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戰,召必回!濟南市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中宏網山東2月21日電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濟南市廣大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紛紛主動請纓投入抗疫大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若有戰,召必回”的戰鬥精神和堅定的信仰。

退役老兵趙宏兵:武漢前方來信

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及服務中心:

各位領導,你們好!

我是2019年度自主擇業幹部趙宏兵,原職務解放軍第456醫院心內科主任。離隊後受聘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工作。

新春伊始,武漢及周邊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其病毒來勢之兇猛、傳播之迅速、危害之嚴重,令人觸目驚心。疫情就是命令!山大二院奉命組建“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迅速集結出徵。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雖然脫下了軍裝,但仍然是“白衣戰士”,於是主動請纓參戰。理由:1、我是有著26黨齡的共產黨員;2、我是曾經的軍醫、內科專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3、我參加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和多次演習保障任務,有豐富的應急處置經驗,因此我適合參加“武漢戰疫”,再次成為時代“逆行者”。

我醫療隊於2020年2月9日齊裝滿員開進至武漢市同濟醫院,不到24小時便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目前已整10天。這10天裡,我們經歷了多重考驗,闖過了多道關口。一是科學嚴防,闖過了防疫關。每天要穿雙層防護服,戴兩層口罩,雖然呼吸費力、汗水浸衣,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能上廁所,但是都忍耐克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工作,工作人員沒有發生感染。二是吃苦耐勞,闖過了疲勞關。我們開進到武漢,沒有休息就進入救治工作,我所在的病房有50張病床,2月10日夜裡一接診就收進29名病人,其中有兩名病危患者,次日上午又收20名病人,不到一天病房就滿負荷運轉,最多時危重病人達48名!但是病情不等人,這裡無人叫苦叫累,都放棄休息、忘卻疲勞抓緊救治。三是學習總結,闖過了治療關。我們是國家級醫療隊,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而新冠肺炎對誰都是新對手、新挑戰,病情複雜、變化兇險。我們立即抓緊學習,作為專家組成員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救治方案,目前已初見成效:今天我病房治癒的第一例病人已順利出院。四是克服困難,闖過了生活關。初春尚寒,南方沒有暖氣;氣候潮溼,汗浸衣衫連日不幹;湖北飲食習慣不同於山東等等,但這些事情在退役軍人眼中都不是問題。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看著出院病人眼中的淚花,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有非凡的意義!

我雖已退役,但仍感謝部隊給我的教育和培養!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軍旅生涯,堅定了我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軍旅生涯,培養了我救死扶傷的業務技能;軍旅生涯,樹立了我敢打必勝的信心品質;軍旅生涯,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作風素養。我將在抗疫一線繼續發揚部隊傳統,努力工作,以實際行動無愧於光榮的群體——中國人民解放軍。

同樣,我要感謝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和軍休八所,感謝各級領導對我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使我更加安心地工作。目前我在武漢工作順利,生活適應,身體健康,請大家不必掛念。謝謝!

常言道疾風知勁草,“白衣戰士”帶著齊魯父老的囑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辱軍人榮譽,在荊楚大地共同抗擊病毒疫情。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退役老兵王力一:一生中,寫出三份請戰書

王力一,1970年參軍入伍,1979年,廣西前線對越反擊戰打響,當時年僅24歲的熱血青年王力一寫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請戰書”,他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線慰問團”最年輕的成員,赴前線慰問120余天;1985年,雲南前線對越保衛戰打響,30歲的王力一又寫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份“請戰書”,由於其豐富的前線經驗和紮實的藝術功底,再次入選,一去就是365天。他也成為我軍難得有兩次參戰經歷和時間長達480余天的退役軍人。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王力一這位曾前後兩次參戰、歷經戰火磨礪的退伍老兵再也坐不住了,在大年初一得知濟南急需要疫情隔離觀察用房時,他未考慮個人得失,連夜提筆寫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份“請戰書”。這份請戰書內容看似簡單實則厚重,他明確表示,一是立即暫停正在良好運營、擁有500餘張床位的山東力明學院附屬醫院,將其全部資源提供給政府用於疫情隔離場所使用;二是根據疫情發展需要,仍將繼續無償提供附屬醫院內的168套住宅,作為整家庭隔離觀察用房;三是為疫情防控提供人財物支持;四是以上舉措全部無償,不要任何回報,只求國難之時,為國分憂,為國盡力。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從王力一正式遞交請戰書到隔離人員進入只用了48小時,一所正在良好運營的民辦大學附屬醫院瞬間變為了政府疫情隔離觀察所。從這一刻開始,王力一這名年已65歲的老人將個人安全置之度外,他每天都會來現場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到病房區查看防控工作,詢問並快速解決醫護人員的困難。

王力一,在國家有難之時所作出的舉措,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面對眾多讚譽,他卻低調地表示,“作為一名老兵,面對疫情,理應救死扶傷;作為黨員,更應該聽從組織安排,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在抗擊疫情的危急關頭,我將帶領力明人用最高的標準和充足的準備,時刻準備著為國分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