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再频繁的发朋友圈,不分享自己的生活了,代表了什么?

用户50737664370


我们代表了,这个世界不单纯了,我们也懂得自我保护了,不再相信他人了。不是件好事情。人们越来越没有信任感,充斥在我们心中的。是如何戒备这个世界这些人,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这是有悖于人理的。但人们会常常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我骚扰了别人,是不是我太矫情,太高调。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低调,遇到问题多找自己原因,这是对的。但如果把握不好度。人们就失去了自我,自卑,讨好型人格就出现了。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成了讨好型人格,只是不知道而己,还认为这是成熟的表现。我承认我就是讨好型人格,有时丧失了自我和底线



宁姨的快乐生活


代表我们已经对生活失望了。

还记得自己刚玩微信那会儿,屁点破事都喜欢发条朋友圈,

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一举一动。

后来随着上学、上班,渐渐加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

朋友圈的可见分组也越来越复杂。

发条朋友圈屏蔽一大号人之后,还要仔细斟酌文案,

每一句都反复琢磨修改,严谨程度不禁让我想到了学生时代写作文...

短短的两行字要浅显易懂,还要有内涵,最后再升华主题。

啊...好累啊

而且说实话,越长大越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发朋友圈了,

尤其是上班之后,每天发生的事都跟复制粘贴一样,日复一日。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又只想躺在床上思考人生(发呆),什么都不做...

你看看,这样的日子根本没有发朋友圈的点嘛!

然后再刷刷别人的朋友圈,一个个不是到处旅游岁月静好,就是聚餐轰趴做spa,

啊...我真的累了

朋友圈什么的,微信什么时候删掉这个功能啊


人生实验室


我以前发,现在快半年没发了,感觉没意思。朋友圈不是卖东西的就是卖萌的。我一般发的是心灵鸡汤,结果没反应。😃因为我不在在意我以前在意的他了。因为他破坏了他在我心中形象!我放下了!不过我不反对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有空了可以看一下消磨下时光。


圆梦6358


最近翻朋友圈的时候,发现以前的一些熟面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然后我翻看了不少好友的主页,不是设置了三天可见,就是发现,上一条动态停留在了几个月前。的确,越来越的人,都不怎么发朋友圈了!半年前,小编就将朋友圈关闭了,主要原因是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圈”了,其次,过于浪费时间,第三,不愿意被无聊的事情绑架。当然,其他人还有其他的原因。总体如下:

1、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圈”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因为现在微信用的地方太多了,谁微信里面没有几个微商,甚至是经常买东西的商家老板,饭店老板,并不是只有朋友才能看到你的朋友圈,什么无关紧要的大人都能看到,毕竟不可能专门挑出来朋友和非朋友不是,这样就让人觉得隐私很容易暴露。

2、朋友圈的友情绑架越来越难以招架。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加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好的朋友,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有什么烦恼的事情都可以放心地发到朋友圈里,只给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看。现在亲近的,不亲近,领导,同事,客户都在朋友圈里,我们的顾忌越来越多。这些平时看到也许都瑟瑟发抖或者不屑一顾的人,完全没有分享生活和快乐的愿望。朋友圈沦为“杀熟”场所,微商推销保险,都是想赚朋友熟人钱的;拉票投票索要点赞,都是要赚朋友人气的;还有各种需要你参与的各类活动,不支持不够朋友,支持哪有哪些时间?与其被友情绑架难受,干脆关闭,眼不见心不烦了。

3、朋友圈里无聊的东西太多。朋友圈的东西同质化太严重,已经成为信息垃圾。一打开就是卖三无化妆品,杂牌纸尿裤,高仿假包包,无证美容师等等乱七八糟的内容,不是炫娃就是晒美食晒旅游,不是晒鸡汤晒新闻晒段子就是晒佛晒禅晒岁月静好,反正都是手机大路货,手机本来就是呼呼给你推送,打开朋友圈还是那些东西,你烦不烦?那些小红点提醒你,朋友圈又有更新了,但你早就没有了点开的欲望。现在我也不看了,不得不说,关了朋友圈以后,清净了许多,剩下时间来看看书追追剧,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4、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发的朋友圈越来越少。现代人每天都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努力尚且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人们总是想走得快一点,总是在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能力,连发个朋友圈都觉得自己是在浪费进步的好时间,而不愿意停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


摩羯哥哥


内涵有时是一种好选择。

事实上,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本来就容易成功些。人的智商、情商总是会进步的。

以前爱发朋友圈关于自己生活的一切,最大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让别人知道自己生活状态,当然这种状态以正面与拔高为主。这种心态下,很多人认为,发完之后,可能有这么几种认知:一是,自己生活得很好,好到朋友们想象不到,这些可以通过朋友圈传播出来;二是,持续的发朋友圈,更能获得朋友们的认同。

但这种分享的兴奋,可能会被事实与时间击败。

被事实击败的原因是,实际上你很多生活上的亮点,除了至亲欣赏之外,获得真心的欣赏,可能并不多,甚而压根就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高调还不如低调,更让朋友或熟人们认同。

被时间击败的原因是,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隐私,或者说生活需要隐私,这种感受,在更年轻时人们一般感受不到,以为炫富或炫生活才是生活的价值所在,随着年龄增大、时光流逝,人们更愿意真实地享受成功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而不是到处宣布这样的幼稚行为。

从理性的角度说,人总不能高调到自己容易受到中伤,还一直傻乎乎地固执行事。见多了,就知道怎么选择了。过度张扬了,不会引来欣赏与羡慕,只会引来嫉妒与攻击。特别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来光鲜,更容易在高调中破灭。

不怎么爱发朋友圈,不怎么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改变。通过努力,或许可以获得财富;通过修养,或许才可以获得素质。有的有财富的人,但是一直没素质的表现自己,这时候其实也是蛮可笑。

如果不能优雅,而只是土豪,还不如不要展示自己。有时看到奔六的的朋友,还在朋友圈妖绕自己的人生,而且自身并没有不妥之感,有时真感到无语了。


波士财经


不再频繁地发朋友圈,我觉得应该是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了。

不再需要通过朋友圈的点赞认可来获得心里的满足感和自我认可,说明你的内心变得淡定与从容了!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你看不到别人大朋友圈也许是别人不发了,开心地演绎自己的生活,也许是他们只想记录生活给自己留纪念所以设置了私密,仅自己可见,又或者他们不想对你可见,不想让你和他们的生活有任何交集!

又有什么关系呢,快乐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从前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想知道某人的近况,我们可以联系对方,相约聚聚,不仅增进双方感情,而且更能觉知开心!

其实隔着屏幕看大家不太真实的各种“买家秀”和“卖家秀”真心费时费力,劳眼伤身,好在大家渐渐不发了,那么我们还可以回到从前吗?


紫JZJ


《想拉黑你的人,永远都会有拉黑你的冲动;对你心生欢喜的人,永远想多读你一会》

—————天地一沙鸥,冷暖读自己

朋友圈发东西的少了。很多文章视乎在告诉大家如何如何做人,发微信如何让他人生厌等等。

其实,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动物,与人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本能,有哲人说,“孤独或者平庸”。视乎不孤独,便变的平庸了。

其实不然,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是不可复制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上天都赋予了他独有的魅力,永远不要妄自菲薄。

在这个世界里,上天给每一个人都给予了空间,设定了轨迹,你遇到什么样的人生,你和什么样的人有缘,很多的时候,都不是由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

喜欢你的人,永远会喜欢你,

想拉黑你的人,永远都会有拉黑你的冲动;

厌恶你的人,永远会厌恶你,

对你心生欢喜的人,永远想多读你一会。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以上前三项都有天来敲定,而且是基本规则。那么,我们有能力稍做改变的就是积阴德,多读书。来改变一生的一些状况。

于此,既然许多都是天注定的,不妨勇敢的做自己吧。

但,留一份心,积阴德,多多读书,或许会改变一生的一点点。

积阴德,就与人为善吧,

多读书,就学海无涯苦作舟吧。

是非求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凭之于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识。

鸡犬不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是神仙眷侣,牛鬼蛇神们干的事,我等普罗大众,脚落大地,有来有往,其乐融融,岂有不妥。

既然是朋友圈,分享自己知识快乐,与人乐乐,与人为善,不伤害别人。或者聊以自慰,自娱自乐,有何不可,何乐不为。


天下无聪


其实代表了一个人的成熟,过得好与坏是自己的事 别人的点赞未必是真心,甜腻的赞美或许是恭维,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你的痛苦别人不会与你分担,你的快乐也许成了别人眼中的刺,所以当你懂的你是为自己而活你就会豁然开朗,那些曾经芝麻粒大点事就发朋友圈是多么的可笑和幼稚啊。



我是D哥


身边很多常发的朋友都不怎么发了,有些多发的不是微商就是广告,对生活的分享和感悟越来越少,而自己再发就显得突兀了,本来发圈也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象日记一样,方便而已,既然变味了,那就少发或仅自己可见好了,或者改变一下,到更广阔的平台,如微头条[捂脸]



忞空间


不发朋友圈一个原因是单位工作群吧都是一个圈子的,勾心斗角、挑拨离间、拉帮结派的人总有那么几个,你给他点赞或者评论就得罪了另一拨,我是单纯的人我不怕得罪人,我对自己喜欢的人或同事我就关注,就点赞。我希望那些人品好有能力的同事步步高升,那些卑鄙小人靠添腚能风光一时 ,还能一辈子幸运吗?就等着天收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