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为何更加难辨?

媒体是信息传递的媒介,自媒体的出现将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阅读者能够更快的得到最新的新闻动态。自媒体创作者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所见所闻传递给阅读者。

很多人都说自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的时代,对于这句话个人不置可否。确实如此,自媒体的出现将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让阅读者更多的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在四五年以前我们还会买报纸阅读新闻,会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来阅读新闻。新闻的更新天为单位的,所有人看到的内容都是一致的。现在街角的报亭已经不复存在,电脑端的门户网站更多的变成一个查找资料的工具。阅读者大都会通过手机移动端来接受信息,而且会根据每个人的阅读爱好进行新闻的阅读推送。

自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为何更加难辨?

就是在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炸式增长,对于同样一个事件原型会有不同版本的演绎。对于这点个人也是感受颇深,作为一个自媒体的初创者,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较为诟病的。就拿歌星韩红慈善公益基金募捐这件事情来说吧,之前在一个名为司马什么的微博里面看到对于韩红公益基金的各种质疑,甚至是各种证据都有的实名举报,说人家违规操作、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谋利等等。说的是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甚至是各种证据一应俱全。一般不明就里的人很容易在诸多的“铁证”面前对韩红老师进行口诛笔伐,认为韩红老师成立的公益基金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其本人也是在沽名钓誉。而作为当事人的韩红却是始终保持沉默,这多少让人更加的相信自己的判断,也让举报者更加的肆无忌惮,认为是当事人一种心虚的表现。而凭借我对于韩红的过往经历判断,这无疑就是在故意泼脏水。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偏远山区的贫困救助,韩红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作秀是一个偶然性的举动,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小时。而坚持多年如一日的作秀就不再是我们理解的普遍意义上的作秀,而是发自内心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许多和我一样网友一边倒的支持韩红的善举,一些媒体也都发文力证韩红的清白,一时间这种黑白之间的较量在各种媒体之间展开。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来去年一度霸占热搜榜榜首的“马蓉宝强事件”,有媒体说是王宝强负马蓉在先,有说马蓉背叛王宝强在先。总之一时间鸡飞狗跳,让吃瓜群众一头雾水。各个自媒体账号纷纷报道一手小道消息,以博得阅读者的眼球。但是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媒体却是对于此类事件保持高度的缄默,即使偶有信息见诸报端也都是一些不痛不痒,没有导向性的文章。

自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为何更加难辨?

然而事实的真像只有一个,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创作者总是人云亦云,为了流量不惜消耗自己为数不多的媒体公信力,消耗当事人的痛苦来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2020年2月20日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部门发布了最终的调查结果,认定举报不实,韩红事件最终尘埃落定。但是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天的调查中着实让全中国的爱心捐献者坐了一回过山车,表面上看这件事的受伤者是韩红一个人,其实受伤更多的是怀揣爱心的国人,在灾难面前,韩红和我们有爱心的国人再一次经住了了爱心的考验。

对于此类信息不断的建筑报端我们是否做过深刻的思考:缘何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今,这种狗血的新闻总是层出不穷?编造各种版本信息的总是自媒体,最后都是以公众媒体的官宣来收场。对于此,作为自媒体的笔者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自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为何更加难辨?


  • 水军的职业化

水军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水军的成熟与壮大也逐渐迎合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左右舆论导向的工具。只要钱到位,你想怎么写我就怎么写,这种毫无道德底线的行业正在毁灭整个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 自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

自媒体从业门槛较低,不需要专业审核,所以就造成了很多自媒体从业人员对于专业的把握不准,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时有发生。

  • 自媒体的出现给自我炒作者提供了温床

在自媒体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吸引阅读者的眼球自媒体创作者只在乎“新、奇、特”,因为有了新奇特的题材就有了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吸引阅读者眼球的资本,所以这就间接的给了想要成名,自我炒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自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为何更加难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