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今天有好消息!


好消息來自武漢市第一醫院感染樓重症病房的第十二病區。今天,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第二批弛援武漢醫療隊接管病區後的第一例患者出院。醫療隊的戰友們都說:馳援武漢這些天,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悅,當看到病人舉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病人的故事很感人,讓我們一起從醫療隊的醫護日記來感受。這次疫情,我們總是被冠以“最美逆行者”,其實在這層光環下,還有很多很多的“他”,默默隱匿在我們的光環中,逆風而行,勇於承擔......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管床醫生:何傑雄


2月20日 晴


作為第一批衝進“戰場”的醫生,我主要負責感染武漢市一醫院12病區的診治工作,這裡大多都是病情疑難危重的確診患者。很多患者是比較焦慮、恐懼的,我需要給他們一縷縷陽光,驅散他們心中的陰霾。


和昨天一樣,今天繼續到每個病房探視患者。23床的患者在我一打開房門的瞬間,就衝我喊道:“醫生,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出院!?”,從他那恐懼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聲音,我明顯感覺到他躁動不安的情緒,我想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我嘗試走近他,拍拍他的肩膀,安撫他那不安的情緒。他滿面已經漲紅,向我袒露了心扉,說起了他的故事。他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爸爸很早就去世了,他和媽媽住一起,兩個人相依為命,武漢封城後,他勇敢的作為志願者為社區服務,在社區服務過程中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開始我很恐懼,除了擔心自己病情,我更擔心家裡年邁的媽媽,我怕她一個人在家扛不住”,眼淚在他眼裡打轉。


我明白很多病人對新冠肺炎都感到恐懼,心態消極,這樣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快,不利於治療和恢復。其實這幾天以來,我和同事們都一直給他加油鼓勁。


“您的肺部ct已經明顯吸收好轉,第一次核酸檢測陰性,明天再複查一次核酸陰性,不久就可以出院了。放心吧,您很快就可以和媽媽團聚了,相信我們,也相信您自己可以做得到。”我堅定地告訴他。


“真的嗎?大夫,謝謝您”。他眼神裡流露出久違的喜悅之情,快步走上來,想握住我的手,突然又退後兩步,有點不安的搓著雙手,我明白,他是擔心傳染我。


我走過去,握住他的手說:“沒事,我們都是戰友”。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問到:“醫生,您叫什麼名字?”。

我是來自廣東的醫生,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何醫生”我自我介紹了,其實很多患者從我的廣式普通話中早已猜到了。


最遺憾的是沒有看到過你們的臉,但等疫情徹底結束那天,我還想再次回到這裡,和每一位醫護人員說一句謝謝,認真地看看你們的臉,記住你們的名字。”他誠懇的說,“我會配合你們的治療,爭取更快出院”。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走出病房,我的心也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我們治癒的不單是患者的身體,更重要的是他們受傷的心靈,只有保持快樂的情緒,才是患者戰勝疾病的“特效藥”!


陽光終將驅散陰霾


管床醫生:馬豫茜


2020年2月20日 晴 武漢曼天雨酒店


今天中午收到工作微信通知:“12區23床患者經院醫務處及新冠肺炎專家組審核,批准明天出院。”真替他高興,入住我科6天,成為第一個順利出院的患者。


昨晚值班,對這個個子不高直爽健談的小夥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查房時他跟我聊起疫情肆虐後武漢百姓的生活故事。其中之一就是私家車主志願者,他也是其中一員。


每天的工作就是駕駛自家的汽車義務為各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送飯、送物資。因此他也結識了不少醫務工作者,並翻出他們的微信一一給我介紹:“這個是哈醫大來支援的教授;這個是本地醫院的醫生,這個面容疲憊的護士已經20多天沒有休息了……”後來聊到自己因此感染住院時,我問到:

“你後悔嗎?”他笑笑輕鬆地說:“剛開始有些情緒,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但後來心情慢慢平復,又想如果我不幹這個,還是會有第二個人幹這個,也許今天被感染的就是他。這樣想想就舒坦多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面對這個對陌生人仍心存善意的純粹小夥忍不住安慰道:“你能這麼快速的康復其實也是你的另一種福報。祝賀你,也願你以後平安順遂。”


這次疫情,我們總是被冠以“最美逆行者”,這皆因我們的職業使命,激勵著我們毅然承擔,令我們身後有光。其實在這層光環下,還有很多很多的“他”,默默隱匿在我們的光環中,逆風而行,勇於承擔。


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

點亮我:“繼續逆行守望!”


主管護士:劉曉烔


2020.02.21


今天迎來了我們順德醫療隊接管的十二病區的第一例患者出院,我不禁泛起了熱淚。這段時間裡,我們醫患如同親人一般,能親眼看見“親人”康復出院,我的心裡真的無比激動。


2月20日的晚上,大家就開始”密謀“我們的小計劃,朱倩雯和彭楚欣小畫家親自繪製了卡片,並聯合病區所有的醫護人員署名;我跟我的其他小夥伴啟動了小手工作坊,製作了一束五彩繽紛的手工玫瑰花。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希望用不一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這些天在病房裡,我都問過主管的病人,面對新冠這隻大惡魔您怕嗎?病人都同樣的這樣回答我:“有你們在,我就不怕。”字字直擊心底,讓我更加堅定我來了的初衷,幫助更多的患者康復出院早日與家人團聚。


人們常說,醫患有時可以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在這場疫情中,我看到的卻是雙箭頭的愛,我們相互鼓勵著相互支撐著,沒有質疑和吵鬧,只想握緊雙手為彼此加油,在這個特殊得時刻,我們就是彼此的家人。


我們每天會帶領能下床的患者做操,會相互說笑,每天叮囑他們吃飽穿暖,他們耐心地聽我們做健康宣教飲食指導。你以為他們都忘了,其實他們都記在了心裡,當我們遞上我們準備好的禮物時,患者已是紅了眼眶,這場景我想我這輩子也不會忘記了!


既然疾病把我們綁在了一起,即使很苦,我們攜手同行,把苦難化作美好的詩篇。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END


資源來源:陳漢文、何傑雄、馬豫茜、劉曉烔

審核:蔣紅霞

「援鄂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