管理科學是什么層面?企業的生產計劃、車間管理、銷售、採購、財務、一個環節不能少、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量化,具體化,數字化。但是有些是不能數字化的,比如說員工關係管理,今天和部門經理晚上消費100元去喝茶,喝完茶之後,下面的部門經理肯定是熱血沸騰,明天工作的凝聚力一定會大幅度的提升。這在我們企業裡面柔性管理的層面,很多企業家沒有考慮到柔性成本的投入,很多企業沒有考慮到老客戶關懷的預算,如果沒有這種預算,投資都是剛性的,柔性沒有考慮,而柔性是考慮企業價值的,而這種投入是不能完全拿100元、200元來衡量的。所以一定要考慮這種預算,優秀的管理者是科學家與哲學家的結合。比如說我們的部門經理,如果優秀的部門經理一定在數學上很精通、同時溝通的能力很強、無論和客戶溝通還是和員工溝通都是很強勢、講哲學講得很好的經理一定很優秀。所以企業一定要在引進這些人才的時候、培養這些人才的時候考慮他們全面的發展,不要都考慮剛性的。胡蘿蔔加大棒就是這個道理。


微利時代我們如何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管理上面就是個科學和哲學平衡的問題,科學講過頭了不好,太剛了,哲學講過頭了也不好,太柔了。柔和剛一定要掌握好。服務類的行業更偏向於講哲學、製造業更傾向於講科學。服務性行業裡面都講客戶關係,員工的智商都比較好、講的就是員工的關係、供應商關係,數學的層面很少,主要講財務的管理就行了,沒有物流、沒有生產等其它的管理。製造業更多是科學層面、更強勢一點,但是哲學層面也要有。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時候,也有很多水土不服就是在科學與哲學的平衡上沒有做好,外資的企業非常講流程,但是哲學、本土文化不夠。華為的文化是以民族文化做根基的文化。華為這個公司是非常特殊的公司,它的總部在深圳。華為這個公司它的哲學層面應該說做的非常的不錯。很多人認為華為沒有人性,員工加班非常的嚴重、晚上睡覺就睡在辦公室裡面,這不是華為的問題,我認為它是一個企業敬業精神的表現,華為有基本法,闡明瞭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每個員工遵循的原則。華為建立以國家文化為基礎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國家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都體現在基本法裡面。它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的增值目標,這強調價值的問題,不是資產的問題。這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一種狼性文化,不屈不繞、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群體精神。不是每一個企業都適應狼性文化,任何一個文化都和企業家本身結合在一起,有些企業家柔一點、有些企業家剛一點,每個企業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提煉企業的文化,一個企業的文化一定是企業家的文化,企業家的性格特點決定企業的文化,企業家要體現企業的特徵,關鍵是要強勢。不要說哪個文化最優秀,關鍵是適

適應自己、適不適應這個企業所在的地方。華為的文化是企業降低成本的一個關鍵。為什么?有了一個強勢的文化,執行力一定會提高。大家最怕的是什么?老闆說往東、下面說往西,會議上面定下來的事情,最後做的時候還是不一樣,因為文化不行。所以說引進人才的時候,如果這個人的文化不能融合的話不能要他,因為文化非常的重要。所以華為有新的畢業生到崗三個月的集訓就是洗腦,文化要洗的一模一樣。但是在開發產品的時候,可能每個人都要創新,但是文化必須一致。所以共產黨當時能夠戰勝蔣介石的話,最大的一個地方就是毛澤東他有哲學思想、有文化,他的團隊非常講究文化、所以他的團隊非常有執行力。蔣介石強調利益的原則,數學學的好、哲學不行,毛澤東的數學不好,所以經濟建設上做得不好,他哲學好,在戰爭上能夠忽悠很多人。他這種文化一定能夠在創業時期、在戰爭年代可以起到很多的作用。企業一定要有文化、有文化就有凝聚力、執行力就會很強。這是柔性管理的第一點就是要講哲學。


微利時代我們如何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第二點,在人才引進上面需要我們柔性的思路。例如技術人員引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藝術的創造力,技術等於技能加藝術,真正的技術人員是要具有專業的技術技能與藝術家的創造力,博士有能幹的博士、還有很笨的博士,博士畢業之後一事無成的很多。為什么?有些博士考試很行,但是沒有藝術的創造力,就是工作的時候沒有創新點,做任何的事情沒有創意;比如做財務的人做帳都有藝術,把帳做出來,國家滿意、老闆滿意,這個財務主管一定很優秀。我們要培養有藝術創造力的人才,我們要看這個人有沒有靈氣,有很多人讀書很差,但是他可能是經營大師,他是有強大的創造力,所以說不要以他的學問去看這個人的競爭能力,一定要看這個人的靈氣。

柔性管理的第三點要講的就是執行力,毛澤東的團隊執行力非常強,他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作為企業老總經常會和部門經理發生矛盾,做事情的時候,部門經理第一想到的不像西典軍校似的,首先是約束,我無條件執行,馬上去落實。他們先想的是資源不行,先講步驟,要麼沒條件、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實在不行老闆你自己試試看。老闆說我給你試試看,馬上就鬥起來了。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什么原因?就是企業的執行力差,我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們的很多企業都是沒有條件,如果大家都靠資源獲勝的話,就不用玩了。前面有這么多的競爭者,我們的競爭對手做那麼多年了我們才進去,人家要什么就有什么?就不要玩了。所以說,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一味講究資源的問題,執行力也很重要。員工也是這樣,為什么讓員工去看執行力,就是沒有資源才看執行力,有資源執行力弱一點也可以。如果資源很弱一定要引進執行力強的人。能力差一點沒有問題,但是執行力一定要強,如果引進經驗很豐富的人、在大型企業裡能做好的人,但是在你這裡未必能做好,在你這裡他沒有執行力,資源很少,肯定做不好,為什么?我們經常失敗,失敗的原因就是執行力太差。我們很多的老闆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空手套白狼,能夠創造成功,很多老闆做事快,講究速度。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去考慮它的執行力,如果說我們的執行力上面沒有做好的話,成本一定會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